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急救基本知识心肺复苏术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485460 上传时间:2018-09-30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8.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急救基本知识心肺复苏术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常用急救基本知识心肺复苏术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常用急救基本知识心肺复苏术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常用急救基本知识心肺复苏术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常用急救基本知识心肺复苏术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用急救基本知识心肺复苏术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急救基本知识心肺复苏术课件(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 用 急 救 知 识 与 技 术,主要内容:,现场心肺复苏术 创伤的四大技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3.溺水 4.电击伤 5. 中毒:酒精中毒、食物中毒、气体中毒 6.气管异物窒息,前言 急救概念:,指对突发疾病或意外伤害(人为、自然灾害)病情危重的病人(伤员)所采取的紧急救护措施。 分为:院前急救、院内急救,院前急救( pre-hospital),概念:是指当有任何意外或急病发生时,施救者在医护人员到达前,按医学护理的原则,利用现场适用物资临时及适当地为伤病者进行的初步救援及护理,然后从速送往医院。,院前急救:,现场急救 转运,院前急救的特点:,突发性 危重性 疾病呈多样性和复杂性 急救

2、现场的复杂性,院前急救原则,先救命,后治伤 先治重伤,后治轻伤 先急救,后转移,一、心肺复苏术 CPR,(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m ),(一)CPR的定义,挽救心跳、呼吸骤停病人的方法,即为心肺复苏法。它是在生命垂危时采取的行之有效的急救措施。,(二)常见的心肺骤停的原因,1. 心脏的器质性病变急性心肌梗塞、冠状动脉痉挛、急性肺栓塞、II度或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瓣膜病、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心包填塞、主动脉瘤破裂、二尖瓣脱垂、脑血管意外的等。,疾病,自然灾害,车祸,2.现场伤害:溺水、触电、雷电、严重创伤、大失血等。,3.药物中毒:洋地黄、奎尼丁、普鲁卡

3、因酰胺、苯妥英钠、钾盐、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已酰胆硷、锑剂、吐根硷、受体阻滞剂、异搏停、氯喹等。,4.手术及麻醉意外:咽喉部、颈部、纵隔、心脏、胃肠、胆、泌尿道、眼部等手术、低温麻醉特别是当体温降30以下时。,4.酸碱平衡与电解质紊乱: 酸中毒、高钾血症、低钾血症。,5.诊断或治疗性操作:心导管检查、心血管造影、起搏器故障、颈动脉窦按摩、压迫眼球、内腔镜检查及导尿等。,(三)现场抢救心肺骤停的黄金时间及原则,大脑是对缺氧最敏感的器官,也是高度分化和高氧耗的组织。脑组织虽然只占体重的2%,其血流量占心输出量的15%,而耗氧量占全身氧耗20%,儿童及婴儿耗氧量竟占50%。,CPR 心肺复苏术,

4、心跳突然停止,CPR 心肺复苏术,10 sec晕厥,CPR 心肺复苏术,45 sec瞳孔散大,CPR 心肺复苏术,1 min脑细胞开始死亡,CPR 心肺复苏术, 100次/min 有条件要及早实施体外除颤(AED),201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指标,(四)CPR的最基本步骤 和操作手法,1.判断意识:发现病人后首先判断病人有无意识,同时触摸颈A(5s)。,2.大声呼叫:如无意识,立即高声呼救。,3.仰卧位:将病人放置成心肺复苏体位救护人跪于病人一侧。,点,4.胸外按压 C,胸外按压 选择:在胸骨下3或两乳头连线中点或剑突上2横指,【按压位置选取】,非专业施救者和医务人员以每分钟至少100次按压的

5、速率进行胸外按压较为合理。,【理由】心肺复苏过程中的胸外按压次数对于能否恢复自主循环,以及存活后是否具有良好神经系统功能非常重要。每分钟的实际胸外按压次数由胸外按压速率以及按压中断的次数和持续时间决定。(例如, 开放气道、进行人工呼吸或进行AED分析)在大多数研究中,给予更多按压可提高存活率,而减少按压则会降低存活率。进行足够胸外按压不仅强调足够的按压速率,还强调尽可能减少这一关键心肺复苏步骤的中断。如果按压速率不足或频繁中断(或者同时存在这两种情况),会减少每分钟给予的总按压次数。,2010(新):应将成人胸骨按下至少 5 cm。,胸外按压幅度:成人胸骨按下至少 5cm,【理由】 按压主要是

6、通过增加胸廓内压力以及直接压迫心脏产生血流。通过按压,可以为心脏和大脑提供重要血流以及氧和能量。虽然已建议“用力按压”,但施救者往往没有以足够幅度按压胸部。另外,现有研究表明,按压至少 5 cm比按压 4 cm更有效。,肘关节伸直,上肢呈一直线,双肩正对双手,以保证每次按压的方向与胸骨垂直。 每次按压后,放松使胸骨恢复到按压前的位置,血液在此期间可回流到胸腔,但手掌跟不得离开胸壁。 按压与放松间隔比为50%时,可产生有效的脑和冠状动脉灌注压。,掌跟按压,双手掌根重叠 手指互扣翘起,每次按压后必须放松 掌跟不得离开胸部,双肩前倾至患者胸部正上方,腰挺直,【注意事项】,确保按压部位准确 按压力度适

7、当 强调持续胸外按压 避免施救者疲劳影响按压效果 不同人员按压方法:非专业“用力、快速” 按压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清除异物和正确的头部位置,仰头抬颈法 仰头举颏法 抬举下颌法,5.开放气道 A,患者无头颈外伤证据时采用仰头举颏法。,怀疑患者颈椎损伤时,采用抬举下颌法,【通畅呼吸道的方法】,用开口器使患者张口 用纱布包裹手指或用指套,伸入口腔以清除 口鼻异物、分沁物、取出假牙 昏迷患者:仰头举颏法、抬举下颌法 气道异物手指无法清除时,可用腹部冲击法,可连续冲击5次,6.人工呼吸 B,在2010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中,仍然建议以大约每秒钟1次的速率进行人工呼吸。实施高级气道管理后,可继续进行

8、胸外按压(100次/min)且不必与呼吸同步。之后,可按照大约每68s 1次呼吸的速率进行人工呼吸(每分钟大约8至10次呼吸),应避免过度通气。,【判断呼吸】,耳听患者鼻息 眼看患者胸腹起伏 5s内作出判断,如无呼吸,立即开始人工呼吸,【吹气方法】 急救者一手捏住患者鼻孔,深吸气后,双唇紧贴包绕患者口部,用力吹气,使胸廓隆起,吹毕立即离开口部,松开鼻孔,视患者胸廓下降后,再重复吹气一口.成人吹气量约8001000ml,吹气频率1620次/min。,【人工呼吸要领】,口对口;口对鼻;口对口鼻 抢救者深吸气后用力吹入患者呼吸道 每次吹气2秒 吹气时以患者胸廓隆起为度,但也不可用力过猛、吹气量过大

9、注意防止漏气(要包住患者口唇并捏住其鼻翼) 频率:无需心脏按压时吹气1012次/分,如行心脏按压时按压:30:2,婴幼儿15:2,30,胸外按压,2,人工呼吸,:,以30次心脏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为一个循环 连续5个循环后再进行病情判断(约2分钟),【注意事项】,通气前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和异物 牙关紧闭着可采用口鼻通气 人工送气每次持续1s,频率按810/min 按压:通气 = 30:2 注意观察通气效果,胸部是否隆起 防止交叉感染,可用纱布或手帕罩住口鼻,按压有效标准:扪及大动脉搏动( BP:60mmHg)、皮肤颜色转红、瞳孔缩小、自主呼吸恢复。 按压无效标准:摸不到大动脉搏动、已出现的指标消失

10、、瞳孔始终散大,CPR时间超过30min。,【停止CPR的指标】,小结:CPR的基本操作步骤,1.判断意识 2.呼救(来人啊!拨打120) 3.正确摆放患者体位 4.判断心跳 5.胸外心脏按压 6.通畅呼吸道 7.判断呼吸 8.口对口人工呼吸,2010年心肺复苏精要,突出强调高质量的胸外按压 保证胸外按压的频率和深度 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断 避免过度通气 保证胸廓完全回弹 操作顺序CAB,由两位抢救者分别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比例为:胸部按压数/人工呼吸数15/1,一、双人心肺复苏术,有轻微呼吸和轻微心跳,不用做人工呼吸,观察其病变,可用油擦身体,轻轻按摩。 有心跳,无呼吸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有呼吸,无心跳用胸外心脏挤压法。,【徒手CPR的选择】,【院前转运注意事项】,优先转运有生命危险或容易致残的重症伤者 一般必须在伤病员生命体征平稳情况下才能转运 转运途中监护与治疗 转运途中应防止窒息、出血、继发伤,2015年(五环) 美国心脏协会血管急救成人生存链,早启动,早CPR,早除颤,进一步 生命支持,全面复苏后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