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版滚筒压印滚筒橡皮滚筒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ppt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519488 上传时间:2018-10-01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8.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印版滚筒压印滚筒橡皮滚筒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印版滚筒压印滚筒橡皮滚筒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印版滚筒压印滚筒橡皮滚筒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印版滚筒压印滚筒橡皮滚筒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印版滚筒压印滚筒橡皮滚筒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印版滚筒压印滚筒橡皮滚筒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印版滚筒压印滚筒橡皮滚筒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ppt课件(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平版印刷机印刷压力的调节,印刷技术培训,一、印刷压力的概念,1-1印刷压力的定义:一般指的是,油墨转移过程中压印体在压印面上所承受的压力,即沿压印面的法向,指向压印面的力。,印刷技术培训,1-2 印刷压力的作用,1)使压印体表面充分接触。 2)克服油墨的内聚力,使油墨产生转移。3)产生加压渗透作用。,印刷技术培训,1-3 印刷压力对印刷的影响,印刷压力偏小,印品墨色浅淡,图文残缺不全;印刷压力偏大,印品上的网点严重扩大,甚至糊版;印刷压力不稳定,印品上则会出现墨杠;印刷压力过大或不稳,加剧印版的磨损,从而降低印版的耐印率;使印刷机运转情况恶化,减短印刷机的寿命。,印刷技术培训,1-4油墨转移与

2、印刷压力的关系,AB段:墨量不足,图文浅淡、发虚。 BC段:墨量按比例增加, f 对P的变化非常敏感。油墨转移不稳定,墨色不均一。 CD段:最佳压力段(印刷机正常工作压力),油墨转移较稳定,图文实在、墨色饱满。,DE段:超压力段,图文部分的油墨被挤出,空白部分排斥溢出的油墨,油墨转移量减少。,印刷技术培训,1-5 印刷压力的表示方法,用压缩量来表示较为直观。压缩量就是两滚筒的半径和加上其表面的覆盖物的厚度减去两滚筒实际中心距之差。,印刷技术培训,1-6 印刷压力计算公式,pbRpRbabLpb biRbRibLbi 其中: Lpb-印版滚筒与橡皮滚筒的中心距 Lbi-压印滚筒与橡皮滚筒的中心距

3、,印刷技术培训,课堂练习,某单色胶印机的印版、橡皮、压印三滚筒筒体直径分别为: 299mm、293.5mm、300mm印版和包衬厚度为0.7mm,橡皮布和包衬厚度为3.25mm,印刷纸张的厚度为0.1mm,合压印刷时印版和橡皮滚筒中心距为300.10mm,橡皮和压印滚筒中心距为299.95mm。 求:印版橡皮 橡皮压印,印刷技术培训,=293.5/2+3.25+300/2+0.1-299.95 =0.15mm,解:印版橡皮= R版+a+R橡+b-O1O2,=299/2+0.7+293.5/2+3.25-300.10 =0.1mm,橡皮压印= R橡+b +R压+c-O2O3,印刷技术培训,二、包

4、衬厚度的确定,2-1衬垫数据的测量 通常都用千分尺测量橡皮布和衬垫的厚度,由于千分尺只能在包衬未安装之前的自由状态下测量,橡皮布在绷紧后的厚度和自由状态下的厚度差别有较大的偏差。,印刷技术培训,印刷时,橡皮布是绷紧在橡皮滚筒上的,橡皮布受到经向拉力后伸长,伸长量和拉力大小成正比。因此橡皮布在未装到橡皮滚筒上之间的自由状态下所测的厚度并不等于绷紧后的厚度。正确地测量包衬的厚度应该使用筒径仪,在橡皮滚筒的周向不同位置分别测量绷紧后的包衬的厚度,以此厚度来计算印刷压力。,印刷技术培训,根据使用说明书给定的数据(在比较传统的印刷机使用说明书上,印版与橡皮布与其各自包衬的总厚都是给出的)对将要使用的印版

5、与橡皮布进行测量,来计算所需包衬厚度,以合理包衬印版和橡皮布。 印版包衬厚=印版与衬垫总厚度印版厚度 橡皮布包衬厚=橡皮布与包衬总厚橡皮布厚,印刷技术培训,确定包衬厚度举例,印版与衬垫的总厚度是0.60mm,印版厚度是0.35mm;橡皮布与衬垫的厚度是3.25mm,橡皮布厚度是1.98mm.试求印版包衬和橡皮布包衬的厚度. 由以上公式得知: 印版包衬厚0.600.350.25(mm) 橡皮布包衬厚3.251.981.27(mm),印刷技术培训,2-2 包衬的确定,(1)包衬确定原则,滚筒的切线速度一致,滚筒有效直径相等,印刷技术培训,(2)包衬的厚度要求,印刷技术培训,三、合适的印刷压力值,3

6、-1软包衬 组成:橡皮布+ 呢绒布 + 衬垫纸 pb(印版滚筒与橡皮滚筒的压力):0.20.3mm bi(橡皮滚筒与压印滚筒的压力):0.20.4mm 适用于旧式机器,印实地较好,网点变形大。,印刷技术培训,三、合适的印刷压力值,3-2中性包衬: 组成:橡皮布+夹胶布+ 衬垫纸 印-胶:0.100.15mm 胶-压:0.150.20mm 适用于测量型滚枕的机器(J2108,J4103机),印刷网点清晰。,印刷技术培训,三、合适的印刷压力值,3-3硬包衬: 组成:橡皮布+衬垫纸 印-胶:0.050.10mm 胶-压:0.100.15mm 网点还原极好,适用于接触型滚枕的高速印刷机。,印刷技术培训

7、,四、印刷压力调节方法,1.当纸张由薄转厚时,减少橡皮滚筒的衬垫(减少量等于纸张厚度的变化量);同时将减去的衬垫加入印版衬垫里,这样滚筒间的压力都合适。 例如:原印刷的纸张厚0.1mm,印版滚筒的衬垫0.60mm,橡皮滚筒衬垫3.40mm;现改印0.20mm厚的纸张,纸张厚度增加了0.10mm,那么橡皮滚筒衬垫应减为3.30mm,印版滚筒衬垫变为0.70mm。,4-1 衬垫改变法,印刷技术培训,2.当纸张由厚转薄时,增加橡皮滚筒的衬垫(增加量等于纸张厚度的变化量);同时将等量减少印版衬垫即可。*衬垫改变法适用于纸张厚度变化不大(0.10mm)时的调节,同时应注意由于印版衬垫的改变会使印迹发生变

8、化。 *因印版的衬垫改变,水墨辊的压力也应该跟着调整。,印刷技术培训,4-2中心距改变法,印刷技术培训,蜗杆调压器,印刷技术培训,4-2中心距改变法,1.先调橡皮滚筒与压印滚筒之间的中心距。向“”的方向(顺时针)调中心距加大,压力减小;向“”的方向(逆时针)调则压力增大,中心距减小。调完传动面的再调操纵面。两边要平衡相差不超过0.02mm。,印刷技术培训,2.调完橡皮滚筒与压印的中心距再调橡皮滚筒与印版滚筒之间的中心距。方法和1相同。注意两边都要调。 *对于接触型滚枕的印刷机改变印刷压力时,一般不用调印版与橡皮滚筒的压力.,印刷技术培训,4-3 印刷压力的检测,调好中心距后应检测所调的中心距是

9、否准确,两边是否平衡。 一般用塞尺测量和压保险丝的方法。首先要拆除印版及衬垫和橡皮布及衬垫,然后合压,转到离咬口1520cm处,再用塞尺测两滚筒之间的距离或滚枕之间的距离。精确点可用压保险丝的方法来检测。,印刷技术培训,用压保险丝的方法测滚筒间的距离,印刷技术培训,压扁的保险丝用千分卡尺量度即可得出滚筒间的距离,印刷技术培训,测滚枕的方法(所用保险丝直径应小于1mm),印刷技术培训,课堂小练习:,印刷0.1mm厚的纸橡皮滚筒与压印滚筒间的距离为3.0mm,印版滚筒与橡皮滚筒间的距离是3.70mm。现改印0.4mm的纸,橡皮滚筒与压印滚筒间的距离应调到多少?印版滚筒与橡皮滚筒间的距离应调到多少?

10、,印刷技术培训,五、滚筒包衬厚度与图文尺寸,纸张厚度的变化,会引起速差,使图文尺寸产生变化;这种尺寸变化,在一定范围内,可以通过改变橡皮滚筒和印版滚筒包衬厚度来补偿。,(1)速差与滚筒包衬的合理方案 装上包衬后,橡皮滚筒小于印版滚筒的直径, 以消除速差。 (2)印版图文长度与印刷长度一致性的控制 印版中线长度与压印滚筒上纸张的中线长度 相等。,印刷技术培训,印迹长度与印版包角的关系,印刷技术培训,5-1印版衬垫增减与图文尺寸的关系,1.减少印版滚筒衬垫,可增长印刷品的印迹长度(实质是印刷角增大)。 2.通常情况下,印迹长度变化是印版包衬厚度变化的四倍。,计算公式:, LI=-2 Rp,印迹长度

11、变量,印版包衬变量,印刷角,印刷技术培训,5-2 承印物厚度的变化对印迹长度的影响, LI=2 RI,计算公式:,印迹长度变量,承印物厚度变量,印刷角,注意:收纸台上印迹长度,印刷技术培训,课堂小练习,如印件对印迹变化要求较高时(印版上的图文正确转印到纸张上,印迹长度不发生变化。例如:地图),应怎样来调节印刷压力? 已知:印版滚筒衬垫是0.6mm,橡皮滚筒衬垫是3.25mm,所印纸张厚度0.10mm,胶-压滚筒间的距离3.0mm,印版滚筒与橡皮滚筒间的距离是3.70mm。现改印0.40mm的纸,要保证纸上印迹长度不变,应如何调节?,印刷技术培训,解题过程:, LI=2 RI=23.140.32

12、70360=1.41(mm),1.计算因纸张增厚引起的印迹增长量,2.计算印版滚筒包衬增加值, LI=-2 Rp,取 LI=(1.412) 计算得Rp0.15mm,印刷技术培训,调节,胶-压滚筒间的距离由3.0mm调至3.30mm。 印版衬垫应增加到0.75mm; 胶-印滚筒间的距离由3.70mm调至3.85mm。,印刷技术培训,六、影响印刷压力的因素,6-1 印刷速度的影响 速度高、印刷面接触时间短,为了有足够的油墨转移到纸张上,必须加大印刷压力。 6-2 滚筒直径的影响 滚筒直径小、压印宽度小,印刷面接触时间短,因此必须加大印刷压力。,印刷技术培训,6-3 纸张的平滑度的影响,平滑度低的纸张,为使纸墨充分接触,油墨充分转移,必须提高印刷压力。,印刷技术培训,6-4印版图文结构,实地印品:在较大的压力下才能得到浓重厚实的印迹,也促进油墨的加压渗透;精细的网点印刷品:则十分强调在印迹清晰的前提下采用尽可能小的压力,以免因网点扩大而损失层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