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生理学课件 第八章 尿生成和排出第12节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571729 上传时间:2018-10-02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4.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生理学课件   第八章  尿生成和排出第12节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人体生理学课件   第八章  尿生成和排出第12节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人体生理学课件   第八章  尿生成和排出第12节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人体生理学课件   第八章  尿生成和排出第12节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人体生理学课件   第八章  尿生成和排出第12节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体生理学课件 第八章 尿生成和排出第12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生理学课件 第八章 尿生成和排出第12节(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要成为你自己存在的主宰,而不是被问题或事件折磨的无助奴隶。,生 理 学,第 八 章 尿的生成和排出,呼吸器官(肺):CO2、H2O消化管(肠):肝脏代谢产物(胆色素)、无机盐皮肤:汗(H2O 、NaCl、 尿素)肾:尿(H2O、盐、尿素、尿酸、药物、毒物),*排泄:过多或不需要的物质通过某些器官体内排出,*肾的主要功能,生成和排出尿液,内分泌功能,维持水平衡 排出代谢废物 调节酸碱 调节电解质平衡,EPO 1-羟化酶 肾素 前列腺素,第一节 肾的功能解剖和肾血流量 第二节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第三节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转运功能 第四节 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第五节 尿生成的调节 第六节 清除率 第七节

2、 尿的排放,第一节 肾的功能解剖和肾血流量,肾实质:,皮质肾小体和肾小管 髓质肾锥体,肾小体肾单位 肾小管,肾小球:毛细血管球 肾小囊:脏层、壁层,近端小管髓袢细段远端小管,近曲小管 髓袢降支粗段,髓袢降支细段 髓袢升支细段,髓袢升支粗段 远曲小管,髓袢,集合管:与远曲小管相连,收集尿液,2、两种肾单位,皮质肾单位 近髓肾单位 肾单位总数% 多(8090%) 少(1015%) 肾小体分布 外、中皮质 内皮质 肾小球体积 小 大髓袢 短(达外髓) 长(达内髓) 血循环特点 入球A:出=2:1 入球A出球A 出球小A分支 Cap网 网形血管,U直小A 功 能 重吸收 尿浓缩与稀释,(二)球旁器 (

3、juxtaglomerular apparatus) 分布: 主要在皮质肾单位颗粒细胞(球旁细胞) *组成 球外系膜细胞致密斑*功能: 感受小管液中NaCl含量变化,释放肾素。,细 胞 位 置 功 能 球旁细胞 入/出球小A管壁 分泌肾素致 密 斑 远端小管起始部 NaCl感受器调节肾素分泌球外系膜细胞 出入球小A 吞噬和收缩功能 和致密斑之间,*球旁器及其功能,(三)滤过膜的构成,*1、结构Cap内皮细胞层-窗孔Cap基膜层网孔肾小囊脏层足细胞(足突裂隙膜),特点: 各层均有孔裂,并有带负电物质(糖蛋白)存在。,(1)机械屏障作用,(2)电学屏障作用,2.滤过膜的通透性,滤过膜的三层中,每层

4、都有带负电的糖蛋白。阻止带负电的物质通过。,有效半径4.2nm的大分子物质不能滤过;半径在2nm-4.2nm的物质可部分滤过,且与半径呈反变关系。,交感神经单一支配,肾素释放,肾交感神经 活动增加,入球小动脉 出球小动脉 直小血管降支,近球小管 远球小管 集合管,颗粒细胞,肾血流量,Na+重吸收,(四)肾脏的神经支配和血管分布,肾脏的血管分布,1.在正常成人,两个肾的血流量约1200ml/min, 接近心输出量的1/4。,25,(一)肾血液循环的特点:,二、肾血流量及其调节,2.肾脏血管分布的特点:,有两个互相串联的毛细血管网组成。 肾小球毛细血管网压力较高,对于肾小球处的滤过很重要。 肾小管

5、周围毛细血管的血压较低,对肾小管的重吸收很重要。,* 3.肾脏血流特点:无外来神经的作用下,动脉血压在80180mmHg间变动,肾血流量保持相对恒定。,动脉血压, ,入球小动脉血管壁受到牵张刺激, ,血管平滑肌,收缩 舒张,血管口径, ,血流阻力, ,血流量, ,肾血流量相对恒定,1、肌源性机制(myogenic mechanism),肾脏血流自身调节机制:,2.管-球反馈(tubulo-glomerular feedback),管球平衡是指远端小管液流量的变化影响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的现象。结构基础:近球小体。,(二)神经体液调节,体液 AD 、NE、ADH、AT-II等-肾血管收缩PGE

6、2 、PGI2、NO 等-肾血管扩张,神经:交感 肾血管收缩,RBFGFR,安静时:自身调节(交感神经紧张性低)RBF保持稳定 剧烈活动或失血性休克:神经体液调节(交感神经紧张性) RBF 保证心、脑血供(“移缓济急”),*第二节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尿的生成过程,血液滤过膜肾小囊原尿(血浆的超滤液),1.滤过(filtration):,2.滤过量,*肾小球滤过率:125ml/min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表明:流经肾脏的血浆约1/5形成原尿。,*滤过分数(Filtration fraction,FF)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浆流量之比(约19%)。,单位

7、时间(min) 两肾原尿量。,肾小囊内胶体渗透压,0,*一.有效滤过压(effective filtration pressure,EFP),(3)血浆胶体渗透压:,(1)毛细血管压:45mmHg,入球端:20mmHg 出球端:35mmHg,入球端 EFP = 45 (25 + 10)= 10 (mmHg),(2)囊内压: 10mmHg,出球端 EFP = 45 (35 + 10) = 0,有效滤过压对肾小球滤过率的影响,有效滤过压下降到零时,就达到滤过平衡(filtration equilibrium),滤过便停止.,只有从入球小动脉端到滤过平衡这一段才有滤过作用。,由此可见:,*二、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一)有效滤过压(EFP)1、肾小球的毛细血管血压安静时:自身调节 剧烈运动或休克:交感神经活动,2、肾小囊内压 正常情况:比较稳定;结石或肿瘤: 囊内压,3、血浆胶体渗透压输入大量生理盐水或肝功受损,(二)肾血浆流量,主要影响滤过平衡的位置,肾小球血浆流量胶体渗透压上升速率滤过平衡点远移参与滤过的Cap段加长有效滤过面积滤过率,单位有效滤过压1mmHg 单位时间 超滤液量,(三)滤过系数(Kf),Kf 正常情况:比较稳定急性肾小球肾炎 K S ,血尿,蛋白尿,少尿,是滤过膜的有效面积及其通透性的乘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