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教学2012高考生物总复习1《走近细胞》知识研习(新人教版必修1)(共25张)ppt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545555 上传时间:2018-10-01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教学2012高考生物总复习1《走近细胞》知识研习(新人教版必修1)(共25张)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人教版教学2012高考生物总复习1《走近细胞》知识研习(新人教版必修1)(共25张)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人教版教学2012高考生物总复习1《走近细胞》知识研习(新人教版必修1)(共25张)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人教版教学2012高考生物总复习1《走近细胞》知识研习(新人教版必修1)(共25张)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人教版教学2012高考生物总复习1《走近细胞》知识研习(新人教版必修1)(共25张)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教学2012高考生物总复习1《走近细胞》知识研习(新人教版必修1)(共25张)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教学2012高考生物总复习1《走近细胞》知识研习(新人教版必修1)(共25张)ppt课件(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章,走近细胞,必修1 分子与细胞,(对应学生用书P1),知 识 结 构,知识研读,(对应学生用书P1),1多种多样的细胞。 2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3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课程标准,知识一 从生物圈到细胞,知识梳理,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细胞是生物体_和_的基本单位,即使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也必须依赖_才能生活。 (2)单细胞生物单个_就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3)多细胞的动物和植物依赖各种_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思考感悟细胞的结构如果被破坏,它还能完成生命活动吗? 提示:不能,因为细胞保持完整性是完成生命活动的前提条件。,结构,功能,活细胞,细胞,分

2、化,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生命系统共分8个层次,依次为:细胞、_、器官、系统、个体、_、_、_、生物圈。 (2)_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知识二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使用高倍显微镜的方法 首先在_下观察目标,找到观察目标,移至_。然后转动转换器,用_观察,转动_,直到看清为止。 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1)分类依据:有无以_为界限的细胞核。,组织,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低倍物镜,视野中央,高倍物镜,细准焦螺旋,核膜,(2)统一性:具有相似的细胞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和具有与细胞代谢和遗传关系密切的_。 3细胞学说的建立 (1)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1665年,英国科学家_用

3、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并命名了细胞。 19世纪30年代,德国的两位科学家_和_创立了细胞学说。 1858年,德国的魏尔肖提出了_的观点,作为对细胞学说的修正和补充。 (2)内容,DNA,虎克,施菜登,施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_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细胞是一个_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新细胞可从老细胞中产生。,细胞,相对独立,考点一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及细胞学说 一、比较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考点整合 (即时巩固解析为教师用书独有),【归纳总结】“藻”的除蓝藻这一类外,其余的带“藻”的如绿

4、藻、红藻、褐藻、团藻、衣藻等都是真核生物;带“菌”的除酵母菌和霉菌属真核生物外,其余带“菌”的如乳酸菌、大肠杆菌、硝化细菌等细菌和放线菌都是原核生物;变形虫、草履虫等原生生物属真核生物;病毒既非原核生物也非真核生物。 二、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细胞的多样性表现在细胞的形状、大小、种类、结构等方面的差异,同种生物体内细胞的多样性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2细胞的统一性除表现在不同的细胞具有基本相似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及与遗传有关的核物质外,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同一个体所有细胞都来自同一个细胞。,(2)不同的细胞具有基本相同的化学组成组成元素基本一致,化合物种类也非常相似(水、无机盐、氨基

5、酸、核苷酸、碱基等)。 (3)细胞的增殖方式相同细胞分裂。 (4)遗传物质都是核酸,遗传密码通用等。 (5)都以ATP作为直接能源物质。 (6)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三、细胞统一性和生物界统一性的论证细胞学说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续表”,2.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体现了科学发现的特点 (1)科学发现是很多科学家共同参与、共同努力的结果。 (2)科学发现离不开技术的支持。 (3)科学发现需要理性思维和实验的结合。 (4)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案例1】(2009广东)如图所示的细胞可能是( ),A酵母细胞 B原核细胞 C动物细胞 D植物细胞,【

6、解析】本题考查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由图中可以看出,该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质和DNA,但无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细胞。选项中,酵母细胞、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很明显都是真核细胞,所以选B。 【答案】 B,【即时巩固1】下列物质中,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A细菌和烟草花叶病毒 B细菌和蓝藻C酵母菌和乳酸菌 D噬菌体和蓝藻 【解析】原核生物有细菌、蓝藻、放线菌、支原体等。噬菌体、烟草花叶病毒都是病毒类。酵母菌为真菌,乳酸菌属原核生物。 【答案】B 考点二 显微镜的使用 一、显微镜的结构,【归纳总结】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指放大的长度或宽度,不是指面积或体积。视野的

7、大小与放大倍数成反比,即放大的倍数越大视野越小,看到的标本范围就越小。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即上下、左右是颠倒的。细胞在显微镜下的像偏右上方,实际在玻片上是偏左下方,要将其移至视野中央,应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 二、使用步骤 取镜安放对光放置装片使镜筒下降使镜筒上升低倍镜下调清晰,并将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缓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三、注意事项 1严格按以上步骤进行操作。 2使用低倍镜观察时,用粗准焦螺旋下降物镜,眼睛要注视物镜与装片之间的距离,快接近时(约0.5 cm)停止下降,然后左眼看目镜,用粗准焦螺旋向上慢慢提升物镜直至找到物像,换高倍镜

8、观察。 3换用高倍镜观察时,可将光圈由小变大,将反光镜由平面镜转换为凹面镜以增加视野的亮度,同时慢慢调节细准焦螺旋直至找到清晰的物像。,【案例2】 (2009广东理基)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基本步骤包括:调节细准焦螺旋;转换高倍镜;把分裂中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将洋葱根尖永久装片放在低倍镜下观察。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B C D 【解析】 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基本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应是先将洋葱根尖永久装片放在低倍镜下观察,找到分裂中的细胞,再移至视野中央,转换成高倍镜后,再调节细准焦螺旋,就可看到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答案】 D,【方法点拨

9、】 显微镜使用时的操作技术有:调节光源时根据光线的强弱,调节反光镜和光圈的组合,光强用平面镜和小光圈,光弱则用凹面镜和大光圈;视野暗则需增加光线射入量,视野亮则减少光线射入量。观察标本时要先用低倍镜观察,然后用高倍镜观察。显微镜下移动玻片标本有同物像原则,即物像在哪则向哪移动玻片标本。 互动探究 用白色的洋葱表皮细胞做质壁分离实验时,视野亮度应如何调整? 提示:若观察材料透明度大,则应降低视野亮度,方能观察清楚,具体措施是反光镜用平面镜或缩小光圈。,【即时巩固2】 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标本染色较深,观察时应选用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 B将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向中央,应向右

10、上方移动玻片标本C若转换高倍物镜观察,需要先升镜筒,以免镜头破坏玻片标本 D转换高倍物镜之前,应先将所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解析】 由题目可知,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有显微镜的正确使用以及使用显微镜时应注意的问题。A项标本染色较深时透光性较差,视野相对变暗,观察时应选用凹面镜和大光圈增大进光量;B项物像位于视野右上方,则玻片标本位于左下方,要移向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因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倒像;C项转换高倍镜观察,只需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即可,若视野不清晰,可调细准焦螺旋调焦;D项在转换高倍镜之前,将要观察的物像先移到视野中央,以便在较小的视野中观察到物像。 【答案】 C,【实验设计

11、】 显微镜是生物学科中最为重要的观察工具之一,下面是关于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几个问题: (1)在低倍镜下寻找到需观察的细胞后,若要进一步放大观察,则操作的主要程序为: 把_移到_。_。_至物像清晰。,(2)下图1是在使用目镜为10,物镜也为10的显微镜下观察蛙的皮肤上皮细胞时的视野,下图2是更换物镜后的视野,则更换的物镜应为_(放大倍数)。(3)细胞内的细胞质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流动着,其方式多数呈环形流动。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细胞的细胞质沿逆时针方向流动,则实际的流动方向应为_。 (4)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时,一般需经染色才能较清楚的观察到,若无染色剂,应怎样调节显微镜也可以较清楚

12、的观察到口腔上皮细胞?,【解析】 (1)由低倍镜换为高倍镜进行观察的主要程序是:先把要观察的物体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2)显微镜放大的倍数是指长度或宽度的变化,视野的直径由8个细胞组成,放大后只看到中间的2个细胞,即放大了4倍,所以更换的物镜应为40。(3)显微镜下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逆时针,根据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倒像,可推知实际的流动方向仍为逆时针。(4)颜色浅的标本在显微镜下一般不易观察清楚,需经染色,若无染色剂可调节光圈(或反光镜)降低视野的亮度,这样也可以较清楚的观察到物像。,【答案】 (1)要放大观察的物体 视野中央 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 调节细准焦螺旋 (2)40 (3)逆时针 (4)缩小光圈(或调节反光镜)降低视野的亮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