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1导学案 2017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501159 上传时间:2018-09-30 格式:DOC 页数:102 大小:5.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物理必修1导学案 2017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高一物理必修1导学案 2017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高一物理必修1导学案 2017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高一物理必修1导学案 2017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高一物理必修1导学案 2017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物理必修1导学案 2017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物理必修1导学案 2017版(10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简洁实用高效1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1.1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学习目标】1知道质点的概念,理解物体可看成质点的条件,知道科学抽象是常用的研究方法。2知道参考系的概念,理解其作用和会根据实际情况选定参考系。3通过对坐标系的理解,会建立坐标系和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自主学习】1、物体和质点1.质点的概念:用来代替物体的 的点叫质点。2.质点是一种 的物理模型,不是实际存在的物体,是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进行的科学抽象。3.物体看作质点的条件是: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 。4.同一物体能否看作质点是由 决定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二、参考系1.参考系: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被选定的作为_的其他

2、物体。2.同一个运动,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得出的运动结果可能会_;3.参考系可任意选取,但应以观测_和描述运动_为原则;没有特别说明时,通常选取_为参考系。三、坐标系1为了_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2建立坐标系时,必须规定_、_和_。3描述沿直线运动的物体时,建立_坐标系(一维坐标);描述在平面上运动的物体时,建立_坐标系(二维坐标);描述在空间运动的物体时,建立空间坐标系(三维坐标)。4. 位置坐标的正负表示方向,数值表示位置距坐标原点的距离。【典例精析】例 1.(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体积很小的物体一定可以看成质点 B.质量很小的物体才可以看成

3、质点C.体积很大的物体不能看成质点 D.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实际并不存在E.只有低速运动的物体能看成质点,高速运动的物体不能看成质点F.当物体的大小形状对我们所研究问题产生的影响可以忽略时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例 2.下列各种情况中,可以把研究对象(加点者)看作质点的是( )A研究小木块的翻倒过程 B研究一列火车从桥上通过的时间C研究沿水平面运动的木箱的速度 D研究马龙在决赛中发出的乒乓球例 3下列有关参考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的物体不能做参考系 B只有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才能做参考系C参考系可以不同,但对于同一个物体,运动的描述必须是相同的 D要研究某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必须先选定参

4、考系例 4(多选)下列各对物体中,可以认为保持相对静止的是( )A在空中加油的加油机和受油机 B在稻田工作的联合收割机和卡车简洁实用高效2 C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各种车辆 D流水和随水漂流的小球例 5. 一个小球从距地面 4 m 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距地面 1 m 高处被接住坐标原点定在抛出点正下方 2 m 处,向下方向为坐标轴的正方向则小球的抛出点、落地点、接住点的位置坐标分别是( )A2 m,-2 m,-1 m B-2 m,2 m,1 m C4 m,0,1 m D-4 m,0,-1 m例 6. 质点由西向东运动,从 A 点出发到达 C 点再返回 B 点静止。如图所示,若AC=100m

5、,BC=50m,以 B 点为原点,向东为正方向建立直线坐标,则:出发点的位置为 m,B 点位置是 m,C 点位置为 m,A 到 B 位置变化是 m,方向 。C 到 B 位置变化为 m,方向 . 【巩固拓展训练】1第 26 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中国深圳举行,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取了 75 枚金牌、145枚奖牌的优异成绩,名列金牌榜首,在下列比赛项目中,运动员可视为质点的为( )A健美操 B花样游泳 C跳水 D田径长跑2 (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神舟”八号绕地球飞行时,飞船可看做质点B研究“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对接时, “天宫”一号可看做质点C研究火车通过路旁的一根电线杆的时间时

6、,火车可看做质点D研究电子绕原子核的运动情况时,电子可看做质点3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一位法国飞行员在 2000 m 高空飞行时,发现座舱边有一个与他几乎相对静止的小“昆虫”,他顺手抓过来一看,原来是一颗子弹这个情景是因为( )A子弹静止在空中 B子弹飞行得很慢C飞机飞行得很快 D子弹与飞机同方向飞行,且飞行速度很接近4 (多选)甲、乙、丙三人各乘一个热气球,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匀速上升,丙看到甲匀速下降。那么,从地面上看,甲、乙、丙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A甲、乙匀速下降,v 乙v甲,丙停在空中 B甲、乙匀速下降,v乙v甲,丙匀速上升C甲、乙匀速下降,v乙v甲 D甲、乙匀速下降,v乙v甲,

7、丙匀速下降,且 v丙0,a0,物体做减速运动 D v00,a0,物体做加速运动3一物体的加速度为-2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一定做减速运动 B物体一定向反方向运动 C物体速度可能增加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4 (多选)关于物体的运动,下面那些说法是可能的( )A物体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越大 B加速度在减少,速度在增加C加速度和速度都在变化,加速度最大时速度可能最小,速度最大时加速度可能最小 D加速度方向不变而速度方向变化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 B速度改变量v 越大,加速度越大C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加 D速度很大的物体,加速度可以很小6.下列说法中,

8、正确的是( )A.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里变化的位移相等,则物体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简洁实用高效13 B.加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C.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D.加速度方向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变速直线运动7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变速运动,其加速度方向不变,而大小随时间均匀减小,直至等于零,然后保持不变。下面关于这个物体运动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物体的位移不断增大至最大值后保持不变B. 物体的速度不断增大至最大值后保持不变C. 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均匀减小,直至等于零D. 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少,直至等于零8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的速度图

9、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 0t1时间内,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且方向相反B在 0t1时间内,甲、乙加速度方向相同 C在 0t2时间内,甲、乙运动方向相同D在 0t2时间内,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且方向相同9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由图象可知( )A物体做往复运动,在每个周期内的运动轨迹都重合B物体始终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C物体一直沿某一方向做直线运动D物体做往复运动,每经一个周期便向某一方向前进一段距离 专题一 位移时间图像(s-t 图象)【学习目标】1理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2知道什么是位移-时间图象以及如何用图象来表示位移与时间的关系。3理解

10、匀速直线运动的 s-t 图象的意义。【自主学习】一、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里位移相等,这种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2严格的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应该是“在任何相等的时间里面位移相等”的运动,现实生活中匀速直线运动是几乎不存在的,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其特点是速度不变,位移随时间均匀变化。二、位移时间图象(s-t 图象)1表示位移和时间的关系的图象,叫位移-时间图象(或 s-t 图象) ,简称位移图象。2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3坐标轴的含义: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位移。由图象可知任意一段时间内的位移或发生v v0-v00 1 2 3 4

11、 5 6 t(s)vt甲t1t2o乙简洁实用高效14 某段位移所用的时间。4匀速直线运动的 s-t 图象的意义:匀速直线运动的 s-t 图象是一条倾斜直线,或某直线运动的 s-t 图象是倾斜直线则表示其作匀速直线运动。s-t 图象中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斜率(倾斜程度)大小表示物体运动快慢,斜率(倾斜程度)越大,速度越快。斜率的正负(直线倾斜方向)表示速度的方向。s-t 图象中纵轴的截距表示的是物体的初始位置,而横轴的截距表示物体开始运动的时刻,或物体回到原点时所用的时间。s-t 图象中,两物体图象在某时刻相交表示两物体在此时到达了同一位置即“相遇”。s-t 图象若为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则表示物

12、体静止。s-t 图象并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二者不能混为一谈。5变速直线运动的 s-t 图象为曲线,曲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表示物体在该时刻的速度。6s-t 图象的应用:(1)求各时刻质点的位移和发生某一位移对应时间; (2)求速度;(3)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典例精析】例 1. 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关于物体运动的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只要每分钟的位移大小相等,物体一定是作匀速直线运动。B在不相等的时间里位移不相等,物体不可能作匀速直线运动。C在不相等的时间里位移相等,物体一定是作变速直线运动。D无论是匀速还是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位移都跟运动时间成正比。例 2. 某同学以一定速度去同学家送一本书

13、,停留一会儿后,又以相同的速率沿原路返回家,图 3 中哪个图线可以粗略地表示他的运动状态?例 3.(多选)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作直线运动的 s-t 图象,由图象可知( )A甲、乙两质点在 1s 末时相遇B甲、乙两质点在 1s 末时的速度大小相等C甲、乙两质点在第 1s 内反方向运动D在第 1s 内甲质点的速率比乙质点的速率要大例 4.如图所示是 A、B 两物体的 s-t 图象,试判定:(1)A、B 两个物体各做什么运动? (2)前 3s 内 A、B 的位移各为多少?(3)第 3s 内 A、B 的位移各为多少? (4)A、B 两物体运动图线的斜率各为多少?哪个物体速度大?简洁实用高效15 例 5.如图所示为 A、B、C 三个物体作直线运动的 s-t 图。由图可知:_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_物体作变速直线运动。在前 10 秒内三个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分别是_,_,_;三个物体的平均速率分别是_,_,_。【巩固拓展训练】1 (多选)下列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匀速直线运动是速度不变的运动。 B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是不变的。C任意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都相同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D速度方向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2.(多选)下列图像中,属于匀速直线运动图像的是( )A B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