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全程复习】高考生物二轮收尾细致复习 第6章 实验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534338 上传时间:2018-10-01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榜全程复习】高考生物二轮收尾细致复习 第6章 实验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金榜全程复习】高考生物二轮收尾细致复习 第6章 实验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金榜全程复习】高考生物二轮收尾细致复习 第6章 实验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金榜全程复习】高考生物二轮收尾细致复习 第6章 实验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金榜全程复习】高考生物二轮收尾细致复习 第6章 实验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榜全程复习】高考生物二轮收尾细致复习 第6章 实验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榜全程复习】高考生物二轮收尾细致复习 第6章 实验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1,2,1.高等植物的分生组织细胞_较为旺盛。 2.细胞的分裂是独立进行的,在同一分生组织中可以通过_ _观察细胞内_的存在状态,判断处于不同分裂时期 的细胞。 3.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容易被_(如龙胆紫溶液)染成深色。,有丝分裂,高倍,显微镜,碱性染料,染色体,3,1.洋葱根尖的培养 实验前3 d4 d,待根长到约5 cm。 2.装片的制作 取材:取根尖_,解离,解离液:质量分数为_和体积分数为_混合液(11) 目的:_ 时间:3 min5 min,2 mm3 mm,15%的盐酸,95%的酒精,使组织中细胞分离开,4,漂洗,漂洗液:清水 目的: 时间:约10

2、 min,防止_ 便于染色,解离过度,染液:质量浓度为0.01 g/mL或0.02 g/mL的_溶液(或醋酸洋红液) 目的:_ 时间:3 min5 min,染色,龙胆紫,使染色体(质)着色,5,制片:用镊子尖将根尖弄碎,盖上_,复加一块载玻片,用拇指轻压呈絮状 3.观察 先_观察:根据根尖特点找到_细胞。 后_观察:先找中期,后找前、后、末期细胞。 4.绘图 绘制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简图。,盖玻片,低倍镜,分生区,高倍镜,6,1.解离洋葱根尖时,为什么要控制解离时间? 提示:若解离时间过短,细胞在压片时不易分散;若解离时间过长,无法取出根尖进行染色和制片。 2.为什么要将解离过的洋葱根尖先漂洗

3、后再染色? 提示:漂洗目的是洗去根尖组织中的盐酸,有利于碱性染料着色。二者不能颠倒,否则解离液中盐酸会影响染色效果。,7,3.在制片时两次用到载玻片,作用分别是什么? 提示:一次是放置根尖;另一次是在盖玻片上加一片载玻片,目的是使细胞均匀分散,防止盖玻片移动;同时,避免压碎盖玻片。 4.如果观察到的组织细胞大多是破碎、不完整的,原因是什么呢? 提示:压片时用力过大,细胞被破坏。 5.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哪个时期的细胞数目最多?为什么? 提示: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因为间期历时最长。,8,1.(2012山东高考)某小组进行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 丝分裂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4、.盐酸和酒精混合液主要起固定作用 B.碱性染料吡罗红可用于染色体染色 C.观察到分裂末期细胞内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 D.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可作为判断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依据,9,【解析】选D。盐酸和酒精的混合液主要是用于解离,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开,A项错误;碱性染料吡罗红用于染RNA而不是染染色体,B项错误;观察有丝分裂时的细胞已经是死细胞,不能看到细胞分裂末期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细胞壁的动态变化,C项错误;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主要是根据染色体的变化规律来确定的,因此,通过观察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可以判断各时期,D项正确。,10,2.有一位同学做观察根尖有丝分裂实验,在显微镜中

5、观察到的图像如下图所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 取材位置不合适 取材时间不合适 制片时压片力量不合适 解离时间不合适 视野选择不合适 A. B. C. D.,11,【解析】选C。在做观察根尖有丝分裂实验时,应在上午10时至下午2时切取根尖2 mm3 mm(这时生长点细胞分裂旺盛,容易找到分裂期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细胞排列紧密,呈正方形,有的细胞正在分裂。由图可知,细胞大多没有分裂,可能是取材时间不合适,细胞分裂不旺盛;视野中有些细胞为长方形,可能取自伸长区,取材位置不合适;由于细胞分裂间期长、分裂期短,因而,要看到处于细胞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往往需要在不同的视野中才能找到,可能是没

6、找到合适的视野;细胞均已分散开,故不可能为原因所致。,12,3.(2012江苏高考)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解离和压片都有利于根尖分生区细胞分散 B.先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细胞,再换用高倍镜观察 C.显微镜下绝大多数细胞中能观察到染色体 D.探究有丝分裂日周期性可为实验取材时机提供依据,13,【解析】选C。A正确,解离的目的是使根尖分生区细胞分离,而压片的目的是使根尖分生区细胞分散开。B正确,低倍镜的视野广,因此观察的时候先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细胞,再换用高倍镜观察。C错误,有丝分裂中大部分细胞处于间期,而间期是以染色质形式存在的,因此显微镜下绝大多

7、数细胞中不能观察到染色体。D正确,如果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旺盛的时期取材,那么观察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目增多,利于观察到有丝分裂的各个时期。,14,4.(2010天津高考)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 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以下操作和结论正 确的是( ) A.剪取5 cm根尖,用酒精和吡罗红混合液解离染色 B.如图是高倍显微镜下调节细准焦螺旋看到的视野 C.持续观察,视野中的K细胞将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D.视野中,N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M细胞的一半,15,【解析】选B。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应剪取洋葱根尖2 mm3 mm,用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的

8、混合液(11)解离,用0.01 g/mL或0.02 g/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染色,所以A项错误。在解离时,根尖细胞已被杀死,即使持续观察,视野中的K细胞也不会分裂成两个子细胞,所以C项错误。视野中,N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M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N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M细胞的2倍,所以D项错误。图中的图像确实为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可用细准焦螺旋调节使视野中物像清晰,B项正确。,16,5.下图是一学生绘制的某高等植物的细胞分裂图像,其中错误的是( )A.a和c B.c和f C.b和d D.e和f 【解析】选C。高等植物的细胞分裂不会有中心体的出现,故d图错误;植物细胞一分为二是从

9、细胞中央形成细胞板,最后形成细胞壁,b图中细胞膜向内凹陷是动物细胞分裂的特点,故b图错误。,17,6.如果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在低倍镜下看到一个正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在视野的中央,马上换上高倍镜后,继续观察,能够清晰看到( ) A.细胞壁和赤道板 B.染色体和纺锤体 C.赤道板和纺锤体 D.染色体和细胞壁 【解析】选D。赤道板是一种位置,不是真实的结构,故A、C错误;染色体被染成深色,而细胞壁是在细胞的最外面,故能清晰看到,纺锤体为透明状物,无法清晰看到,故B错误、D正确。,18,7.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处于分裂间期和中期的细

10、胞数目大致相等 B.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清晰地看到核膜、核仁等结构 C.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 D.细胞是独立分裂的,可选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其整个分裂过程,19,【解析】选C。细胞有丝分裂时,细胞周期中的间期时间长,分裂期时间短,因此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处于间期的细胞数量多,A项错误;在分裂前期细胞的核膜和核仁逐渐消失,中期看不到核膜和核仁,B项错误;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时,各细胞的分裂并不是同步的,有快有慢,因此把细胞固定杀死后,在显微镜视野中可以看到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如后期和中期的染色体数目不相等,C项正确;显微镜中观察的细胞已经死亡,不会看到有丝分裂的过程,

11、D项错误。,20,8.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一分为二,染色体数目暂时加 倍。染色体数目加倍是纺锤丝牵引的结果,还是受基因控制的 生理活动?某同学对该问题进行了实验探究。 (1)实验假设: 。 (2)实验步骤: 第一步:培养洋葱根尖。 第二步:取两个广口瓶分别编号为1号、2号,并装入等量清水, 向1号瓶内加入2 mL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向2号瓶中加入2 mL 清水。,21,第三步:将已长出根尖的洋葱分别转移到1号、2号广口瓶中培 养一段时间。 第四步:从1号、2号广口瓶中洋葱上分别切取根尖2 mm3 mm, 并分别进行_等步骤 制成临时装片。 第五步:分别在显微镜下观察装片,比较并记录_

12、(时期)的染色体数目。,22,(3)请你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23,(4)下图表示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各种距离或长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曲线。,若已知曲线a代表两个中心体间的距离,则曲线c代表_。,24,【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作出实验假设、预测实验结果的能力。 (1)根据题目要求,假设“染色体数目加倍是纺锤丝牵引的结果”,或“染色体数目加倍是受基因控制的生理活动”。 (2)有丝分裂装片制作的基本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着丝点分裂是在后期,所以要观察并比较染色体的数目,应选细胞分裂的后期。,25,(3)根据题干中的问题可知,实验结果应该有两个,即1、2号瓶中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

13、数目相等,或者是1号瓶中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是2号瓶的一半。前者对应的结论是“染色体数目加倍是受基因控制的生理活动”,后者对应的结论是“染色体数目加倍是纺锤丝牵引的结果”。 (4)姐妹染色单体共用的着丝点在前期、中期不分裂,距离为零,到了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形成的两组染色体的着丝点间的距离逐渐变大,最后接近细胞的直径,应为c曲线。,26,答案:(1)染色体数目加倍是受基因控制的生理活动(或染色体数目加倍是纺锤丝牵引的结果) (2)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 细胞分裂后期 (3)见下表,(4)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形成的两组染色体的着丝点之间的 平均距离,27,通过学习本实验,可以联

14、系到的实验研究课题及实际应用有: (1)探究影响细胞有丝分裂的外界因素(主要有温度、pH、射线、化学物质、生理和病理状况等),通过观察有丝分裂的图像可以推断外界因素的影响情况; (2)探究低温或秋水仙素对染色体变异的影响; (3)探究纺锤体在有丝分裂中的作用; (4)探究细胞周期的时间长短。,28,(2013徐州模拟)请回答下列有关实验的问题: (1)用洋葱根尖作材料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要将细胞分散开可以进行 等操作才能实现;在该实验中,若只跟踪分生区的一个特定细胞,则无法同时观察到有丝分裂的各个时期,其原因是 。当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观察染色体时,若要提高视野的亮度,应调节 和 。,

15、29,(2)将常温下培养洋葱的装置移到冰箱的低温室(4)内再培养 一段时间,取根尖制成装片,用显微镜观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 变化,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 。 (3)以下是几位同学进行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操作情况,请分析: 甲同学从解离液中取出材料,立即染色,实验效果很差;乙同学 将已染色的材料立即盖上盖玻片观察,看不清细胞;丙同学将制 好的玻片直接用高倍镜观察,花了很多时间,找不到细胞。 甲实验效果差的原因是 。 乙看不清细胞的原因是 。 丙操作上的错误是 。,30,(4)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在细胞中的位置不断地 发生变化。那么是什么牵引染色体运动呢?某同学对该问题进 行了实验探究。 本实验的假设为 。 实验方法:破坏纺锤丝。 方法步骤: 培养洋葱根尖。 切取根尖2 mm3 mm,并对它们进行解离、漂洗和染色。 将洋葱根尖制成临时装片,并滴加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 使根尖处于秋水仙素溶液中,在显微镜下用一个分裂期的时间 观察染色体的运动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