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历史必修2期中考试试卷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551649 上传时间:2017-09-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历史必修2期中考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历史必修2期中考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历史必修2期中考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历史必修2期中考试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历史必修2期中考试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历史必修2期中考试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历史必修2期中考试试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6 页长沙大学附属中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时间:2014 年 4 月 时量:60 分钟 卷面总分:100 分 命题人:周汉芬注意事项:1、请使用黑色的水性笔作答。 要求按照答题格式,使用正楷字且规范地答题;2、凡是字迹潦草,删改、涂抹等行为,造成难以辨认的答卷,作零分处理。3、凡材料解析题与简答题是空白的答卷,将从总分中至少扣 20 分。一、单项选择题(共 30260 分。 将字母代号,填入答卷的指定表格中。)1、右边图片反映的农业生产工具,在我国最早出现于A、春秋战国时期B、西汉时期 C、魏晋南北朝时期D、唐朝时期2、中国被称为瓷国,早在原始社会就可以烧制陶器,商

2、朝已有瓷器。下列制瓷技术在我国出现的先后顺序是青瓷 白瓷 青花瓷 珐琅彩A、 B、 C、 D、3、在我国,“商人”这一称呼来源于A、从事商业贸易的人 B、善于经商的商朝人C、商业祖师范蠡使用纸币“交子” D、唐朝的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4、“它 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 ,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与世隔绝,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利用上面材料,可用推断出“它”指A、重农抑商政策 B、闭关锁国政策 C、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D、井田制5、下列航海家,为开辟新航路作出了杰出贡献。他们航行的先后顺序是达伽马 哥伦布 迪亚士 麦哲伦A、 B、 C、 D、6、因拥有众多的商船又垄断贩

3、运世界各地的商品,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是:A、西班牙 B、葡萄牙 C 荷兰 D、英国7、18 世纪 60 年代,从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的开始标志是A、哈格里夫斯发明 珍尼纺纱机 B、瓦特制成 改良蒸汽机C、富尔顿发明 轮船 D、史蒂芬孙发明 火车8、诞生了电力、石化、汽车等新兴工业,工业生产结构巨大变化;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最终建立。 上述文字描述了()的影响?A、新航路开辟 B、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洋务运动第 2 页 共 6 页9、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时间是A、1840 年前后 B、19 世纪中后期C、19 世纪六七十年代 D、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4、10、在受到外商利润的刺激、洋务派引进技术的诱导下,中国一些官僚、地主、商人等私人投资创办近代企业。下面哪个厂矿企业,不属于这类人创办的呢?A、上海发昌机器厂 B、广东继昌隆缫丝厂C、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D、湖北汉阳铁厂11、我们说:19291933 年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是难以避免的。那么,上述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是A、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导致生产与销售的矛盾B、贫富差距拉大、分期付款式的信贷消费过度,激化了生产与市场的矛盾C、股票持有者疯狂抛售股票,导致纽约股市的崩溃D、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减,失业人数激增,人民

5、生活水平下降12、从二战结束到 20 世纪 70 年代初(即从 1945 年1973 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种政策的理论基础是A、胡佛式自由放任政策 B、罗斯福 3R 式新政政策C、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 D、撒切尔夫人式建立福利国家,向人们提供梯子与安全网13、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从“自由放任”到“国家干预”,再到“混合经济”的不断变化之过程。 混合经济的大致含义是A、国家干预与市场结合,私有与国有并存B、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并存,新经济出现C、福利国家确使穷人受惠,但也出现“政府花钱养懒人” 之混乱局面D、放弃自由贸易政策,实行贸易

6、保护主义,造成国际贸易不断萎缩14、黄梅戏天仙配的唱词中, 最能够形象地反映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男耕女织生活情景的是A、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 B、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C、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D、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15、18 世纪中期,确立世界殖民霸权的国家是A、荷兰 B、英国 C、法国 D、德意志16、他率领一支由三艘帆船组成的葡萄牙船队,沿着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航行一段时间后,船队遇到风暴,一度远离海岸当船队再次见到陆地时,船员们惊讶地发现,陆地第 3 页 共 6 页的走向已经不是向南,而是向东,继而偏北。 原来这里是非洲的最南端,他把它命名

7、为“风暴角”。 这里的“他”是指A、迪亚士 B、哥伦布 C、达伽马 D、麦哲伦17、明朝中后期,我国古代民营手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表现在A、出现了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精美青铜礼器B、开始出现南青北白两大制瓷体系,景德镇成为“瓷都”C、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有人出资买织机、开机房、雇佣别人生产,有人出卖劳动力替他人生产的现象。(我们把这种“雇佣与被雇佣”的现象称为资本主义萌芽)D、民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18、明清时期,出现了地域性商人群体,称“商帮”。最著名的商帮有A、县治以上的“城”中的特定位置,设置市 B、徽商与晋商C、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D、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19、下

8、面图片,都与世界经济相关。下面哪个不是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支柱?GATT IMF WB APECA B C D20、新航路得以开辟的根本原因是A、西欧国家商品经济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B、马可波罗行纪流传,引起西欧人到东方寻金C、奥斯曼土耳其兴起,控制了传统的东西方商路D、葡萄牙与西班牙的统治者积极支持探险,教会也鼓励人们去东方传播天主教21、新航路的开辟导致欧洲社会出生重大变革:贸易规模扩大,商品各类增加,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出现),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历史称上述这些变化为A、商业革命 B、价格革命C、地理大发现 D、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22、有关

9、洋务运动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窘境,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要求维护中国主权,所以洋务运动是爱国的B、引进了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推动了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的瓦解第 4 页 共 6 页D、一定地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23、交通工具与通讯手段,可以加强人们的联系,促进信息的传播,推动经济的发展。 最早同时出现下面交通与通讯工具的时间是火车 汽车 飞机 无线电报 有线电话A、18 世纪 60 年代开始的第一次工业革命B、19 世纪中后期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C、20 世纪初,加强的第二次工业革命D、20 世纪 20 年代,美

10、国柯立芝繁荣时期24、下面的描述,哪些属于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三产业兴起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建立福利国家 新经济出现 加强经济合作,建立资本主义经济体系A、 B、 C、 D、25、下列关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表述,正确的是A、它的宗旨是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B、它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C、它后来发展为欧洲经济共同体与欧洲联盟D、1945 至 1949 年恰逢国共内战,所以中国没有参加 1947 年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26、“黄金珠玉,饥不能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丝麻”;“士农工商贾,皆赖食于农;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中多一工作人,则田亩中少一耕稼之人

11、”。 依据上述想法,中国古代统治者A、重农抑商 B、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实行朝贡贸易C、实行海禁 D、允许民间手工业(包含家庭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发展27、下列洋务派代表人物,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的是A、曾国藩 B、李鸿章 C、张之洞 D、左宗棠28、有人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可以作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A、19 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 B、20 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 C、1853 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

12、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D、1850 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29、古代银行的雏形出现于唐朝,专为富商大贾、贵族官僚、高利贷者储存金银财物。它就是:第 5 页 共 6 页A、柜坊 B、飞钱 C、交子 D、商帮30、李鸿章曾赞叹一种叫做“德律风”的西方发明:“坐一室可对百朋,隔颜色而可亲声咳”。 这项发明是A、火车 B、电话 C、电报 D、手机二、材料解析题(共 16 分。 请按照要求,分问作答。 答案有多个要点时,写序号。)31、 阅读下列材料,按照上课时学习的要求,规范地完成 各个题目材料一 根据 1801 年首次普查:英国的约

13、克郡只有 15 个城镇,其人口总共 2 万多人;而到 1891 年,该郡已经有 63 个城镇。 从 1820 年到 1830 年,利物浦、曼彻斯特以及伯明翰的人口增长率达 40%,这是增长最快的 10 年。材料二 虽然人均收入有了明显的提高,可是富人的收益要明显地大于穷人。例如:手织机工,他们在拿破仑战争的早期年代里(工业革命刚开始时)境况不错,可是后来无论是他们的工资还是就业机会都急剧变化。 材料三 自工业革命开始以来,人们一直在以矿物燃料的形式(煤、石油、天燃气)把各种形态的碳从地下开采出来,经过燃烧使之转化为热量、H 2O(水蒸汽)、CO 2、少量的二氧化硫、甲烷和其它气体,并释放出来。使全球空气中的 CO2的体积比节节上升:从前工业化时代的约 280mmp 上升到目前的 360mmp。 回答下列问题:(1) 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从哪个部门开始? (2 分)(2)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有哪些成就?(8 分)(3)依据以上材料评价工业革命的影响?(6 分)三、简答题(共 24 分)32、美国的哪位总统采取了新政来应对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2 分)新政的措施涉及到:整顿金融、复兴工业、调整农业、社会福利、加强立法等 5 个方面。请写出 新政在 复兴工业、社会福利 这两个方面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