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如何借力微信发展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5519248 上传时间:2018-10-0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媒体如何借力微信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传统媒体如何借力微信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传统媒体如何借力微信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传统媒体如何借力微信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传统媒体如何借力微信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统媒体如何借力微信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媒体如何借力微信发展(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统媒体如何借力微信发展 面对微信用户剧增,传统媒体也开始需要进入这一领域。通过本文,或许未能 直接为这个需求找出一个解决方案,但作者仍希望能把可能遇到的问题列得更 清楚些、更具体些。 结合两种传统媒体在微信实践上的案例分享,以作抛砖引玉之用。一个案例来 自于以文字为基础的杂志城市画报,另一个案例来自于以声音为基础的电 台节目一些事一些情。 一、旧媒体在新媒体上的优越与惶恐 在微博出现的时候,这已经是个陈词滥调的话题,但在积累了微博运营的经验 后,再来针对新平台进行分析,视觉会更开阔些。 传统媒体,有高粘度的群众基础,在做内容方面有深厚的经验和人才储备,也 有积淀已久的内容量可以重组输出。而且

2、新媒体与受众的接触方式是“每小时、 全天候”,这正好弥补了传统内容的一期与下一期之间的缝隙,让品牌在间隙 中也有被提及、被曝光的机会。 但另一方面,不像互联网品牌,他们在线上没有任何根据地,所有的粉丝资源 依然在线下或仅仅在微博上。传统媒体要启动一个微信账号,就如当初开始运 营微博账号一样,同样并将持续面临着一些问题: 流量导向:有了这样的沟通渠道、推广渠道,流量导向哪里? 平台价值:微博出现之后,新的平台微信,有什么不一样的价值? 是否值得运营? 人力成本与效果实现:传统媒体的内容输出是慢节奏的,而新媒体的内 容输出是快节奏的,已有的内容需要重新包装输出,甚至要结合新平台 特性去产生新内容。

3、然而,所有信息一刷而过,耗费人力物力去做的一 件事,却没有沉淀的地方。这样做,有什么用处呢? 二、微信平台的成分分析 新媒体的形态并没有非常清晰,大家对微博的探究比较深入,对平台属性也比 较了解,所以在这里以微博和微信作对比,做个空泛的普及: 三、回归功能谈平台价值 空泛的普及后,还是要回归微信的基本功能,来探讨这个平台可以实现些什么 订阅的模式高质量的资讯需求 微信上的信息以订阅模式呈现,就意味着它的资讯与微博不一样。“订阅”这 个动作,意味着用户希望在这里获得比自己更专业、更全面的视角、观点,原 始事实要经过整合再输出。微博上的资讯是争取共鸣、披露真实,而微信上是 给人以观点、想法。这就是

4、微信的内容价值,也是传统媒体的优势所在。 推送的模式让用户量更有价值 推送模式,让微信公众账号的订阅用户更具价值。微信的内容形式有文字、语 音、带链接的图文信息,还有“第三方应用消息”!把自己账户的用户量做起 来了,推活动、推网站、推内容、推 APP 都非常有效,毕竟是强制推送的。 此外,我们还可以从推送模式中看到“广告价值”。不像微博,广告发布后, 客户还要看转发量、评论量,微信的强制推送,到达率接近 100%(除了由于 手机微信版本问题而无法接收外)。微信上的广告信息价格,可以以头条和非 头条(微信多条图文信息的版式)来划分。不用纠结传播效果,这对于传统媒 体的广告套餐式销售非常有利。 然

5、而,也因为强制推送,用户对内容的质量非常敏感。在笔者运营微信公号的 过程中,发布一条消息后,只要当时没有在推广二维码,都可以观察到订阅用 户量在掉。内容要面向着不同的用户,确实众口难调,因此,微信上的内容策 划要非常精心,而广告植入就更加要制作精良! 语音信息的载体电台的互动模式 语音信息,是微信上特强大的一个信息呈现功能。虽然声音信息简化了短时沟 通的方式,随便拿起手机就能说一两句,但这似乎更适用于非常日常的对话。 而对于未认证的公众账号,每天的群发消息仅有一条,如果要发布语音消息的 话,一定是 20 秒以上的,而且信息量很大,用词不一定口语化,人“听”的 理解能力远低于“看”的理解能力,因

6、此声音的阅读难度远高于文字图片。 那语音消息可以用来做什么?语音消息很适合用来做互动,就如电台模式,亲 切直接,一问多答。另外,微信的语音功能,对于电台媒体来说,是一个精彩 片段重温的绝好平台。 二维码既公开又私密 二维码的价值在于线下与线上联动,扫一扫线下宣传物料上的二维码,就关注 了线上的微信账号。活动只办一次,积累的人气可以通过微信实现延续。实用 上跟微博的功能有相似之处,但二维码是一种既隐秘又公开的信息传递,而且 在物料上占地面积大,能激发人们的好奇而去关注。 自动回复设置创意施展的空间 这个功能给微信整个平台,带来了很多创意的空间: (1)不是所有资讯都适合强制推送,当要发布的消息不

7、是大众喜好时,可以设 置“特定字词”让用户自行获取消息。 (2)让消息不至于一刷而过,用户仍可以通过回复“特定字词”重温。 (3)自动回复的设置,加入创意,就是一次活动,如联想微信的活动“让想哥 说出我爱你”。 案例#1 杂志城市画报 微信号:cityzine 订阅量:5606 运营时间: 1 个月 运营策略 1.杂志经典专访连载(一周获得 1800 订阅量) 城画微信启动的第一周,推送的内容是“安妮宝贝专访”,内容以连载形式出 现在微信上。结果,吸引了 1800 人订阅。 初衷:微信账号刚启动,我们需要寻找最吸引的内容进行推送用实际利益 来激励第一批订阅。在运营微博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读者常常

8、问起的是城市 画报安妮宝贝专访的那一期,杂志经典重温无疑是一个省力的不二之选。 难点:特别经典的内容少之又少,一次就用完,在后续发布的其它经典内容重 温也无法达到同样的效果。 2.变着法子想互动,让用户在阅读之外,自我表达的诉求得到满足 (1)固定栏目:旁听微信,城市发声 这个栏目已经执行到第三期,形式是发布一个话题,如“一句话证明你有假期 综合症”,让用户语音进行回复,收集了这些语音素材后,编辑成音频进行二 次传播。第一期收集到的语音素材大概是 150 条左右,而第二期为 120 条左右。 反应一直很好,回复的内容质量也很高。 而第三期的话题是“一句话证明你有假期综合症”。适逢国庆中秋长假假

9、期, 对于稀缺的长假,中国人总有一堆计划和寄望,然后真正放假却又是另一种状 态和心情。因此,我们把假期 8 天的微信话题设置为“一句话证明你有假期综 合症”,顺应人们特定时期的特定生活状态,把微信作为一个互动的平台,让 用户寻找心理契点。收集到语音素材为 233 条,互动情况不错。 初衷:希望通过微信声音的收集和剪辑,呈现城市人的生活形态。以最新的平 台去讨论一个话题,用最新的方式去传播这些声音,几期的积累下来的音频内 容可以展现一些城市生态。 难点: 话题设置,除了影响到互动的参与度之外,也影响到最后收集到 的内容质量。太深,没人愿意讨论,太日常,没有精彩的发言, 编辑后的音频没有二次传播的

10、价值。 新鲜度,新媒体的特点就是“喜新厌旧”,这样的互动形式可能 一期比一期弱,是否可持续还是要再观察。 音频编辑及发布,是个技术难点,微信中音频质量较低,声音的 阅读难度大。 (2)假期策划:节前性幻想 话题发布于国庆假期的前一天,让人们在节前涣散期讨论“性爱”,收到将近 600 条回复消息。 初衷:对于中国人而言,假期如此稀缺,然而在假期来临的时候,却又有点不 知所措。人在空虚的状态下“性爱”的话题被讨论得最多,于是我们把这个话 题捧上微信。 难点: 对话题的把握要有一定水平,确实需要一位睿智的人去对答,有 些提问容易拿捏不准,而成为过分的色情。 回复量大,需要大量人力来参与讨论。 (3)

11、其它互动:城画君陪夜聊、讲鬼故事、写毛笔字 一些不是每个人都喜欢看的内容(鬼故事、毛笔字),是不适合推送的,但可 以用来作为一次小互动。用一些小噱头带出即可,譬如“城画君讲鬼故事”、 “城画君在模仿苍井空写的毛笔字”、“今晚有 20 个城画君机器人陪夜聊”。 这算是小规模,易操作型互动,一次能够吸引 100200 的订阅量。 互动形式:在微博上告知粉丝,让他们关注城画微信,回复“暗号”查看。只 要把微博写得神秘一点,好奇心驱使下,用户就因此而订阅城画微信。 难点:没有什么难点,门槛相对比较低的一种互动形式。 3. 自动回复的设置,可以优化用户体验,达成内容沉淀。 自动回复的设置,可以大量减少人

12、力,也可以很有趣,很实用。我们根据城市 画报的需要,把自动回复设置为两种:一个是机器人的应答,俏皮地回复一些 日常问候,强调趣味性;另一个是信息导航,强调功能性,把杂志内容、往期 内容等进行分类推送。 城市画报的回复设置分类具体如下: 4. 微信账号的推广,主要平台是微博 尽管杂志上也有出现微信二维码,但带来的订阅量并不大,最直接有效的是微 博,而推广的方式如下: 每日微信推送的内容,在微博上做足够的预告; 微信上的互动,选取特别的对话放到微博上讨论,附上二维码; 微信互动收集的回复,可以整理成长微博在微博上发布,并附上二维码。 案例#2 电台节目一些事一些情 微信号:loveqloveqlo

13、veq 订阅量:17000+ 运营时间: 45 天 1.新媒体正占据越来越多受众的注意力;我们希望能把声音也移植到新媒体平 台上传播,使品牌基因得以延展,用声音挽起听众的回忆和联系。 内容:主持人语音 效果: 由于一些事一些情是一个电台节目品牌,所以声音的应用是我们关注微 信公众平台的初衷。不少用户在收到主持人语音后表示兴奋和惊喜,主动截图 发到品牌的官方微博LoveQ 官方微博,对新互动方式表达欢迎和喜爱。微信 平台吸引了一些很久没有收听电台节目的粉丝,而且很多用户反映通过微信收 听主持人语音,感觉更加亲近,像是和认识的人通话一样。 思考:由于微信属于“一对多”的推送方式,所以对于粉丝的文字

14、或语音回应, 通常不能一一作答。 2.微博使受众的快餐式阅读成为习惯,信息还没来得及被阅读就轻易被指尖扫 走;我们希望精心制作的信息能进入感兴趣的人的视野。 (微信) (微博) 内容:长假特辑+可爱人物漫画 效果:微信的强制推送和 100%的到达率,在信息传达方面彻底起了作用。图 文信息的运用,使制作突破了 140 字的限制;对该资讯感兴趣的用户,会实时 收到这份资讯,而且会有即时的反应。 思考:当强制推送形成规律,或过于硬性而缺乏变化,会让用户产生反感。如 何拿捏信息到达率与用户喜好度之间的关系,值得思考。 3.我们听众的互动诉求强烈,每个周六、日晚 21:30-23:00 的电台直播-微

15、博互动不足以满足他们的需求;我们希望在非节目时间,能有更多元化更好玩 的互动。 内容:主持人语音+听众语音;主持人语音+照片;小游戏+主持人语音等等。 效果:我们把主持人语音以及用户针对该话题反馈的即时语音剪辑起来,形成 声音精彩回顾,发到官方微博以供分享。立刻吸引不少粉丝的转发及评论,而 且引起粉丝们“认领自己声音”和“认领朋友声音”的行为,关注度和参与度 都非常高。 相对于电台直播室和直播设备,在声音传播方面,微信给予了时间和空间的更 多自由度。主持人群发语音后发起小互动,自定义回复推送话题相关照片,即 日就吸引了过万次回复参与。语音的加入,使一些互动小游戏更加亲切生动; 而语音+互动,让

16、用户不再“只接收不参与”,使沟通变为双向。 思考:可以观察到,从微博到微信的关注力引流产生得十分自然,而从微信到 微博的关注力转移则相对较弱;从电脑端到移动终端的关注力引流比较流畅, 而从移动终端到电脑端的转移则相当牵强。所以注意力通常停留在微信,使后 续互动断链。 我们希望某些后续互动也能在移动端完成,但公众平台群发语音设置在 1 分钟 以内,因此一些后续的互动动作受到限制。 4. 每个受众都想接收与己相关的资讯,不想时间浪费在不必要的信息上;我们 希望可以满足每个受众的信息需求,又不会打扰他们。 内容:心理测验等等 效果:从用户的回复来看,他们已很自觉地形成“按自己意愿选择回复查看 对应内容”的行为,譬如回复自己所选择的心理测验选项,或者查阅自己星座 的内容(当然也不排除好奇心特别强烈的用户,会回复所有的选项,查看所有 的答案)。这种小游戏,参与度相当不错,当天话题回复超过 2 万条(当时粉 丝数约 8000),估计逾八成用户参与。 思考:如何保持游戏的新鲜度,如何让形式不陷入重复,使内容适合“贪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往来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