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及翻转课堂的实践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5555290 上传时间:2018-10-01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15.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课及翻转课堂的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微课及翻转课堂的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微课及翻转课堂的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微课及翻转课堂的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微课及翻转课堂的实践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课及翻转课堂的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课及翻转课堂的实践(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微课及翻转课堂的实践 取向和趋势,李玉顺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2014.4.18,目录,一、微课及翻转课堂出现的背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 随着各种优秀教学视频的大规模传播 学习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MIT “开放课件运动”在家也可以听大学公开课,麻省理工学院启动的开放课件项目(Open CourseWare)是将MIT所有课程视频和课件资料上网(包括课程讲义、教学大纲、阅读书目、作业等),免费提供给世界各地的任何使用者。 MIT于2001年启动OCW项目;2007年,MIT将本校中全部的2000门课完全公开。 OCW运动在国际上掀起了一股开放课程运动的潮流。据开放课件联盟(OCWC)统计,截

2、止2011年5月,全球大约有200所大学免费开放了13000门课程。,TED用思想的力量改变世界,TED 是一个非盈利性的组织,其创办目的旨在传播有独特的思想,用优秀的思想改变人们对世界的看法,使人们反思自己的行为,进而改变世界。 TED专门邀请站在各个领域前沿的创新者和实践家来做18分钟以内的演讲(微视频)。 TED演讲的特点是毫无繁杂冗长的专业讲座,观点响亮,开门见山,种类繁多,看法新颖。,3,500个视频,每年超1亿次浏览量,约2万间课堂使用,一个人的教学震动了世界:可汗学院,可汗学院教学视频的特点,教学者本人不出现在视频中,强调学生的“学” 而非“教师”的形象,可汗学院教学视频的特点,

3、长度不超过10分钟,充分照顾网络学习者的时间碎片化、 注意力易分散的特点,可汗学院教学视频的特点,独特而有效的教学方法,用户反馈: 这是我第一次笑着做导数题 微积分学习者 Khan教我懂得了人类的激情也可以由导数、三角函数和概率引发 一位教师,可汗学院教学视频的特点,语言风趣,氛围轻松,更像朋友聊天,除了讲解精到外,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也有助于拉近与学习者的心理距离,可汗学院教学视频的特点,学生自定步调个性化学习,他们可以在任何不懂的地方随时暂停、重播而不用觉得尴尬不安,我反复看了二三十遍视频才能理解高等数学概念。没有任何一个活生生的教师会坐在我的身边,不厌其烦地将同一个问题重复讲二三十遍。 一

4、位可汗学院用户,不过,只通过视频学习只能称之为“自学” 那么,通过互联网能否实施真正的“教育过程” 呢? MOOC作为集大成者,将“视频”提升到真正的“课程”层次,MOOC引发高等教育“海啸”,大规模的,开放的,在线的,课程,MOOC: 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美国引领MOOC浪潮三驾马车,Coursera,edX,Udacity,2011年斯坦福计算机系两位教授创办 与69所高校合作 提供在线课程341门 已有370万人在线学习,2012年MIT和哈佛各投入3000万美元联手创办,基于MITx和哈佛在线教学计划 提供在线课程30余门 目的是通过课堂/在线混合式教学改善校内学生学习质量,兼顾向全球

5、分享在线课程,2011年秋,斯坦福大学教授Thrun把他的“人工智能导论”课程放在Udacity平台上,吸引了来自190多个国家的16万名学生 2013年秋季,Udacity已经开放了24门计算机课程,斯坦福大学校长 :MOOC将颠覆高等教育,如同技术颠覆并再造了报纸与音乐产业一样,现在轮到另一个传统行业高等教育了 教育技术将摧毁现有的高等教育体系,这是不容否认的 再见了,讲堂(Good-bye, Lecture Hall),学生已经厌倦了传统课堂并准备拥抱网络教育 斯坦福将应用教育技术来提升校内师生的教学水平,通过网络教育降低斯坦福大学生和包括高中生在内的非斯坦福学生的学习成本,成为高质量内

6、容的提供者,并以经济合算的方式为更多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在线课程和认证。,斯坦福大学校长 John Hennessy,中国加入MOOC浪潮清华MOOC,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在线教育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知识传播模式和学习方式,将引发全球高等教育的一场重大变革。 这场重大变革,与以往的网络教学有着本质区别,不单是教育技术的革新,更会带来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学方式、人才培养过程等方面的深刻变化。,中国加入MOOC浪潮北大MOOC,北京大学校长 周其凤,我有一个梦想,凡是希望成为北大学生的人都能成为北大学生,让全国人民更好地共享北大的教育资源。 要让这些课程对于百姓不管年轻还是年老都有足够的吸引力。让所有想

7、学习的人,不仅是年轻人都有机会学习北京大学的课程。,中国加入MOOC浪潮C20慕课联盟,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研究与开发基础教 育、教师教育“慕课(大规模在线开放课 程),联合全国高等师范院校与知名中小 学,开发高质量在线课程,使优质教育资 源为全社会共享 全国共有62所中小学加入慕课联盟,MOOC的特点,它是一种课程模式 因此具有比较完整的课程结构(课程目标、主讲人、讨论话题、时间安排、作业等),这是一般网络主题讨论没有的 它是一种开放的教育形式 没有人数、时间、地点限制。课程中所有资源和信息都是开放的,且全部通过网络传播 它是一种拥有大量参与者的巨型课程 课程的学习者可多达几千或上万人,使用

8、海量资源 它是一种专家认证的课程 课程的认证是开放的,来自于授课教师的权威,是一种课程认证,而非专业或学校认证(也不排斥),具有教育的民主性,10min的知识点划分符合当代认知规律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节奏进行反复学习精心准备的辅助练习 大规模在线社区的讨论可能成为激励学生的助推器 学习状态反馈有助于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 有可能寻找到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兼顾的解决方案,MOOC的特点以学习者为中心,于歆杰,MOOCs的理念、实施和影响,MOOC有过程、有交互,有学期(周、路线图、考试、证书) 有人(教师每周见面) 有交互(写写画画、提问回答、窗口提示、quiz) 有嵌入式内容(仿真、实验、其他

9、视频) 有同学之间的交流(教师和助教的参与) 有自动评价系统(quiz、ex),MOOC不是静态不变的授课录像,而是有完备的教学过程,经过精心设计,于歆杰,MOOCs的理念、实施和影响,MOOC课程构成,简明的课程介绍 完整的课程授课计划 短小讲授视频:5-15分钟 视频穿插1-2即时思考问题:多项选择题 周作业:多种题型自动判题,开放题同伴互评,讨论论坛:讨论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实践能力关注:集成模拟实验室 注: 视频短,不要把录制课堂视频直接上传 需要保护版权的资源最好不要上传; 最好每个视频里都有短小、简单的测验;,以清华“学堂在线”中的一门MOOC课程为例,清华大学2013年下学期M

10、OOC课程 电路原理 主讲教师:于歆杰 副教授,清华大学学堂在线http:/,以清华“学堂在线”中的一门MOOC课程为例,电路原理是校内的热门公共选修课,每年均有大量学生由于实验器材、场地原因无法选修,因此产生了开发此MOOC课程的想法。,以清华“学堂在线”中的一门MOOC课程为例,有精心制作的微视频(力图以学生感到“一对一面授”),以清华“学堂在线”中的一门MOOC课程为例,课程学习有报名截止日期 过了截止日期之后可以跟进学习,但无法获得学分或证书 按周放课,所有学生按相同的进度学习。不能提前学,在一周内应完成学习(通过作业来控制),以清华“学堂在线”中的一门MOOC课程为例,有人(出现授课

11、教师影像,让学生感觉不再“虚拟”),以清华“学堂在线”中的一门MOOC课程为例,有交互(教师在视频中提出问题,要求学生作答),以清华“学堂在内”中的一门MOOC课程为例,作业类型支持论文或作品,除了客观题测验的作业以外,动手制作一篇论文、一个作品(如创意设计)是非常常见的,以清华“学堂在内”中的一门MOOC课程为例,论文、作品类作业可自动评价,Coursera首创的新方法:Peer Grading(同伴批改),研究发现:同伴互改与教师批改得分的相似度为:0.88,以清华“学堂在内”中的一门MOOC课程为例,有嵌入(仿真实验、交互演示,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优势),以清华“学堂在内”中的一门MOOC课

12、程为例,有交流(通过论坛、社交网络提供学习支持服务),以清华“学堂在内”中的一门MOOC课程为例,有自动评价(自动生成学生学习档案与成绩记录),来自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实践困惑的突破,教育部和学校提供大量的优质教学视频资源,师生的应用积极性并不高?,1、传统的教学视频脱离教学实际,与教师和学生的具体应用脱节,没有与相应的教学活动整合; 2、传统教学视频开发模式存在不合理性,以课时为单位,大而冗长,主题和特色不突出,难以直接利用; 3、教师需求发生变化:研究表明,教师日常教学使用频度最高、需求程度最大的是直接能支持课堂教学的资源,并期望该资源能围绕某个教学主题或教学环境进行整合。,主要原因,思考:

13、在新技术背景下,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网络互动教与学的应用研究探索,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育教学效果, 实现特定的教育教学目标?,来自对资源建设与发展进一步实践取向,2003年前:以教学素材库和学科资源库为主的建设阶段; 20032008年:以学科教与学资源网站、研究性学习和专题学习网站为主的建设阶段; 2008年后:以网络教学课程、教育视频库和教育教学博客、微博为主的建设阶段,我国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三个阶段,花费巨大、耗时费力建成的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教学资源库在实际教学中应用情况不乐观; 校本研究、教师专业成长等没有因为资源库的建成而大有改观; 学生基于资源

14、的自主协作探究性学习方式没有形成,相当多的学生不知道、也没时间、更不愿意使用教育信息资源库; 教师感到适用、实用、好用的优质资源匮乏;,存在的问题,思考:如何破解资源建设和应用发展难题?,交流与应用是微课平台建设的最终目的。 通过集中展播、专家点评和共享交流等方式,向广大师生推荐、展示优秀获奖微课作品; 定期组织“微课库”的观摩、学习、评课、反思、研讨等活动,推进基于微课的校本研修和区域网上教研新模式形成,达到资源共享。,二、微课及翻转课堂实践现状介绍,微课理念发展,1993年,美国北爱荷华大学的有机化学教授LeRoy A. McGrew提出“60秒有机化学程”; 英国纳皮尔大学T.P.Kee

15、提出一分钟演讲; 2006年,萨尔曼可汗推出可汗学院; 2008年,美国新墨西哥州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正式提出了微课(Micro-lecture)这一概念,并运用于在线课程; 2011年,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在国内率先提出了以微视频为中心的新型教学资源微课。,什么是微课,“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华南师大焦建利教授,“微课”创始人胡铁生,“微课程(微课)”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其中,不仅包括微视频,还包括学习单、学生的学习活

16、动流程等的结合体。,上海师大黎加厚教授,微课又名“微课程”,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课程资源。,微课的组成,微课的类型,“知识讲授型(理科)”微课 “知识讲授型(文科)”微课 “习题讲解型”微课 “示范实验型”微课 “故事讲述型”微课 “综合提高型”微课,近年教育资源大潮“微课”迅猛发展,国际引领 可汗学院(khan academy) TEDEd MOOC(coursera/udacity/edX等),近年教育资源大潮“微课”迅猛发展,国内大潮涌动

17、2011年4月,佛山市在全国首次开展“微课”大赛 2012年9月,教育部信息管理中心举办“中国微课大赛” 2012年10月,中国教师报举办“全国首届微课程大赛” 2012年12月,高校教师网培中心举办“高校微课大赛” 2013年3月,江西省教育厅举办“全省中小学教师全员远程培训优秀微课评选活动” 2013年8月,教育技术协会举办并完成了微课评比活动 2013年5月,清华、北大宣布加盟MOOC 2013年8月,上海交大、复旦宣布加盟Coursera 2013年9月,国家开放大学推出首批“5分钟课程” 2013年9月,北京数字学校开展微课程征集和评选试点工作 佛山、广州、日照、株洲、深圳等大规模开展微课比赛 深圳市教育局长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微课征集评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