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砖 石 瓦作基本知识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5554517 上传时间:2018-10-01 格式:PDF 页数:46 大小:27.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建筑砖 石 瓦作基本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古建筑砖 石 瓦作基本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古建筑砖 石 瓦作基本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古建筑砖 石 瓦作基本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古建筑砖 石 瓦作基本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建筑砖 石 瓦作基本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建筑砖 石 瓦作基本知识(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建筑砖石做法古建筑砖石做法砖作砖作砖的种类:砖的种类:大类举例规格城砖大城砖480X240X130开条砖大开条260X130X50 288X144X64 方砖金砖550X550X60 768X768X144砖雕:砖雕:又称硬花活,一般有平雕、浮雕、透雕三种基本手法。墙体:墙体:砌筑类型砌筑类型类别描述细砖墙 做法干摆采用“五扒皮”砖,讲究“磨砖对缝”,砖缝很 细,不易辨别。砌墙时不铺灰而是要灌缝。一般 用于比较重要的场合,如墙的下碱,廊心墙,影 壁等重要部位。丝缝采用“膀子面”砖,砖缝 23 毫米,也是用在较 为重要的场合,但一般不用于下碱。淌白采用“淌白砖”,砖缝 46 毫米,做法较丝缝稍

2、 粗略糙砌使用未经砍磨的砖, 分带刀缝和灰砌糙砖两种做 法。碎砖墙对砖无要求,外形不规则甚至破碎砖,用于不讲 究的墙体。砖的摆砌砖的摆砌卧砖,陡板,甃砖,空斗,线道,叠涩。最常见的是卧砖做法。砖缝的形式砖缝的形式名称描述 十字缝全部砖长身露明,外观灰缝较少,但墙体拉结不好。三七缝三顺一丁做法,最为常见,外观完整性较好,墙体拉结 也较好。 梅花丁一顺一丁做法,明代建筑常见手法,墙体拉结性最好。落落丁全部丁转摆砌 几层一丁砌几层顺砖,再砌一层丁砖,常见于地方做法。墙面艺术形式墙面艺术形式:为了增强墙面的艺术性美观性,通常在墙面做一些变化,增加层次和线条,常见 的几种做法有几种: 落膛做法:即在墙面

3、的中间部分凹进去,形成四边高中间低的“池子”。 除了正式的落膛做法,还有在此基础上的简化的做法,如砖圈做法,砖池子(方 池子和海棠池)做法。五进五出做法:一般在墙的两端,以五层砖为一组,向上砌筑过程中,一组比它 前一组收进一个丁砖长度,下一组再比这一组凸出一个丁砖长度,以此类推。墙 的外边砌筑类型比墙心要细(高一个等级),如两端是淌白墙做法,墙心就可以 是糙砌,甚至碎砖墙,也可以用抹灰做法。墙心抹灰又叫软心,砖砌则叫硬心。 墙心一般比两端要凹进去一些。 类似的还有三出三进,五出十进,衍生出来还有圈三套五等做法。花墙子做法:墙体局部或大部使用花砖、花瓦做成镂空的墙体。其艺术形式多种 多样,用在装

4、饰性要求比较高的场合。墙体的结构墙体的结构砖墙一般自下而上分为几部分 下碱:约占墙身高度的 3/10上身:一般“退花碱”,花碱宽度一公分左右,若上身抹灰,则另外要退出抹灰 厚度。 拔檐:头层檐出 1 寸,二层檐出 0.8 寸,博风砖出 0.6 寸或不出。 签尖:一般做成 45坡面。墙体内包柱子叫包金,柱中以外成为外包金,柱中以内成为里包金。 金边:墙体相对于台基一般要向里退一定距离,这段距离称为金边。山墙山墙山尖:硬山山墙顶部呈三角形的部分。其做法有几种:尖山式,圆山式,天圆地 方式,铙钹式,琵琶式。墀头:俗称腿子,分三个部分,下碱,上身,盘头。 下碱常做迎风石,高度加上压面石厚度不超过墙身高

5、度 3/10。 垫花:上身上段紧挨盘头的地方可用方砖凿花活,称为垫花。垫花略高出墙面。 凡做垫花的墀头,盘头必做花活,相应博风砖头也做花活。 盘头:盘头一般有五层盘头和六层盘头。具体构件为:荷叶墩,半混,(炉口), 枭,头层盘头,二层盘头。 盘头之上挂戗檐砖。廊心墙廊心墙:檐廊部分的内侧山墙,如果不开门洞,一般用落膛做法,施加一些砖雕,以增强装饰效果。 吉门:在廊心墙上开门洞,用以连接外部游廊。吉门上面做灯笼框,雕刻文字或 图案。槛墙:槛墙:槛窗下面的墙,做法一般比较讲究。干摆或丝缝做法,“一块玉儿”,或做海棠池。檐墙:檐墙:分后檐墙和前檐墙。后檐墙有两种做法,一种是露出椽子,叫露檐出,一种是

6、不露出椽子,叫封后檐。 封后檐要做砖檐子。砖檐子几种基本做法:砖檐子几种基本做法:菱角檐:头层檐+菱角+盖板 鸡嗉檐:头层檐+半混+盖板 抽屉檐:头层檐+抽屉+盖板 冰盘檐:冰盘檐是砖檐中比较精细的做法,其基本组成是直檐+半混+枭+盖板, 一般做四层到八层,中间可添加炉口砖、小圆混、连珠混,砖椽子(方椽,圆椽) 等,灵活配置,达到美观效果。 大檐子:指冰盘檐的其他变化型。 其他类型:除以上种类之外,还有折子檐,鸡子混,灯笼檐,八不蹭,还有多层 菱角檐,等等。砖券:砖券:有平券,半圆券,圆光券,车棚券,木梳背券等发券:有券砖,有伏砖,统称几券几伏。石作石作石料种类石料种类青白石青白石:青白石种类

7、宽泛,同为青白石,其纹理颜色差别很大,并且有各自的名 称:青石,白石,豆瓣绿,艾叶青等。青白石质地较硬,质感细腻,不易风化, 多用于宫殿建筑,还可用于雕刻石活。汉白玉汉白玉:根据质感分为水白、汉白、雪花白、青白四种。质地比较软,石纹细腻, 适于雕刻。其强度、抗风化能力、耐腐蚀能力均不及青白石。花岗石花岗石:南方花岗石主要有麻石、金山石,焦山石,北方出产多为豆渣石,虎皮 石,其中虎皮石呈黄褐色。花岗石质地坚硬,不易风化,适于做台阶、阶条、护 岸、地面,不易雕刻。 青砂石青砂石:青绿色,质地细软,易风化,多用于小式建筑。 花斑石花斑石:又叫五音石,呈紫红色或黄褐色,表面带有斑纹,质地较硬,花纹华丽

8、, 多用于重要宫殿,制成方砖规格,用于铺地。台基石活台基石活台明:台明:普通台明:高 1/5 檐柱高,宽 1/53/10 檐柱高。须弥座:高 1/51/4 檐柱高,宽 1/53/10 檐柱高。 月台,配房台明应比正方低一阶。 金边:约 2 寸。土衬石,陡板石,埋头,阶条石,滴水石。柱顶石:柱顶石:2 倍柱径见方,鼓镜 1.2 倍柱径厚度:本身宽度一般,鼓镜厚度:1/5 柱径唐代雕有莲瓣的覆盆式柱础最为流行。宋代对柱础形制已有具体规定, 营造法式中这样写道:“造柱础之制,其方倍柱之径,谓柱径二尺即础方四尺之类。方一尺四寸以下者,每方一尺厚八寸,方三尺以上者,厚减方之半;方四尺以上者,以厚三尺为率

9、。”关于柱础的雕饰,宋营造法式也有说明:“其所造花纹制度有十一品:一曰海石棉花;二曰宝相花;三曰牡丹花;四曰蕙草;五曰方文;六曰水浪;七曰宝山;八曰宝阶;九曰铺地莲花;十曰仰覆莲花;十一曰宝装莲花。或于花纹之间,间以龙、凤、狮兽以及化生之类者,随其所宜分布用之”。 到了明清,柱础的形制和雕饰更加丰富,制作工艺已达到极高水平。却多了些繁缛及程式化,少了些气势和精神。形制除上述外还有鼓形、瓶形、兽形、六面锤形等多种。 雕饰图案以龙凤云水为母题, 或以百狮飞鹤为主体, 结合宗教装饰图案的佛家八宝 (、法螺、白盖、莲花、盘长、宝瓶、宝伞、金鱼);民间八宝(宝珠、古钱、玉磬、犀角、珊瑚、灵芝、银锭、方胜

10、);道家八宝(鱼鼓、玉笛、宝剑、葫芦、药篮、紫板、芭蕉、荷花)以及花鸟虫等。另外还有琴棋书画,麒麟送子、狮子滚绣球、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等数百种之多。门石,槛石门石,槛石槛垫石,过门石,分心石,拜石,门枕石,门鼓石,滚墩石栏板望柱栏板望柱地栿地栿:安装时退“金边”。 望柱望柱:分柱头、柱身两部分。柱头的式样很多,对于同一建筑,官式建筑只采用 一种样式, 地方风格可采用多种样式。 柱身一般做两层池子。 柱子总数应为双数。 栏板:有寻杖栏板和罗汉栏板台阶石活台阶石活分类分类:垂带踏跺,如意踏跺,御路踏跺 基本构件基本构件:垂带,踏跺石,燕窝石,如意石,土衬石,御路石墙身石活墙身石活角柱石角柱石:宽同墀

11、头,高下碱高度减压面石厚度,厚度同阶条石厚度,约 5 寸。 压面石压面石:长度:墙皮至金檩中。 腰线石腰线石:宽为压面石一半 挑檐石挑檐石:长度:金檩中至墀头外皮+头层檐出+出挑(1.5 倍厚度) 厚度:约 6 寸,比阶条略厚。地面石活地面石活甬路石,御路石,牙子石,海墁条石牌楼石活牌楼石活月台:月台:牌楼台基,高:露明 1/40 中柱高,埋深不小于 1.4 倍露明高。进深:7 倍柱径。夹杆石:夹杆石:宽:2 倍柱径见方;高:露明高 2 倍夹杆石宽,约 56 尺, 埋深大于等于露明高, 厚:1/2 宽,太厚不易于制作时,可加厢杆石 花饰高度,1/2 露明高为宜。套顶石:套顶石:宽 1.25 倍

12、夹杆石宽,厚宽度一般。噙口:噙口:宽 4 倍柱径+4 寸,见方(分两块),厚 1/4 宽。戗石,戗石,托顶戗杆,一般雕刻成异兽形状,称为戗兽。瓦作:瓦作:常见屋面做法:常见屋面做法:琉璃屋面琉璃屋面琉璃剪边琉璃剪边琉璃聚锦琉璃聚锦布瓦屋面(黑活屋面)布瓦屋面(黑活屋面) 筒瓦屋面筒瓦屋面合瓦屋面合瓦屋面干槎瓦屋面干槎瓦屋面灰背顶灰背顶棋盘心屋面棋盘心屋面金瓦顶金瓦顶传统瓦屋面常见分层传统瓦屋面常见分层瓦面瓦面 瓦面铺瓦泥铺瓦泥 瓦面铺瓦泥青灰背 1 层青灰背 1 层 瓦面铺瓦泥青灰背 1 层月白灰背 1 层月白灰背 3 层 铺瓦泥灰背 1 层滑 秸 泥 背 1-2 层滑 秸 泥 背 2-3 层

13、麻 刀 泥 背 2-3 层 滑 秸 泥 背 1-2 层滑 秸 泥 背 1-2 层护板灰护板灰护板灰席箔,苇箔席箔,苇箔望板望板望板 木椽木椽木椽木椽木椽民间做法民间做法民宅民宅小式做法小式做法大式做法大式做法重要宫殿建筑重要宫殿建筑传统苫背步骤传统苫背步骤护板灰护板灰:深月白麻刀灰,厚 12 厘米。麻刀可适当用少一些,灰要软一些,主要作用是保护望板。泥背:泥背:用滑秸泥 23 层,每层不超过 5 厘米。在做泥背时,腰节附近如果泥背太厚,可垫一些板瓦(反扣在屋面),可减轻屋面重量,同时防止泥背太厚而开 裂。月白灰背月白灰背:大麻刀灰或大麻刀月白灰 24 层,每层厚度不超过 3 厘米,反复轧实。青

14、灰背:青灰背:也用大麻刀月白灰,不少于“三浆三轧”。扎肩灰:扎肩灰:晾背:晾背:锡背做法锡背做法:将铅锡合金金属板苫在屋顶上。由于锡背硬度不高,延展性好,不易氧化,因此用于灰背中,防水性能极强,寿命也很长。一层锡背一般苫在护板 灰上,如果是两层锡背,中间应用泥背或灰背隔开。只是局部采用锡背的,一般 用在脊、角梁、天沟等部位。为了保证锡背与灰背的拉结,要在锡背上进行压麻 处理。苫背的现行做法:苫背的现行做法:相对于传统做法大大简化。护板灰,12 层滑秸泥背或大麻刀泥背,大麻刀青灰背,轧肩。仿古建筑的苫背:仿古建筑的苫背:在斜屋面板上进行找平,做防水层和保护层。铺瓦的步骤:铺瓦的步骤:铺瓦前铺瓦前

15、:分中,号垄冲边垄 栓线:檐口线,腰线,齐头线铺瓦铺瓦:审瓦冲垄 檐口勾滴 铺底瓦:开线(钓鱼线,瓦刀线),铺瓦,背瓦翅,扎缝。 铺盖瓦 捉节夹垄脊的类型:脊的类型:不同部位的脊:正脊,垂脊,戗脊,角脊,博脊,围脊。 正脊的类型:琉璃大脊,黑活大脊,皮条脊,清水脊,鞍子脊,扁担脊,过垄脊, 花瓦脊。 正脊高度确定:1. 琉璃正脊:琉璃正脊:琉璃瓦件有二九样共八种规格,名称样数二样三样四样五样六样七样八样九样正吻长宽336235294206256179160112115811027270495136厚54.4483327.225232118.5赤脚通脊长宽厚89.654.460.883.2485

16、4.476.83343黄道长宽厚86.654.419.283.2481676.83316大群色长宽厚89.654.419.283.2481676.83316正通脊长宽厚73.627.23270.42528.467.4232564212060.818.517群色条长宽厚41.612938.412835.2107.534107.531.586压当条长宽厚329.922.2430.49.282.2428.88.641.9227.281.9225.67.361.6246.41.622.45.441.2820.84.481.28正当沟长宽厚38.427.22.5636.825.62.5633.6212.2428.316.52.2426.7151.922414.51.922213.51.620.4131.6筒瓦长宽高4020.810.436.819.29.635.217.68.633.616830.414.47.228.812.86.427.211.25.625.69.64.8板瓦长宽高43.235.27.0440326.7238.430.46.0836.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