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盛路站~闸口站区间勘察报告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5484321 上传时间:2018-09-30 格式:PDF 页数:45 大小:1.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滨盛路站~闸口站区间勘察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滨盛路站~闸口站区间勘察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滨盛路站~闸口站区间勘察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滨盛路站~闸口站区间勘察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滨盛路站~闸口站区间勘察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滨盛路站~闸口站区间勘察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滨盛路站~闸口站区间勘察报告(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杭州地铁 4 号线一期工程(东冠路站近江站)滨盛路站闸口站区间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详勘阶段) 杭州地铁 4 号线一期工程(东冠路站近江站)滨盛路站闸口站区间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详勘阶段) 工程编号:WK13134-X-08 浙 江 华 东 建 设 工 程 有 限 公 司 浙 江 华 东 建 设 工 程 有 限 公 司 EAST CHINA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RPORATION OF ZHEJIANG 二一四年六月 杭州 工程编号: WK13134-X-08 杭州地铁 4 号线一期工程(东冠路站近江站) 滨盛路站闸口站区间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杭州地铁 4 号线

2、一期工程(东冠路站近江站) 滨盛路站闸口站区间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详勘阶段) (详勘阶段) 项目负责:王松平 核 定:王松平 审 查:张祖国 王红星 校 核:梁正峰 编 写:柳祝雄 李卫卫 参与人员:李卫卫 胡闪闪 柳祝雄 周元杰 王 飞 王松平 张祖国 王红星 梁正峰 徐高峰 赵金昌 朱小彩 总 经 理:张明林 总工程师:金忠良 资质证书:工程勘察综合类甲级 120627-kj 资质证书:工程勘察综合类甲级 120627-kj 浙 江 华 东 建 设 工 程 有 限 公 司 浙 江 华 东 建 设 工 程 有 限 公 司 EAST CHINA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3、 CORPORATION OF ZHEJIANG 二一四年六月 杭州 目 录 目 录 1、绪 言 11、绪 言 1 1.1 工程概况1.1 工程概况 . 1 1.2 勘察目的与任务1.2 勘察目的与任务. 2 1.3 勘察依据及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1.3 勘察依据及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 2 1.3.1 勘察依据. 2 1.3.2 勘察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 3 1.3.2.1 国家标准. 3 1.3.2.2 行业标准. 3 1.3.2.3 地方标准. 3 1.3.2.4 其它参考规程、规范. 3 1.3.2.5 利用资料. 4 1.4 勘察等级的确定1.4 勘察等级的确定. 4 1.51.5 勘察

4、方案布置勘察方案布置 . 4 1.5.1 勘察工作手段. 4 1.5.2 勘察工作布置. 5 1.6 勘察工作简况及质量评述1.6 勘察工作简况及质量评述. 7 2、气象、区域水文及环境条件 92、气象、区域水文及环境条件 9 2.1 气象2.1 气象 . 9 2.2 区域水文2.2 区域水文 . 9 2.2.1 钱塘江. 9 2.2.2 内河. 9 2.3 地形地貌及周边环境条件2.3 地形地貌及周边环境条件. 9 2.4 地下障碍物2.4 地下障碍物 10 3、区域地质条件. 103、区域地质条件. 10 3.1 区域地质构造3.1 区域地质构造 10 3.2 区域地震活动3.2 区域地震

5、活动 10 3.3 区域地层与岩性3.3 区域地层与岩性 12 4、水文与水文地质条件 . 124、水文与水文地质条件 . 12 4.1 地表水4.1 地表水 12 4.2 地下水4.2 地下水 12 4.3 抽水试验成果4.3 抽水试验成果 13 4.4 水(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4.4 水(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13 4.5 地下水含盐量评价4.5 地下水含盐量评价 .14 5、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 155、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 15 5.1 地基土的构成和特征5.1 地基土的构成和特征 15 5.1.1 分层系统及岩土分层 15 5.1.2 各岩土层描述 16 5.1.2.1 第四系地

6、层 16 5.1.2.2 前第四系地层 17 5.2 场地及地基地震效应5.2 场地及地基地震效应 18 5.2.1 地震动参数 18 5.2.2 建筑场地类别 18 5.2.3 建筑抗震地段类别 19 5.2.4 地震液化 19 5.2.5 软土的震陷 22 5.3 特殊性岩土与不良地质5.3 特殊性岩土与不良地质 23 5.3.1 特殊性岩土 23 5.3.2 不良地质作用 24 6、地基土物理力学和原位测试指标 . 246、地基土物理力学和原位测试指标 . 24 6.1 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的统计与分析6.1 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的统计与分析 24 6.1.1 统计方法 24 6.1.2 统

7、计数据的可靠性 24 6.1.3 关于统计数值的说明 24 6.1.4 室内试验统计指标 25 6.2 原位测试指标6.2 原位测试指标 26 6.2.1 双桥静力触探试验统计指标 26 6.2.2 标准贯入试验统计指标 26 6.2.3 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 26 6.2.4 扁铲侧胀(DMT)试验. 26 6.2.5 单孔剪切波速测试 27 6.2.6 场地电阻率测试 27 6.2.7 地层温度测试 28 6.3 设计参数建议值6.3 设计参数建议值 28 7、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287、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28 7.1 场地稳定性和建筑适宜性评价7.1 场地稳定性和建筑适宜性评价

8、 28 7.2 隧道下地基土均匀性评价7.2 隧道下地基土均匀性评价 28 7.3 工程地质评价7.3 工程地质评价 28 7.4 隧道围岩稳定性和可挖性评价7.4 隧道围岩稳定性和可挖性评价 29 8、区间隧道施工方案的分析与评价. 308、区间隧道施工方案的分析与评价. 30 8.1 区间隧道8.1 区间隧道 30 8.1.1 盾构选型 30 8.1.2 隧道盾构掘进涉及土层分析评价 30 8.1.3 隧道施工设计所需的土层参数 31 8.1.4 隧道沉降计算参数 31 8.1.5 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 31 8.2 联络通道和泵站8.2 联络通道和泵站 31 8.3 盾构进出洞分

9、析8.3 盾构进出洞分析 32 8.4 盾构法施工的地面沉降预测和防止分析8.4 盾构法施工的地面沉降预测和防止分析 32 8.4.1 地面沉降分析 32 8.4.2 地面沉降防止措施 32 8.5 江北风井8.5 江北风井 32 8.5.1 江北风井天然地基分析与评价 32 8.5.2 江北风井桩基分析与评价. 33 8.5.3 江北风井基坑稳定性评价 34 8.5.4 基坑围护方案的建议 35 8.5.4 基坑降、排水措施 35 8.5.5 流砂、管涌 .36 8.5.6 基坑边坡变形问题 .36 8.6 地表水对本工程的影响8.6 地表水对本工程的影响 36 8.7 地下水对本工程的影响

10、8.7 地下水对本工程的影响 36 8.8 地下障碍物对盾构施工的影响8.8 地下障碍物对盾构施工的影响 36 8.9 盾构、风井施工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影响8.9 盾构、风井施工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影响 37 8.10 软土对地铁运营的影响8.10 软土对地铁运营的影响 .38 8.11 隧道监测8.11 隧道监测 38 9、结论和建议 . 389、结论和建议 . 38 9.1 结论9.1 结论 38 9.2 建议9.2 建议 39 9.3 说明9.3 说明 40 附图:附图: 附图 1、图例 附图 2、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D01-01) 附图 3、工程地质剖面图 (D02-0114) 附图 4、钻

11、孔综合柱状图 (D03-0155) 附图 5、双桥静力触探柱状图 (D04-0103) 附件:附件: 附件 1、勘探点主要数据一览表 附件 2、土工试验成果报告(含 ep 曲线、颗粒分析曲线) 附件 3、土的热物理指标检测报告 附件 4、水质简分析检验报告 附件 5、岩石试验成果报告 附件 6、单孔剪切波速测试报告(附引用初勘资料) 附件 7、井中电阻率测试报告(附引用初勘资料) 附件 8、地温观测报告(附引用初勘资料) 附件 9、扁铲侧胀成果汇总表及成果图 附件 10、有害气体(沼气)排查报告(附引用初勘资料) 附件 11、典型岩芯照片 1 杭州地铁 4 号线一期工程(东冠路站近江站)滨盛路

12、站闸口站区间 岩 土 工 程 勘 察 报 告 (详勘阶段) 1、绪 言 杭州地铁 4 号线一期工程(东冠路站近江站)滨盛路站闸口站区间 岩 土 工 程 勘 察 报 告 (详勘阶段) 1、绪 言 1.1 工程概况 1.1 工程概况 杭州地铁 4 号线一期工程项目位于杭州市钱江新城、上城区、江干区、滨江区。工程起点站为滨江东冠路站,终止于彭埠站。线路全长约 20.8km,全为地下线,共设车站 18 座。其中北段近江站彭埠站各车站和区间已完成勘察设计。 杭州地铁 4 号线一期工程的西南段,共设 8 座地下车站和 8 个盾构区间隧道:车站分别为东冠路站、坚塔路站、中医药大学站(含 6 号线换乘站) 、

13、滨盛路站、闸口站、八卦田站、凤凰城站(含 5 号线换乘站) 、甬江路站,区间分别为东冠路站坚塔路站、坚塔路站中医药大学站、中医药大学站滨盛路站、滨盛路站闸口站、闸口站八卦田站、八卦田站凤凰城站、凤凰城站甬江路站、甬江路站近江站,线路长度约 11.22km,车站均拟采用明挖法施工,地下区间均拟采用盾构法施工。 本次详勘工点为滨盛路站闸口站区间,位于滨盛路站(东信大道与滨盛路交叉处桩号K5+921.802)至闸口站(复兴路与水澄路交叉处桩号 K7+965.634)之间,横穿钱塘江,区间全长 2043.832m,钱塘江中段区间走向基本与钱塘江流向方向垂直,长约 1.1km,采用盾构法施工,为双线单圆

14、盾构。本区间盾构左右线拟从闸口站双始发,以 1 个 450m 曲线半径沿复兴路向南转到钱塘江后再以 1 个 450m 曲线半径转到东信大道到达滨盛路站,在 K6+484.732 处靠近江南岸的江底处设一联络通道,在 K7+067.362 处江底段设一联络通道兼泵站,在 K7+651.204江北岸设一区间竖井,联络通道及泵站拟采用冻结法进行加固,盾构需下穿中河及白塔桥。详拟建工点概况见表 1.1-1,拟建工程区地理位置见下图 1-1。 滨盛路站闸口站区间概况一览表 滨盛路站闸口站区间概况一览表 表 1.1-1 区 间 里 程 结构形式 隧道顶板埋深及高程 施工 形式 滨盛路站 闸口站 K5+92

15、1.802 K7+965.634圆形,双洞隧 道,外径6.2m、内径5.5m 埋深(10.4027.60m) 高程(-23.50-3.93m) 盾构 江南联络通道 K6+484.73222 17.10(高程-18.85) 冻结法施工 江底联络通道、 排水泵站 K7+067.36222 22.20(高程-24.28) 冻结法施工 江北风井、 联络通道 K7+651.20424.323.4 33.44(高程-25.28)(主体结构底 板) 11.40 (高程-3.24) (附属结构底板)地下连续墙支护、 明挖逆作法施工 (主体结构) 建设单位:杭州市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总体设计和勘察监理单位: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工点设计单位: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华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于 2013 年 10 月根据工点设计单位提供的滨盛路站闸口站(原滨盛路站八卦田站)区间总平面图和详勘技术要求,编制滨盛路站闸口站区间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大纲,经总体设计单位、工点设计单位和勘察管理单位对大纲进行评审,并经建设单位和勘察管理单位批准后,于 2013 年 10 月按勘察大纲进行详细勘察工作。 2 图 1.1 拟建滨盛路站闸口站区间地理位置平面示意图 图 1.1 拟建滨盛路站闸口站区间地理位置平面示意图 1.2 勘察目的与任务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测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