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16人格 ppt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569928 上传时间:2018-10-02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8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心理学16人格 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普通心理学16人格 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普通心理学16人格 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普通心理学16人格 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普通心理学16人格 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通心理学16人格 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心理学16人格 ppt课件(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psychology,心理特征,第16章 人格,psychology,一、什么是人格?,人格是个体所有稳定心理特征的组合,包括: 能力 气质 性格 价值观 认知风格,psychology,二、人格的特征,(1)整体性 (2)稳定性 (3)独特性 (4)社会性,(1)人格的整体性,指人格的多种成分和特质是密切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组织。 各部分协调一致朝向一定的目标,为一个整体而动作。(如汽车) 在干的事情是自己想干的;想干的事情是自己的该干的; 人格的预测 忠臣必出孝子之门 心理的完整性是人格健康的表征。 反面是精神分裂:,(2)人格的稳定性,指个体的人格特征具有跨时间和跨情境的一致性。 江山易改

2、,本性难移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3)人格的独特性,指人与人之间心理和行为各不相同。 个性是人格的独特性 个性差异是不同个体之间在身心特征上各不相同的现象。其中最主要的个性差异是能力、动机、气质和性格上的差异。,(4)人格的社会性,指社会化把人这样的动物变成社会的成员,人格是社会的人所特有的。 社会化是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掌握社会经验和行为规范,获得自我的过程。 人格既是社会化的内容,也是社会化的结果。 人格是个体的自然性与社会性基础上的综合。,三、气质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某人气质好”或“某人很有气质”,此处所指的气质,指人的“风度”、“修养”,个人的内在精神或涵养透露出来的东西。

3、在心理学上,“气质”与日常概念不同,这一概念与我们平常说的“禀性”、“脾气”相似。,什么是气质?,气质是与人的脾气有关的人格特征。 较多地受个体先天决定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制约,是人格的自然基础 使个体的所有心理活动都染上独特的色彩表现的是人典型而稳定的心理特征。,气质的神经基础,气质是由高级神经活动的特性强度、灵活性和平衡性决定的 。 强度指神经细胞和整个神经系统经受强烈刺激或持久工作的能力。 平衡性指兴奋和抑制两种神经过程强度的对比程度。 灵活性指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相互转换时的速度。,指标, 感受性 对刺激的敏感程度 耐受性 在时间和强度上经受刺激的能力 反应敏捷性 可塑性 对新环境的适应难

4、易程度 情绪兴奋性 外向性内向性,认知风格,也叫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认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习惯化的行为模式。,五、认知风格,(一)经典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1.人格结构 本我(id):原始的本能能量组成遵循快乐原则 超我(superego):价值观和社会理想良心和理想追求至善至美 自我(ego):为协调本我和超我矛盾出现遵循现实原则,自我实现人格论,所谓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就是“人对于自我发挥和完成的欲望,也就是一种使它的潜力得以实现的倾向”。 每个人都有,即使是木工,家庭主妇。“行行出状元”,什么是特质?,特质(trait)是指个人在大多数情境中表现出的相对稳定而持久的特性。 1.特质是真

5、实存在于特定个体中的一种神经生理结构,而不是用来说明或解释我们行为的一种标签。 2.特质决定或引导我们的行为。 3.特质是一种可以明显加以辨别的特性。 4.一种特质与其它特质之间是相对独立的。 5.有与特质不一致的行为或习惯,但这并不证明特质不存在。 6.特质可以用连续的尺度来加以测量。,“诚信的”、“虚伪的”、“谨慎的”、“易激动的”、“聪明的”、“乐观的”、“自信的”,个人特质分类,首要特质是(cardinal trait)一个人最基本的品质,渗透于个人的一切活动之中。 中心特质是指一个人稳定表现出来的特点。是一个人的人格的基本方面,构成个人人格的核心部分。 次要特质是指一个人的一些表面的特点并且不一定是很稳定的,相当于习惯和态度。,诸葛亮:聪明 张飞:勇猛 关羽:义气 曹操:奸诈,关羽:骄傲的、聪明的、勤奋的、勇敢的,毛主席喜欢吃红烧肉 慈禧喜欢听京剧,投射测验,向被试呈现模棱两可的刺激材料(如墨迹或不明确的人物图片),要求被试解释其知觉,让他在不知不觉中将其情感、态度、愿望、思想等投射出来。 最著名的两个测验: (一)罗夏墨迹测验 (二)主题统觉测验,人对于知觉的对象总是以自己的过去经验予以解释。这种理解反过来反映了个体内心的精神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