布氏杆菌病课件_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575145 上传时间:2018-10-02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3.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布氏杆菌病课件_1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布氏杆菌病课件_1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布氏杆菌病课件_1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布氏杆菌病课件_1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布氏杆菌病课件_1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布氏杆菌病课件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布氏杆菌病课件_1(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布鲁氏菌病,2,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由布氏杆菌侵入机体,引起传染-变态反应性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临床特点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炎、睾丸炎、肝脾肿大、易复发、易变为慢性,亦称波浪热或波状热。,概述,乙类传染病,3,一、病原学 二、流行病学 三、发病机制 四、临床表现 五、实验室检查 六、诊断 七、治疗,4,病原学,电镜下的布氏杆菌,光镜下的布氏杆菌,5,病原学,革兰氏阴性短小球杆菌 布氏菌属按储存宿主不同可分为6个种: 羊种菌、牛种菌、猪种菌、犬种菌、绵羊附睾种菌及沙林鼠种菌。 本菌属分型对临床和流行病学有重要意义。 羊种菌致病力最强,感染后临床症状重。,6,人群普遍易感,病后

2、有一定的免疫力。,流行病学,病畜的分泌物、排泄物、流产物及乳类含有大量细菌,是人类最危险的传染源。,7,布氏杆菌侵入人体淋巴管局部淋巴结原发灶入血,出现菌血症、毒血症;多发性病灶形成阶段; 慢性布病阶段; 慢性纤维化阶段布病不易根治的原因:主要在细胞内繁殖,抗菌药物和抗体不易进入。,8,发病机制,多发性病灶形成,细菌随血流到达全身实质脏器,多发性病灶,由于布氏菌主要在网状内皮系统的细胞内寄生,所以富有网状内皮细胞的脏器,如肝、脾、淋巴结,骨髓等均可受累。,9,各系统病理变化,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皮肤:原发性和继发性病变。 淋巴结:充血、浆液性渗出;增生性肉芽肿 血管系统:主要侵犯小动脉、毛细血

3、管和毛细血管后静脉。血管内膜炎、血栓性脉管炎、动脉瘤及主动脉炎等。 心脏:特异性心肌炎、心包炎。侵犯主动脉瓣。 肝、脾:布氏菌性肝炎,网状内皮和淋巴增生引起肿大。,10,各系统病理变化,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骨髓:坏死、营养不良和纤维化。 肺部:卡他性肺炎 泌尿生殖系统:间质性肾炎、肾小球肾炎。睾丸炎、附睾炎、子宫内膜炎 神经系统: 中枢:脑膜炎、脑炎、脊髓炎;周围:腰骶后根和坐骨神经。 运动器官: 骨、关节、肌肉、韧带均可受累;关节炎、滑囊炎和腱鞘炎。,11,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布氏菌病的预后良好。未经抗菌药物治疗的病死率也就2%3%。病死的主要原因是心内膜炎,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全血细胞减

4、少症等。,12,临床表现,1.发热 热型不一,典型的波浪热已不多见。羊种菌感染发热明显,牛种菌感染低热者多。,患者高热时可无明显不适,体温下降时症状加重,这种发热与其他发热性疾病不同,有一定诊断意义。,13,临床表现,体温曲线(波状热),14,临床表现,2.多汗 是本病主要症状之一,患者发热或不发热,亦有多汗。大量出汗后可发生虚脱。,特别是晚上出汗明显增多。与一般发热疾病不同的是出汗相当严重,体温下降时更为明显。,15,临床表现,3.关节疼痛 多发生于大关节,如膝、腰、肩、髋等关节。疼痛性质初为游走性、针刺样疼痛,以后疼痛固定在某些大关节。常因劳累或气候变化而加重。,16,临床表现,4.神经系

5、统症状 头痛、脑膜刺激症状、眼眶内痛和眼球胀痛;腰骶神经、肋间神经、坐骨神经痛。,17,临床表现,5.泌尿生殖系统症状,可发生睾丸炎、附睾炎、前列腺炎、卵巢炎、输卵管炎及子宫内膜炎。可发生特异性乳腺炎,表现为乳腺浸润性肿胀而无压痛。有少数患者可发生肾炎、膀胱炎等。,18,临床表现,6.乏力 为全部病人所具有,尤以慢性期患者为甚,患者自觉疲乏无力,能吃不爱动,故有人将此病称为“懒汉病”、“爬床病”。7.其他症状 慢性期布病患者经常表现为表情淡漠、精神不振,19,实验室检查,主要取血或骨髓作培养,后者阳性率高于前者。,(一) 血象,血象: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淋巴或单核细胞增多。部 分患者有血小板

6、减少。 血沉:血沉增快,以急性期发热患者更为显著。 肝功:可出现各种异常改变,但无特异性。,(二) 病原菌培养,20,实验室检查,试管凝集试验:1:100 (+)及以上。 补体结合试验1:10(+)及以上。 抗人球蛋白试验: 1:400 (+)及以上。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血清0.03毫升, 出现可见凝集。 皮内变态反应:皮试后24、48小时分别各观察一次,皮肤红肿浸润范围一次出现直径2.5厘米以上。,(三) 免疫学检查,21,诊断与鉴别诊断,1. 流行病学史 包括流行地区有接触羊、猪、牛等家畜或其皮毛,饮用未消毒的羊奶、牛奶等流行病史,对诊断有重要参考意义。2. 临床表现 急性期有发热、多汗、

7、关节疼痛、神经痛和肝脾、淋巴结肿大等。慢性期有神经、精神症状,以及骨、关节系统损害症状。3. 实验室检查 血、骨髓或其他体液等培养阳性或PCR阳性可以确诊。血清学检查阳性,结合病史和体征亦可作出诊断。,22,诊断与鉴别诊断,鉴别诊断,急性期需与风湿热、伤寒、痢疾、败血症、结核病等鉴别。慢性期主要与骨、关节损害疾病及神经官能症等鉴别。,23,诊断与鉴别诊断,1、布病与风湿病相鉴别,布病侵犯大关节,风湿病侵犯小关节。风湿病红细胞沉降率加速,中性白细胞增多,常累 及心脏瓣膜病变。布病淋巴结和肝脾肿大常见。实验室检查:风湿病ASO阳性;布氏杆菌抗体阳性。,24,诊断与鉴别诊断,2、布病与伤寒、副伤寒的

8、鉴别,布病急性期易与伤寒混淆。主要区别:伤寒起病急,高热,谵语,烦燥不安;实验室检验:伤寒为肥达氏反应阳性,伤寒菌培养阳性。,25,诊断与鉴别诊断,3、布病与结核相鉴别,结核病与布病都可以有淋巴肿大的表现:淋巴结核 多粘连成块,破溃流脓形成瘘道有瘢痕,布病性淋 巴腺炎很少有破溃发生;结核病人消瘦,结核中毒症状明显,但结核病很少有肝脾肿大。代偿失调的结核病人血沉一定增快,痰内查到结核杆菌,胸部X线的检查对肺结核常有着决定性意义。,26,诊断与鉴别诊断,5、布病与疟疾相鉴别,布病发病时没有疟疾发作时的那种有规律性的热型。布病出现运动器官及生殖器官的损害,而疟疾没有。疟疾的末稍血涂片可发现疟原虫。,

9、27,治疗,(一) 急性期治疗,l. 一般治疗和对症治疗 包括休息等。高热患者应用物理降温。头痛、关节疼痛剧烈者应用镇痛剂。中毒症状明显和睾丸炎严重者,可适当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2. 病原治疗 布氏杆菌为细胞内细菌,因此病原治疗的抗菌药物应选择能 进入细胞内 的药物。为提高疗效,减少复发和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一般采取 联合用药 和 多疗程疗法。,28,治疗,WHO推荐多西环素2OOmg/d和利福平6009OOmg/d联用,疗程6周。亦有认为多西环素2OOmg/d 6周加氨基糖甙类如链霉素lg/d肌注2周,效果亦佳。此外喹诺酮类,有很好的细胞内渗透作用,亦可应用。复方磺胺甲恶唑(TMP-SMZ)能渗透到细胞内,对急性期患者退热较快。常用剂量为每日46片(每片含TMP8Omg,SMZ4OOmg,分2次口服。连服46周。布氏杆菌脑膜炎患者可以应用头孢曲松与利福平联用。,29,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