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支护方案1212(2)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5484308 上传时间:2018-09-30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5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边坡支护方案1212(2)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边坡支护方案1212(2)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边坡支护方案1212(2)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边坡支护方案1212(2)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边坡支护方案1212(2)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边坡支护方案1212(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边坡支护方案1212(2)(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概述1.项目简要介绍1.1.建设背景与规模1)太原市是北方最严重缺水城市之一,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6.6 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 202m3,仅为山西省人均占有量的38.5,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1.7。在地下水方面,太原市区范围主要分布有兰村泉域和晋祠泉域两个独立的地下水文地质单元,其中兰村泉域分布在市区的北部地区,晋祠泉域分布在市区的西南部地区。在地表水方面,太原市主要为汾河水系,主要包括汾河及其边山支沟和城西水系及零星水面。汾河自北向南纵贯太原城区,将城区分为东西两部分并基本决定了城市格局。汾河有着典型北方季节性河流的特征,径流量以降水补给为主,降水量年度与季节变化较大,受其影响,

2、径流量变差更大。对城市生态环境,尤其是城市滨水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本工程位于姚村镇,一期工程设计规模为 32 万吨/天,二期工程设计规模为 16 万吨/天。一期工程中,20 万吨/天主体工艺采用 A2O;12 万吨/天主体工艺采用 MBR 工艺。3)工程占地:工程一期占地 15.5 公顷,靠 307 国道南北布置,在厂区总图布置中应考虑给晋阳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预留合理的面积和位置。1.2.编制依据及原则1.2.1 编制依据(1)山西省岩土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的山西省太原市晋阳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一期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华北设计院提供的晋阳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一期工

3、程基坑支护设计图 ;(3)现行国家、地方及行业规范。1.2.2 本工程依据规范序号名 称规范编号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9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4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29-202-2010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统一标准GB50300-20017锚杆混凝土喷射支护技术规范 GB50086-20018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0210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1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

4、00812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1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14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15岩土锚杆(索)技术规范CECS22:200516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17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1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19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 50194-93第二章 基坑支护及设计1、基坑支护、降水设计1.1.水文及地质情况1)地质条件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条件根据野外钻探,原位测试、室内土工试验结果,本次勘探深度范围内,场地地基土自上而下依岩性将其划分为 10 层,现

5、依层序分别叙述如下:第层为粉质黏土,根据其工程力学特性可分为两个亚层。第1层:粉质黏土(Q41al+pl)褐黄色,含云母、氧化物等,该层顶部 0.30.5m 为深褐色耕土。一般呈可塑状态,具中压缩性。标准贯入试验 N 实测锤击数介于 4.07.0 击,平均 5.8 击。静力触探试验锥头阻力 qc厚度加权平均值 1.90MPa、侧壁摩阻力 fs厚度加权平均值 38.6kPa。第2层:粉质黏土(Q41al+pl)褐黄色,含云母、氧化物等,混有粉土,夹薄层粉细砂。软塑可塑状态,具中高压缩性,为中等灵敏土。标准贯入试验 N实测锤击数介于 3.06.0 击,平均 4.6 击。静力触探试验锥头阻力qc厚度

6、加权平均值 0.89MPa、侧壁摩阻力 fs厚度加权平均值22.9kPa。第层:粉土(Q41al+pl)褐灰色,含云母、氧化物等,混有粉质黏土,局部夹有粉细砂,湿很湿,一般呈中密状态,具中压缩性,为中等高灵敏土。标准贯入试验 N 实测锤击数介于 3.07.0 击,平均 4.7 击。静力触探试验锥头阻力 qc厚度加权平均值 1.18MPa、侧壁摩阻力 fs厚度加权平均值 12.2kPa。第层:粉细砂(Q41al+pl)褐灰色,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及云母,混有大量粉土、粉质黏土。饱和,一般呈稍密状态。标准贯入试验 N 实测锤击数介于 9.014.0 击,平均 11.1 击。静力触探试验锥头阻力

7、 qc厚度加权平均值 2.81MPa、侧壁摩阻力 fs厚度加权平均值 23.1kPa。该层整体呈西侧薄东侧厚的趋势,其厚度介于 2.509.90m。第层:粉质黏土(Q41al+pl)褐灰色,含云母、氧化物等,混有粉土、粉细砂。软塑可塑状态,具中压缩性。标准贯入试验 N 实测锤击数介于 9.012.0 击,平均 10.0 击。静力触探试验锥头阻力 qc厚度加权平均值 1.27MPa、侧壁摩阻力 fs厚度加权平均值 21.3kPa。该层在场地东南部缺失。第层:粉细砂(Q41al+pl)褐灰色,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及云母,混有粉土、粉质黏土。饱和,稍密中密状态。标准贯入试验 N 实测锤击数介于1

8、2.018.0 击,平均 15.2 击。静力触探试验锥头阻力 qc厚度加权平均值 4.62MPa、侧壁摩阻力 fs厚度加权平均值 37.0kPa。该层整体呈西侧薄东侧厚的趋势,其厚度介于 1.406.80m。第层:粉质黏土(Q3al+pl)褐灰色,含云母、氧化物等,混有粉土。软塑可塑状态,具中压缩性。标准贯入试验 N 实测锤击数介于 11.016.0 击,平均13.6 击。静力触探试验锥头阻力 qc厚度加权平均值 1.28MPa、侧壁摩阻力 fs厚度加权平均值 24.3kPa。第层:粉质黏土(Q3al+pl)褐黄褐红色,含云母、氧化物等。可塑硬塑状态,具中压缩性。标准贯入试验 N 实测锤击数介

9、于 16.026.0 击,平均 21.0击。静力触探试验锥头阻力 qc厚度加权平均值 2.86MPa、侧壁摩阻力 fs厚度加权平均值 97.5kPa。第层:粉质黏土(Q3al+pl)褐黄色,含云母、氧化物等,局部夹有细砂。可塑硬塑状态,具中压缩性。标准贯入试验 N 实测锤击数介于 22.030.0 击,平均25.9 击。第层:细砂(Q3al+pl)褐黄色,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及云母,混有少量粉土、粉质黏土。饱和,密实状态。标准贯入试验 N 实测锤击数介于31.037.0 击,平均 34.8 击。第层:粉质黏土(Q3al+pl)褐黄色,含云母、氧化物等。可塑硬塑状态,具中压缩性。标准贯入试验

10、 N 实测锤击数介于 27.033.0 击,平均 29.2 击。地下箱体地地下箱体地层统计层统计表表厚度(m)层底埋深(m)层底标高(m)层号 岩土名称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值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值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值钻孔 个数1粉质黏土3.100.501.103.100.501.10765.40 762.23 764.29 140 2粉质黏土4.800.601.674.801.502.71763.96 760.47 762.69 126 粉土5.900.703.758.403.306.37761.97 757.18 759.02 140 粉细砂9.902.505.8714.409.001

11、2.25756.14 750.92 753.14 140 粉质黏土4.400.701.8316.4011.0013.31754.27 748.92 752.0473 粉细砂6.801.403.6519.6014.6016.85750.99 745.65 748.54 140 粉质黏土8.801.304.4924.9019.2021.34746.35 740.24 744.05 140 粉质黏土13.306.7010.8134.5030.2032.15735.50 731.03 733.24 140 粉质黏土13.906.3011.2846.0039.8043.42725.58 719.27 7

12、21.9846 细砂5.600.302.3147.8042.3045.58723.08 717.43 719.8141 粉质黏土该层未揭穿,最大揭露厚度为 7.70m2)水文地质条件本次勘察期间为枯水期,实测地下稳定水位位于自然地表下 2m左右,地下水类型为潜水,水位随季节性变化,年变化幅度在1.00m 左右,水流流向由北向南,主要受大气降水及侧向迳流补给。1.2.基坑支护概况1)鉴于本项目工期非常紧张,故采用放坡开挖护壁方式,结合止水帷幕及基坑降水工艺。如下图。基坑支护平面示意图/和边坡图纸2)支护设计体系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一级,设计使用期限为 12 个月。(1)坡面采用自然放坡,上部 5.

13、5m 采用 1:1 自然放坡,在 760.00 处设置3.0m 的平台,下部 9.0m 采用 1:1.5 放坡。当边坡有失稳迹象时,采取坡脚反压措施。(2)面层坡面喷射混凝土面层,配置 A6.5150150 钢筋网片,网片上布 C14 加强筋,坡面打入固网钢筋,钢筋与加强筋采用焊接连接。喷射混凝土面层强度不小于 C20,厚度 150mm。见边坡图纸。(3)止水帷幕采用单排三轴搅拌桩,桩径 850mm,间距 600mm,桩间搭接250mm,桩长 22.5m。全桩长采用二搅二喷工艺。水泥采用42.5 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 1.5-2.0,每立方水泥用量为 350-450KG。 (4)降水井降水井

14、设计井深 20.5/21.5m,开、终孔井径为 600mm,滤水管采用 400mm 无砂管,孔隙率为 15%20%。管外填2.04.0mm 规格的砾料。 (回灌井(观测井)结构同降水井,回灌井间距 20.0m。 )(5)抗浮桩抗浮桩设计深度 29.5m,基低以上 14.5m 空桩,基低以下15m,桩径 dn400,间距 2.1m,成梅花形布置,并对预留基低面以上部分的桩头进行暂时行封堵。抗浮桩具体施工方案待正式图纸下发后进行详细说明。(6)排水及道路硬化土方开挖前做好坑外地面排水,确保地表水不流向坑内,基坑内设置排水沟槽,在基坑周边 1.0m 以外设置排水渠,纵坡坡率0.2%,对基坑顶施工道路

15、及加工场地进行硬化。第三章 专项施工方案1.基坑土方工程1)基坑土方开挖流程场平开挖箱体土方至-1m喷射混凝土护壁旋挖止水帷幕坑内降水基坑分层(4.2m)开挖分层喷锚支护见底钎探验槽。2)土方施工部署首层 1m 范围开挖土方全部回填至项目部临建场地及施工临时道路,部分多余回填至厂区洼地进行平整。2.5m 以下平面分为四个区,根据土方调配计算,本工程土方回填量相当大约 75 万立方,根据现有场地勘察,施工现场二期预留地全部用来堆放回填用土约 40 万立方,远远不够后期肥槽回填量,如施工场地附近不能提供存土场地,后期回填土方需外购。2.5m 以下竖向分三层开挖,每层挖深 4.2 m。箱体总开挖量约

16、 160 万立方米,整体箱体回填量约 81 万立方米,二期预留地存土 25 万立方,一期土方开挖场地整平需土 15 万立方,故仍有 41 万方土需回运或另租土场进行存放。首层(2.5m)部分投入 2 个土方队,每队配 4 台挖掘机、15 部土方运输车和 15 人配合。2.5m 以下共投入 4 支土方队,每区安排一支。土方外弃点距项目 10Km 左右,故 2、3 区内每队配挖掘机 4 台、自卸车 20 辆以加快周转,每队安排人员 20 人。1、2 区前两层土基本为场内暂存,运输距离较短,故每队安排 3 台挖掘机和 15 部自卸车和 15 人配合。基坑回填基坑回填总量约 38 万立方米。下部肥槽处较窄,故主要以场内存土做回填土源。回填至地表下-11.5m 时,采用外购土回填。安排 2 支队伍进行基坑回填工作。考虑到出土坡道结构相对滞后,故以基坑中轴线为界分两个回填作业段,先回填坡道以外范围肥槽。完成后,留一支队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测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