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最全面的 ppt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563886 上传时间:2018-10-02 格式:PPT 页数:92 大小:6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乳腺癌最全面的 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乳腺癌最全面的 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乳腺癌最全面的 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乳腺癌最全面的 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乳腺癌最全面的 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乳腺癌最全面的 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乳腺癌最全面的 ppt课件(9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乳腺癌,概述,乳腺癌(breast cancer)是乳腺导管和乳腺小叶上皮细胞在各种致癌因素的作用下发生癌变,以乳腺肿块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据资料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妇女发现乳腺癌,死亡50万例。在我国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仅次于子宫颈癌。乳腺癌发病率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北美、西欧、北欧是乳腺癌的高发区,约为亚、非、拉美地区的4倍,美国近年统计发病率维持在110/10万左右,我国与东南亚地区属低发区。,概述,流行病学提示我国乳腺癌发病率正逐渐上升且集中在大城市,尤其是沪、京、津等大城市,据有关资料统计,上海1993年为27.l/10万,北京19

2、90-1991年为25.7/10万。我国妇女乳腺癌年死亡率为6-11/10万。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为男性的近百倍,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有资料显示,25岁以内仅占发病总数的0.2,40-60岁占发病总数的90,45-55岁上升幅度较大,为高发年龄段。 乳腺癌属中医“乳岩”范畴,中医文献中的“石痈”也包括乳腺癌。,病因病理,(一)西医病因病理,乳腺癌病因尚未明了,但与下列因素有关:,(1)内分泌因素 乳腺癌在25岁以下女性极少见,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上升,发病高峰年龄段为45-55岁,之后仍然维持较高的发病率,可能与年长者雌酮含量升高有关,而雌酮及雌二醇与乳腺癌发病直接相关。长期服用雌激素会增加

3、强患乳腺癌的可能性。月经初潮年龄较早、绝经年龄较晚均增加患乳腺癌的可能性。 (2)生育因素 未生育或初产年龄大会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险性,而长期哺乳可使患乳腺癌的风险性下降。 (3)遗传因素 乳腺癌有家族聚集性,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据有关资料提示,一级亲属中有乳腺癌病史者,其发病可能性是普通人群的2-3倍。,(4)乳腺良性疾病 多数学者认为,乳腺小叶上皮重度增生或不典型增生者有患乳腺癌的可能性。 (5)饮食因素性 高脂肪饮食可使外周组织来源的雌激素合成增多而加大乳腺癌的危险性。 (6)地区因素 北美、西欧、北欧地区乳腺癌发病率约为亚、非、拉美地区的4倍,从低发地区移居到高发地区后,第二、三代移民的

4、乳腺癌发病率逐渐升高,可能与移民地的环境因素及生活方式有关。 (7)电离辐射 胸部名次小剂量或一次大剂量暴露于放射线下,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升高。日本广岛遭受原子弹袭击后,乳腺癌发病率增加,发病年龄也提前。 (8)其他因素 肥胖、环境污染、经常吸烟饮酒、精神长期紧张或压抑等,均可能与乳腺癌发病有关。,病理,乳腺癌有多种病理分型方法,目前多采用以下分型: (1)非浸润性癌 包括导管内癌(癌细胞局限于导管内,未穿破管壁基底膜)、小叶原位癌(癌细胞末穿破末梢乳管或腺泡基底膜)及乳头湿疹样乳腺癌(Pagets病)未伴发浸润者。 (2)早期浸润性癌 癌细胞穿破基底膜开始向问质浸润,包括早期浸润性导管癌(癌细

5、胞穿破导管壁基底膜,开始向间质浸润)、早期浸润性小叶癌(癌细胞突破末梢乳管或腺泡基底膜,向间质浸润,但局限于小叶内)。,(3)浸润性特殊癌 包括乳头状癌(较少见,占乳腺癌的0.39)、腺样囊性癌(罕见,不足全部乳腺癌的0.1)、髓样癌(伴淋巴细胞浸润,占全部乳腺癌的5-7)、小管癌(为高分化腺癌,占全部乳腺癌的1,肿块体积小,大部分直径小于2cm)、黏液腺癌(占全部乳腺癌的3,以丰富的教液分泌为特点)、大汗腺样癌(癌细胞形态上类似大汗腺化生细胞,占全部乳腺癌的1左右)、鳞状细胞癌、Pagets病等。 (4)浸润性非特殊癌 包括浸润性小叶癌、浸润性导管癌、硬癌、髓样癌(无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单纯

6、癌、腺癌等。该型占乳腺癌的80,分化低,预后较前述类型差。 (5)其他罕见癌 包括分泌型癌、富脂质癌。,浸涸及转移,乳腺癌的转移途径主要为局部扩展、淋巴道转移和血行播散。 (1)局部扩展 乳腺癌绝大多数起源于乳腺导管上皮,癌细胞沿导管蔓延,也可穿破基底膜向间质浸润生长,可累及乳房悬韧带(Cooper韧带)和皮肤。,(2)淋巴道转移 主要途径有二:一是腋下淋巴结转移,其转移率约为60,癌细胞沿胸大肌外侧缘淋巴管侵入腋窝淋巴结,进而侵人锁骨下、上淋巴结,甚至侵入静脉血流向全身转移。癌体越大,恶性程度越高,腋窝淋巴结的转移率越高,转移数越多。即使末发现腋下淋巴结肿大,术后也常在病理切片上发现有腋下淋

7、巴结的转移。二是胸骨旁淋巴结转移,其转移率为30左右,癌细胞向内侧侵入胸骨旁淋巴结,继而到锁骨上淋巴结,并可侵入血流向远处转移。 (3)血行播散 癌细胞可经淋巴途径进入静脉,也可直接侵犯血管壁进入血循环而向远处转移。乳腺癌最常见的转移器官依次为肺、骨、肝、软组织、脑等。,(二)中医病因病机,1.外邪侵袭 诸病源候论石痈候卷四十:“石痈之状,微强不甚大,不赤,微痛热,热自歇,是足阳明之脉,有下于乳者,其经虚,为风寒气客之,则血涩结成痈肿;而寒多热少者,则无大热,但结核如石,谓之石痈”;卷三十二:“石痈者,亦是寒气克于肌肉,折于气血,结聚所成。其肿结确实,至牢有根,核皮相亲,不甚热,微痛,热时自歇

8、。此寒多热少,铆如石,故谓之石痈也”。外邪乘虚人内,结聚于乳络,阻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律液输布受阻,致瘀血内停,痰浊内生,日久生毒,终致痹血、痰浊、邪毒相搏而成乳腺癌。,2.情志内伤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七情失调,郁怒伤肝,则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气能行血、气能行津,气机郁滞会导致血行不畅而血瘀,即气滞血瘀,血瘀进而导致夜血病理产物形成;气机郁滞还会导致气滞律停为痰,形成气滞、疚血、痰浊相互搏结于乳络日久蕴毒的病理状态。 思则气结,忧思伤脾,使脾气郁结,不能正常运化水液,水液内停形成痰浊,痰浊又可阻滞气的流通而形成气滞,影响血的运行而形成血瘀,血瘀进而导致瘀血产生,日久亦会形成气滞、瘀血、痰浊

9、交阻于乳络进而生毒的病理状态。外科正宗曰:“忧郁伤肝,思虑伤脾,积想在心,所愿不得志,致经络痞涩,聚结成核,初如豆大,渐若围棋子,半年一年,二载三载,不疼不痒,渐渐而大,始生疼痛,痛则无解,日后肿如堆栗,或如覆碗,紫色气秽,渐渐溃烂,深者如岩穴,凸者若泛莲,疼痛连心,出血则臭,其时五脏俱衰,四大不救,名曰乳岩。”,3.饮食失宜 经常过食肥甘厚味,加重脾胃运化负担,酿生痰浊,痰浊阻滞经络,影响气的流通而致气滞,影响血液运行而致血瘀,血瘀进而导致换血形成,痰浊、气滞、瘀血、相互搏结于乳络,日久产生邪毒而成本病。 4.热毒蕴结 足阳明胃经过乳房,乳头属足颁阴肝经,因此肝气郁结,白久化火生毒,或嗜食辛

10、辣肥甘厚味之品酿生胃肠热毒,均可使热毒堕盛博结于乳而发病。,5.阴寒内盛 阴寒内盛、阳气虚衰,寒凝血疚,气机失调可引发乳岩。正如疮疡经验全书所云:“乳岩乃阴极阳衰,血无阳安能散,致血渗于心经,即生此疾。” 6.冲任失和 冲任二脉皆起于胞中,其功能与经孕产乳有关。冲任失调一者可致律血不足、肝失儒养,脾胃受损、痰浊内生,气滞痰凝;再者可致气血运行失常,气滞血瘀阻于乳络,日久成岩。 7.脏腑失调 诸病源候论曰:“积聚者,由阴阳不和,脏腑虚弱,受于风邪,搏于脏腑之气所为也。”脏腑亏损,功能失调,气血运行失常,或先天不足,脏腑虚损,均是导致癌瘤发生的重要因素。,总之,乳腺癌病位在乳腺,其发病与肝、脾、肾

11、等脏腑功能失常,气血不足、冲任失调,气、血、津液运行受阻有关,其病机可概括为正虚邪实,在正气虚弱(气、血、阴、阳虚衰)和各种致病因素长期作用下,可致气滞、血癌、痰浊、蕴毒搏结,病发于乳,形成乳岩。,临床表现,1.乳房肿块 乳房肿块是乳腺癌患者的首发症状,占就诊总数的80以上,多半是患者无意中发现的乳房无痛性单发肿物。 (1)部位 多半发生在乳房的上半部,且以外上象限最多。 (2)大小与数目 肿块大小不一,以往因就诊较晚,肿块多较大。近年来随着肿瘤预防宣传的普及,早期就诊者增多,肿块较小者比例增大。乳腺癌多为一侧单发,偶见多发或双侧乳房同时发生原发癌。 (3)形态与边界 多为不规则形结节状肿物,

12、表面不光滑呈颗粒感,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楚,肿瘤与腺体有索状牵连。有些特殊型癌因浸润较轻,即使较大的肿块,也可表现为边界较清楚及活动度较好,如髓样癌、黏液癌、高分化腺癌等。,(4)质地 肿块质地不完全相同,大多为实性,较硬,似石头硬或有软橡皮样韧感,但富含细胞的髓样癌及小叶癌常较软,黏液癌质地韧,囊性乳头状癌则呈囊状有波动感。 (5)活动度 与良性肿块比较,活动度较差,在乳房内不易被推动。癌瘤位于腺体实质内,位置越深在,活动度越差。如癌瘤向深侵及胸肌筋膜或肌肉,当肌肉收缩时(如双手用力叉腰挺胸)则癌瘤活动度减小或不能移动。晚期癌瘤累及胸壁(肋间肌)时,则完全固定。但癌瘤较小时,活动度较大,常能与

13、周围组织一起活动。肿块越小上述特征越不明显,有时难与良性肿块鉴别。,2.疼痛 大多乳腺癌患者无疼痛,仅少数人表现为轻微的乳房疼痛,性质多为隐痛或钝痛,少数为针刺样痛,疼痛不随月经来潮而变化。晚期癌瘤侵及神经时则疼痛较剧烈,可放射到同侧肩、臂部。 3.乳头溢液 乳腺癌的乳头溢液发生率约为5-10,其性质为血性、浆液样、乳汁样、水样等。50岁以上女性乳头血性溢液者,半数以上为乳腺癌。仅有溢液,而触不到肿块,可能是导管内早期癌或大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癌以乳头溢液为唯一症状者少见,多数伴有乳腺肿块。,4.乳头乳晕改变 当癌瘤位于乳晕下方及其附近时,乳腺的纤维组织和导管系统可因肿瘤侵犯而挛缩,牵拉乳头,

14、使乳头偏向肿瘤一侧;病变进一步发展可使乳头扁平、回缩、凹陷,直至乳头完全回缩入乳晕下。乳头内陷是乳房中心区癌瘤的重要体征,乳头处于固定回缩状态,难以用手指牵出。乳头发育不良或产后未曾哺乳的妇女,乳头也可以深陷,但多可用手牵出如常态,无固定现象。乳头痉痒、脱屑、糜烂、溃破、结痴,伴灼痛,有时兼见乳头回缩,甚至乳头缺如,偶见乳头溢液等,是Pagets病的表现。,5.乳房皮肤改变 体积小或位置深的肿物较少累及乳房皮肤,皮肤多无变化;肿块大、部位浅,侵及乳房悬韧带(Cooper韧带)、皮下淋巴管等时可出现相应体征。 (1)酒窝征 癌瘤侵犯了连接浅筋膜浅、深层的Cooper韧带,使其挛缩变硬,导致肿瘤表

15、面皮肤凹陷,即所谓的“酒窝征”。可见于早期,但早期“酒窝征”不明显,需在怀疑酒窝征处轻轻提捏皮肤才能使“酒窝征”显现。 (2)儒皮样变 癌细胞阻塞了皮下淋巴管网引起局部淋巴回流障碍,出现局部皮肤水肿、增粗变厚,毛孔有凹陷、增大的征象,状似横皮,故称“横皮样变”,一般发生在中晚期。,(3)皮肤受侵表现 卫星结节:癌细胞沿皮下淋巴管向四周扩散,则在癌瘤周围皮肤形成大小不等的卫星状结节,发生在中晚期。 皑甲样变:如多数卫星结节相互融合成片分布,严重时呼吸动度受限,则形成“销甲样变”或皑甲胸。 菜花样变:晚期癌瘤浸润到皮肤后,在皮肤表面发生溃破合并坏死感染,流出血水,臭而难闻,溃口难愈合,癌瘤形状如菜

16、花样,向外突出生长。,6.区域淋巴结肿大 因乳房75的淋巴液引流到腋下,所以乳癌如果发生淋巴转移,首先到腋下。反之,如果乳房发现肿块,腋下又触及到肿大;较硬的淋巴结,则应考虑乳腺癌的可能。肿大淋巴结质硬、无痛、可被推动,数目逐渐增多并融合成团,与皮肤或深部组织粘着而固定。晚期可有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融合固定。 7.血行转移 癌细胞通过血液循环转移到肺、骨、肝、脑等部位时,可出现相应症状。例如肺转移多为肺内大小不等的结节,可出现胸痛、气急、咳嗽、咯血等;骨转移以胸、腰椎和盆骨较多,其次为肋骨、股骨等,可见局部疼痛、运动障碍,或出现病理性骨折,甚至脊髓受压而导致截瘫;肝转移可出现肝肿大、腹胀、腹水;脑转移可造成剧烈头痛、抽搐、呕吐等颅内压升高表现。,实验室检查,1.细胞学检查 (1)乳头溢液涂片 将溢液涂在玻片上供细胞学检查,此检查能找到癌细胞的概率不高,所以未查到癌细胞的病例,也不能排除乳腺癌。 (2)乳头刮片 用于乳头糜烂、溃疡,怀疑Pagets病时,但样本中未发现癌细胞也不能排除乳腺癌。 (3)细针吸细胞学检查 利用癌细胞之间粘附力差的特点,用较细的针头(直径0.7-o.9mm)吸取肿瘤细胞做涂片检查,准确率达80以上。此方法操作简便、迅速、损伤小,无针道转移之虑,已被临床广泛采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