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你知道多少

上传人:g**** 文档编号:55521455 上传时间:2018-10-01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19.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核病,你知道多少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结核病,你知道多少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结核病,你知道多少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结核病,你知道多少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结核病,你知道多少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结核病,你知道多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核病,你知道多少(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结核病,你知道多少?,什么是结核病?,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以发生在肺部最多见。 肺结核主要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喷出的飞沫传播给他人。,结核病的历史,纪元前一万年,纪元前500年,汉唐隋时代,1650年,命名结核,1865年,证实结核病具有传染性,1882年,发现结核菌,1921年,卡介苗,1944年,1908年,结核菌素皮试,链霉素,1952年,异烟肼,1966年,利福平,1971年,短程化疗,1995年,DOTS策略,STOP TB策略,2005年,结核病与名人,济慈 、肖邦、契诃夫、史蒂文生、勃朗特三姐妹、拜伦、劳伦斯以及中国的郁达夫、萧红、鲁迅 文

2、艺作品中的结核病人:小仲马的茶花女 、红楼梦里的林黛玉,肺结核病常见的症状,全球结核病处于紧急状态,目前全球有20亿人已感染结核菌 活动性肺结核患病人数达2000万 每年新发生约900万结核病人 每年有300万人死于结核病,造成结核病疫情大回升的原因,AIDS/HIV感染的流行 人口的流动性加大 耐药性结核病的增多 政府部门缺乏重视,机构削弱,经费削减,请看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 全球结核病负担严重,死于结核病300万人 98% 在发展中国家,25万人死于 TB/HIV,是HIV/AIDS死亡的主要原因,在全球109个国家中,102 个发现MDR-TB,新发病人800万 80% 在22个结核病高

3、负担国家,1/3人口感染TB,请看卫生部的报告: 近一半人口感染了结核菌(5.5亿) 现有肺结核病人450万(患病率为367/10万),其中传染性肺结核150万(涂阳患病率122/10万) 每年新发肺结核病人145万,其中传染性肺结核65万 每年因结核死亡13万 全国总耐药率27.8,耐多药率(MDR)10.7,WHO评估中国结核病,世界上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患病人数居全球第二位。 中国耐药结核病被列在全球特别引起警示的国家和地区的第一位。,我国结核病控制形势十分严峻,吴仪副总理:“三个没有改变” 结核病患病和死亡人数在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中占据首位的情况没有改变 结核病感染人数多、患

4、病人数多、新发患者多、死亡人数多、农村患者多、耐药患者多的“六多”情况没有改变 我国每年结核病患者数 居全球第二位的位次没 有改变,请看上海市的报告: 每年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约5000例,其中传染性肺结核病人1500余例, 每年因结核病死亡200余例。 结核病占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数的15%左右,死亡数则列各类传染病的首位。,上海市结核病流行疫情的特点,一、外来流动人口结核病呈上升趋势 近五年的年递增率达9.7,二、老年结核病逐年增加 本市居民60岁以上的结核病人中新登记率和菌阳新登记率高居各年龄组之首,老年结核病人占全市新病人的36。,结核菌的抵抗力,1,温度 601030分钟、805分钟以内

5、杀灭,耐低温 2,光线 直射阳光下23h至7h死亡,紫外线 10W50CM距离照射3分钟杀菌 3,耐干燥 干燥痰中在阴暗处可存活数周至数月 4,化学因素 75%乙醇5分钟、 2%来苏儿5分钟杀灭 甲醛需24h杀死痰中结核菌,传染源,传染源是排菌的肺结核病人,当病人咳嗽、喷嚏或大声说话时,肺部病灶中的结核杆菌随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后发生结核感染,形成原发病灶发生结核病。,主要传播方式,空气飞沫传染(1-5um) 尘埃感染 消化道传播 如生牛奶,患者咳嗽与排菌,咳嗽时,每次排出飞沫数约为3500个,一次喷嚏则可排出飞沫达100万个,说话5分钟排出的飞沫数相当于一次咳嗽。 排菌量:

6、1ml痰液中含菌量为100010000,其痰涂片阳性率为4050。,环境因素,与传染源接触的密切程度可影响传染性,如家庭中父母或祖父母等长辈有结核病,密切接触的儿童较易受结核病的传染。,环境因素,通风换气不良、较密闭的环境,特别是在集体生活和居住拥挤的群体中,一旦有人发生肺结核,常会造成结核病传染和爆发流行。,易感者,人体的防御反应 人体的防御反应有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反应。 进入呼吸道的结核杆菌飞沫核可被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的黏液吸着、被酶杀灭并随纤毛运动经咳嗽、喷嚏和咳痰等动作排出体外,或被吞噬细胞吞噬杀灭。 当防御功能低下或吸入的细菌量大、毒力强时,结核杆菌进入下呼吸道,引起机体反应。

7、,结核病常见症状,1.咳嗽咳痰超过23周 2.咯血,痰中带血丝 3 发热(多为低热)、盗汗或胸痛超过2周 4.疲乏无力、体重减轻、食欲不振等 另:少数患者可无症状,通过体检发现。,结核病如何发病,早年曾受到结核菌感染,因机体抵抗力强未发病而潜伏在肺内。后因免疫力下降,潜伏灶内结核菌复燃而发病。 再感染激活原发感染形成的原发灶,或再感染大量毒力强的结核菌,超过机体免疫力而致病,吸烟与肺结核的关系,长期大量吸烟损伤支气管粘膜和肺泡壁,使局部抵抗力下降,同时可导致免疫力下降,感染结核菌后较易成为活动性肺结核,吸烟促进结核病的发生与发展,吸烟还破坏支气管内皮细胞表面的纤毛,纤毛运动下降导致肺泡巨噬细胞

8、和自然杀伤细胞的吞噬功能和杀菌功能下降,从而使呼吸系统防卫能力下降。 反映人体全身抵抗力整体水平指标之一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吸烟者亦低于非吸烟者。 人体局部及全身抵抗力的降低更有可能使结核病灶进展扩散。,吸烟促进结核病的发生与发展,患了肺结核若仍然继续吸烟,其咳嗽,咳痰,咯血症状就会在原来的病变基础上加重,而且咳嗽引起的肺内压增加,使血管容易发生破裂而出现咳血甚至大咯血而危及生命 。 吸烟也是肺结核治愈后发生结核病疤痕癌的诱发因素之一。,结核病诊断、发现延误,吸烟者多有慢性支气管炎,常有咳嗽、咳痰等症状,掩盖肺结核的症状,放松对肺结核的警觉,导致诊断延误。,结核病诊断、发现延误,医生也容易考虑呼吸

9、系统症状是吸烟引起的慢性支气管炎所致而没能及时进行肺结核病的相关检查。 有学者统计吸烟者肺结核病的发现和确诊时间是非吸烟者的一倍左右.对长期吸烟者如咳嗽,咳痰持续二周以上,经抗炎治疗无明显改善,应及早进行摄胸片、CT和痰结核菌等相关检查。,结核病的诊断,X线形态学诊断 痰检病因学诊断,肺结核影像学诊断,主要靠胸片及胸部CT,结核病分类,型: 原发型肺结核 型: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型:继发型肺结核 最主要的一个分型 型:结核性胸膜炎 型: 肺外结核 如结脑、骨关节、肾、肠结核等,肺结核的治疗,治疗原则 早期 规律 全程 适量 联合,药物与化疗方案 常用的一线抗结核药物: H: 异烟肼 R:利福平

10、 E:乙胺丁醇 Z:吡嗪酰胺 S:链霉素 短程化疗方案 初治:2HRE(S)Z/4HR 复治:2SHREZ/1HREZ/5HRE 效果:98%治愈率 2%复发率,规则服药的重要性,只要坚持正规治疗,90%结核病是可以治愈的。 如果不坚持服药,或断断续续服药,不但不能治愈肺结核,而且容易形成耐药,花费昂贵还不容易治好。,DOTS (直接面视下的短程督导化疗)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行之有效的治疗管理办法,耐多药肺结核的治疗,耐多药肺结核定义 同时耐异烟肼和利福平者 耐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 乙胺丁醇、链霉素五种基本药物中三种以上者 多采用二线药物,副作用大,且总疗程均在21个月以上,治愈率较低,

11、耐多药肺结核的治疗必须选用2-3种敏感药物和其他从未用过的二线药物联用,应避免在原方案基础上逐一加用敏感药,增加耐药风险。如病灶局限于一个肺时,可考虑手术治疗,切除病肺。,结核病的预防(一),出现咳嗽、咳痰、痰血等症状超过23周,请及早至结核病专科医院就诊,结核病的预防(二),化学治疗 最有效的武器是发现并治愈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注意卫生 爱护肺,结核病的预防(三),新生儿及十五岁以下从未接种卡介苗的儿童接种卡介苗,结核病的预防(四),居室及公共场所经常通风,结核病的预防(五),合理营养,适当运动,增强体质,结核病的预防(六),密切接触者进行筛检,归口治疗,肺结核病人应转诊到专门的结核病防治机构

12、检查、治疗和管理。,关于传染性的问题,肺结核病人开始接受正规药物治疗后2-3个星期一般就没有了传染性,可以参加正常的社会活动。,上海市肺结核病人政府减免治疗,减免对象 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确诊、登记报告 能接受并完成全程督导治疗 初治、初次复治的肺结核患者 具有本市户籍的人员、居住3个月以上的外来人员,免费项目范围,1.免费提供的抗结核治疗药物 异胭肼(H)、利福平(利福喷丁)(R)、吡嗪酰胺(Z)、链霉素(S)、乙胺丁醇(E),或上述药物的复合制剂。 初治2HRE(S)Z/4HR,疗程为6个月。 复治2SHREZ/6HRE,疗程为8个月。 如因患者个体因素不能使用以上药物或因治疗需要使用上述以外的药品,其费用由患者本人负担。,2.抗结核治疗免费检查项目,(1)痰找结核菌检查 培养阳性者同时做药物敏感性试验和菌型鉴定。 (2)胸部X线检查 (3)肝功能检查,Can We Control this Disease?,Yes We Can,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