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指导书(道路、桥梁部分)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5484280 上传时间:2018-09-30 格式:PDF 页数:34 大小:288.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指导书(道路、桥梁部分)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毕业设计指导书(道路、桥梁部分)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毕业设计指导书(道路、桥梁部分)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毕业设计指导书(道路、桥梁部分)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毕业设计指导书(道路、桥梁部分)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指导书(道路、桥梁部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指导书(道路、桥梁部分)(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毕业设计指导书三、毕业设计指导书第一部分公路毕业设计任务书第一部分公路毕业设计任务书一、重要性及基本要求一、重要性及基本要求毕业设计是学习过程的最后阶段,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毕业设计, 对所学课程和专业技能进行一次全面、 综合、 系统的训练,也是以前各教学环节的继续、深化、补充和检验。在公路设计任务完成的过程中,不仅能巩固和扩大专业的知识,掌握本专业学科的主要内容,并且通过设计实践,进一步培养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从而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完成作为一个工程技术人员的基本训练。毕业设计的基本要求是:毕业设计的基本要求是:1、毕业设计应注意培养独立工作和

2、综合运用及分析的能力。学生在设计中,通过现场调查、踏勘,检索和查阅资料、方案技术经济比较、设计与计算,上机运算、绘图、制表、概(预)算编制以及说明书的编写等实践环节,达到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在设计中,还要求学生通过方案设计、线形设计、结构设计等设计环节,综合运用工程测量、工程制图、工程地质、地基基础、计算机应用、桥梁、路基、路面、公路勘测设计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及分析的能力。2、学生应按设计任务书规定的设计任务,独立完成必须完成的全部设计图、表、计算书、说明书,并装定成册。对于任务书建议完成的设计内容,学生根据自己情况在完成必须完成的设计内容基础上,由指导老师安排,使设计进

3、一步深化提高。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指导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仅作解决方向和简要性提示,介绍有关参考资料。 对于一些原则、 设计方案只作建议, 不代作决定。设计中,凡有弄虚作假,抄袭别人设计或由他人代作设计者,毕业设计一律不给成绩,作不及格论处。因故缺毕业设计专 13 时间者,不予参加答辩。 不能完成设计任务书规定的必须的内容者, 不予及格。3、在毕业设计中,还要注意培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提倡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埋头苦干、不畏困难、刻苦钻研、勇于攻坚的精神。培养虚心好学、团结互学的优良作用。二、设计的基本依据二、设计的基本依据在全设计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基

4、本依据:1、设计任务书规定的技术等级、技术标准、设计车速、设计交通量,以及路线起讫点,控制点、有关的规定和要求。2、国家或部颁的现行的有关设计标准、设计规范、规程、办法及规定。这些标准规定主要有:(1)、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2)、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对于有关教材、手册、参考书中提及的资料以及指导教师的有关指示和提供的资料,只能作为设计的参考,不能作为设计的依据。3、12000 地形平面图以及有关的地质、水文、气象资料。三、设计阶段及时间安排三、设计阶段及时间安排本次设计原则上采用一阶段设计,即通过纸上定线和详测,直接进行施工图设计,按有关规定完成施工图全部

5、图表。为了培养学生纸上定线和方案技术经济论证的能力, 在施工图设计前安排作一个方案设计,由于时间关系方案设计不按初步设计的规定要求。仅作方案拟定、方案比选、方案工程估算等内容。设计计划六周完成,时间分配如下;1、方案设计1 周2、线形设计与土石方计算1 周3、结构设计1 周4、预算编制1 周5、说明书编写1 周6、答辩及准备1 周共计6 周四、设计题目四、设计题目至公路, 至段新建或改建公路工程。(路线起终点由指导教师在图上确定)。五、设计原始资料五、设计原始资料1、路线所经地区地形图一份,比例见图纸标注。设计路线必经的主要控制点 AB(按地形图中所示):2、交通量资料:近期(起始年)交通组成

6、及数量(由指导教师给出):3、预测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各种机动车=10.5;各种非机动车 6。4、预测道路年限:道路使用年限按 15 年;路面设计年限按 12年。5、其它资料:自定六、设计内容六、设计内容1、路线方案的拟定与比选(两方案);2、公路技术等级的确定;3、公路技术标准的确定,计算与验证;4、公路平面设计(不少于 3km);5、公路纵断面设计(不少于 3km);6、公路横断面设计、土石方工程数量计算与调配(作 1km);7、公路防护工程(挡土墙、驳岸)的验算与工程量计算。8、路基综合排水设计。9、路面等级确定、类型的比选,结构组合设计,厚度计算,工程量计算。10、小桥涵的水力水文计算

7、,根据桥涵标准图绘制结构图并计算工程量。11、进行各项工程的概预算编制(根据情况选做);12、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方案、施工进度分析(根据情况选做)。七、设计要求七、设计要求1、设计时间月日月日,设计任务书下达后,即应着重进行设计资料的搜集和现状调查分析选定方案:2、要求在起讫点间,拟定至少两个或两个以上切实可行、合乎技术标准要求的路线方案。经过方案拟定,方案分析论证、比选、确定技术经济合理的最优方案。3、要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坚持科学发展观,提升设计新理念,严格按照新规范、新标准进行设计,要体现设计指导思想由“安全、经济”向“安全、舒适、经济、环保”方向发展,在公路勘测设计阶段

8、要贯彻“以人为本、服务社会”的理念,牢固树立设计者“服务意识、环保意识、质量第一、责任心强”的思想,在进行技术经济论证的基础上选定合理方案,线形优化,结构形式合理,设计理论先进;3、在教师指导下,充分发挥独立工作能力和钻研精神,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培养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设计阶段,除参考教材外,还应适当查阅有关文献和书籍。以扩大知识领域全面提高专业知识;4、绘图(3 号图纸、外框 420mm297mm、内框 385mm277mm,标题栏宽 lOmm,长依次为 60mm、85mm、65mm、15mm、20mm、15mm、20mm、15mm、20mm、15mm、20mm、15mm、20mm

9、。内容依次为设计单位(班级)、工程名称(自拟)、图名、设计、复核、初审、审核、图号);5、毕业设计的最后成果,说明书要求字迹工整、清晰,语言精炼、准确,说理论证充分,计算正确无误。层次分明,条理清楚,要求文字简洁扼要,能说明问题。设计图、表整洁,在图上用仿宋字书写,符合工程图绘制要求。图纸规范和表格图式应采用常用符号,最后将说明书,设计计算书、图纸、表格整理,按规格装订成册,列出目录,正文和附表,并妥善保管,防止失散;编写总目录,订于总说明书前,编写设计参考书及资料目录,订于说明书之后,任务书装订于说明书中总目录前。6、必须按规定时间完成设计,答辩前将设计成果交指导教师审阅,审阅合格方可答辩。

10、在完成设计计算、图纸绘制的基础上,充分准备毕业答辩。八、设计步骤及方法八、设计步骤及方法1、准备工作主要工作内容有:(1)、熟悉任务书;(2)、熟悉地形图,初步了解路线所经地区的地貌和地形情况,路线布置的基本特征,路线基本走向和方案情况;(3)、拟定视察计划包括:视察路线、视察的任务、内容、视察的重点和难点以及要点。并缩写视察提纲;(4)、收集路线所经地区有关的地形、地物、社会、经济、地质、水文、气象等已有资料。2、现场踏勘视察视察沿可能的路线方案实地进行。根据公路的等级,使用性质和任务,对本路设计有关的政治、经济、交通和自然条件进行实地调查和踏勘,为路线方案比选、详细设计和预算编制提供资料。

11、主要内容有:(1)、实际地形情况,及其与地形图核对。(2)、沿线一般工程地质及重点工程地质调查。对于控制路线方案的特殊地质与不良地质地段,除调查其类别、规模及其对路线危害程度外,还应考虑路线是绕避或通过以及相应的工程措施。(3)、概略调查了解沿线主要筑路材料的产地、质量及储量情况。对缺乏的筑路材料、应制定解决的途经。如外购、自采加工等。(4)、路线布置的要点调查越岭线。应重点调查垭口和两侧展线布局的条件、回头曲线地点及条件,并初步拟定展线的起、讫点和中间控制点位置。沿溪线。应重点调查了解河岸两侧条件、洪水情况、跨河位置及条件、路线布置高度等。山坡线。应重点调查了解山坡布线的地形、地质、水文情况

12、、特别是“鸡爪”地形和尽岩陡坡路段要重点调查。并注意路线分段控制工作。(5)、路线经过城镇、村庄时,应对路线方案作详细调查。如绕行、穿越或避开村镇作支线连接的具体布局。(6)、路线与已成或计划建筑设施、重要历史文物及环景保护发生干扰时,应作重点调查,注重征询有关主管部门的意见,正确处理好干扰关系。(7)、对于沿线的大型工程如:桥梁、土石方集中地段、高挡墙、以及可能有特殊构造物地段要作重点调查。(8)、改建公路还应对原有公路的状况及利用的可能性,重点改线路段进行调查。 在现场调查时要求严肃认真, 并作详细的调查记录。回校后应对调查记录进行整理。3、技术指标的拟定设计的技术指标主要根据设计任务书规

13、定的技术等级,对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和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拟定出本路设计采用的各项极限指标和要求。主要标准有:路线设计标准、路基路面设计标准、桥梁设计标准、净空及建筑限界标准、设计荷载标准等,详细指标参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有关条文。拟定好的技术标准经指导教师检查认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作。4、方案拟定方案拟定是本阶段的重点。其方法步骤要点是:(1)、在起终点间,结合现场视察时初拟的方案在地形图上初步确定路线可能的方案、注意初拟的方案必须是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在方案布局上有其特点的。拟定各种方案时要反复研究、反复比较,逐步进行。切忌简单化、偏面性。(2)、经过技术、经济方面的粗略比较淘汰较差方案,

14、保留两个较优的,有可比性的方案进行下一步详细比较。(3)、初步的平面定线、根据地物、地形、地质以及其它因素确定的平面控制点,用以点定线以线交点的方法,在地形图上,沿采用方案(或推荐方案)逐段初步定出路线交点。在越岭线紧坡段,要根据真坡进行纸上放坡确定的坡度线定线,其方法详见道路勘测设计教材中纸上定线部分。、根据平面线形标准,对同向和反向曲线间直线长度进行初步验算,看是否能达到技术标准要求;对平面控制较严的路段进行重点检(包括直线上和曲线上的控制)。若不能满足线形标准和控制点要求,应进一步调整路线和交点位置。并注意全路段前后直线长线是否均衡,在不过分增大工程量的原则下适当调整使之均衡。、对个别重

15、点艰巨工程路段(如高填深挖、大中桥位置、高挡墙及特殊工程等)线形应综合平、纵、横及构造物各方面因素反复调整路线,使之优化,既达到较高标准,又使工程数量最省。必要时可对局部路段作平、纵、横图,在图上调整。、定交点位置。在地形图上准确量出各交点的坐标值,精确到01 米。(2)、定平曲线、初步量出各交点的偏角(可有量角器)、根据技术标准和各交点的控制条件,初步选定各弯道的曲线类型、曲线半径 R 和缓和曲线长度 Ls。、对控制条件较严的弯道进行验算看是否满足要求,确有把握后才把 R 及 Ls确定下来。在进行曲线验算时要注意以下几点:A、抓住主要矛盾,确定好控制条件。一般同向、反向曲线较近时, 桥头引线

16、段宜用切线长作为控制条件; 小偏角时宜用曲线长控制;大偏角及弯道内侧有地形、地物限制时,宜用外距控制;陡坡急弯段宜用合成纵坡控制;当涵位在曲线上时,宜用曲线上任意点控制。B、一般选定曲线要素时,先确定缓和曲线长 LS,反算曲线半径R。特殊情况下如为了设置凸形曲线、为了构成 S 型或卵形曲线也可先选定半径,反算缓和曲线长。对于控制不严的道,可在大于一般最小半径的范围内选择半径;对于条件较好的弯道,可在大于或等于不设超高半径的范围内选择半径.C、注意满足同向和反向曲线间的最短直线长度要求。D、S 形曲线注意调整曲线要素使其满足直线长度在 0(A1+A2)40 范围内。E、复曲线及卵形曲线注意曲线半径比在最优范围内。F、基本形曲线注意曲线长度的适宜比例,即:缓和曲线 1:曲线:缓和曲线 2 在 1: 1:12:1 的范围内。G、注意凸形曲线的几何条件。H、注意小偏角采用大半径。I、注意回头曲线的特殊标准要求。定线的计算公式和详细作法可参考道路勘测设计教材平面线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测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