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部分复习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55570966 上传时间:2018-10-02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3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秦汉时期部分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秦汉时期部分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秦汉时期部分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秦汉时期部分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秦汉时期部分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秦汉时期部分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秦汉时期部分复习(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秦汉复习,1、齐桓公建立霸权的主要方式是 A、管仲改革 B、尊王攘夷 C、葵丘会盟 D、城濮大战 2、在“百家争鸣”中,主张保护环境和可持续 发展的是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3、商鞅变法的核心内容是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B、奖励耕战 C、按军功受爵 D、建立县制,B,A,A,4、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主要体现在 A、提出“春秋无义战”的思想 B、提出“仁政” C、主张“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D、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5、“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主张与百家争 鸣中哪家的思想主张最相似 A、墨家 B、 儒家 C、道家 D、法家 6、战国时期,我国封建制度确立的主要

2、途径是 A、诸侯的争霸战争 B、各国的变法运动 C、发展封建经济 D、百家争鸣,B,D,B,7、商鞅变法中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内容是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B. 奖励耕战 C. 按军功授爵 D. 建立县制 8. 商鞅变法的核心内容是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B. 奖励耕战 C. 按军功授爵 D. 建立县制 9、 商鞅变法内容遭到旧贵族反对的是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B. 奖励耕织 C. 按军功授爵 D. 建立县制,D,A,C,10、商鞅变法的内容有利于提高战斗力的是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B. 奖励耕织 C. 按军功授爵 D. 建立县制 11、商鞅变法中建立封建土地制度的是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B. 奖励耕战

3、C. 按军功授爵 D. 建立县制,C,A,12、在“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主张下进行的是 A商鞅变法 B管仲改革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王安石变法 13、百家争鸣中与儒家观点相反的是 A墨家 B儒家 C道家 D法家,A,D,14、为晋文公称霸奠定基础的战役是 城濮大战 B. 马陵之战 C. 桂陵之战 D. 长平之战 15. 为秦的统一奠定基础的战役是 城濮大战 B. 马陵之战 C. 桂陵之战 D. 长平之战,A,D,2、秦汉时期:统一国家的建立 前 221-220,1、春秋战国时期:大变革的时代 前770-前221,2、秦汉时期:统一国家的建立 (前221-220),总体特征:,封建大一统,

4、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和强盛,(1)政治:,(2)经济:,(3)民族:,(4)对外:,(5)文化思想:,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初步发展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巩固(表现?),封建经济初步发展(两汉) 不考,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巩固和初步拓展,与边 疆民族关系加强(越族、匈奴、西域),海陆“丝绸之路”,科技领先世界、文化昌盛(表现) 影响后世 儒学新发展并成为封建统治思想,皇 帝,丞 相,御史大夫,太 尉,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郡(守),县(令),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最高统治者,君 主 专 制 中 央 集 权,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郡县制,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钱) 统一度、量、衡;,焚

5、书坑儒,(1)北击匈奴,筑长城; (2)统一东南、岭南, 开发南疆,修灵渠,政治,统一文字,秦朝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采取的措施,经济,思想,民族 关系,文化 思想,原因: 措施: 结果:,汉武帝,推行儒学教育,兴办太学,汉朝,文帝、景帝,汉高祖:,分封制、郡县制并行(郡国并行),奖励农耕,提倡节俭, 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 百姓富裕起来。,削弱侯国(主父偃),统一铸钱,盐铁官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反击匈奴,漠北战役,张骞出使西域,主观、客观,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汉朝:吸取秦亡教训,“以德化民”(儒家),汉武帝“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正统地位确立),

6、法家:韩非,变化及其结果 秦汉统治思想的,秦汉措施对比,汉初:郡国并行,汉武帝时:五铢钱,汉武帝:“推恩令”,削弱侯国,实行郡县制,秦:焚书坑儒,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秦:圆形方孔钱,秦:郡县制,秦汉的民族关系,一、秦汉与匈奴的关系,二、两汉与西域的关系,一、匈奴兴起,1、兴起: 秦汉之际冒顿单于第一次统一蒙古草 原进入鼎盛期。,2、贡献: 开发了祖国的北疆; 统一了草原,为祖国的统一创造了条件 匈奴文化丰富了祖国文化宝库,与匈奴的关系:,(蒙恬)北击匈奴,修长城,汉高祖:“和亲 ” 汉武帝: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汉元帝:昭君出塞,秦:,战,东汉:,与匈奴的和与战,两汉与西域的关系,张

7、骞出使西域(两次出使的目的、 结果)(西域地理范围) 西域都护新疆隶属中央政府管辖 (前60年) 丝绸之路(路线),班超经营西域,西汉,东汉:,对外交往:,1、班超曾派甘英出使大秦,到达波斯湾。,2、166年大秦派使臣到东汉洛阳(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的首次直接交往。),比较“秦皇汉武” 政治: 经济:,秦始皇:公元前221年统一全国, 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削弱地方势力, 加强中央集权,任用贤人。,秦始皇: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钱)、度量衡,汉武帝:把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 收归中央,统一铸五铢钱,重农抑商,思想文化: 军事民族:,秦始皇:焚书坑儒,加强了思想控制

8、, 统一文字(小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 思想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在长安兴办太学,大力推行儒学教育。,秦始皇:北击匈奴,夺河套,修长城 统一并开发南疆,修灵渠,汉武帝:大力反击匈奴,派卫青、霍去病夺河套、 河西走廊,漠北大战,使匈奴无力与西汉对抗, 进一步发展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派张骞两次出使 西域,加强了西域与内地的联系。,1、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 A规定皇权至高无上 B中央设三公 C地方推行郡县制 D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2、关于秦始皇统一文字的措施,评述正确的是 A、 用隶书取代其它文字 B、适应了政治统一的需要 C、导致了焚书坑儒 D、与政治统一无关,A,

9、B,3、今桂林长沙之间,历史上的水路最早开通于 A战国 B秦朝 C西汉 D东汉 4、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目的是: A禁止儒学传播 ,束缚人才 B摧残文化 C致力于发展经济 D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 5、秦朝修建万里长城是为了抵御 A东胡 B匈奴 C越族 D鲜卑族,B,D,B,6、下列加强思想统治的措施,积极意义大于消极 意义的是 A焚书坑儒 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八股取士 D 文字狱 7、在中国历史上开创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的皇帝是 A秦始皇 B 唐太宗 C 汉武帝 D 汉高祖,B,A,8、下列措施属于秦始皇首创的是 A修筑长城 B地方设县 C使用圆形方孔钱 D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9、

10、在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中,后来封建王朝 长期沿用的一项是 A统一文字 B.焚书坑儒 C.郡县制度 D.修筑长城 10、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汉朝,D,c,c,11、秦始皇为反击匈奴而采取的措施包括: (1)派蒙恬收复河套地区 (2)移民垦田戍边 (3)修筑长城 (4)兴修灵渠 A(1)(2)(3)(4) B (1)(2)(3) C (2)(3)(4) D (1)(3)(4) 12、秦统一后中国推行“书同文”,秦始皇下令 统一的文字是 A大篆 B 小篆 C 隶书 D 楷书,B,B,16、秦废分封,设郡县的主要目的在于: A确立法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11、B维护皇权的至高无上 C巩固刚刚统一的封建国家 D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7、秦朝郡县制适应了封建集权政治的需要,最 主要在于 A郡县制是地方管理机构 B郡县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官吏不能世袭 C郡县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 D郡县官吏与皇帝是臣与君的关系,C,B,18、秦朝实行的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举措中, 对形成中华民族稳定的共同体有着深远影响的是 A实行郡县制 B 统一度量衡 C 统一文字 D 统一货币,C,19.汉武帝颁行“推恩令”的实质是 A实现民族和解 B发现和推荐人才 C加强中央集权 D巩固边疆地区 20.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 现了 中央集权的强化 思想控

12、制的加强 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A B C D ,C,D,21、西汉初年,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出现了封 建时代的“治世”,史称 A.开元盛世 B.贞观之治 C.文景之治 D.康乾盛世,C,22、为加强中央集权秦皇汉武相同措施不包括: A统一货币、度量衡 B 加强思想控制 C 发动对匈奴的战争 D 建立完善中央集权制度 23、如果请你为历史剧曹操准备道具,你不 应该在剧中的餐桌上出现 A、葡萄 B、萝卜 C、核桃 D、玉米 24、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 诗中 的“胡”所指的少数民族是 A.鲜卑 B匈奴 C吐蕃 D犬戎,A,D,B,25、下列以少胜多的战役,发生在秦朝

13、的是 A. 官渡之战 B. 赤壁之战 C. 淝水之战 D.巨鹿之战 26、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的标志是 A张骞出使西域 B汉高祖和亲以后 C西域都护的设立 D昭君出塞 27、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向外传播最早的是 A造纸术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D,C,A,28、文景之治主要指这一时期: A农民负担较轻 B统治者清廉 C社会较安定经济富裕 D处于鼎盛时期 29、汉初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客观原因 A汉初国家贫穷 B吸取秦王教训 C限制土地兼并 D巩固封建统治,A,C,30、西汉前期皇帝提倡节俭的目的在于: A体谅民间疾苦 B巩固封建统治 C恢复社会秩序 D准备反击匈奴 31、儒家思

14、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主要是由于 A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发挥 B儒家学说是西汉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 C汉武帝中用信奉儒学的人 D儒家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B,D,32、汉武帝时期,学生要进入全国的最高学府接 受儒学教育必须到: A长安 B洛阳 C咸阳 D开封 33、西汉与西亚、欧洲通商关系发展起来的主要 条件: A西汉丝织业的发展 B张骞出使西域 C甘英到达波斯湾 D西汉设西域都护,A,B,34、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的是: A老子的学说 B孔子的学说 C墨子的学说 D 韩非的学说,B,36、西汉初年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主观原因是 A、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 B、汉初经济困难 C、维护地主阶级统治 D、维护国家统一 37、下列措施,不属于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局面的是 分封诸侯国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杯酒释兵权” 建立行省制度 A、 B、 C、 D、 38、电影无名中刺客无名对秦王说:“剑字有 18种写法。”秦王说:“统一以后只留下一种”请问秦 统一后书写“剑”字的规范文字是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楷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