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中国地理 第一单元 中国地理概况(第8课时)中国交通运输课件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5518779 上传时间:2018-10-01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3.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中国地理 第一单元 中国地理概况(第8课时)中国交通运输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2016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中国地理 第一单元 中国地理概况(第8课时)中国交通运输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2016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中国地理 第一单元 中国地理概况(第8课时)中国交通运输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2016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中国地理 第一单元 中国地理概况(第8课时)中国交通运输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2016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中国地理 第一单元 中国地理概况(第8课时)中国交通运输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中国地理 第一单元 中国地理概况(第8课时)中国交通运输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中国地理 第一单元 中国地理概况(第8课时)中国交通运输课件(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8课时 中国的交通运输,第三部分 中国地理,第三部分 中国地理,学习目标 1.识记并理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并能合理选择不同的运输方式。 2.能够在我国主要铁路干 线 分布图上准确指出或填出铁路干线的名称。 3.能够按 一定 要求选择、组合运输线路。 4.能够结合我国的交通运输建设, 学会分析影响我国交通运输线路的区位因素。,提示:京包包兰 南疆 兰新 青藏 成昆 京哈 陇海 京沪 京九 京广 南昆,1现代交通运输方式 _、公路、_ (海运和河运)、航 空、_等。,考点一 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概述,铁路,水路,管道,2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速度快;运量大;连续性好,受季节影响小,新建铁

2、路造价高,占地多,运距远;速度快,多用于运输贵重、急需而数量不大的货物,价格高;运量较小,运距远;运费低,多用于运输不易腐烂变质、对时间要求不严的货物,速度慢;要有河海通航条件,从门到门,快速;运距短,多用于运输活物、鲜货,成本高,能耗大,载重量小,专管专用,运量大,如石油运输等;昼夜不停运输;不易散落及挥发,灵活性差,投资大,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合理选择特点提醒 影响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因素主要有:货物的性质;货物的数量;运距;运价;时限等。,较大,较小,大,最小,大,较低,较高,最低,最高,较快,较快,最慢,最快,长途、大宗货物的运输和客运,各种运量小的短途货运和客运,运输时间不受限制的

3、大宗或笨重货物的运输和客运,客运为主,贵重或急需的物品,主要运输石油和天然气等,下图为中国省(区)际大宗铁路货流量图,读图完成(1)(2)题.,(1)图中各箭头运输的主要货物和交通运输线对应正确的是 ( ) A小麦京哈线 B大米沪杭线 C天然气陇海兰新线 D煤炭京包线 (2)据图可知( ) A通过铁路向中东部地区运输的货物多于向西部地区 B东南沿海地区的铁路货流量多于北方地区 C运出量最大的省份是四川省 D运入量最大的省份是广东省,A,A,解析:第(1)题,从图中代码显示的货运方向可知,为三 江平原商品粮基地,小麦靠南北向铁路向内地运输;处于 鄱阳湖平原,向东的铁路应为浙赣线;地有丰富的油气资

4、源,运输方式主要是西气东输管道;是晋煤外运的大秦线。 第(2)题,从箭头货运数量上判断,通过铁路向中东部地区运输的货物多于向西部地区运输的货物。,考点二 中国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1交通网密度差异 东部运输网_,西部稀疏。 2铁路运输,稠密,(1)线路格局:以_为中心,_线和陇海兰新线为主干,构成大致呈五纵、三横的基本框架。 (2)主要南北向铁路干线:A_线、B京九线、C京 广 线、D_线、E宝成成昆线、京哈沈大线。 (3)主要东西向铁路干线:京包包兰线, _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4)主要铁路枢纽:a_、b郑州、c_、d宝 鸡、e_、f株洲、g_。 【点拨】 亚欧大陆桥 亚欧大陆桥是指横跨亚

5、欧大陆、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实 现海陆联运的运输方式。新亚欧大陆桥东起连云港,西至荷 兰鹿特丹等港口,比北线缩短行程3 000 km,时间缩短一半。,北京,京广,京沪,焦柳,陇海兰新,包头,武汉,徐州,成都,3公路运输(1)公路网:以国道为骨架干线,连接主要城市构成的公路 运输网络。,【点拨】 铁路、公路等交通运输线路受自然、社会经济 和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其中社会经济因素是交通线路建设的 决定性因素,自然因素是其选线的基础,技术可以克服自然 的障碍。,东部沿海,地形平坦,广州,远洋航线,东行航线,东到日本,横渡太平洋到达美洲各国的港口,南行航线,南至东南亚、大洋洲各港口,西行航线,可达东南亚、

6、南亚、西亚、非洲和欧洲各港口,北行航线,至韩国以及俄罗斯远东各港口,(2)内河航运 比较发达的水系有_、京杭运河及_等。其 中主体是长江,重庆、武汉和南京是其上、中、下游的最大 港口。 (3)中国主要国际航空港 北京(首都机场),上海(虹桥机场),广州(白云机场),沈阳(桃仙机场),大连(周水子机场),厦门(高崎机场),昆明(巫家 坝机场),乌鲁木齐(地窝堡机场)。,长江,珠江,1主要铁路干线,学法指导 口诀记忆主要铁路干线 中国铁路干线长,五纵三横汇成网, 京哈京广贯南北,陇海兰新东西向, 京包包兰黄河北,宝成成昆西南方, 京沪焦柳是两纵,沪昆相连一横畅。,2我国重要的铁路枢纽和铁路干线,3

7、主要内河航道及特点,重庆、武汉、南 京、上海,内河航运大动脉,运量占全国内河航运总量的70%;通航里程最长;江海联运,促进沿江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济宁、扬州、苏 州、无锡,沟通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从济宁到江南段的航运,因向南运煤、向北运输工业品而日益发展;货运量仅次于长江,居内河航运第二位,广州、 梧州,通航里程仅次于长江;主干是西江,它沟通广东、广西各地,哈尔滨,东北地区的主要水运干线,特点提醒 港口的区位应从水域和陆域两个方面来分析: 水 域上,江阔水深、不淤不冻和避风的港湾,有利于船舶航 行 与停泊;陆域上,地形平坦有利于筑港。但社会 经济 因 素, 尤其是腹地广阔

8、、发达才是港口兴衰的基础。,读下面四幅图,回答(1)(3)题。(1)在城市的铁路干线中,伸向东北方向的是( ) A川黔线 B湘渝线 C成渝线 D襄渝线,D,(2)包头一批钢材通过铁路运往上海,选择最近的线路应是( ) A包神线沪宁线 B京广线沪杭线 C京包线京沪线 D包兰线陇海线 (3)在图示两城市间,除空运外,不用转换运输方式和线路,可直接到达的是( ) A与之间,长江水运 B与之间,黄河水运 C与之间,川藏公路 D与之间,京九铁路,C,A,解析:该题通过四个交通枢纽考查交通运输线的分布及运输 方式的选择.第(1)题,城市为重庆,连接的铁路有成渝线、 襄渝线、川黔线,其中伸向东北的是襄渝线。

9、第(2)题,从包 头运输货物到上海设计合理的线路应是京包线京沪线。第 (3)题,武汉和重庆均在长江沿岸,直接乘船沿长江航线到达,其余的两城市均需经过转换线路才可到达。,(2014高考新课标全国卷)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 的 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 的线路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1)(2)题。,读图攻略 区域交通图的判读,(1)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 ) A河流 B聚落 C耕地 D地形 (2)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 A线路过长 B距城镇过远 C易受洪水威胁 D工程量过大,D,B,析图过程

10、,区域交通地图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大区域的线、点布 局图,范围通常是我国或某个大区域,如我国铁路分布图、 高速公路布局图等。另一种是小范围的交通线或点的布局, 如上海港区分布图、京沪高铁分布图等。在对其分析判读时,一般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突破: 1描述分布特征 一般描述“分布不均匀(均衡)”“哪密哪疏”。要注意 结 合区域名称说出其主要分布区。,2关注两点(起点、终点)一线(沿线) 如下图中的陇海兰新铁路, 主要从连云港到乌鲁木齐,沿线经过郑州、西安、兰州、乌鲁木齐等省会城市,沟通江苏、 河南、山西、甘肃、新疆等省区。,(1)关注起点和终点的地理特征:如资源分布、经 济 发 展 状 况、城市服

11、务功能的差异等。 (2)关注沿线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 自然地理特征:沿线经过地区的地形、地质、水文、气候、植被覆盖等方面,往往决定了线路的走向和工程量的大小.注意分析自然因素对交通线路建设的有利和不利影响,如我 国西南地区地形崎岖、河谷较多,地质灾害频发,不利于 交通线路建设。西北地区交通线路建设需要考虑大风及风沙的 影响,东部地区则主要考虑少占耕地。具体如下表所示:,沿线的社会经济特征:东部地区分布密集主要是客货需 求量大,对时间、效率的要求较高。,平原地形选线时要尽量少占耕地,山区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复杂的地区,注意避开断层地带,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和喀斯特地貌区,应避

12、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缩短桥涵总长度,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3分析线路意义 主要从经济、社会、战略三方面分析: (1)经济意义:主要是资源开发和物资输出,发挥铁路 对 经 济辐射的作用、开发旅游资源、带动第三产业发展等。 (2)社会意义: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脱贫致富等方面分析. (3)战略意义:利于加快对外开放、巩固国防等。,“中巴经济走廊”是继“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之后中国在 南线部署丝绸之路建设的新一条路径。但考虑到目前中国内 地的铁路仍需要加快建设,同时中巴双方贸易额仍太小,且 建设难度大,预计中巴铁路难以很快开工。读中巴铁路模拟 线路图,完成(1)(2)题。,(1)中巴铁路建设难度很大的主要原因是( ) A技术目前难以达到要求 B地质条件差 C巴方基础设施尚未完善 D海拔高,气候严寒 (2)中巴铁路建成后,中国西南各省可利用铁路运输借道新疆, 或仍借道广西利用海运开拓巴方市场,两者相比( ) A铁路运输路程短,且运速快 B铁路运输运量小,但灵活性强 C海运成本低,受自然条件影响小 D海运安全性高,且专业化水平高 解析:第(1)题,中巴铁路经过高海拔地区,冻土广布,地 质 条件复杂,建设难度大。第(2)题,铁路运输较海运速度快,且利用铁路借道新疆路程短,可提高效率。,B,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