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总复习 主题二 法律教育 第三单元 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八下)课件 新人教版1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55504015 上传时间:2018-09-30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6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政治总复习 主题二 法律教育 第三单元 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八下)课件 新人教版1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中考政治总复习 主题二 法律教育 第三单元 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八下)课件 新人教版1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中考政治总复习 主题二 法律教育 第三单元 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八下)课件 新人教版1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中考政治总复习 主题二 法律教育 第三单元 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八下)课件 新人教版1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中考政治总复习 主题二 法律教育 第三单元 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八下)课件 新人教版1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政治总复习 主题二 法律教育 第三单元 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八下)课件 新人教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政治总复习 主题二 法律教育 第三单元 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八下)课件 新人教版1(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 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八年级下册),1教育对个人和国家有何重要意义? (1)教育是每个人生活的准备,是获得独立生活的必要前提。教育能为人们未来的幸福生活奠基。要让短暂的生命发光、有尊严有意义地度过一生,必须接受教育。 (2)教育能唤起人的潜能,不断提高和革新自己,从而开辟人性发展的道路,奠定走向未来的基础。只有通过接受教育,才能增长才干,丰富人生,享受现代文明,在职业活动和其他活动中获得成功。教育对一个人的成败至为关键,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获取知识,知识改变命运。对于民族、国家来说,教育成就未来。,2受教育权的含义 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

2、的权利。受教育是一项基本的人权。依据法律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考点拓展: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1)公民个人的角度:就公民个人来说,只有接受教育,才能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受教育可以使我们更有可能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在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自己也能获得相应的报酬,从而更好地享受现代文明的成果。因此,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2)国家的角度,从国家的角度来说,要实现现代化,提高公民的文化和科学素质是关键。这就要求每一个公民都有责任通过接受的教育,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力争为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多做贡献。所以,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

3、基本义务,3义务教育的含义、法律保障、年限和显著特征分别是什么? (1)含义: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事业。 (2)法律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宪法。 (3)年限:九年。 (4)显著特征:强制性,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推行和实施;公益性,即不收学费、杂费。公益性是与免费性联系在一起的;统一性,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标准、教学标准、建设标准、学生公用经费标准等。,4受教育权的重要性是什么?怎样维护受教育权? (1)重要性:受教育是法律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是我们成长和发展的基础。 (2)维护受教

4、育权:我们可以采用非诉讼方式维权:向学校老师或亲朋好友求助,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向当地政府或教育主管部门反映情况,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向有关社会团体(如妇联或居委会)反应情况,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或采取诉讼方式维护: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5为什么要珍惜受教育权,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1)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义务必须履行。 (2)在我们这个发展中的大国办教育、普及义务教育很不容易,父母辛勤劳动供子女读书也不容易。为了自己的发展、国家的富强、社会的进步,我们一定要珍惜受教育的机会,履行受教育的义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误区警示:受教育

5、是法律赋予每个公民的权利,因此,我们可以随意放弃。 点拨:受教育不仅仅是权利,也是法律规定的义务。教育决定这国家的未来,每个公民都有责任通过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贡献。,6正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必须履行哪些义务(我们怎样履行受教育的义务、珍惜学习机会)? (1)最主要的三项义务:认真履行按时入学的义务;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不得中途辍学;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 (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过程中,要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注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必须接受教育、勤于学习

6、,更新知识、提升能力,学会学习;树立远大理想,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建功立业。,7财产怎样分类? 国家所有的财产;集体所有的财产;个人所有的财产。 8什么是财产所有权? 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它是财产归谁所有在法律上的表现,是一种直接与经济利益相联系的民事权利。 9法律为什么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重要性)? (1)公民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直接关系到公民本人和家庭成员的衣、食、住、行,是实现公民其他权利的物质基础。 (2)切实保护公民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对于维护公民的正常生活,激励其积累财富、创造财

7、富,具有重要意义。,10国家通过哪些法律手段维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 (1)我国的民事法律是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重要武器。国家审判机关依据民事法律,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责任。 (2)我国的刑事法律是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锐利武器。国家审判机关依据刑法,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11当我们的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时,应该如何做? (1)当财产所有权的归属发生争议时,我们应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其所有权。 (2)当我们的财产被他人非法占有拒不归还时,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强令不法占有人返还原物。 (3)当我们的财产受到不法侵害已经毁坏或者灭失时,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

8、求侵权人赔偿损失。 (4)当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出现行政违法现象时,如非法没收财产等,当事人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依法撤销裁决,或予以行政赔偿,以维护自己的财产所有权。,12遗产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必须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财产;必须是公民个人所有的财产;必须是合法的财产。 13什么是被继承人、继承人、继承权?继承权的法律保障是什么? (1)被继承人:法律上将遗留财产的死者称为被继承人。 (2)继承人:法律上将依法继承死者遗产的人称为继承人。 (3)继承权:是指继承人依法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 (4)法律保障:继承法,宪法等。,14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包括哪些人?这个范围是

9、依据什么确立的? (1)范围:包括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2)依据:上述范围,是根据血缘关系、婚姻关系和抚养关系(包含收养的和继养的)确立的。 15法定继承的遗产顺序是怎样的? 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继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得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或者第一顺序继承人放弃继承权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16实现继承权的方式有哪些? (1)依照我国继承法,继承方式包括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继承方式。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 (2)公民还可以通过遗赠取得遗产。法定继承

10、人以外的人获得遗嘱中指定的遗产,不属于遗嘱继承,而属于受遗赠人依据遗赠人(立遗嘱人)的遗赠取得遗产。受遗赠人获得遗赠的遗产,受到我国法律保护。,考点拓展1:法定继承中遗产份额分配原则。 (1)一般情况下,应当均等分配。 (2)特殊情况下,经继承人协商同意,可以不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应当予以照顾;对有抚养能力和条件但没有尽义务的继承人应当少分或不分;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抚养义务或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可以多分。,考点拓展2:遗嘱继承必须具备的法定条件。 (1)遗嘱人对遗嘱所处分的财产必须是有处分权的。 (2)遗嘱继承人必须是法定继承人中的人一或数人,但不受继承顺序的限

11、制。 (3)遗嘱人必须具有立遗嘱的能力,所立遗嘱必须是真实意思表示。 (4)遗嘱应当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 (5)遗嘱的内容和形式必须合法。,17当我们的继承权发生争议时,应该怎样做? (1)法律角度:我国继承法规定,继承人应当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协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道德角度:在严格遵循法律规定的同时,还要大力传承和弘扬注重情义、互谅互让的中华传统美德,摒弃不顾别人、自己多占的心理;作为继承人的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关爱、相互尊重、相互宽容,而不要见利忘义、斤斤计较。,18未成年人依法

12、享有财产继承权 (1)未成年人的继承权应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行使,或征得法定代理人同意后行使。 (2)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继承案件,应当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继承权和受遗赠权。 (3)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的财产继承权受到侵犯时,不要忍气吞声,要增强维权意识,学会依靠社会力量,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19什么是智力成果?为什么要保护智力成果(重要性)? (1)含义:主要依靠人类脑力劳动所创造的劳动成果,表现为科学技术成就、发明创造以及文学艺术作品等。 (2)重要性:人类已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发明创造以及其他创造性智力成果,更加凸显其重要性。给予创新成果以智力成果权保护,是对创

13、新精神最有效的鼓励。为了激励人们创造无形的财产,各个国家先后通过立法保护智力成果所有人的权益。,20什么是智力成果权? 智力成果权也称为知识产权。通常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以及反不正当竞争中的商业秘密等。 21未成年人是否享有智力成果权?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受到侵害,应该怎么办? (1)公民创造智力成果没有年龄限制,享有知识产权当然也不受年龄限制。国家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荣誉权不受侵犯,而且,对有特殊天赋或有突出成就的未成年人,国家、社会、家庭和学校还应为他们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2)如果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遭到非法侵害,可以由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要求有关机关予以法律保护,要

14、求侵权人承担法律责任。,误区警示:未成年人没有智力成果权。 点拨:因为社会上许多人不注意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所以人们往往认为只有成年人才有智力成果权,未成年人没有智力成果权,这种观念会误导我们未成年人。 公民创造智力成果没有年龄限制,享有知识产权当然也不受年龄限制。国家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荣誉权不受侵犯。如果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遭到非法侵害,可以由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要求有关机关予以法律保护,要求侵权人承担法律责任。,22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或他人)的智力成果权? (1)保护智力成果权,有赖于公众的维权意识。 (2)作为一个公民,当自己的智力成果受到非法侵害时,要运用法律武器来维

15、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同时,还要积极参与社会对智力成果的保护,尊重他人的脑力劳动,不做侵害他人智力成果的事情。,23消费分成哪两类?成为消费者有哪几种情形?消费者和经营者有何关系? (1)消费分为两类:物质消费和精神文化消费 (2)消费者有两种情形:购买商品或享受服务。 (3)消费者与经营者的关系:消费者选择、购买商品,等于对市场上的商品及其经营者投票,因而对于经营者来说,顾客就是“上帝”,消费者决定经营者能否被认可。,24为什么消费者的权益需要保护(消费者常被侵权的原因)? (1)在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关系中,经营者处于有利地位。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往往处于不利地位。 (2)经营者往往有强大的

16、组织和强大实力,消费者往往势单力薄,容易发生“店大欺客”的现象,这导致消费者处于不利地位。 (3)还有个别经营者见利忘义,利用自己所处的有利地位损害消费者的利益。,考点拓展:如何营造放心的消费环境? (1)国家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使生产企业有法可依。 (2)有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依法规范生产者的行为。 (3)生产企业和经营者要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加强行业自律,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4)消费者应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消费安全意识,掌握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知识及相关法律,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制假售假的违法行为。,25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有何意义? (1)必要性:消费者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充当最后购买

17、和消费的角色。消费者所付出的费用,已经包括商品的成本和经营者所赚取的利润。因此消费者有权以合理的价钱,购买符合自己需要的商品。 (2)重要性(意义):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有利于促进生产的发展,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让人们过上更加美好、安全的生活。,26我国专门保护消费者的法律是哪一部?这部法律规定消费者享有哪些权益?怎样理解这些权利? (1)专门保护消费者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2)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我国消费者享有以下权益:安全权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所享有的保障其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身安全权,二是财产安全权;知悉真情权是消费者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自主选择权是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公平交易权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所享有的获得质量保障和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的权利;依法求偿权是指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