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501496 上传时间:2018-09-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地理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地理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地理学习现状分析及对策摘要:高中地理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科学知 识,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一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 发展观的一门基础课程。但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普遍感觉地理不好学。通过我校对 各年级的学情调查,更进一步反映出高中生地理学习现状。可以概括为“深感困难” 。 一、高中地理学习现状“困难”分析 1,对地理学科缺乏正确的认识。 首先是由于中考地理所占比重较小,老师,家长,学生长期把地理划分到“豆芽科” , 正是这种尴尬的学科地位,很多学生不认真学习初中地理,到高中仍然认为是副科,思想 上不重视,而高中地理难度较大

2、些,所以学生感觉困难。其次,地理是一们边缘学科,文 理知识交叉,具有较高的综合性,理论性,实践性。本身学习也确有一定难度,导致学生 畏惧心理。 2、 缺乏科学的地理学习方法。 地理是文科中的理科,因此地理学习不是单纯的记忆。事实上,很多学生甚至老师, 在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常常认为背一背就可以,有的还只在考试前临时抱佛脚。形成了重记 忆,轻理解,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导致学生感觉能看懂地理教材,知识点也能记住,听 课也能听懂,但做题就很困难,因此很茫然,困惑。感到付出了,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 从而厌倦学习地理。 3、 学科思维能力差,举一反三能力,思维变通性差。 地理学科综合性强,包罗万象,客观上

3、要求思考问题要全面,有逻辑性。学生作业和 试卷反映出其思维不全面,深度不够,有很大的局限性。比如:分析“三大火炉”的成因, 只答出自然的原因(副高控制和河谷地形) ,而如工业的发展大量废气的排放等人为的因素 就很少涉及,思考问题不全面。 4、不勤于,善于运用地图。 前苏联地理学家,乌中斯基说过“把图片带进教室,就是哑巴也会说话” ,可见地图 在地理学中的重要地位。地图是地理知识的载体,离开地图谈不上地理学习。由于初中地 理教学薄弱,导致学生地图基础知识不牢,读图识图和运用地图的能力较差。再加之学生 知识面狭窄,其他相关学科(立体几何,理化生)知识欠缺等原因,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 困难。 5、对教

4、师有过度的依赖心理 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普遍对教师有依赖心理,缺乏学习的主动钻研精神.上课时, 许多学生的学习只是跟着老师的节奏被动的学习,没有计划性,惯性运转,老师讲什么, 自己就学习什么,完全不能围绕学习内容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有时注意力不集中,对要 点没听到或没听全,不是想办法加以补救,而是得过且过,结果是笔记记了一大堆,问题 也一大堆;还有一部分学生晚上加班加点地学习,白天上课没精打采,或是上课根本不听, 自己另搞一套,结果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做作业时乱套题型,总希望教师提供详尽的解 题示范,进而一步一步地生搬硬套.平时不善于归纳总结,期望教师替自己把地理问题进行 归纳概括并分门别类地

5、一一讲述。 6 学习意志力薄弱 地理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它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 辑性和广 泛的适用性,因此它正不断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学好它需要 中学生有不怕吃苦、 多学多练的精神和持之以恒的意志力.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的发育期,也是智、情、意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的思想情感容易波动,缺乏克服困难的信心与毅力.因 此,尽管许多中学生知道地理学习应当勤奋,但往往知而不行或不能持之以恒.即使下了决 心,也只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只能维持三分钟热度.一旦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受到挫 折与打击,便会轻易地放弃. 7、 学生地理合作探究意识不强合作学习是指教学条件

6、下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与“竞争学 习” ,我国一般多采用的是小组合作学习.在新课改中,不但强调师生互动,更主张生生合 作,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和协作精神.而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中学生由于知识和经验背景的 差异,缺乏相互倾听的意识及分享与交流的习惯,合作探究学习常常流于形式化.表现为小 组合作学习时,学习好或者性格外向的学生频频发言,其他同学则坐在座位上发呆,小组 汇报时,发言的也仍旧是那一两个学生.此外,性格差异的影响和家庭教育环境的不同也导 致一部分学生缺乏地理合作探究意识。二、 地理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些策略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

7、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有动 力。对学生来说,对学科的兴趣首先来自对老师的认同。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因此, 地理教师应具备高尚的师德和人格魅力,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真心关心学生。同时, 还应具备精湛的教学技术,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果教师单纯讲 念,学生被动地听,然后让学生去背,去记,这种枯燥的教学方法,会挫伤了学生学习的 积极性。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课堂内容的不同,灵活安排,力求做到每堂课的方法有所不 同,不断变换方式刺激学生,使其有新鲜感。在讲课时还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加插一些地理 小故事。同时,教师再配以幽默的语言,会使课堂更加妙趣横生。2、 理论联

8、系实际。教学素材的选取要充分围绕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学生终生有用的地理。让学生真正 感受到掌握地理知识对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现实意义,才能产生学好地 理的强烈欲望,形 成强烈的求知动机。比如:我们在讲气象灾害时,可以联系去年重庆的伏旱天气,全国大 部分地区出现的暖冬天气,给人们造成的影响有那些?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其形成原因是什 么?这样让学生感到地理的确是一门很有用的学科,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身边的很多问题和 现象,这样在他们心里会产生一股要学好地理的强大动力,从而提高了地理学习效率。 3、 精心设问,循序诱思,培养学科思维能力。课堂上,恰到好处地运用由教师精心设计的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之一。在

9、设 计提问时,要注意面对学生实际认知水平,提问应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并且可操作性 和针对性要强,要利于思考和便于讨论。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认真研究学生已有的知识 和经验,大量收集学生在日常活动中可能接触到的社会、经济、科学和生活中的各种信息, 结合某节课教学目的的要求,设计出为课堂教学服务,且能使这些感性和零散的知识提高 到理性知识的提问。提高独立思考、分析和研究问题的能力。这样层层深入,步步诱导, 不但降低了知识的难度,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课堂提问设计得当是优化教学的重要方面之一,同时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应注意 自身的情感渗透,使提问在学生心灵

10、中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促进提问目的的实现,从而获 得理想的效果。4、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地图是地理独有的知识载体,地理知识、原理、规律,以及考核形式都集于地图一身, 掌握了图就把握了地理脉络。况且从心理学讲图形又比文字好记,可以说是地理学科最好的学习方法。教学可从地图入手,把地理事物、地理规律都落实在地图上,因此,平常记 忆时要做好图文转换,尽可能将地理课本中所有的知识点放在各类图形上去理解与掌握, 不要凭空去记、去背,学会图文转换。例如一幅等高线图,能从图上等高线的走向、密度、 递变规律中读出山地的走向、坡度的大小、发展农业的方向等等。 做题时要学会看图, 可以按以下步骤展开:先看图名,若是

11、区域图,可知道其所在的位置,若是统计图,可知 道其反映的是什么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其次是观察图例或注记;最后观察图像内容,根 据题目要求或图中信息,解决问题。解此类题的关键是会透过现象(图的形态特点事事物的 分布等)看本质(提示这一现象的原因或内在规律)。 5、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习效益。 地理有许多相当难理解的图表、地理成因、地理运动过程、复杂的地理方位,如果是 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讲授,不但学生感到很难理解,而且时间长了,会产生一种厌烦的情 绪,从而讨厌学习地理。现代多媒体技术集声音,图象,文字于一体,直观,容易接受。 比如:在讲地球上的昼夜交替,昼夜长短的变化时,可以制作一些多媒体课

12、件,用动画的 形式展示给学生。就很形象生动,便于理解。 最后,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落实常规,收 获细微,做好学法指导。学习最重要的是要落到实处。落实就是能力,实干就是水平。教 学中不但要让学生喜欢学习地理,还要教会他们如何学习地理,怎样预习,怎样听课,笔 记,完成练习时的注意事项,以及应试技巧,心理调节等方面,都应该做好指导工作。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本身具有一定的难度。同时更是一门实用性和趣味性很 强的学科。地理工作者应该不断地研究地理学科知识,挖掘地理素材,探寻教学方法,调 动学生的积极性,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使其能科学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发 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和生产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