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2018年三年级上册数学第7单元《周长》教案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5563997 上传时间:2018-10-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师大版2018年三年级上册数学第7单元《周长》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西师大版2018年三年级上册数学第7单元《周长》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西师大版2018年三年级上册数学第7单元《周长》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西师大版2018年三年级上册数学第7单元《周长》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西师大版2018年三年级上册数学第7单元《周长》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师大版2018年三年级上册数学第7单元《周长》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师大版2018年三年级上册数学第7单元《周长》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第七单元第七单元 周长周长第第1课时课时 认识周长认识周长【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材第7778页。【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结合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能测量物体表面的周长,会用测量的方法算出长方形的周长。 3.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重点难点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周长的意义。 难点:理解周长的意义。【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教学例1。 1.视觉感知桌布周长。 教师出示挂图(例1图),让学生观察,从中获取信息。 学生小组讨论说出获取的信息。 师:妈妈想给桌边镶花边,你知道应该在什么地方镶吗?(课件出示把花布摊

2、开,放平的平面 图,指名学生上讲台前用手指一指) 学生边操作边口答。 教师用课件展现桌布的边线,并指出:花边就镶在这些地方,桌布一周的长度是桌布的周长。 (让学生从视觉上感知桌布周长)2.视觉感知树叶面的周长。 教师出示挂图(例1图)让学生观察,从中获取信息。 学生小组讨论说出获取的信息。 师:图中这两位同学在干什么? 生:在测量树叶面的周长。 师:你知道树叶面周长指的是什么地方的长吗?(指名学生上讲台前用手指一指) 学生操作、口答后,教师用课件闪现树叶面的边线(让学生从视觉上感知树叶面的周长),并 指出树叶面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面的周长。二、触摸感知,联想周长 教学“议一议”。 1.认识课本封

3、面的周长。 让学生观察课本封面,指名说一说课本封面的周长指的是哪里的长度。西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学生边操作边回答。 教师在学生回答后,指出课本封面四周的长是封面的周长。然后让同桌合作,其中一个学生 用手指沿着课本封面的四周摸一摸,边摸边说封面的周长指的是哪里的长度。另一个学生观 察,看摸课本封面的同学是否摸得正确。(两个同学轮流进行) 2.启发联想。 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广告牌的周长指的是哪一部分的长,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学生小组内讨论。 教师指名口答时,用课件出示一个广告牌,同时闪现广告牌的边线,让学生再次从视觉上认 识广告牌四周的长度是广告牌的周长。 教师让学生再举一些

4、例子说明周长。(教师可以先进行适当的启发,如课桌边线的长是课桌 面的周长,铅笔盒面四周的长是铅笔盒面的周长) 引导学生认识:围图形一周的长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三、动手测量,认识周长教学例2。 1.小组内讨论测量周长的方法。 先让学生指一指圆片、杯子上底面、长方形纸片的周长各指的是哪一部分的长,再让学生在 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圆片、杯子的上底面、长方形纸片的周长的测量方法。2.全班交流。 指名汇报测量方法。学生可能会提供以下方法。 (1)测量长方形纸片的周长时,可用尺子分别测量出每条边的长,再加起来。 (2)测量圆片和杯子上底面的周长有两种,一是软尺量,二是用线围,再用尺子量线。3

5、.学生操作练习。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学具(杯子、圆片、长方形纸片、卷尺、尺子等),测量出圆片、杯子上 底面、长方形纸片的周长,并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指名回答测 量结果,并说一说是怎样量的) 学生操作练习。4.再认识周长。 让学生说一说什么是周长。 学生回答:围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教师强调“一周”的含义,并配合课件演示,让学生体会“一周”的内涵。四、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做教材78页“试一试”的题目。 1.学生独立操作: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钉子板,用绳子在钉子板上围几个图形,再沿着 它们的周长摸一摸。 2.汇报交流:你围了什么图形?它的周长指的是哪一部

6、分? 四、课堂小结西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认识了什么?你是通过什么方法获得这些认识的? 学生说出自己的收获并与同伴交流。【板书笔记板书笔记】【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在教学时,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现实情境中感知周长,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 和空间,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动手实践、自主探究,让学生讨论怎样测量这些图形的周长,以 促进学生对周长意义的理解,并体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尤其是“画曲为直”的数学思想 。同时也让学生体验了探索学习的乐趣,加深了他们对周长含义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学 生在集体交流时,不能及时、准确地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评价,或者是当学生出现不同的意见

7、 时,不能够抓住机会及时地引导学生,这是今后要自身加强的地方。在理解周长的意义时, 出现了规则图形和不规则图形,针对不规则图形,要引导学生理解“画曲为直”的教学思想。西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第七单元第七单元 周长周长第第2课时课时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材第7982页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加深对周长的认识。 2.结合具体的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3.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4.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 中的应用。

8、【重点难点重点难点】重点: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由来。【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教师用课件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两个图形让学生说一说: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么特征? 生:正方形的4条边一样长,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个直角等。 教师让学生指一指:两个图形的周长各指的是哪一部分? 教师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索1.教学例1。 (1)摆一摆。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小棒(长9cm和6cm的各两根),用四根小棒摆一个长方形。 学生动手摆一个长方形。(2)指一指。 师:摆好后,同桌互相指一指,围

9、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指的是哪一部分? (3)提出问题。 师:看着围好的长方形,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生: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让学生讨论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想法,教师巡视。 (4)全班交流,展示算法的多样化。 教师指名汇报算法。西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几种算法: 9+9+6+6=30(cm) 92=18(cm) 62=12(cm) 18+12=30(cm) 9+6=15(cm) 152=30(cm) 学生汇报每种算法时,教师让学生说说列式依据。 师:第种算法,怎样用一个式子表示呢? 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后,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在教师引导下学

10、生认识到第种算法也可以用下面的一个式子表示:(9+6)2=152=30(cm)。 教师强调:有小括号的式子,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发现用第种方法计算 比较方便。让学生说一说式子中9+6表示什么,为什么要乘2? 教师让学生想一想:怎样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并指名回答。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2.教学例2。 师:我们了解了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那么怎样计算正方形的周长呢?(同时出示例2的图 )这个正方形有什么特点?怎样计算它的周长呢? 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全班交流,使学生认识到:正方形的4条边一样长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三、应用公式解决问题1.教学例3。 教师多媒体

11、出示:一根铁丝刚好围成一个长8cm,宽6cm的长方形。如果用这根铁丝围一个正 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教师让学生说说题目提供了哪些数学信息,提出了什么问题。 学生小组内交流后回答。 教师指名汇报,让学生口述想法。(通过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得出铁丝的长度,铁丝的长度也就 是正方形的周长,再通过周长计算出正方形的边长)(6+8)2=28(cm) 284=7(cm) 答: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7cm。 通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在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实际问题的时候,要具体情 况具体分析,选择具体的解决方法。2.教学例4。 教师课件出示例4的情境图。让学生求至少需要多少米篱笆。 学生小组内

12、交流围法。 教师提示:这个长方形养鸡场两面靠墙。学生全班交流。 因为养鸡场两面靠墙,所以只需要用篱笆围起一长一宽。列式为:10+5=15(m)。四、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做“课堂活动”中的第1、2、3题。 1.第1题: (1)打开教材第81页,让学生观察钉子板中的两个图形,然后求它们的周长。 (2)全班交流时,让学生说出结果,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西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2.第2题: (1)让学生自己测量数学课本封面的长和宽,然后独立计算它的周长。(2)全班交流。 让学生板书计算过程,发现问题,及时纠正。3.第3题: (1)学生两人一组,把课前准备的两张长8cm,宽4cm的长方形纸板拼起来。 (2)学生计算所拼图形的周长,教师巡视。 (3)汇报交流,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拼法和算法。 拼成长方形:(8+8)2+42=40(cm) (82+4)2=40(cm) 8+8+8+8+4+4=40(cm) 拼成正方形: 4+4+4+4+8+8=32(cm) (42+8)2=32(cm) 84=32(cm) 师:拼法不同,形状不同,周长也不同。五、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学生把自己的收获与同伴交流。【板书笔记板书笔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