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2011·申论写作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55570942 上传时间:2018-10-02 格式:PPT 页数:87 大小:2.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2011·申论写作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研·2011·申论写作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研·2011·申论写作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研·2011·申论写作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研·2011·申论写作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研·2011·申论写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2011·申论写作(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务员申论写作辅导,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 何美荣(教授) 2011年4月 联系电话:15074874379,一、申论的涵义,二、历年申论所涉及的问题类型及考情分析,三、历年申论考试所表现的趋向,四、申论写作的方法和技巧,五、申论考试常见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备考建议,六、申论测试现场训练,申论考试是国家人事部在改革公务员考试科目“写作”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项笔试科目。,一、申论的涵义,申论是通过对考生就某些相关事件、 问题的综合分析与正确解决,检验考生 阅读材料、归纳主要问题、提出准确对 策、进行申述与论证的测评方式。,申论涵义,传统作文是以材料为话题,可以产生丰富的联想,不要求解决实际问题,天南

2、地北,洋洋洒洒,随意性很强; 申论写作必须紧扣给定材料,要从政治的高度,从人民利益出发去考虑问题,为解决现实中(给定材料)存在的实际问题出谋划策,为党和政府排忧解难。,申论写作和传统作文的区别,1、申论写作的本质和命题意图解决一个或者一类问题 必须紧密结合履行政府的职能和工作职责,着重解决好行政管理中各类重大问题,考生要站在一个政治高度去考虑申论材料中所反映的各类社会问题。,二、历年申论所涉及的问题类型 及考情分析,(一)申论写作的内容,2、申论两类材料的考查目的 事实性材料和观点性材料 观点性材料考察考生对于整个材料的 理解和把握 事实性材料最重要的是能够透过现象 看本质,3、答题形式一般采

3、用四个步骤,第一步 阅读材料,反映主要问题、 某一方面的问题,或者一个问题的主要内容。,第二步:针对主要问题,撰写一篇类公文。,第三步:针对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 对策和可行性方案,第四步:完成申论大作文,(二)历年申论考试 所涉及的问题类型,申论国考卷 (二)历年申论考试所涉及的问题和类型:,申论国考卷 (二)历年申论考试所涉及的问题和类型:,申论国考卷 (二)历年申论考试所涉及的问题和类型:,申论湖南省考卷 (二)历年申论考试所涉及的问题和类型:,申论湖南省考卷 (二)历年申论考试所涉及的问题和类型:,(三)考情分析,1.近年政治类命题的考情分析,其他省市政治类考卷 (二)历年申论考试所涉

4、及的问题和类型:,其他省市政治类考卷 (二)历年申论考试所涉及的问题和类型:,政治类申论卷命题的特点: 第一,与其他题材交叉命题,呈现复合题型。政治与经济题材交叉、政治与社会问题交叉,如政府决策与民生、经济问题的听证会制度、政府决策与市政建设、公共资源利用等。 第二,表面考经济、社会、民生问题,实质侧重考查政治观点和政治理论,政治题材的隐蔽性加深。 第三,回避敏感问题和重大时政题材,呈现一定的脱敏性和滞后性。重大敏感事件和问题,一般不会在考题中出现。,2、近年经济类命题的考情分析,其他省市经济类考卷 其他省市政治类考卷 (二)历年申论考试所涉及的问题和类型:,其他省市经济类考卷 其他省市政治类

5、考卷 (二)历年申论考试所涉及的问题和类型:,经济类材料的命题特点: 一是命题广泛。题目涉及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农、工、商各个层面; 二是命题时效性强。,3、近年社会民生类命题的考情分析,其他省市民生类考卷 其他省市政治类考卷 其他省市经济类考卷,其他省市民生类考卷 其他省市政治类考卷 其他省市经济类考卷,民生类材料的命题特点: 1涉猎的范围广泛涉及到了养老、就业、食品安全、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领域,涉猎面广,主题繁多; 2题材新颖,紧贴社会热点焦点,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衔接、息息相关。,4、近年社会文化类命题的考情分析,其他省市文化类考卷 其他省市政治类考卷 其他省市经济类考卷,其他省市文化

6、类考卷 其他省市政治类考卷 其他省市经济类考卷,文化类材料的命题特点: 一是与社会热点密切相关 二是地方申论材料的主题凸显地方文化特色,5、近年社会生态类命题的考情分析,其他省市文化类考卷 其他省市政治类考卷 其他省市经济类考卷,生态类材料的命题特点: 1随着经济的热度逐渐上升,“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结合命题。 2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备受国考、省考命题人的青睐。,1、关于政府职能转变问题,(四)历年申论试题所反映的基本问题归纳,指令型政府,指导型、服务型政府,2、关于民生问题 第一,有的给定材料看起来属于经济、社会层面的民生问题,它后面直接关联的是与政府的公共服务有关。 第二,表现为经

7、济、社会层面的民生问题,也与一定时期社会的公平、正义有密切的关系。 第三,这种经济、社会层面的民生问题,也与一个国家和政府在一定时期的制度安排有关。,3关于突发事件问题突发事件的偶然性和必然性,安定大局 疏导化解 利国利民 尊重科学,处理原则,4关于新形势下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动向、新趋势归口用科学发展观理论解决。,遵循规律性 体现时代性 富有创造性,处理原则,1、从试卷“热点”问题的频出,首考的是 考生的政治洞察能力和政治敏感性。 (1)要关注国内外的重大社会事件 (2)要关注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 (即民生问题) (3)要关注社会上出现的新热点问题,三、历年申论考试所表现的趋向,2、从试

8、卷给定材料内容数量的变化,可以看出对考生娴熟的阅读能力的要求,申论国考卷 2000年1700字 2001年1500多字 2002年2400多字 2003年5600字 2005年4300多字 2006年 8800多字,申论国考卷 2007年7100多字 2008年7000多字 2009年6900多字 2010副省级卷6315字 2010年地市级卷5760 2011年副省级卷6425字 2011年地市级卷5236字,湖南省申论考卷 2003年1821字 2004年1999字 2005年2248字 2006年4948字 2007年4628字 2008年3365字 2009年7811字 2010年68

9、28字,3、从试卷给定材料的“无序组合”, 可看出对考生归纳概括问题能力的要求,4、从试卷中的文体限定条件,可看出对考生过硬的公文和议论文写作能力的要求,概括问题的说明文、提出方案的应用文、阐述论证的议论文,对策、建议、讲话稿、情况报告、宣传提纲、 上行意见、公开信、议论(评论)文章,5、从试卷命题的整体深化创新, 可看出对考生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要求,1弄清事实性材料的基本情况 时间(或时间段)、地点、人物(当事人或参与讨论人)、基本事实、当事人观点态度等要素。,四、申论写作的方法与技巧,(一)阅读材料的技巧和方法,2.领会出题者的命题意图 3.阅读给定材料要充分保证时间 4.认真解读

10、给定材料,理清逻辑关系, 准确把握重点。 (1)看清重点、要点 A、材料集中反映社会生活中发生的、 有一定影响而又亟待解决的具体问题。 B、围绕某一社会“热点”问题摘录、组装而 成的材料。 (主要问题、次要问题、关联问题) (2)理清时空顺序,阅读方法,5.掌握审读方法 (1)横向式阅读,阅读材料,找出问题,归纳观点(要点),产生联想,(2)纵向式阅读通过对材料的 理解与综合,发现与挖掘问题的意义。,阅读方法,挖掘“意义”A.单方面的 B.多方面的 C. 给定材料信息本身显示 D.隐含于材料信息意义之中 E.材料信息的引申义 F.材料信息意义的言外意,(3)评判式阅读 A、评价式审读对背景材料

11、的内容 从正面去理解(思想性、意义影响、价值 取舍等) B、批判式审读对背景材料的内容从局限性方面理解(如危害性、局限性、经验教训、负面影响等),(4)取精摄要式审读指在阅读过程中,把提取阅读对象的精华内容、本质意义、基本要点作阅读的目标。 A、阅读后写出每一则材料的中心意思(段落大意) B、分类、合并同类项 C、准确界定材料的中心内容或问题,阅读方法,(5)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审读 A、找出写作中的主要社会问题 B、如何阐述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如何论证对这一社会问题的认识 。,阅读方法,1.提纲构思法 拟标题(在题目要求自拟标题的情况下); 用判断句式概述文章的基本观点或中心; 确定文章的层

12、次,定下全文的结构框架; 逐个考虑大层次内的段落,写出段旨; 依次考虑各段的安排,把准备的材料按照构思的顺序标上序码,排好队; 全面检查提纲,作必要的增、删、调、补。,(二)快速构思的技巧和方法,2.腹稿构思法 首先酝酿和确立主题; 其次要选取和提炼材料; 最后考虑好结构、表达方式和语言。,3. 借鉴创新法,(1)思维方式的借鉴,(2)结构方式的借鉴,4、焦点聚集法,(1)快速找出焦点问题,(2)快速追索问题的本质或主旨,1.看准并正确理解“申论要求”的关键词语 主要问题”(存在的问题,是针对整个材料主题的) “主要内容(一个问题所涵盖的方面)”,(三)审题的方法和技巧,2.发现并准确把握“申

13、论要求”的隐含条件,(1)隐含的虚拟角色 (2)隐含的文体 例如:以“政府职能部门”的身份所提出的“供领导参考”的“对策建议”,实际上就是公文中“就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的“上行意见”或者是解决问题的“方案”。,(1)摘抄法:有些材料的问题是现成的,常见于首段或末段,有的以要点的形式散见于各段落,摘抄出这些问题即可 。 (2)比较法:通过对事实、数据、观点等的比较,发现主要问题所在。,(四)概括问题或内容的方法和技巧,(3)对立统一法:把对立的或有利有弊的观点事实统一起来,揉合在一起表述,即涵盖了问题的不同侧面。 (4)要点概括法:有的问题比较单一,要点也比较明显,概括出这些要点即可,注

14、意要点不要有遗漏。,概括主要问题(内容)的 方法与技巧,(5)综合归纳法 对内容复杂、 文字多、问题较隐蔽的材料应用此法,实际上是上述方法的综合运用。 一是概括式 基本模式为:“这则材料反映的是(类型)问题(事实及成因),它说明(实质、意义、影响等)”。 二是总分式 基本模式为:总分总; 总分;,1、明确角色,准确定位,确保方案的 合体性; 2、研究问题,抓住关键,确保方案的 针对性; 3、确定目标,突出重点,确保方案的 可行性;,(五)提出对策(方案)的 对策和技巧,第一,方法和技巧,4、整体思考,分步实施,确保方案的 严密性; 5、评估风险,分析比较,确保方案的 合理性;,提出对策的方法与

15、技巧,6、科学思维,严格标准,确保方案的 最优化 (1)联系实际,使方案合情合理 (2)高屋建瓴,使方案影响深刻 (3)深入分析,使方案具有可行性 (4)领会题意,使方案得到认同,提出对策的方法与技巧,1从法律、制度建设入手提出对策 2从思想道德建设入手提出对策 3从行政管理入手提出对策 围绕“依法行政”这个核心,从行政决策、行政协调、行政监督等环节着手。,第二,提出对策的途径,4深入挖掘其他对策 A.从现代科学技术入手提出对策 B.根据地方特色、优势提出对策,1抓住主要问题,确立中心论点。 首先,要注意联系给定材料中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有针对性地确立中心论点。 其次,论点要正确、准确、鲜明、集中、深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