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材料解析题汇编(梅青中学)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501473 上传时间:2018-09-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必修一)材料解析题汇编(梅青中学)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材料解析题汇编(梅青中学)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材料解析题汇编(梅青中学)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材料解析题汇编(梅青中学)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材料解析题汇编(梅青中学)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一)材料解析题汇编(梅青中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必修一)材料解析题汇编(梅青中学)(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中历史(必修一)材料解析题汇编高中历史(必修一)材料解析题汇编一、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1.阅读下列材料: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一秦朝三公九卿示意图秦朝三公九卿示意图 唐朝三省六部示意图唐朝三省六部示意图 明朝中央机构示意图明朝中央机构示意图材料二材料二 当代史学家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律作了如下总结: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政机构。当这些辅政机构和官员的权力较重时,皇帝又从更为亲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出一些人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政机构和官员,剥夺其实权,仅保留虚衔或使之

2、变为荣誉职称。然后又进行下一轮的循环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这种不断的转移与分散,是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材料三材料三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割,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郡国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柳宗元封建论材料四材料四 地方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没有来自中央的旨诏,地方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征收制度,也不得调动军队。此外,地方官员还要定期朝见皇帝,向皇帝述职。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材料五材料

3、五 清朝疆域全图(清朝疆域全图(18201820)见右图(1)根据材料一,简要分析概括相权的变化过程。秦朝由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唐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被分割并相互制约;明朝废丞相,皇帝直接掌秦朝由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唐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被分割并相互制约;明朝废丞相,皇帝直接掌管六部。管六部。(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汉、宋、清为加强专制主义采取的相应措施。汉朝:汉武帝频繁更换宰相,并任用身边侍从等为尚书令、侍中,形成汉朝:汉武帝频繁更换宰相,并任用身边侍从等为尚书令、侍中,形成“中朝中朝”决策机构,限制三公权力。宋朝:决策机构,限制三公权力。宋朝:中书门下行使

4、宰相权力,设置枢密使、参知政事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军权、行政权和财政权。清朝:设置军机处。中书门下行使宰相权力,设置枢密使、参知政事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军权、行政权和财政权。清朝:设置军机处。(3)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出我国古代君主专制演进的趋势。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4)根据材料三,请回答在秦朝和汉朝,地方的行政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柳宗元对这两种制度有什么不同评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地方行政制度特点?秦朝到汉朝地方行政制度变化:从郡县制变成了郡国并行制。柳宗元认为:郡县制能使中央有效的管理地方,从秦朝到汉朝地方行政制度变化:从郡县制变成了

5、郡国并行制。柳宗元认为:郡县制能使中央有效的管理地方,从而维护国家的统一;郡国并行制的实行,封国的出现,使地方割据势力增强,威胁到国家的统一。郡县制特点:中央而维护国家的统一;郡国并行制的实行,封国的出现,使地方割据势力增强,威胁到国家的统一。郡县制特点: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垂直管理地方,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5)根据材料四,请回答这是什么时候的什么行政管理制度?这种制度对于当时和后世有什么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从秦到清朝的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表现出什么趋势?这是元朝行省制。行省制影响: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中央

6、和地方的关系这是元朝行省制。行省制影响: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也是中国行政制度的一大变革,对后世影响极大,是省制的开端。趋势:中央集权加强,地方势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也是中国行政制度的一大变革,对后世影响极大,是省制的开端。趋势:中央集权加强,地方势力削弱。力削弱。2(6)根据材料五,近代中国版图是在什么时期基本确立的?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清朝实行的边疆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设立什么机构管辖?尤其是在西南地区,清政府实行了什么政策,该政策有何作用?中国版图在清朝中国版图在清朝康康熙熙、雍雍正正、乾乾隆隆时时期期确确立立。原原则

7、则:尊尊重重各各民民族族的的社社会会习习俗俗和和宗宗教教信信仰仰,笼笼络络各各民民族族的的上上层层分分子子;大大事事集集权权,小小事事放放权权,因因地地制制宜宜进进行行行行政政管管理理。设设立立理理藩藩院院管管理理边边疆疆民民族族事事务务。在在西西南南,实实行行改改土土归归流流。作作用用:大大大大加加强强了了中中央央政政府府的的统统治治。(7)综上,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认识?认认识识:有有利利于于多多民民族族国国家家的的统统一一和和巩巩固固;有有利利于于社社会会的的安安定定和和封封建建经经济济文文化化的的发发展展和和繁繁荣荣;有有利利于于集集中中人人力力、物物力力、财

8、财力力进进行行大大规规模模经经济济建建设设。但但到到封封建建社社会会后后期期,阻阻碍碍了了生生产产力力的的发发展展和和社社会会进进步步;专专制制极极易易造造成成政政治治的的腐腐败败;严严重重扼扼杀杀了了社社会会创创造造力力和和思思想想的的发发展展。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1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一:签订南京条约 材料二材料二:签订马关条约 材料三材料三:签订辛丑条约材料四材料四 日本军国主义妄图独占由来已久。1868 年开始的明治维新以后七十余年,日本发动和参与了一系列侵略战争。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侵略者从国民党政府手中

9、相继夺去大部分重要城市,占领了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大片土地。据不完全统计,在日本侵略军的屠刀下,中国死伤人数 3500 万,仅南京大屠杀就死亡 30 万人以上。从关内骗到东北的劳工被残害致死的,不下 200 万人。此外,还有令人发指的细菌战、化学战。按 1937 年的比值计算,日本侵略者给中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1000 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 5000 亿美元。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罪行,成为历史上最野蛮、最残酷的一页。江泽民在首都各界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50 周年大会的讲话 (1)简述三幅图中条约签订的背景分别是什么?对中国社会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18401842 年鸦

10、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年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94189418951895 年中日甲午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年中日甲午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1900190019011901 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材料二马关条约与材料一南京条约最大不同的是哪一条?反映了帝国主义侵华怎样的新阶段特征?该条约在 19 世纪末对列强侵华局面产生了何种影响?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反映了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的要求。在条约的刺激下,允许

11、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反映了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的要求。在条约的刺激下,19 世纪末,列世纪末,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有关史实,概括指出“明治维新以后七十余年”,日本发动和参加的一系列侵华战争及其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中日关系在什么时候实现正常化?原因是什么?侵华战争:侵华战争:1894 年挑起甲午战争、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策动九一八事变和华北事变、制造七七事变和发动年挑起甲午战争、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策动九一八事变和华北事变、制造七七事变和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滔天罪行:侵占大片领土;屠杀、残害数千万中国人;发动细菌战、化学战;掠

12、夺、毁灭中国巨全面侵华战争。滔天罪行:侵占大片领土;屠杀、残害数千万中国人;发动细菌战、化学战;掠夺、毁灭中国巨额财富。额财富。19721972 年,田中角荣访华。中美关系缓和推动了中日关系正常化。年,田中角荣访华。中美关系缓和推动了中日关系正常化。2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一 “天山南北两路粮产丰富,瓜果累累,牛羊遍野,牧马成群。煤、铁、金、银、玉石藏量极为丰富。所谓千里荒漠,实为聚宝之盆。我朝定鼎燕都,蒙部环卫北方,百数十年无烽燧之警是故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3蒙古者所以卫京师。俄人拓境日广,由西向东万余里,与我北境相连若此时即拟停兵节饷,自撤藩篱

13、,则我退寸,而寇进尺。 ”“为划久安长治之策,纾朝廷西顾之忧,则设行省、改郡县,事有不容己者。 ” 左宗棠材料二材料二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明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我胸中还氲氤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闻一多七子之歌台湾材料三材料三 “吾人对于中国群众,不能视为已成衰弱或已丧失德性之人,彼等在实际上,尚有无限蓬勃生气至于中国所有之好战精神,尚未完全丧失,彼等之败,只是由于武器不良之故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之事,实为下策。 ” 瓦德西拳乱笔记(1

14、)材料一反映了清政府当时正面临什么危机?结合材料,左宗棠坚决主张出兵的理由有哪些?该危机结局如何?针对左宗棠所提“久安长治之策” ,清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巩固新疆?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俄国向新疆扩张侵略势力,强占伊犁地区。出兵理由: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俄国向新疆扩张侵略势力,强占伊犁地区。出兵理由:新疆物产丰富;新疆物产丰富;保卫蒙古和京师保卫蒙古和京师的战略价值;的战略价值;俄国蚕食中国领土,不能任其得寸进尺。结局:左宗棠击败入侵的阿古柏,收复新疆左宗棠,曾纪泽俄国蚕食中国领土,不能任其得寸进尺。结局:左宗棠击败入侵的阿古柏,收复新疆左宗棠,曾纪泽赴俄国谈判,收回伊犁。措施:赴俄国谈判,收回伊犁。

15、措施:1884 年在新疆设行省。年在新疆设行省。(2)材料一诗中“郑氏的英魂”是指谁?“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是指什么历史事件?“背城一战”则是指什么斗争?在这次斗争中涌现了哪些英雄人物?明朝郑成功。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签订明朝郑成功。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签订马关条约马关条约 ,割台湾给日本。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丘逢甲、徐骧、刘,割台湾给日本。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丘逢甲、徐骧、刘永福等。永福等。(3)依据材料四说明义和团运动的历史功绩。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3 3、政治变革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对历史的演进和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漫长而艰难的演进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秦琅邪刻石记载:古之五帝三王,知教不同,法度不明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昭明宗庙,体道行德,尊号大成。材料二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