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解析版)专题六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新课标)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520601 上传时间:2018-10-01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解析版)专题六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新课标)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201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解析版)专题六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新课标)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201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解析版)专题六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新课标)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201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解析版)专题六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新课标)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201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解析版)专题六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新课标)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解析版)专题六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新课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解析版)专题六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新课标)(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10/1,专题六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 形成与发展,专题六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2018/10/1,教师考情报告,专题六 教师考情报告,2018/10/1,专题六 教师考情报告,2018/10/1,专题六 教师考情报告,2018/10/1,复习备考引擎,专题六 复习备考引擎,【考向预测】1运用新史观理解新航路开辟和两次工业革命。2创设新情境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尤其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3结合经济全球化考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2018/10/1,【备考策略】1从对世界市场、殖民国家、殖民地和国际关系的影响角度归纳西欧国家早期殖民扩张的多重影响。2着重把握英国是如何确立

2、海上霸主地位和成为“世界工厂”的。3按雏形初现拓展初步形成最终形成的顺序梳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历程。,专题六 复习备考引擎,2018/10/1,专题六 专题网络构建,专题网络构建,2018/10/1,专题知识重构,专题六 专题知识重构,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评价1形成(1)开始形成: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也引起了殖民侵略的扩张。1518世纪,早期的殖民侵略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并不断扩大,英国在1718世纪先后进行了一系列商业战争,取得了世界殖民大国的地位,拥有了广阔的海外市场。,2018/10/1,(2)初步形成:18世纪60年代,英国首先发生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带来了社

3、会生产力的提高,促使资本主义工业国到世界各地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把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成为其经济附庸,世界市场初步形成。(3)最终形成:19世纪70年代后,经过第二次工业革命,社会生产力提高,各国争先恐后争夺殖民地,划分势力范围,以便为本国经济发展获得更多市场,世界几乎被瓜分完毕,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专题六 专题知识重构,2018/10/1,2评价(1)从生产力发展角度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使当时先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交换方式国际化,结束了许多国家和地区长期存在的孤立、闭塞的陈旧经济体系,促进了世界贸易和生产力的发展。(2)从文明演进的角度

4、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在客观上向世界传播了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结束了人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上的狭隘性,开始向现代文明转化。(3)从道德的角度看,世界市场的形成是西方列强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宰割、奴役的产物,不仅使亚非拉国家遭受不等价交换的剥削,而且把它们变成发达国家的经济附庸。,专题六 专题知识重构,2018/10/1,例1 2012安徽卷 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蔓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其主要观点是( )A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

5、追求过于盲目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专题六 专题知识重构,2018/10/1,A 解析 本题以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的观点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和调动知识的能力。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即是市场的扩大,根据题干,“需求趋于无限大”“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都是说明市场的扩大,B、C、D三项均与题目没有直接关联,排除。,专题五 专题知识重构,2018/10/1,变式题 “市场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当时,资本主义已经在欧洲萌芽,人们急需扩大市场。而新航路的开辟尤其是美洲大陆的发现满足了人们的这一大愿望。世界逐渐形成一个经济单位。”句中省略处最准确的表达是( )A东方的原料美洲的奢侈品非洲的劳

6、动力西欧的贸易指挥B美洲的原料东方的奢侈品非洲的劳动力西欧的贸易指挥C美洲的原料东方的奢侈品西欧的劳动力非洲的贸易指挥D西欧的原料东方的奢侈品非洲的劳动力美洲的贸易指挥,专题六 专题知识重构,2018/10/1,答案 B二、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专题六 专题知识重构,2018/10/1,专题六 专题知识重构,2018/10/1,例2 2012重庆卷 有学者认为:“没有伊丽莎白时代(15581603年)的中兴和辉煌,英国要成为世界上首次资产阶级革命和首次工业革命的发祥地,是难以想象的。”在下列英国创造的所谓“中兴和辉煌”中,属于伊丽莎白时代的是( )A建立了英属北美殖民地B产生了早期启蒙思想C打败

7、了西班牙殖民帝国D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专题六 专题知识重构,2018/10/1,C 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英国的崛起。英国在1588年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开始确立海上殖民霸权。1607年,英国在北美建立了第一个殖民地弗吉尼亚。17世纪中后期,英国产生了早期启蒙思想。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专题六 专题知识重构,2018/10/1,变式题 梁启超在谈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发出这样的感慨:哥伦布之后,有无数哥伦布;郑和下西洋之后,竟无第二个郑和。这里的“无数个哥伦布”主要是指 ( )A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 B欧洲的工业革命C世界市场的形成 D列强瓜分中国A 解析 本题

8、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后的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本题要抓住题干时间来判断。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西方列强纷纷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许多未发现的地方相继被发现,故正确答案为A项。其他三项不符合时间要求。,专题六 专题知识重构,2018/10/1,一、英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及成为“世界工厂”的原因1英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的原因(1)物质基础:英国国内资本主义基础好,工业实力和物质基础雄厚,是击败西班牙、荷兰、法国的主要原因。(2)政治保障:英国国内政治制度先进,是英国在殖民战争中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3)地理位置:位于大西洋沿岸,具备扩大海外贸易的得天独厚的条件。(4)思想基础:英国思想文化进步,思想意

9、识开放,也是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经过宗教改革,英国的清教徒开始殖民海外,这种个人奋斗、勇于进取的殖民精神必然取得胜利。,专题六 专题知识重构,2018/10/1,(5)武力后盾:英国素来重视海军建设,18世纪英国海军实力在欧洲首屈一指,为海外殖民提供了军事保障。2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原因(1)根本动力:英国最先进行和最早完成工业革命,国家实力大大增强。(2)制度前提:较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并在19世纪2030年代进行政治民主化改革。(3)外交政策:推行“炮舰政策”,巩固其殖民帝国地位。(4)经济政策:政府全面推行自由贸易政策。(5)思想文教:推崇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兴办教育,传播科

10、技,奖励发明创造。,专题六 专题知识重构,2018/10/1,例3 2012福建卷 下图所示英国部分经济数据变化的因素有多种,其中包括( )A奴隶贸易的兴起 B自由贸易政策的推行C内燃机的应用 D垄断组织的形成,专题六 专题知识重构,2018/10/1,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对外贸易和学生把握阶段特征的能力。注意题干图示中涉及的时间段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A项发生在工业革命前且不属于正常对外贸易的范畴,C、D两项发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均排除。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凭借自己的经济优势,推行自由贸易政策,极大地拓展了海外市场,是英国在这一时期对外贸易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故

11、选B项。,专题六 专题知识重构,2018/10/1,变式题 下列图片说明了( )英国生铁产量增长图 英国棉花加工量增长图A工人阶级的劳动积极性得到极大调动B资本主义制度消除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障碍C机器的使用减轻了工人劳动的强度D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专题六 专题知识重构,2018/10/1,D 解析 材料显示的是英国资本总额,在18世纪50年代(中期)至19世纪60年代的增长,这一阶段正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故选D项;A、B、C三项与题干意思不符,故排除。,专题六 专题知识重构,2018/10/1,二、工场、工厂制度和垄断组织的区别与联系,专题六 专题知识重构,2018/10/1,

12、例4 2012牡丹江质检 18世纪中后期,一场对人类历史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的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这场革命虽没有刀光剑影,却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下面对这次革命的本质特点叙述最为准确的是( )A雇佣关系取代师徒关系B手工工场取代手工作坊C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D生产高速发展取代缓慢增长答案 C,专题六 专题知识重构,2018/10/1,变式题 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这从生产技术方面来说,就是工业革命( )A依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自耕农阶级消失B用机器代替了手工,手工工场被取代C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D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推动城市化进程

13、答案 B,专题六 专题知识重构,2018/10/1,三、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发展和东西方的关系1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1)工业革命前:处于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阶段,生产以人力、畜力为动力。(2)工业革命后: 第一次工业革命:瓦特改进了蒸汽机,资本主义社会进入机器大生产阶段,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的广泛应用,使资本主义社会进入“电气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为知识经济的到来提供了技术条件。,专题六 专题知识重构,2018/10/1,2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1)工业革命前:工场主与手工业工人是雇佣与被雇佣

14、的关系。(2)工业革命后: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资本主义发展进入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出现工厂制度。第二次工业革命: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出现生产与资本高度集中的垄断组织。第三次科技革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主要模式。,专题六 专题知识重构,2018/10/1,3工业革命与东西方的关系(1)工业革命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新航路的开辟,将美洲作为其殖民地,占据了非洲沿海的一些殖民据点。与亚洲的关系仍然维持在古代丝绸之路和海上贸易的局面。但随着资本主义的商品输出和传教士的活动,西学东渐,联系开始密切。(2)工业革命后:第一次工

15、业革命:资本主义先进的机器生产方式征服了东方古老落后的农业社会,西方殖民扩张的侵略活动,使东方从属于西方。亚洲大部分国家和地区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专题六 专题知识重构,2018/10/1,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建立,亚非拉地区国家完全成为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或经济附属国,东方完全从属于西方。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地区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第三世界国家兴起。随着经济全球化过程的发展,东西方关系演变为南北关系。南半球发展中国家与北半球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正在不断扩大,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面临着历史性机遇和巨大挑战

16、。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成为南北关系的重要问题。,专题六 专题知识重构,2018/10/1,例5 2012江苏卷 右图是 十八世纪七八十年代输入英国的 原棉重量变化示意图,导致这种 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纺织工人数量增加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来临C棉纺织领域的发明创造D工人手工纺纱速度提高,专题六 专题知识重构,2018/10/1,C 解析 本题考查图表数据史料的分析能力,考查的内容是工业革命。解题关键在于十八世纪七八十年代输入英国的原棉重量大量增加,说明英国需要原棉原料,这一时间是工业革命初期,工业革命的核心是棉纺织业的发展,故答案为C项。A、D两项是工业革命的具体表现之一,B项的时间是19世纪70年代以后,所以排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