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中的母亲问题

上传人:g**** 文档编号:55508580 上传时间:2018-09-30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7.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母乳喂养中的母亲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母乳喂养中的母亲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母乳喂养中的母亲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母乳喂养中的母亲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母乳喂养中的母亲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母乳喂养中的母亲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母乳喂养中的母亲问题(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母乳喂养中 的 母亲问题,一、母乳不足 和 再泌乳问题,一、母乳不足的原因,1 生后的最初几天,母亲乳头的问题, 奶瓶、配方奶的干扰, 母亲失去了信心; 2 未能实施按需哺乳,影响了乳汁的分泌。 3 婴儿生长发育的需求, 暂时性的母乳分泌不足。,二、再泌乳,母亲已停止母乳喂养, 她可重新开始,,三、需要再泌乳的母亲,1 婴儿患病,有一段时期未吸吮。 2 婴儿已用人工喂养, 但母亲希望再试行母乳喂养。 3 人工喂养的婴儿老患病或不能健康发育。 4 母亲患病,已停止了母乳喂养。 5 妇女领养婴儿。 再泌乳更困难,需较长时间, 需要很好地鼓励,需要更多的支持。,四、增加奶量和再泌乳方法 1、有效方法

2、:,(1)最重要的是: 婴儿频繁、有效地吸吮乳房。 其他再努力也不能使奶量增加和达到 再泌乳效果。 (2)母亲得到的鼓励和支持, 婴儿愿意经常吸吮母亲的乳房, 都有助于泌乳量的增加。,(四)增加奶量和再泌乳方法,(3)树立信心: 不论孩子年龄多大,再泌乳都是可能的! 短停喂母乳的母亲 VS 长停的母亲较易。 已停喂母乳 VS 婴儿仍喂母乳,需要12周或更长。 2个月内婴儿母亲 VS 6月以上婴儿母亲容易; 无论停止多长时间,再泌乳都是可能的! “诱导泌乳”: 一位妇女从未喂过奶,甚至未怀过孕, 让养子频繁地吸吮乳房,也会产生奶; 停止哺乳数年的妇女,即使在绝经后, 都能够再泌乳:祖母给孙子喂哺

3、。,(4 ) 具体方法, 多次数吸吮 10次/天, 长时间吸吮 30/次。 只要有兴趣就让他(她)吸吮。 保证母亲有足够的摄入量。 推荐有效的“催奶方”。 让婴儿与她在一起, 尽可能多地母婴间的单独接触, 充分的皮肤接触。,(4 ) 具体方法, 与婴儿同步休息,指导哺乳正确姿势和含接方法,放松哺乳。 鼓励夜间婴儿与母亲在一起频繁的按需喂奶。 奶量增加时,减少人工喂养奶量3060毫升/天。 教会使用杯子而不用奶瓶喂养。 婴儿拒绝吸“空”乳房,用滴管或母乳喂养辅助器给婴儿加奶. 观察尿量,监测体重增长, 确定奶量。,2 无效的方法,(1)母亲多吃,多喝,多休息母亲体重 过度 (2)吃更多的东西不会

4、增加母亲的奶量。 (3)喝比所需要量多的水也不会增加奶量, 饮水过多有时甚至会减少奶量。 营养不足:需要吃得多些,增强能量和体质。 没有营养不足,适当喝水或喝汤以消除口渴感: 喂奶前饮一杯有营养的、温热的汤水, 可放松情绪,给以信心,利于泌乳。,二、特殊情况的母亲,1 产后出血的母亲: 生命体征平稳,母亲能够并愿意接受婴儿的喂养, 可以进行母乳喂养。 2 重度子痫前期(子痫)的母亲: 产后可以进行母乳喂养,在监测母亲血压的同时, 鼓励与婴儿的同步休息,并可安排助手协助照顾婴儿, 母亲不宜过劳。 3 剖宫产的母亲: 返回病房后,对婴儿做出反应时,鼓励尽早吸吮母乳。 手术第一天,母亲仰卧位,婴儿在

5、母体一侧俯式吸吮; 母亲可在床上活动后,侧卧位哺喂婴儿。 24小时后母亲可以离床活动时,可用抱球式哺喂婴儿。 术后尽早让婴儿频繁吸吮, 可以和阴道分娩的母亲一样获得成功的母乳喂养。,三、母亲感染,大多数病症只要妈妈恰当处理,都不应成为放弃母乳喂养的原因。 母亲患病时,体内即产生抗体, 婴儿在哺乳时从乳汁中可以获得, 这是对婴儿最好的保护。 母乳喂养并不增加婴儿患病的机会。,1母亲感染,2 母亲体内 白细胞 产生抗体 保护母亲,3 某些白细胞进入乳房并在该处产生抗体,4 母亲感染产生的抗体分泌进入乳汁保护婴儿,三、母亲感染,1住院,有条件可将其婴儿也收入院. 2发热,鼓励多喝水. (发热消耗水分

6、,减少乳汁的分泌)。 3母亲不愿喂奶或感觉很不舒服, 建议她将奶挤出,挤奶的频率,同平日喂奶次数。(大约每2-3小时一次)。 如可能,将挤出的母奶喂哺婴儿, 或必要时喂配方奶,应用杯子喂。,三、母亲感染,4母亲病很重,完全不能照顾自己的孩子(如母亲意识丧失),可将奶挤出,用杯子喂孩子,直至母亲能够重新喂奶。 5患病的母亲更应加强个人卫生,便后、饭前、喂奶前充分洗手,必要时佩戴口罩(有上呼吸道感染时)。 6目前对母亲有活动性结核是否进行母乳喂养尚有争议。 母亲产前已诊断,当时即予以治疗,婴儿预防接种后可行母乳喂养。 母亲在产后发现活动性结核,所有的母婴接触均应暂停(包括母乳喂养);母婴均应予以足

7、够疗程的治疗,在母亲正规治疗一周后可以继续母乳喂养。 7当母亲康复,帮助她们增加奶量或再泌乳。,三、母亲感染,8、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母亲。 母乳喂养是婴儿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重要来源,早产儿亦是如此。 母亲在CMVIgM阳性时,不应母乳喂养; 待CMV IgM转阴、CMV IgG阳性后,可行母乳喂养。,四、母亲患传染病 (一) 肝炎,1、甲肝 甲型肝炎的母亲,发病急,粪口传播。 母亲急性期隔离时,应暂时停止母乳喂养,可挤奶保持泌乳。 婴儿可以接种免疫球蛋白,待隔离期过后仍可以继续母乳喂养,并从母乳中获得免疫抗体。,四、母亲患传染病 (一) 肝炎,2、乙肝 两种观点: (1)可以喂养: 母亲

8、乳汁中病毒的含量远没有血液中多; 生后接种乙肝疫苗可以母乳喂养。 乙肝妈妈的宝宝出生后行HBIG和乙肝疫苗联合免疫接种后,可以阻断大部分产时和产后HBV的传播,不增加婴儿再感染的机会。,(一) 肝炎,2、乙肝 (2)不母乳喂养: HBsAg+ 母亲的初乳HBV-DNA(PCR法)检出率38%,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和乙肝疫苗联合免疫后,母乳喂养6月龄和1岁时抗-HBS阳性率 人工喂养儿, 意味着母乳喂养的婴儿抵抗乙肝病毒的能力较弱;,四、母亲患传染病 (一) 肝炎 2、乙肝,乙肝妈妈在选择母乳喂养应该慎重: 1 单纯乙肝携带者,新生儿出生后接种乙肝疫苗, 可以喂母乳。 2 小三阳,检测HB

9、V-DNA的病毒复制量:很低或没有,出生后注射乙肝疫苗后,可母乳喂养。,(一) 肝炎 2、乙肝,乙肝妈妈在选择母乳喂养应该慎重: 3 HBV-DNA阳性或大三阳,特别是肝功能异常者, 母乳传染性大。可于妊娠期和产后分别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减少宫内垂直感染的机会; 并不建议母乳喂养。,四、母亲患传染病 (一) 肝炎 2、乙肝,4、 乙肝妈妈实行母乳喂养时,应注意: (1)喂奶前应洗手,用温热的干净毛巾轻轻 擦拭奶头后再给孩子喂奶。 (2)奶头皲裂或婴儿口腔溃疡,应暂停母乳喂养。 (3)孩子和妈妈的用品隔离。 擦洗用的毛巾、脸盆,喝水用的杯子独立使用。 (4)婴儿定期检测乙肝抗原抗体。,四、母亲患

10、传染病 (一) 肝炎,3、丙肝 母乳喂养与非母乳喂养垂直传播率无差异。 告知母乳喂养的优点: 母乳中存在许多特异的和非特异性的抗菌物质(免疫球蛋白,干扰素等抗菌物质),有较好的免疫功能;,3、丙肝,母乳喂养的新生儿人群,在消化道、呼吸道感染,过敏性疾病,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和新生儿猝死综合征等的感染率和发生率均较低。 提示:母乳喂养不是婴儿感染HCV的危险因素。 母乳喂养不增加新生儿HCV感染的概率。 与婴儿HCV感染无关。,五、妊娠合并症 (一)妊娠糖尿病,母乳喂养对糖尿病母亲有特殊的好处: 1、缓解精神上的压力,哺乳时分泌的泌乳素可以让母亲更放松、并有嗜睡感; 2、减少成年后患糖尿病的风险;

11、3、减少母亲治疗所需要的胰岛素用量;,五、妊娠合并症 (一)妊娠糖尿病,4、能有效缓解糖尿病的各种症状,许多母亲在哺乳期间病情部分或全部好转。 5、胰岛素分子太大,无法渗透到母乳中; 口服降糖药,在消化道可被破坏,不能进 入母乳。 6、 糖尿病患者容易感染各种病菌,母乳喂养期间要格外注意血糖水平、注重个人卫生、保护好乳头不受感染。,五、妊娠合并症 (二)甲状腺疾病,1、甲状腺功能亢进(hyperthyroidsm) 哺乳期首选:丙硫氧嘧啶,(乳汁中浓度低)。 哺乳母亲每日服 33 10mg他巴唑, 哺乳是安全的。 每24周监测一次新生儿甲状腺功能 (血清甲状腺素和甲状腺刺激激素)。 关注新生儿

12、特异性反应:发热、皮疹、白细胞减少等。 无条件随访婴儿,不强调母乳喂养 甲亢母亲,产后监测甲状腺功能,调整用药, 丙硫氧嘧啶300mg/日,或他巴唑10mg/日,不建议哺乳; 放射性碘131治疗时,应暂停喂母乳,定时挤奶; 疗程结束后,检验乳汁中放射性物质的水平达正常可哺乳。 有些母亲暂时断奶4个月以后还可再泌乳。,五、妊娠合并症 (二)甲状腺疾病,2甲状腺功能低下: 乳汁中可测出甲状腺素,母乳喂养不是禁忌。 甲状腺功能低下存在遗传倾向。 新生儿出生后可测定血清T4、TSH等,除外婴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发现婴儿甲状腺水平降低,可给宝宝服用甲状腺增强药物。 服用甲状腺素替代治疗的母亲,仍然可

13、以母乳喂养,可定期检测婴儿的甲状腺功能。,五、妊娠合并症 (三) 母亲患有精神病,可试着让母婴呆在一起,给予她们共同的照顾。 找一个帮手与母亲呆在一起,帮助母亲喂哺婴儿,以确保母亲不致忽视或伤害婴儿。 如果精神病母亲有伤害婴儿的意向或行动,则不建议实施母乳喂养。,五、妊娠合并症 (四) 产后抑郁症,分析抑郁症的原因,针对性的解除她的顾虑。 担心自己乳汁分泌不足的,通过观察婴儿的吸吮和吞咽动作,给母亲信心。 如果病情严重,需用药物进行治疗时,应考虑药物对婴儿的影响,必要时服药期间,暂停喂养,定时挤出乳汁; 不用抑郁症药物时,再恢复母乳喂养。,五、妊娠合并症 (五) 癫痫,妇女在哺乳初期,最好不要

14、服用毒副作用较强的抗癫痫药。 如果病情不稳定,担心发作严重,需要坚持服药。应停止母乳喂养,并将乳母和婴儿隔开。,六、不宜母乳喂养的母亲,权衡哺乳对母婴的安全和危害性, 结合病情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母亲身心能否承受哺乳等因素做出正确选择。,六、不宜母乳喂养的母亲,(一)母亲: 1、母亲正患传染病急性传染期:各型传染性肝炎的急性期,或活动期肺结核的患者,或流行性传染病患者。 2、母亲为心脏病患者,而且心功能在、级或心衰患者。 3、乳母为严重的肾脏、肝脏疾病或其他重要脏器功能损害, 哺乳有可能增加母亲的负担,导致病情恶化者。,六、不宜母乳喂养的母亲,4、严重精神病、反复发作的癫痫,先天代谢性疾病的患者

15、。 5、需要进行化疗或放射治疗的乳母; 6、产后严重并发症需进行治疗的母亲,应暂时不进行哺乳。可在病情允许情况下,由医务人员协助挤奶,以保持泌乳,待病愈后再进行哺乳。,六、不宜母乳喂养的母亲,(二)婴儿,确诊为先天代谢性疾病患儿,如苯丙酮尿症、枫糖尿症和半乳糖血症的患儿,不宜用母乳和其他乳类喂养,须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宜营养品。,七、母亲用药时的母乳喂养,大多数药物只能少量进入母乳。 只有少数的药物会影响婴儿。 很少因母亲用药而必须停止母乳喂养。,可给母亲换用不太会出现问题的药物。,七、母亲用药时的母乳喂养,必须停止母乳喂养(少数药物副作用): 治疗精神病的药物或者抗惊厥药物, 引起哺乳的婴儿嗜

16、睡或衰弱无力,特别是苯巴比妥类和安定(对小于一个月婴儿副作用可能大)。 换对婴儿影响较小的药。 没有药物换:继续母乳喂养和观察婴儿。 出现副作用,则可能必须停止母乳喂养。,七、母亲用药时的母乳喂养,避免使用某些抗生素: 母乳喂养的母亲所用的抗生素大多数对婴 儿是安全的。最好避免用氯霉素和四环素。 但如果这几种抗生素中的一种被选为治疗母亲的药物,则继续母乳喂养并观察婴儿, 大多数情况是不会出现问题的。,七、母亲用药时的母乳喂养,避免给母亲用磺胺类药物: 可加重新生儿黄疸及粒细胞减少。 避免用减少奶量的药物: 含有雌激素的避孕药, 噻嗪类利尿剂(双克)。,七、母亲用药时的母乳喂养,大多数其他常用药在常用剂量范围内是安全的。 如果对母乳喂养母亲用的药物不太了解,可以: 1、查手册中的药物表,或者用更详细的药物表。 2、鼓励母亲继续母乳喂养,同时注意观察,及时发现问题。 3、注意对婴儿的副作用,如:不正常的睡眠、不愿 吃奶、黄疸,特别是在母亲需要长期服药的情况下。 4、向更专业的保健工作人员请教,如医生或药学家。 5、如果为此担忧,则找一种知道是安全的药物替换。 6、如果婴儿出现副作用,而不能改变母亲的治疗,则考虑暂时改换喂养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