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io一体化课程体系设计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5485575 上传时间:2018-09-30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3.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dio一体化课程体系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cdio一体化课程体系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cdio一体化课程体系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cdio一体化课程体系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cdio一体化课程体系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dio一体化课程体系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dio一体化课程体系设计(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CDIO一体化课程体系的设计,陆小华 2008.12.15,三个方面,什么是一体化课程体系? 为什么要一体化课程? 一体化课程体系的要求 CDIO一体化课程体系设计培训才材料 汕头大学的一体化课程体系设计实践,现代质量管理的基本理念和一体化教育思想,戴明环 Plan Do Check Act,一体化专业设计,专业总目标,细化的专业培养目标(知识、能力、素质),实现目标的方法理念,实现目标的计划安排(教学计划),专业目标达成矩阵,课程大纲(知识、能力。,什么是一体化课程体系?,标准3一体化课程计划*是一个由相互支持的专业课程和明确集成个人、人际交往能力,产品、过程和系统建造能力为一体的方案所设计

2、出的课程计划。描述:一体化课程计划要给学生提供一种学习经验,这些学习经验不仅让学生学到相互支持的各种学科知识,而且有明确的计划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同时获取个人、人际交往能力以及产品、过程和系统建造的能力 (标准2)。当各学科的内容和学习效果之间有明确的关联时就可以认为学科间是相互支持的。而明确的计划是指整合这些能力和多学科知识的方法,例如将某一具体能力的培养落实到组成教学大纲的某些课程和课外活动中。,为什么要一体化课程体系?,解决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间的矛盾理由:个人、人际交往能力以及产品、过程和系统建造能力的培养不应被视专业课程计划之外的内容,而应该视为整个课程计划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了达到

3、预定的学科知识和能力的目标,教学大纲和学习经验必须充分利用已有时间。教师在一体化课程计划的设计上发挥积极作用,在各自的学科领域内建立本学科同其他学科的联系并给学生创造获取具体能力的机会。,2 个人职业能力和态度,CDIO大纲的4个层面,复杂的工程系统(知识) 有成熟思维的个体 基于工程环境的现代团队 构思设计实施运行,1 技术知识和推理能力,CDIO工程教育能力目标 - CDIO教学大纲,3 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工作和交流,4 企业和社会环境下的构思、设计、实施和运行系统,CDIO工程教育能力目标 - CDIO教学大纲,一体化课程计划:增加丰富的实践项目并辅以工业实习,利用课堂和现代学习场所/实

4、验室使计划具有活泼的、实践的、团队的特色。及时与外界沟通,通过广泛评估与评价不断改进计划.证据:一个书面计划明确阐明各学科知识的联系,和个人、人际交往和产品、过程和系统建造能力课程和课外活动中包括具体能力的培养教师和学生意识到在教学大纲中的这些能力,一体化课程体系的要求,机电专业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 (鱼骨图),一体化课程体系的要求,第二年至第四年每年都有一个具体的设计和研究项目 学生分成团队4-6个人,每个团队有一个项目,全部设计制造过程 培养设计、创新、协调、沟通和领导能力 使学生有机会把知识有机的联系起来,应用知识,学会以探究方式获取知识,整个过程体现CDIO,一级项目,二级项目是基于课程

5、群,每个课程群都有一个项目 设计、制造、控制、检测,这些项目相当于综合性的课程设计 把相关联的课程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认识到有机和关联的知识群而不是孤立的知识点 课程群的建设与实践结合起来 避免重复内容,二级项目,三级项目,核心课程内根据需要而设 加强课程知识的理解 加强能力的培养,这些项目的进行所需要的很多重要,但非核心的知识能力无需专门开设专门课程而只需要设计适当的考核要求和极少的帮助即可。比如,组织管理、会议议程、会议记录、决策过程和方法、报表、文字和图像处理、撰写报告、查询和阅读资料、口头交流、口头报告、电脑和软件的使用、自信心提高等等,比较深一点的如行业发展、科技前沿、市场分析

6、等也可以通过指导收集资料、集体研讨进行交流、学习。切实理解从理论到实现的综合过程和决定成败的一些细部要求和规范、标准的要求,所有的项目均为团队合作项目,学生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学习探索、综合应用知识,锻炼团队精神、学习基本项目组织、管理,培养CDIO能力。,EIP-CDIO,工学院的一体化课程体系组织,课程教学,工学院的一体化课程体系组织,改革教学大纲,除了本课程的知识点外,每门课程都根据本课程的特点承诺对CDIO能力的培养 以“介绍”(introduce)、“教授”(teach)、“应用”(utilize)表达 以适当的形式保证“I”、“T”、“U”的实现 教、学、考相适应, 一个专业所有课程培养的能力的总表显示本专业正式教学过程对能力培养所做的贡献 总结、调整、持续改进每门课程中应有20-30% 时间用于互动、启发式、探究式的学习,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取概念和有规律性的方法;新的知识,课程教学,工学院的一体化课程体系组织,例1:课程教学大纲 例2:课程报告要求 例3:学生自我发展,谢谢大家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