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化学复习:第二部分专题突破探究题(共41张)

上传人:lizhe****0001 文档编号:55545314 上传时间:2018-10-01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中考化学复习:第二部分专题突破探究题(共41张)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2018年中考化学复习:第二部分专题突破探究题(共41张)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2018年中考化学复习:第二部分专题突破探究题(共41张)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2018年中考化学复习:第二部分专题突破探究题(共41张)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2018年中考化学复习:第二部分专题突破探究题(共41张)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中考化学复习:第二部分专题突破探究题(共41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中考化学复习:第二部分专题突破探究题(共41张)(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 专题突破,专题六 热点题型 5 探究题,专题解读,科学探究是各地中考必考内容。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这类题立足于同学们掌握的现有知识,经过拓展延伸、体验探究过程,促使同学们的科学素养全面发展。探究题一般与实验设计、实验评价相结合。,二 专题突破 | 专题六,专题解读,解答探究性试题的一般步骤: 第一,能根据题干背景材料,联想到对应的化学知识提出问题。 第二,作出猜想或假设时重要的是要有科学依据,要从化学的视角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作出科学的猜想或假设。 第三,设计探究(实验)方案要围绕寻找特征反应为论证的

2、依据,同时注意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 第四,对探究问题作出解释与结论时,要通过实验、观察手段获取事实和证据,应用化学原理进行分析推理,不能胡编乱造。最后,从反应原理是否正确、实验方案是否完善、探究过程是否合理以及经济效益、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对探究方案或过程进行反思与评价、拓展与应用。,二 专题突破 | 专题六,典例设计,考点一 探究条件(或原因)类,1. (2016桂林)课堂上,老师取20 g蔗糖放入烧杯中,加少量水使它润湿,注入10 mL浓硫酸,搅拌,同学们看到蔗糖先变黑后“发酵”形成“黑面包”,同时还闻到了刺激性气味,同学们判断黑色固体是碳,原因是浓硫酸具有强_。 形成“黑面包”的主要

3、原因是什么?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开展了探究活动。 【猜想与假设】 浓硫酸与碳反应,生成大量气体使黑色固体膨胀。,脱水性,二 专题突破 | 专题六,典例设计,考点一 探究条件(或原因)类,【查阅资料】 . 浓硫酸与碳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物中有SO2、CO2两种气体。 . SO2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被高锰酸钾溶液吸收,能与Ca(OH)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 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而CO2不能。,二 专题突破 | 专题六,典例设计,考点一 探究条件(或原因)类,【实验探究】 为验证碳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的气体产物,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设计并进行如图实验:,第1题,二 专题突破

4、 | 专题六,【事实与结论】 (1) 请将能得出对应结论的实验现象填入表中。 (2) 碳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3) 浓硫酸与碳在加热条件下产生大量的SO2和CO2,使黑色固体膨胀,形成“黑面包”,猜想成立。,D中品红溶液不褪色,,B中品红溶液褪色,典例设计,考点一 探究条件(或原因)类,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 专题突破 | 专题六,C2H2SO4(浓)CO22SO22H2O,典例设计,考点一 探究条件(或原因)类,【反思与交流】 (1) 小明同学提出,因老师的演示实验没有进行加热,所以同学们的探究实验无意义,其他同学一致否定了他的说法,理由是_。 (2) 若B、E中试剂交换,_(

5、填“能”或“不能”)得出有CO2产生的结论,理由是 _。 (3) C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作用是_。,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不能,SO2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除去SO2,防止干扰CO2的检验,无法判断是否有CO2产生,专题五 探 究 题,典例设计,考点二 探究组成(或成分)类,2. (2016新疆)实验室有一瓶标签受到腐蚀的无色溶液,如图所示。这瓶无色溶液是放在存放盐溶液的柜子里。化学兴趣小组开展探究: 【提出问题】 这瓶无色溶液究竟是什么盐的溶液? 【猜想与假设】 该无色溶液可能是碳酸钠、碳酸氢钠、氯化钠、硫酸钠、硝酸钠中某一种的溶液,第2题,二 专题突破 | 专题六,典例设计,考点二

6、 探究组成(或成分)类,【初步分析】 (1) 库尔班同学根据标签组成元素认为一定不是_溶液。 (2) 艾力同学提出,碳酸氢钠、硝酸钠的溶液也不可能,他的依据是_ _。 【设计实验】 为了确定该溶液究竟是剩余两种盐的哪一种溶液,他们设计了如表实验。,NaCl,因为标签上的钠原子个数为2个,,而碳酸氢钠、硝酸钠,化学式中钠原子只有1个,二 专题突破 | 专题六,典例设计,考点二 探究组成(或成分)类,【设计实验】 为了确定该溶液究竟是剩余两种盐的哪一种溶液,他们设计了如表实验。 【实验结论】 (3) 该瓶无色溶液的溶质是_(填化学式)。 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Na2CO3,Na2CO

7、3BaCl2=BaCO32NaCl,二 专题突破 | 专题六,典例设计,考点二 探究组成(或成分)类,【实验反思】 (4) 玉素甫同学认为原设计的实验还可简化,同样达到鉴别的目的。他设计如下实验(将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填入相应的空格中):,取上述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二 专题突破 | 专题六,典例设计,考点二 探究组成(或成分)类,(5) 白燕同学经查阅资料得知:氯化钠、硫酸钠、硝酸钠溶液呈中性,碳酸钠、碳酸氢钠溶液呈碱性,提出测溶液的酸碱性来确定更简便。她采用_测量溶液的pH_(填“”“”或“”)7,则结论与以上同学一致。,pH试纸(或pH计),专题五 探 究 题,典

8、例设计,考点三 探究性质类,3. (2016安顺)糕点疏松剂的主要成分中含有碳酸氢钠,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进行探究。 【探究实验一】 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用玻璃棒蘸取碳酸氢钠溶液滴在pH试纸上并与_对照,读出其pH约为10,由此得出结论是碳酸氢钠溶液呈碱性。 【探究实验二】 碳酸氢钠能否与酸反应:取少量固体放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现象为_。结论: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反应。,标准比色卡,固体溶解并产生气泡,二 专题突破 | 专题六,典例设计,考点三 探究性质类,【探究实验三】 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取一定量的碳酸氢钠放在铜片上加热,如图所示。 (1) 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

9、壁有水珠。 (2) 充分加热后,将烧杯迅速倒转过来,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二 专题突破 | 专题六,典例设计,考点三 探究性质类,(3) 通过进一步实验来确定充分加热后的固体产物的成分。限选试剂及仪器:稀盐酸、氯化钙溶液、澄清石灰水、酚酞试液、蒸馏水、试管、胶头滴管。,二 专题突破 | 专题六,典例设计,考点三 探究性质类,【设计实验】限选试剂:Ca(OH)2溶液、CaCl2溶液、稀盐酸、酚酞溶液。,酚酞试液,Na2CO3,酚酞试液不变红,二 专题突破 | 专题六,典例设计,考点三 探究性质类,请分析上述操作中不能用澄清石灰水替代氯化钙溶液的理由:_。 (4) 根据

10、上述实验结论,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澄清石灰水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从而不能确定固体产 物是否含有氢氧化钠,二 专题突破 | 专题六,当堂反馈,1. (2016泰州)“84”消毒液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具有漂白、杀菌、消毒功效。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一瓶敞口久置的“84”消毒液成分产生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 该敞口久置的消毒液中溶质有哪些? 【查阅资料】 “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和氯化钠。NaClO为有效成分,有腐蚀性并易与空气中CO2反应(2NaClOCO2H2O=2HClONa2CO3)。NaClO溶液、HClO都具有漂白、

11、杀菌、消毒功效。HClO不稳定,受热或光照会发生分解。,二 专题突破 | 专题六,【分析讨论】 小组同学经过讨论,认为该消毒液中的溶质一定有_,可能还有NaClO、Na2CO3、HClO中的一种或多种。 【实验过程】 :向装入有色布条的试管中加入适量该消毒液试样,布条长时间不褪色。 :另取适量该消毒液试样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静置,观察到的现象为_。,当堂反馈,NaCl,产生白色沉淀,二 专题突破 | 专题六,【得出结论】 实验过程中有色布条不褪色,说明该消毒液试样中的溶质不含_。 实验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综上所述,该消毒液试样中的溶质为_。,当堂反馈,HClO、NaClO,

12、CaCl2Na2CO3=CaCO32NaCl,NaCl、Na2CO3,二 专题突破 | 专题六,【交流反思】 生活中,“84”消毒液贮藏时应注意_;一般不用“84”消毒液对蔬菜、水果进行消毒,其原因可能是 _。 【拓展延伸】 (1) 次氯酸钠与稀硫酸可发生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 (2) 次氯酸钠与盐酸反应可生成有毒的氯气,日常生活中“84”消毒液不能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盐酸)混合使用。,当堂反馈,低温,避光密封保存,2NaClOH2SO4=Na2SO42HClO,会氧化水果、蔬菜中的维生素(合理答案均可),二 专题突破 | 专题六,2. (2016遵义)在高温下,铁与水蒸气能发生反应生成

13、一种常见的铁的氧化物和一种气体。某兴趣小组请你参与研究:铁与水蒸气反应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物质的成分、性质及再利用。 (1) 【推断】 观察到D中黑色固体变红,则B中生成的气体是_。 (2) 探究B装置中剩余固体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碎瓷片能防爆沸;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铁的氧化物中,只有Fe2O3是红棕色,其余均为黑色,只有Fe3O4能被磁铁吸引。,当堂反馈,二 专题突破 | 专题六,H2,【初步探究】 B装置中剩余固体为黑色,能全部被磁铁吸引。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剩余固体是Fe3O4;猜想二:剩余固体是_。 【实验探究】,当堂反馈,二 专题突破 | 专题六,Fe、F

14、e3O4,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或稀硫酸)(合理答案均可),若固体全部溶解,没有气泡冒出,剩余固体是Fe3O4,若固体全部溶解,有气泡冒出,剩余固体是Fe和Fe3O4(与实验操作一致均可),【实验结论】 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3) 【成分再利用】 若将B装置中剩余的黑色固体a g,经过一系列转化,全部变为红棕色固体Fe2O3(假设转化过程中铁元素无损耗),增加的质量为x,则x的取值范围为_。,当堂反馈,a/29x3a/7(或0.03ax0.43a),二 专题突破 | 专题六,3. (2016安徽)某研究小组对自动充气气球示意图如图(a)进行下列探究。 【查阅资料】 该气球充气原理:通过挤破液体包,使液体与白色粉末 接触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实现气球自动充气。 (1) 为检验气体是二氧化碳,可选用_(填试剂名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