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生理疾病及其预防ppt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567722 上传时间:2018-10-02 格式:PPT 页数:82 大小:12.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生理疾病及其预防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学前儿童生理疾病及其预防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学前儿童生理疾病及其预防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学前儿童生理疾病及其预防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学前儿童生理疾病及其预防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生理疾病及其预防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生理疾病及其预防ppt课件(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前儿童生理疾病及其预防,教学要求,熟悉婴幼儿常见病的一般临床表现 熟悉常见传染病的一般临床表现 学会观察并发现学前儿童生病的特殊现象,对婴幼儿疾病的一般特征具有初步的辨别能力 理解传染病的特征及流行规律,掌握传染病的预防方法 掌握对患病婴幼儿的基本护理技能,第一节 学前儿童疾病的早发现,学前儿童生病的迹象,精神及神情 皮肤 体温 饮食 睡眠 大小便异常 囟门 其他,学前儿童疾病一般症状的辨别,婴幼儿哭喊 食欲不振 腹痛 呕吐 便秘 咳嗽 多汗,汗腺分泌过多,可因生理或病理因素引起,第二节 传染病的特性和传染规律,传 染 病 的 特 性,有特异的病原体,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有感染后的免疫性,病程

2、的发展有一定的规律性,传染病流行的规律及预防措施,传染病流行的规律传染病能够传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环节。 1、传染源 (1)传染病患者:病人是重要传染源 (2)病原携带者:是指无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3)受感染的动物 2、传播途径 (1)空气飞沫传播(2)饮食传播 (3)虫媒传播 (4)接触传播 (5)医源性传播 (6)母婴传播 3、易感者,儿童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1、控制传染源早发现传染源早隔离患者早诊断,早治疗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者,主要内容,幼儿园传染病的流行特点,1、易感者密度高。人群集中;年龄特点 2、传染源容易进入学生来自四面八方,传染源可从社会

3、每个角落进入学校 3、传染途径易实现 学生室内活动多,接触密切,冬春季开门窗通风时间短,室内温度和相对湿度较低,病原体(病毒)存活时间较长,从而增加了感染机会4、幼儿园卫生设施状况和卫生制度执行情况,学生的卫生习惯等等,对幼儿园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的影响。,幼儿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介绍,麻疹的临床症状-1,1、潜伏期 10-12 天,前驱期2-4 天 2、临床特征高热咳嗽,流涕,眼结膜炎柯氏斑(Koplik氏斑,口腔粘膜斑)全身皮肤斑丘疹。,麻疹的临床症状-2,皮疹前驱期2-4 天开始出现,首先在耳后发际出现,渐及前额、面、颈、躯干、四肢,最后达手掌足底,自上而下地逐渐散布全身,25d达高峰。

4、初为细小淡红色斑丘疹,散在分布,随即增多,呈鲜红色,以后融合成暗红色、不规则或呈小片状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 皮疹出齐达高峰时,全身毒血症症状加重,体温升高可至40,持续 5-6 天。消退次序与出疹次序相同,一般在退热后23d内全部退去,遗留浅褐色斑痕,再经12周开始完全消失。退疹时原皮疹部位有糠麸状细小脱屑。,麻疹的并发症,小年龄组、营养不良、免疫低下的儿童、孕妇及其胎儿易发生严重的并发症肺炎:是最常见的并发症,麻疹死亡的主要原因(90%)原发:麻疹病毒所致巨细胞肺炎继发:金葡、流感杆菌、腺病毒等中耳炎,乳突炎:听力减退,可致耳聋或聋哑病喉炎:易梗塞甚至窒息死亡心肌炎肝炎 角膜炎(青光眼):

5、失明 肠炎(腹泻) 严重脱水脑炎 (1:1000):麻疹合并脑炎、麻疹后脑炎SSPE (1:100,000)死亡 (0.1 10%),麻疹的典型并发症举例,角膜炎,肺炎,肠炎 严重脱水,脑炎,风疹1后天获得性感染,表现一种轻型疹病。其临床症状轻微,以发热、皮疹及耳后、枕下及颈部淋巴结肿大和疼痛为特征。潜伏期12-14天,出现头痛、咳嗽、咽痛等症状,之后面部首先出现浅红色斑丘疹,迅速遍及全身,风疹皮疹比麻疹轻微且不融合。并发症:不常见,但成人比儿童多见,常出现关节痛和关节炎。其它症状包括脑炎及出血性表现、结膜炎或睾丸炎。,风疹2先天性风疹综合症(CRS),妊娠妇女感染风疹病毒导致 临床类型婴儿畸

6、型出生非畸型弱小婴儿型出生婴儿正常型,可从身体不同部位分离出病毒,23月龄发生肺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听力缺陷等。婴儿生长正常型,但长期排毒,入学可发现听力障碍。,麻疹、风疹有相似的流行病学特征,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的潜伏期为1425,平均为18d。多数病例无前驱期症状,少数病例在前驱期可出现倦怠、肌肉酸痛、结合膜炎、咽炎,偶而出现脑膜刺激症状。 多数病例起病急,发热、畏寒、头痛、食欲不振、全身不适,1-2d后出现腮腺肿痛,体温可升高到3940,成人症状重于儿童。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方肿大,咀嚼和吃酸性食物时更甚。可有发热,但无化脓症象,病程1014d。 不典型病例可始终无腮腺肿大,而

7、单纯以睾丸炎、脑膜炎的症状出现,也有的仅见颌下腺或舌下腺肿大。,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特征,儿童腮腺炎:可伴随其他组织的炎症。70%的病人两侧腮腺均可被累及。 疾病初期出现发热和全身不适,很快伴有牙关紧闭及下颌角疼痛。24小时左右腮腺开始肿胀,下腭角下面的凹陷处饱满,肿胀覆盖整个下颌支。,流行性腮腺炎的并发症,脑膜炎; 多数患者无临床症状,约15临床症状者表现为脑膜炎症状(头痛、颈项强直)。这种并发症的危险成人大于儿童,男童多于女童(3:1)这些病例缺乏腮腺炎特有症状。 睾丸炎:青春后期男性极为普遍,发生率可达20-50,50具有不同程度的睾丸萎缩,但不育症罕见; 卵巢炎:青春后期女性发病率约5

8、耳聋: 是儿童获得性耳聋的主要原因,发生率占1/20,000 心肌受损,常可恢复 其它:关节炎、肾炎不常见,脑炎罕见(低于1/10,000)。,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水痘的特点: 主要发生在儿童。 全身症状轻微,全身皮肤分批出现散在的斑疹、丘疹及水疱疹,一般结痂后即愈,少留瘢痕。预后良好,病死率极低。 有季节性特点,传播甚广。,水 痘 皮 疹 过 程,开始为红色斑点发展为含清亮且具有感染性液体的疱疹疱疹内液体变浑浊疱疹干燥、结痂结痂脱落并在皮肤上留下粉白色区域皮肤复原可能有永久性疤痕,水 痘 皮 疹,流 脑,多发于冬春季,人群普遍易感,15岁以下儿童多见。其特点是起病急、病情

9、重、变化多、传播快、流行广,来势凶猛,病死率高,危害性大。流脑发病初期类似感冒,流鼻涕、咳嗽、头痛发热等。,流脑临床表现,突然寒战、高热、恶心、呕吐(重型的为喷射性)、流涕、鼻塞、咽痛、全身疼痛、头痛加重;面色苍白、四肢发凉、皮肤粘膜瘀点典型或融合成瘀斑,唇周及指端青紫、唇周单纯疱疹。烦躁不安、谵妄、昏迷或惊厥;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克氏征和布氏征阳性;瞳孔大小不等、边缘不整、对光反应迟钝、眼球常凝视。,猩红热,是冬春季高发的传染病,5-15岁未成年人容易发病。主要特征是持续性发热(多在39-40摄氏度)咽痛、遍体细红色丘疹,面颊红晕、口击苍白、舌苔鲜红似草莓状。患者发病前24小时传染性最强,通

10、常潜伏期为2-5天,最短1天,最长12天。进入临床隔离治疗6天后,症状完全消失,可以解除隔离。,猩红热典型图片,草莓舌,杨梅舌,口周苍白圈,全身弥漫性充血,流感,流感通常起病急,可以出现以下这些症状 发热(通常为高热) 头痛 极度疲乏 干咳 咽喉痛 流鼻涕 肌肉痛 也可以出现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和腹泻, 儿童较成人常见,流感的并发症,肺炎,最常见的可能致死的合并症特别老年人、儿童及体弱者原有的慢性病会加重如充血性心衰、哮喘或糖尿病 儿童可以出现鼻窦、耳部感染,小儿结核病,病因及传播途径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可累及全身各个器管,以肺结核最为常见。小儿结核病的传染源,主要为成人排

11、菌的结核患者。小儿结核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其次,小儿可因饮用污染结核的未消毒牛奶、或吸吮已污染结核杆菌的手指等,通过消化道传播。经胎盘、破损皮肤或粘膜传播者,均极少见,但经胎盘传播引起先天性结核引起先天性结核病者应予重视。 症状小儿期以原发型肺结核为多见。初期有低烧、轻咳、食欲减退;病情发展有长期不规则低烧、盗汗、乏力、消瘦等症状;及时治疗的原发病灶钙化;不及时治疗,病灶长期保留,有可能发展成继发性肺结核。,幼儿园常见的消化道传染病介绍,细菌性痢疾,病因由痢疾杆菌引起。 症状临床上以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感及粘液脓血便为特征。其基本病理损害为结肠粘膜的充血、水肿、出血等渗出性炎症改变。

12、 护理要坚持治疗。注意饮食。每次排便后用温水洗屁股。注意消毒隔离。,甲型肝炎,病因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 症状黄疸型肝炎: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和腹泻等症状,尤其是不喜欢吃油腻的食物,在发病一周左右,巩膜、皮肤出现黄疸,尿色加深,肝功能不正常。出现黄疸2-6周,黄疸消退,食欲、精神好转,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无黄疸型肝炎: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头晕和腹泻等症状,发病比黄疸型肝炎的症状轻,在发病过程中始终不出现黄疸。 护理要坚持治疗。注意饮食。每次排便后用温水洗屁股。注意消毒隔离。,病毒性肝炎的黄疸,脊髓灰质炎,脊髓灰质炎病毒是一种体积小(2230nm),单链RNA基因组,缺少外膜的肠道病毒。按免疫性

13、可分为三种血清型,其中型最容易导致瘫痪,也最容易引起流行。临床表型有两种基本类型:轻型(顿挫型)和重型(瘫痪型或非瘫痪型)。 轻型脊髓灰质炎占临床感染的80%90%,主要发生于小儿。临床表现轻,中枢神经系统不受侵犯。在接触病原后35天出现轻度发热,不适,头痛,咽喉痛及呕吐等症状,一般在2472小时之内恢复。 重型常在轻型的过程后平稳几天,然后突然发病,更常见的是发病无前驱症状,特别在年长儿。潜伏期一般为714日,偶尔可较长。发病后发热,严重的头痛,颈背僵硬,深部肌肉疼痛,有时有感觉过敏和感觉异常,在急性期出现尿潴留和肌肉痉挛深腱反射消失,也可能出现深腱反射消失,不对称性肌群无力或瘫痪。,脊髓灰

14、质炎病例图片,其他常见传染病,艾滋病 狂犬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 手足口病,艾滋病,病因:感染艾滋病病毒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预防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人们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2、在公共娱乐场所强制推广使用安全套;3 、 打击嫖娼、卖淫。4、实行无偿献血,禁止有偿卖血;5、打击吸毒贩毒活动,推广清洁针具交换和美杀酮替代治疗;6、推广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材,加强医疗机构消毒管理。河南省的艾滋病人主要是通过卖血感染,全国的是静脉吸毒。7、加强感染艾滋病的育龄妇女的管理;8、实施母婴阻断。在世界范围内,性接触是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艾滋病患儿,艾滋病孤儿,狂犬病,病因由

15、狂犬病病毒引起,人类也会因被狂犬咬伤而感染,其他感染本病的温血动物如猫、狼、狐等也可传播。人的狂犬病绝大多数是由带狂犬病毒的动物咬伤(抓伤)而感染发病。潜伏期短到天,长至年或更长,一般为天至天,发生在个月以后,视被咬部位距离中枢神经系统的远近和咬伤程度,或感染病毒的剂量而异。狂犬病病死率极高,一旦发病几乎全部死亡,全世界仅有数例存活的报告。,狂犬病,症状发病初期表现为伤口周围麻木,有低烧、乏力、烦躁等症状。特征性症状是恐水现象,即饮水时,患者会出现吞咽肌痉挛,不能将水咽下,随后患者口极渴亦不敢饮水,故又名恐水症。痉挛停止,出现肢体瘫痪。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护理被可疑狂犬动物咬伤后,应及

16、时用20%肥皂水或0.1%新洁而灭清洁伤口。冲洗后,用75%酒精涂在伤口上。注射狂犬病疫苗。,流行性乙型脑炎,病因由乙脑病毒引起、经蚊传播的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传染源是被感染的人或动物,通过蚊子叮咬而传播。人尤其是儿童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流行性乙型脑炎,症状潜伏期一般在10-14天左右。患者主要表现发烧、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嗜睡不醒等症状,重者可出现抽搐、昏迷,甚至出现呼吸衰竭而死亡。 预防采取灭蚊、防蚊及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措施。10岁以下儿童应尽快接种乙型脑炎疫苗,以迅速提高人群免疫力。,手足口病,( 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 )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 ,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病原型别很多,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为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的柯萨奇病毒(Coxascki virus) 、埃可病毒(ECHO viruses)和肠道病毒71型; 其中,以CoxA16型及EV71型最常见。 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