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用药药物化学ppt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5570060 上传时间:2018-10-02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2.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麻醉用药药物化学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麻醉用药药物化学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麻醉用药药物化学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麻醉用药药物化学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麻醉用药药物化学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麻醉用药药物化学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麻醉用药药物化学ppt课件(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麻 醉 用 药,麻醉的历史,早在150多年以前,只有相当少的手术能够进行,在现在看来非常容易治疗的疾病如阑尾炎,在当时都是致命的。手术时须将病人牢牢地捆在床上或由几个人按住,手术才能进行,因为病人可能因为剧痛而拼命挣扎。一些杰出的医学家经过不懈的努力,终开麻醉之先河。1842年,佐治亚的Crawford医生第一次使用乙醚麻醉使病人手术当中解除了痛苦;1844年,Horace wells医生展示了用笑气麻醉进行牙科手术;1846年,Williom Morton医生使用乙醚麻醉震惊了麻省总医院的医生们。很快笑气、氯仿、乙醚等麻醉药物广泛用于解除手术病人的痛苦,使手术治疗疾病时更为人道。麻醉

2、学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麻醉的意义:,麻醉是使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使患者全身或局部暂时失去感觉,以达到手术能顺利进行的目的。一个好的麻醉不仅要无痛,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安全,并且可以依据手术的需要使肌肉松弛便于手术的进行,麻醉对手术是必不可少的。由于近代医学和相关学科的发展,手术范围不断扩大,许多原来的手术禁区已经能够成功地进行手术,这些都是和麻醉学的发展分不开的。此外,麻醉已扩展到疼痛的治疗、复苏、重症监测等领域。,麻醉药,全身麻醉药 局部麻醉药,吸入麻醉药 静脉麻醉药,分类,第一节 全身麻醉药,全身麻醉药是一类能够广泛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暂时导致人的意识、感觉和反射逐渐消失,特别是导致痛觉消

3、失、骨骼肌松弛或部分松弛,以利于外科手术进行的药物。,一、吸入麻醉药,1,1,2-三氟-2-氯-乙基-二氟甲醚,恩氟烷,性质:,1.无色易挥发液体。 2.本品为含氟有机化合物,可按含氟有机化合物的一般鉴别方法鉴别(氧瓶燃烧法进行有机破坏,吸收于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氟化钠,加茜素氟蓝试液和pH4.3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液,再加硝酸亚铈试液,形成蓝紫色螯合物)。,无色澄明液体,有特臭,味灼烈,微甜。有极强的挥发性及燃烧性。 在光照和空气中可发生自动氧化,生成过氧化物、醛等杂质,对呼吸道有刺激。(应避光保存),CH3CH2OCH2CH3,麻醉乙醚,注意事项: (1)在使用前1小时,皮下注射阿托品0.3m

4、g与吗啡15mg,可抑制呼吸道的多量分泌,并可减少乙醚的用量。 (2)为预防呕吐,麻醉前必须空腹6小时以上。 (3)极易燃烧爆炸,使用场合不可有开放火焰或电火花。 (4)糖尿病、肝功能严重损害、呼吸道感染或梗阻、消化道梗阻病人忌用。,二.静脉麻醉药,2-(2-氯苯基)-2-(甲氨基)-环己酮盐酸盐,盐酸氯胺酮,体内过程与药理作用,静注后首先进入脑组织,脑内浓度为血浆浓度的6.5倍。氯胺酮为一种新的非巴比妥类静脉麻醉剂,先阻断大脑联络径路和丘脑向新皮层的投射,故意识还部分存在,痛觉消失则明显而完全,产生了一种独特的麻醉状态,(曾被称为“分离麻醉”);随血药浓度升高而抑制整个中枢神经系统。作用快速

5、但短暂,能选择地抑制大脑及丘脑,静注后约30秒钟(肌注后约34分钟)即产生麻醉,但植物神经反射并不受抑制。麻醉作用持续约510分钟(肌注者约1225分钟)。一般并不抑制呼吸,但可能发生短暂的呼吸频率减缓和潮气量降低,尤以静注较快时容易发生。注入后可引起一定程度的血压上升和脉率加快,并可能引起喉痉挛。本品易通过胎盘屏障。,适应症,各种小手术或诊断操作时,可单独使用本品进行麻醉。对于需要肌肉松弛的手术,应加用肌肉松弛剂;对于内脏牵引较重的手术,应配合其他药物以减少牵引反应。作为其他全身麻醉的诱导剂使用。辅助麻醉性能较弱的麻醉剂进行麻醉,或与其他全身或局部麻醉复合使用。,1.酸性 10%的本品水溶液

6、pH约3.5,不得与弱碱性的巴比妥盐溶液混合使用。本品加碱后可使氯胺酮游离。 2.为手性化合物,常用其外消旋体。副作用主要归因于左旋体。 3.由于易产生幻觉,被滥用为毒品。本品原料药属I类精神药品,结构和性质:,氯胺酮“升级”为第一类精神药品,为防止有可能给人体造成危险的药物被滥用,原属第二类精神药品的氯胺酮(包括其可能存在的盐及其制剂)被“升级”列入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4年8月8日发布通知,氯胺酮只能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指定的生产企业定点生产,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生产;从7月15日开始,氯胺酮制剂也必须按要求进行销售 和购买。氯胺酮属于静脉全麻药品,目前吸贩氯胺

7、酮在部分省市呈发展蔓延态势,氯胺酮被滥用引发的犯罪现象比较突出。,精神药品,精神药品是指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能使之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产生精神依赖性的药品。 有关部门依据精神药品使人体产生的依赖性和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将其分为第一类和第二类。主要是指可在药店凭盖有医疗机构公章的医师处方购买的精神药物。这类药物对中枢神经有一定的兴奋或抑制作用,有的有一定精神依赖性潜力。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精神药品,特别是第二类精神药品缺乏了解,在认识上存在一定误区,出现了滥用精神药品的现象。最近,我国个别地区发生了中学生滥用第二类精神药品的事件,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氯胺酮的历史,氯胺酮于6

8、0年代在美国发明后,曾在越战中被当作麻醉剂在野战创伤外科中广泛使用。 氯胺酮的滥用已有将近40年的历史。1971年,美国旧金山和洛杉矶市首先报告氯胺酮滥用病例;此后,片剂、粉剂陆续出现在街头毒品黑市中。 氯胺酮的滥用主要在一些通宵跳舞的娱乐场所。光顾这些场所的主要是一些青年亚文化群体。 1999年以来,氯胺酮流入日本、泰国和香港地区。,氯胺酮用作毒品时称为“K粉”、“K仔”或“笳”,又称为开他敏,其外观为纯白色细结晶体,滥用至70毫克会引致中毒,200毫克会产生幻觉,吸食者会感受到温和而幻彩的世界,500毫克将出现濒死状态。吸食方式为鼻吸或溶于饮料后饮用,能兴奋心血管,吸食过量可致死,具有一定

9、的精神依赖性。K粉成瘾后,在毒品作用下,吸食者会疯狂摇头,很容易摇断颈椎;同时,疯狂的摇摆还会造成心力、呼吸衰竭。吸食过量或长期吸食,可以对心、肺、神经都造成致命损伤,对中枢神经的损伤比冰毒还厉害。,摇头丸其他成分:冰毒(即甲基苯丙胺、甲基安非他明、盐酸去氧麻黄碱 ),氯胺酮的不良反应,主要不良反应是苏醒期产生幻觉、恶梦等精神运动性反应,成人较儿童更易发生。个别病人可出现复视、视物变形,甚至一过性失明。氯胺酮对一般病人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增快,但对失代偿的休克病人或心功能不全病人可引起血压剧降,甚至心搏骤停。呼吸抑制、呼吸暂停、恶心、呕吐、误吸等并发症也并不少见。,氯胺酮的危害,滥用氯胺酮会给人

10、带来很大危害。短期可使说话迷糊,并能引起幻觉、情绪抑郁、镇静、催眠,甚至昏睡。长期滥用可使人记忆力衰退及认知能力障碍,并会导致心功能受损害,亦可给人带来躯体和心理依赖,并会因出现幻觉而伤及自己或他人。 充分认识“K粉”滥用对人体和社会造成的危害。不要轻信“K粉”不会成瘾的说法而去尝试,目前我国已将“K粉”列入和冰毒、吗啡、度冷丁等同属于毒品类,并严厉打击贩卖及吸食“K粉”。 认识“K粉”、远离“K粉”,不滥用“K粉”,过健康的生活,应该成为全社会的理念。,第二节 局部麻醉药,定义:局部麻醉药(局麻药)是局部应用于神经末梢或神经干,阻滞神经冲动传导的药物。 特点:意识清醒、无痛觉 特性:对神经组

11、织有高度的选择性,局部应用无刺激性,不损伤组织,作用快、时间长,安全范围大而毒副作用小。,作用机制:局麻药的作用机制是:稳定细胞膜,降低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阻断Na+通道,阻滞Na+内流,阻止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而抑制冲动、传导。,补充:局部麻醉方法 有五种麻醉方法 1.表面麻醉(surface anaesthesia)将药物涂于粘膜表面,使粘膜下神经纤维麻醉。用于眼、鼻、咽喉、气管、食道、生殖器粘膜浅手术的麻醉。丁卡因,2.浸润麻醉(infiltration anaesthesia) 将药物注射到皮下或手术切口部位组织,使局部的神经纤维麻醉。普鲁卡因、利多卡因 3.传导麻醉(condu

12、ction anansethesia) 将局麻药注射到外周神经干附近,阻断神经冲动传导,使该神经支配的区域麻醉。普鲁卡因、利多卡因、布比卡因,4.硬膜外麻醉(epidural anaesthesia)将药物注射到硬膜外腔,通过扩散,使神经根麻醉。皮肤 皮下组织 棘间韧带 黄韧带 硬脊膜,特点: 1.为临床常用的麻醉方法,用于上下肢手术。 2.药物不扩散至脑组织,无腰麻时头痛或脑脊膜刺激现象。 3.用药量大,易误入蛛网膜下腔,引起严重的毒性反应。 4.应少量反复给药。,5.蛛网膜下腔麻醉(subarachnoidal anaesthesia),又称腰麻(spinal anaesthesia)。

13、常用于下腹部和下肢手术。 皮肤 皮下组织 棘间韧带 黄韧带 硬脊膜 蛛网膜下腔。 麻醉范围广,易进入中枢,吸收可扩张血管。 蛛网膜下腔麻醉的主要危险是呼吸麻痹和血压下降。血压下降用麻黄碱预防。,发展,C3酰基改变,氮上甲基去除,C2甲氧羰基改变,可卡因,保留可卡因母核,对可卡因母核进行简化, 优卡因,优卡因,可卡因结构中的甲氧羰基和N-甲基的去除,四氢吡咯环的开裂,仍有局麻作用,而苯甲酸酯部分必须保留。,结论,具代表性的局部麻醉药:,普鲁卡因 Procaine 利多卡因 Lidocaine 达克罗宁 Dyclonine,卡比佐卡因Carbizocaine 非那卡因Phenacaine 普莫卡因

14、Pramocaine,分类,芳酸酯类 酰胺类 氨基酮类 氨基醚类 其它,构效,普鲁卡因,氯普鲁卡因,丁卡因,硫卡因,芳酸酯类,徒托卡因,4-氨基苯甲酸-2-(二乙氨基)乙酯盐酸盐,盐酸普鲁卡因,芳酸酯类,A.理化性质,1.水溶性与稳定性,本品易溶于水(1:1),在空气中稳定,但对光线敏感。水溶液不稳定,易被水解和氧化。水解生成对氨基苯甲酸和二乙氨基乙醇, 用于人体时会产生刺激性,并可进一步脱羧为苯胺,易氧化,使注射液变黄。水溶液最稳定的pH值为33.5。,2.鉴定方法,(1)、Procaine显芳香伯胺类反应(重氮化偶合反应):在稀盐酸中与亚硝酸钠生成重氮盐,加碱性-萘酚试液,生成猩红色偶氮颜

15、料。(反应方程式见书本P33、34) (2)、酯水解反应:盐酸普鲁卡因碱化后,即析出普鲁卡因的白色沉淀。沉淀初热时熔融呈油状物,继续加热则酯基分解,放出二乙胺基乙醇的碱性蒸气;酸化后析出对氨基苯甲酸的沉淀。,(3)、氯离子的鉴别反应:取盐酸普鲁卡因,加硝酸,再加入硝酸银试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氨试液,沉淀溶解,继续加入硝酸则沉淀又生成。,AgNO3+HCL=AgCL+HNO3 AgCL+NH3=Ag(NH3)2CL Ag(NH3)2CL+2HNO3=AgCL+2NH4NO3,B.药理活性,1.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通过与钠离子通道的某个位点结合而阻断钠离子 传导来发挥作用。临床主要用于浸润麻醉

16、、传导 麻醉及封闭疗法等。,2.吸收与代谢途径,Procaine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主要为水解生成对氨 基苯甲酸和二乙氨基乙醇。前者80%可随尿排出, 或形成结合物排出。后者30%随尿排出,其余可 继续脱氨、脱羟和氧化后排出。,4-氨基苯甲酸-2-(二乙氨基)乙酯盐酸盐,盐酸普鲁卡因,芳酸酯类,3.特点: (1)亲脂性低,粘膜穿透力弱,不能用于表面麻醉。 (2)常用于浸润麻醉、传导麻醉、腰麻和硬膜外麻醉。药液中常加肾上腺素。只能维持3045分钟。 (3)本品毒性小,安全范围大。因为普鲁卡因进入血循环后,很快被血浆假性AchE水解成氨苯甲酸(PABA)和二乙氨基乙醇。 (4)易发生过敏反应,过敏时可导致休克,用药前需做皮试。,C.制备方法,盐酸普鲁卡因,D.稳定性,含酯键的局麻药在酸、碱条件下,尤其在碱性水溶液中易水解生成羧酸和醇而失效。当在酯键旁引入大体积的取代基时,因空间位阻而使水解反应较难进行。,普鲁卡因型化合物水解速度比较,化合物 R1 R2 相对水解速度 普鲁卡因 H H 500 甲基普鲁卡因 CH3 H 15 二甲基普鲁卡因 CH3 CH3 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