鼾眠、夜惊的中医药治疗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5500985 上传时间:2018-09-30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1.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鼾眠、夜惊的中医药治疗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鼾眠、夜惊的中医药治疗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鼾眠、夜惊的中医药治疗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鼾眠、夜惊的中医药治疗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鼾眠、夜惊的中医药治疗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鼾眠、夜惊的中医药治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鼾眠、夜惊的中医药治疗(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9/30,1,鼾眠、夜惊的中医药治疗,老膺荣 第二临床医学院,2018/9/30,2,目的要求,【掌握】 1、掌握鼾眠、夜惊的中医病因病机和中医药治疗; 2、重点掌握鼾眠、夜惊的中医辨证论治的内服方药。 【了解】了解鼾眠、夜惊的预防与护理、西医治疗手段及其他疗法。 【熟悉】熟悉鼾眠、夜惊的中西医诊断以及鉴别诊断。,2018/9/30,3,鼾 眠,2018/9/30,4,鼾 眠,定义和实质: 鼾,鼻息有声也。鼾眠又称“鼻鼾”、“打鼾”,俗称“打呼噜”。是指睡眠之中的人喉里发出鼾声。 鼾眠的实质是人在睡眠中呼吸声音的一种异常表现,其声音可大可小,也可起伏绵绵,也可间断出现,也有的时强时弱

2、,甚至中间有呼吸间歇,暂停的现象。打鼾之人唤醒后可暂时停止,但再睡时仍可再发,甚则经年累月,睡则必鼾或整夜鼾声不已,也可影响他人睡眠。,2018/9/30,5,诊 断,依据临床症状表现即可诊断。 有些患者自己虽不知道,但其亲属及身边伴睡之人往往可以发现。其特点为无论是夜间还是白昼,只要人睡后,在睡眠之中喉间发出鼾声,可连续不断,也可间断出现。声音强弱不等,甚至有呼吸间歇,暂停现象,唤醒后可暂时停止,睡后又复出现。 如过度疲劳或睡眠姿势不当,偶然一次发生者,可暂时观察,不作病态论。,2018/9/30,6,鉴别诊断,“鼾声呼吸” 鼾声呼吸为一种呼吸异常,多见于外感温热病的严重阶段或中风昏迷的病人

3、,提示:气管内有过多分泌物积聚。 特点:呼吸呈鼾声,但伴有意识障碍,如昏睡、昏迷、惊厥、抽搐等。如见汗出脉微,二便失禁,瞳孔改变等。 多为临危险证,须急救处理,与睡眠打鼾不同。,2018/9/30,7,西医认识,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阻塞性,中枢性,混合性)(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OSAS):特征性打鼾,响亮的鼾声火间断的气喘以及持续2030秒的沉默期交替组成,可因窒息、憋气感惊醒 严重影响睡眠结构:睡眠片断、醒觉次数增加和睡眠质量下降,白天神疲头昏,常有鼻部疾患、扁桃体肥大、上呼吸道感染、内分泌代谢障碍、肥胖等等。,2018/9/30,8,轻度鼾

4、眠证:避免仰卧,调整睡姿(侧躺),调节枕头高度,避免睡前饮酒和服用镇静剂。中、重度者,应减肥,治疗上呼吸道感染,解除阻塞,颈部按摩,手术等。可用非药物疗法:经鼻持续正压气道通气(面罩),牙齿矫正器或舌托。,2018/9/30,9,中国著名病例 祝您健康_健康养生_健康体育_期刊杂志论坛 鼾症不意引杀机 张飞梦中遇刺亡(易俊杰),三国演义第8l回记述: 建安24年12月,关羽父子被东吴俘获遇害后,刘备、张飞急于为关羽报仇,准备挂孝伐吴。张飞帐下的两员末将范疆、张达因制办白旗、白甲不及,被责打得满口出血,并限定来日完备,否则斩首示众。于是,二人商议刺杀张飞,投奔东吴。当晚,张飞醉卧帐中,范、张二人

5、各藏短刀,密入帐中,直至床前。不过,张飞每晚睡不合眼,二人见他须竖目张,一时都不敢动手。后闻其鼾声如雷,方敢近前,以短刀刺入飞腹,飞大叫一声而亡,时年55岁。,2018/9/30,10,中医学病因病机,病因不外乎外感与内伤外感:多因外感风寒,风热之邪,由表入里,侵袭肺卫肌表,阻遏肺气,上焦气机为邪所闭,致肺窍不利,而致打鼾。其他如外感温病后,热邪深入,晚期出现的鼻鼾而伴昏迷者(鼾声呼吸),则不属本章讨论之范围。,2018/9/30,11,内伤: 一、五志过极,心胃火盛,气机不利而致; 二、邪热内郁,肺气壅闭; 三、肥胖体质,痰热内蕴; 四、肝热上扰,气道不通。其总的病机为 气机升降失常,气道壅

6、塞不利,邪扰神机 发为鼾睡。,2018/9/30,12,中医总治则,本证病因虽多,但总的病理机制为气机不利,肺窍受阻,扰动神机,睡中打鼾,总以肺、心、肝、胃及鼻窍,喉咙病变为主,以睡眠为中心,围绕睡眠这一特定环境而发病。 治疗应祛邪扶正,补虚泻实,调畅气机为主,安神定志,通畅呼吸为辅。,2018/9/30,13,辨证论治,外感 (1)外感风寒,肺气郁闭 证候:外感风寒而见头痛,恶寒,身热,鼻塞,流清涕或咳嗽声重,打鼾新作,夜睡时间断发生,舌质红,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解表散寒,宣肺通窍。 方药:三拗汤、杏苏散加减。麻黄4.5 杏仁10 苏叶6 辛夷10 桔梗10 前胡10 葱白三根 生姜3片

7、白薇10,2018/9/30,14,(2)外感风热,肺气失宣,证候:外感风热之邪而见头痛,发热,咳嗽,鼻塞流黄涕,呼吸不利,夜睡打鼾,舌边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治法:清热宣肺,利窍止鼾。 方药:桑菊饮、辛夷散加减。桑叶10 菊花10 辛夷10 知母10 桔梗10 杏仁10 芦根12 甘草6 炙枇杷叶12 薄荷6 (后下),2018/9/30,15,内伤 (1)心胃火盛,气逆于上,证候:劳心思虑,五志过极或食积生热,热郁阳明而见惊悸失眠,心烦不宁,睡即打鼾,每夜不绝或消谷善饥,口臭,腹胀,睡卧不宁,鼻鼾屡作,舌红苔黄,脉滑有力。 治法:清心泻胃,降逆止鼾。 方药:泻心汤、清胃散加减。黄连

8、10 牡丹皮10 生地12 黄芩10 藿香10 枇杷叶12 生石膏30 (先煎)加减法:便秘者加大黄69。,2018/9/30,16,(2)痰热内蕴,肺气不利,证候:体质肥胖,贪食多睡之人或嗜烟好酒,辛辣肥甘,积湿生热,痰热内蕴,肺气不利而见身重困倦,嗜睡鼻鼾,甚则每睡必鼾声不绝,或因鼻塞而憋醒,或夜睡不安,昏昏沉沉,痰多咳吐不爽,舌红苔厚腻或黄腻,脉沉滑有力。 治法:清热化痰,宣肺通窍,醒神止鼾。 方药:黄连温胆汤、苍耳子散加减。黄连10 清半夏10 陈皮10 茯苓12 枳壳12 竹茹10 石菖蒲12 辛夷10胆南星10 苍耳子10 海浮石15 冰片0.3,2018/9/30,17,(3)肝

9、热扰心,肺窍不利,证候:肝阳素亢或郁怒伤肝,气郁化火,肝热扰心,邪热壅闭,肺窍不利而见夜睡不宁,梦扰纷纷,鼾声频作,心烦多怒,面赤口苦,眩晕耳鸣,饮冷溲赤,舌红苔黄。脉弦。 治法:清肝泻热,安神通窍。 方药:龙胆泻肝汤、清心凉膈散加减。龙胆草10 炒栀子10 柴胡10 黄芩10 莲子芯6 生地黄9 泽泻10 羚羊角3石菖蒲10 薄荷6 (后下),2018/9/30,18,中成药治疗,1千柏鼻炎片鼻窍不利之打鼾。 2牛黄清心丸痰热内蕴之打鼾。 3羚羊清肺丸肝热上扰,肺窍不利之打鼾。 4鼻炎康片鼻窍不利之打鼾。 5藿胆丸心胃火盛之打鼾。,2018/9/30,19,中成药知识课本以外,不作要求,千柏

10、鼻炎片 千里光 2424g 卷柏 404g 羌活 16g 决明子 242g 麻黄 81g 川芎 8g 白芷 8g 辅料:滑石粉、蔗糖清热解毒,活血祛风,宣肺通窍。 用于风热犯肺,内郁化火,凝滞气血所致的伤风鼻塞,时轻时重,鼻痒气热,流涕黄稠,或持续鼻塞,嗅觉迟钝,急、慢性鼻炎,鼻窦炎。,2018/9/30,20,牛黄清心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羚羊角(镑.另研.一两) 麝香(另研.一两) 龙脑(另研.一两) 人参(去芦.二两半) 蒲黄(二两半) 白茯苓(去皮.二钱半) 芎藭(一两六钱半) 柴胡(一两六钱半) 杏仁(另研.一两六钱半) 桔梗(一两六钱半) 防风(去芦.一两半) 白术(一两半) 白芍

11、药(一两半) 麦门冬(一两半) 黄芩(一两半) 神曲(一两半) 当归(一两半) 阿胶(炒.一两七钱半) 大豆黄卷(一两七钱半) 肉桂(一两七钱半) 乾姜(七钱半) 牛黄(另研.一两二钱) 犀角(另研.二两) 雄黄(另研 八钱) 金箔(一千二百箔) 甘草(五钱) 乾山药(十两) 白蔹(七钱半) 大枣(另研.一百个) 共 29味,2018/9/30,21,方祖,牛黄清心丸来源于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的“薯蓣丸”,(薯蓣即山药)。原方治疗“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以补虚为主。 治诸风缓纵不随,言语蹇涩,痰涎壅盛,心怔健忘,或发癫狂,并皆治之。 达仁堂29味(局方) 清心化痰,镇惊祛风。用于神志混乱,言语

12、不清,痰涎壅盛,头晕目眩,癫痫惊风,痰迷心窍,痰火痰厥。 资料来源http:/ 27味,镇静安神,化痰熄风的功能。 主治: 心血不足,虚火上升引起的言语不清,神志昏迷,头目眩晕,胸中郁热,惊恐虚烦,痰涎壅盛,癫痫惊风,中风不语,口眼歪斜,半身不逐,手足拘挛等症。 临床常用于高血压病,神经衰弱症,脑血管意外,癫痫等属正气已虚,痰热犯心者。本品有清心安神的作用,被患者誉为“科学凉茶“而广泛应用于临床。,2018/9/30,23,组方特点,主药:山药专理脾胃而补中气; 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加强助气健脾除湿作用; 当归、白芍、川芎补血养阴; 阿胶、大枣、麦冬、柴胡、杏仁、肉桂等药益阴润燥,祛风邪散热

13、,引火归元。 牛黄、麝香、羚羊角等药清心肝经热,凉血解毒开窍。,2018/9/30,24,本药(同仁堂)为清心解毒,祛风化痰之品,既能调和营卫气血,又能清心解热,配伍精妙,温凉协调,不寒不热,清中有补,补中有清,清而泻,泻事有固,无论虚实之人,体质强弱者,皆适宜服用。为治疗风痰之首选。 资料来源:http:/ 40g 桑白皮(蜜炙)25g 前胡 25g 麦冬 25g 天冬 25g 天花粉 50g 地黄 50g 玄参 50g 石斛 100g 桔梗 50g 枇杷叶(蜜炙)50g 苦杏仁(炒)25g 金果榄 25g 金银花 50g 大青叶 25g 栀子 50g 黄芩 25g 板蓝根 25g 牡丹皮

14、25g 薄荷 25g 甘草 15g 熟大黄 25g 陈皮 30g 羚羊角粉 6g 清肺利咽,清瘟止嗽。用于肺胃热盛,感受时邪,身热头晕,四肢酸懒,咳嗽痰盛,咽喉肿痛,鼻衄咳血,口干舌燥。 口服,一次 1丸,一日 3次。 资料来源http:/ (鼻窒,鼻鼽类非处方药品),1 忌辛辣、鱼腥食物。 2 孕妇慎用。 3 凡过敏鼻炎属虚寒症者慎用。 4 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病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 个别患者服药后偶有胃部不适,停药后可消失;建议饭后服用。 6 急性鼻炎服药三天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其他症状,应去医院就诊。 7 用药期间不宜驾驶车辆、管理机器及高空作业等。 8 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儿童应

15、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9 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 10 儿童必须在成人的监护下使用。 11 清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2 如正在服用其他药物,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2018/9/30,27,成分,广藿香、苍耳子、鹅不食草、野菊花、黄芩、麻黄、当归、猪胆粉、薄荷油、马来酸氯苯那敏 【规 格】每片重0.37克(含马来酸氯苯那敏1毫克)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4片,一日3次。 http:/ 份】广藿香叶、猪胆粉。辅料为滑石粉等。 【性 状】本品为黑色的包衣水丸,除去包衣后显灰棕色至棕褐色;气特异,味苦。 【功能主治】芳香化浊,清热通窍。用于湿浊内蕴、胆经郁火所致的鼻塞、流清涕或浊涕、前额头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6克 ,一日2次。,2018/9/30,29,针灸治疗,1体针主穴:迎香、印堂。辅穴:风池、合谷、安眠穴。配穴:通天、上星、肺俞。加减法: 外感风寒,鼻窍不通者,加列缺。 外感风热,鼻塞鼾睡者,加大椎、曲池泻之。 心胃火盛鼻鼾者,加神门、内庭泻之。 肝热上扰鼻鼾者,加太冲、鱼际泻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