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矿产资源勘查及储量评审备案

n****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89MB
约162页
文档ID:55523884
矿产资源勘查及储量评审备案_第1页
1/162

矿产资源勘查 与储量评审备案,,,一、矿产资源勘查,矿产资源勘查阶段,预查是通过对区内资料的综合研究、对发现的矿(化)点或经类比认定为矿引起的异常及有意义的地质体进行研究,与地质特征相似的已知矿床从基本特征、成矿地质条件等方面进行类比、预测,必要时可投入极少量工程进行追索、验证,采集测试样品 ,初步了解勘查区矿(化)点分布范围及成矿地质条件矿产资源勘查阶段,普查是通过对成矿远景较大地区开展物探、化探、遥感、重砂等方法的地质工作,地表要用取样工程稀疏控制,深部沿矿体倾向要有工程证实,不要求系统工程控制,大致控制主要矿体特征,大致查明矿石的物质组成、矿石质量,并进行相应的综合评价矿产资源勘查阶段,详查是通过系统的取样工程、有效的物探、化探工作,控制矿体的总体分布范围,基本控制了主矿体的矿体特征、空间分布,基本确定了矿体的连续性;基本查明矿石的物质组成、矿石质量;对可供综合利用的共、伴生矿产,进行相应的综合评价矿产资源勘查阶段,勘探是详细控制主要矿体的特征、空间分布;详细查明矿石物质组成、赋存状态、矿石类型、质量及其分布规律;对影响矿床开采的主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问题要详细查明矿产资源勘查目的,预查应圈出预测矿产资源范围,并采用一般工业指标估算预测的资源量,为开展下步工作提供设计依据。

普查依据普查所获得的地质矿产资料及国内、外市场情况,进行概略研究,研究有无投资机会,是否值得转入详查,并采用一般工业指标估算资源量矿产资源勘查目的,详查为是否进行勘探决策、矿山总体设计、矿山建设项目建议书的编制提供依据 勘探为矿山初步设计和矿山建设提供依据探明的可采储量应满足矿山返本付息的需要勘查类型的确定,划分勘查类型目的是为了正确选择勘查方法和手段,合理确定勘查工程间距,对矿体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圈定 矿床勘查类型确定原则应以一个或几个主矿体为主,对于巨大矿体也可根据不同地段勘查的难易程度,分段确定勘查类型 应根据矿体规模、矿体形态复杂程度、内部结构复杂程度、矿石有用组分分布的均匀程度、构造复杂程度等主要地质因素确定勘查类型勘查类型的确定,按矿床地质特征将勘查类型划分为简单(Ⅰ类型)、中等(Ⅱ类型)、复杂(Ⅲ类型)3个类型由于地质因素的复杂性,允许有过渡类型存在勘查类型的确定,按矿床地质特征将勘查类型划分为简单(Ⅰ类型)、中等(Ⅱ类型)、复杂(Ⅲ类型)3个类型由于地质因素的复杂性,允许有过渡类型存在工程间距的确定,工程间距是指最相邻勘查工程控制矿体的实际距离,其间距应根据反映矿床地质条件复杂程度的勘查类型来确定。

首先要看矿体的整体规模,并结合其主要因素确定工程间距,即使是分段勘查,也要从整体规模人手不同地质可靠程度、不同勘查类型的勘查工程间距,视实际情况而定,不限于加密或放稀一倍当矿体沿走向和倾向的变化不一致时,工程间距要适应其变化;矿体出露地表时,地表工程间距应比深部工程间距适当加密二、可行性评价,可行性评价,概略研究是对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的概略评价通常是在收集分析该矿产资源在国内、外市场供需状况的基础上,分析已取得的地质资料,类比已知矿床,推测矿床规模、矿产质量和开采利用的技术条件,结合矿区的自然经济条件、环境保护等,以我国类似企业的技术经济指标或按扩大指标对矿床作出技术经济评价从而为矿床开发有无投资机会、是否进行详查阶段工作、制定长远规划或为工程建设规划的决策提供依据 一般普查阶段应做概略研究,详查或勘探阶段的矿床,也可只进行概略研究可行性评价,预可行性研究是对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的初步评价预可行性研究需要比较系统地对国内外该种资源、储量、生产、消费进行调查和初步分析;还需对国内外市场的需要量、产品品种、质量要求和价格趋势作出初步预测根据矿床规模和矿床地质特征以及矿区地形地貌,借鉴类似企业的实践经验,初步研究并提出项目建设规模、产品种类,矿区总体建设轮廓和工艺技术的原则方案;参照价目表或类似企业开采对比所获数据估算的成本,初步提出建设总投资、主要工程量和主要设备等,进行初步经济分析。

预可行性研究应在详查工作的基础上进行 可行性评价,可行性研究是对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的详细评价可行性研究首先需要认真对国内外该矿种资源、储量、生产和消费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对国内外市场的需要量、产品品种、质量要求、价格、竞争能力进行分析研究和预测工作中对资源(或原料)条件要认真进行分析研究;充分考虑地质、工程、环境、法律和政府的经济政策的影响,对企业生产规模、开采方式、开拓方案、选冶工艺流程、产品方案、主要设备的选择、供水供电、总体布局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分析计算和多方案进行比较,并依据评价当时的市场价格、确定投资、生产经营成本、销售收入、利润和现金流入、流出等 可行性研究应在勘探工作基础上进行,经济类型涵义,可研是针对建设/工程项目的; 项目是针对特定矿体或矿段,即可研、开发利用部分; 项目分为经济的、边际经济的、次边际经济的,因而对应产生资源储量经济类型; 项目针对的资源储量的经济意义只有一种,即经济的或边际经济的或次边际经济的; 结论是针对项目的; 未利用的部分是内蕴经济的三、资源储量类别,我国的《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根据矿产资源储量的经济意义、可行性评价和地质可靠程度,将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为储量、基础储量和资源量三大类16种类型。

经过详查或勘探,达到了控制的或探明的程度,在进行了预可行性或可行性研究,扣除了设计和采矿损失,能实际采出的数量,经济上表现为在生产期内,每年的平均内部收益率高于行业基准内部收益率储量是基础储量中的经济可采部分,又可分为可采储量(111)、探明的预可采储量(121)及控制的预可采储量(122)3个类型,经过详查或勘探,达到控制的和探明的程度,在进行了预可行性或可行性研究后,经济意义属于经济的或边际经济的那部分矿产资源基础储量又可分为两部分:即经济基础储量和边际经济的基础储量经济基础储量是每年的内部收益率大于行业基准内部收益率,并扣除设计和采矿损失之前的那部分可分为3个类型,探明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111b),探明的(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121b)、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边际经济基础储量,其平均内部收益率介于行业基准内部收益率与零之间的那部分,也有3个类型,即探明的(可研)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11)、探明的(预可研)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21)、控制的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22)可分为三部分,即内蕴经济资源量、次边际经济资源量和预测资源量 内蕴经济资源量即自普查至勘探,地质可靠程度达到了推断的至探明的,但可行性评价工作只进行了概略研究,尚分不清其真实的经济意义,统归为内蕴经济资源量。

可细分为3个类型:探明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1)、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次边际经济的矿产资源量即经过详查、勘探的成果,进行了预可行性、可行性研究后,其内部收益率呈负值,在当时开采是不经济的,只有在技术上有了很大进步、产品能大幅度降低成本或大幅度降价时,才能使其变为经济的那部分矿产资源也分为3个类型:探明的(可研)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11)、探明的(预可研)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21)、控制的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22) 预测的矿产资源即经过预查工作,依据已有资料分析、类比、估算的资源量(334)?,也是资源量的一种,属潜在矿产资源各勘查阶段提交的资源储量类别,预查 (334)? 普查 333+(334)? 详查 332+333 勘探 331+332+333 注:详查阶段一般对矿床已总体控制,资源已基本查明,一般没有(334)? ,只有在极特殊情况下存在探明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111b) 在达到勘探阶段要求的勘探地段,地质可靠程度和经济意义同6.2.1所述,其中包括了可采储量即经可行性研究后属经济的,是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部分。

探明的(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12lb) 在勘探地段内,达到勘探阶段探明的程度,预可行性研究认定为是经济的,是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部分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 在详查地段内,达到了详查阶段控制的程度,经预可行性研究认定为是经济的,是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部分探明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1) 在勘探地段内,达到探明的程度,未进行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只依据我国同类矿山企业多年生产经验所确定的各项指标,进行了概略研究,尚无法确定其经济意义的那部分资源量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 在详查地段内,达到控制的程度,进行了概略研究,尚无法确定其经济意义的那部分资源量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 在普查地段内,达到推断的程度,对矿体在地表或浅部沿走向有工程稀疏控制,沿倾向有工程证实,并结合地质背景、矿床成因特征和有效的物、化探成果推断、不受工程间距的限制,进行了概略研究,尚无法确定其经济意义的那部分资源量预测的资源量(334)? 在预查区内,综合各方面的资料分析、研究和极少量的工程验证,通过已知矿床的类比,有足够的数据所估算的资源量各项参数都是假设的,属潜在矿产资源,经济意义未确定下列几种情形估算资源量,1.完成地质勘查工作,只进行概略研究的; 2.基础储量以外用一般工业指标估算的; 3.因矿层薄、矿体小、开采难度大或开采成本高,可行性研究、技术经济分析或矿山设计未予利用的; 4.矿山关闭后残留的矿产资源; 5.各种因素压覆的不能利用矿产资源,未经技术经济论证经济意义不明的; 6.矿床工业指标估算的低品位矿和旧标准规定的各类暂不能利用储量(表外储量); 7.后期有可能回收的矿柱。

四、资源储量估算,,(一)资源储量估算方法,,1、基本概念 估算方法,是指矿产资源埋藏量估算过程中,各种参数及其资源储量的计算方法和相应软件的统称由于矿产资源赋存方式千差万别,开发利用方式也不尽相同,因此,必须要研究适合不同矿种的矿产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矿产资源划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固体矿产资源,包括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煤;第二类是石油、天然气、煤层气资源;第三类是地下水资源2、估算方法种类,固体矿产方面,可以分为三大类: (1)传统方法,据计算单元划分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断面法(亦称剖面法)和块段法两种断面法进一步分为平行断面法、不平行断面法平行断面法又分为:水平断面法和垂直断面法垂直断面法,又分为勘探线剖面法和线储量计算法块段法:依据块段划分原则的不同,分为:地质块段法、开采块段法、最近地区法、三角形法、等值线法、等高线等 地质块段法,是勘探阶段计算资源储量较为常用的一种方法是将矿体投影到某个方向的平面上,按照矿石类型、品级、地质可靠程度的不同,并根据勘查工程分布特点,将其划分为若干个块段,分别计算资源储量并累加这类方法,通常用于勘查工程分布比较均匀、勘查手段较为单一(以钻探为主)、勘查工程没有严格按照勘探线布置的矿区的资源储量计算。

地质块段法按其投影方向的不同,还可分为垂直纵投影法、水平投影法和倾斜投影法垂直纵投影法,适用于陡倾斜的矿体;水平投影法,适用于产状平缓的矿体;倾斜投影法,通常选择矿体倾斜面为其投影方向,理论上讲,适用中等倾斜矿体,但因其计算过程较为繁锁,一般不常应用2)地质统计学方法 地质统计学方法,亦称克立格法,是由南非地质学家克里格创立的目前,西方国家在矿业筹资、股票上市、矿业权交易过程中,基本都是采用这种方法,评价矿产资源,估算矿产资源储量 地质统计学方法,是一套方法系统目前,在我国应用的主要有:二维及三维普通克立格法、二维对数正态泛克立格法、二维指示克立格法、二维及三维协同克立格法以及三维泛克立格法3)SD法(最佳结构曲线断面积分储量计算法) SD法是在原国家科委和地矿部支持下,我国自行研制的一种矿产资源储量计算方法该方法以断面构形为核心,以最佳结构地质变量为基础,利用Spline函数和动态分维几何学为工具,进行矿产资源储量的计算其最具特色的内容是根据SD精度法所确定的SD审定法基础,从定量角度定义矿产资源勘查工程控制程度和资源储量精度。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