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报告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5484105 上传时间:2018-09-30 格式:PDF 页数:80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合肥市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安徽省合肥市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安徽省合肥市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安徽省合肥市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安徽省合肥市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合肥市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合肥市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报告(8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质调查项目成果报告 地质调查项目成果报告 安徽省合肥市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报告安徽省合肥市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报告 安徽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安徽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二一年六月 二一年六月 安徽省合肥市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报告 安徽省合肥市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报告 项目编号:1212010814003 任务书编号:水200803-01-09 工作起止年限:2008-2010 年 项目负责:孙 健 黄多成 报告主编:杨世伟 报告编写:黄多成 汪灶建 陶慧 单位负责:张召民 总工程师:孙 健 提交单位:安徽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提交时间:2010 年 6 月 计划项目名称:全国主要城市环境地质调查与

2、评价 实施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1目目 录录 第一章 序 言 .1 第一节 项目概况 1 第二节 以往工作程度分析与评述 2 第三节 本次工作概况 3 第二章 城市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概况 6 第一节 自然地理概况 6 第二节 社会经济概况 .11 第三章 城市地质环境背景 .14 第一节 地质条件 .14 第二节 水文地质条件 .23 第三节 工程地质条件 .24 第四节 环境地质条件 .26 第五节 本章小结 .31 第四章 城市主要环境地质问题 .32 第一节 地质灾害 .32 第二节 地表水污染 .38 第三节 地下水污染 .39 第四节 其它环境地质问题 .40

3、第五节 地质地质环境问题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评估 .41 第六节 本章小结 .42 第五章 城市地质资源 .43 第一节 应急或后备地下水源地、热矿水资源 .43 第二节 地质遗迹资源、地下空间 .44 第三节 概述资源分布、资源量、开发利用现状 .44 第四节 本章小结 .45 第六章 城市地质环境评价 .46 第一节 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46 第二节 地下水环境评价 .50 2第三节 土壤环境评价 .59 第四节 垃圾处置场地质环境效应评价 .61 第五节 地质景观资源评价 .63 第六节 城市地质环境质量分区评价 .64 第七节 本章小结 .67 第七章 城市环境地质问题防治对策建议

4、.69 第一节 城市环境地质问题防治原则与要求 .69 第二节 进一步开展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的论证意见和建议 .69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参考文献 .74 附表 .76 1第一章第一章 序序 言言 第一节 项目概况 一、项目来源 第一节 项目概况 一、项目来源 “安徽省主要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 项目是中国地质调查局针对城市环境地质问题调查评价组织实施的,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工作项目任务书 (编号:水200803-01-09)明确了该项目的总体目标任务。 二、目的任务 二、目的任务 查明安徽省合肥市主要城市环境地质问题及地质灾害, 评估其所造成的危害和损失,提出防治对策措施和

5、下一步工作建议;分析总结城市地质资源状况及其对城市建设所起的作用;编制环境地质系列图件;建立数据库;为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三、工作区范围 三、工作区范围 工作区范围以安徽省合肥市 2020 远景规划区的范围为界线, 包括合肥现状市区、肥西县南岗镇、 桃花镇和烟墩乡, 面积约 898.5km2(含巢湖水域) 。 地理位置见表 1-1。 表 1-1 安徽省合肥市工作范围 城市 名称 规划区面 积(km2) 1:5 万图幅名称及编号 工作区坐标范围 合肥 898.5 合肥(H50E001014)大蜀山(H50E001013) 撮镇(H50E002014)肥西(H50E002013) 姥山(H50

6、E003014) 1170342-1172531314138-315759 四、工作依据 四、工作依据 1.中国地质调查局 2008 年下达的“安徽省主要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项目任务书(编号:水200803-01-09) 。项目编码:1212010814003; 2.中国地调局 2006 年印发的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规范(报批稿) ; 3.本次工作设计书。 2第二节 以往工作程度分析与评述 一、基础地质工作概况 第二节 以往工作程度分析与评述 一、基础地质工作概况 19501960 年代,原地质部 902 队、907 队,原华东石油勘察局 304 队,安徽省地质局物探大队、105 队,安徽省

7、石油勘探处等单位对合肥及周边地区进行过航磁、航空放射性测量和地面电法、磁法、重力等方法的物探工作。1970 年以来,安徽省区调队在本区开展过 1:20 万和 1:5 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多年来,地矿、建材、石油、冶金、煤田等地勘单位在合肥地区开展了大量的基础地质和矿产地质研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综合性资料。 二、以往水、工、环地质工作程度 二、以往水、工、环地质工作程度 工作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开展的时间较晚,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安徽省地质局有关队伍仅做了一些与地质普查和矿产初勘阶段相应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陆续开展了一些区域性的水、工、环地质工作,安徽省

8、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 70 年代完成1:20 万合肥幅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 、1980 年提交安徽省水文地质图说明书 、1983 年完成安徽省水文地质远景区划报告 ;安徽工程勘察院、安徽省地质矿产局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1979年完成1:5 万合肥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察报告 ;安徽省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 1985 年完成安徽省工程地质远景区划报告 ;安徽省地质矿产局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于 1988 年完成了 1: 2.5 万合肥市规划区工程地质调查研究工作;安徽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安徽省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 1998 年完成安徽省环境地质调查报告 。以上资料较详尽的阐

9、述了本区地质背景条件、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特征,为开展城市环境地质调查提供了丰富的基础资料。 三、地质灾害调查 三、地质灾害调查 上世纪末,安徽省地矿局陆续开展了地质灾害调查方面的工作,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安徽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于 1993 年完成1:50 万安徽省地质灾害调查报告 ;安徽省国土资源厅 2003 年编制包括本区在内的安徽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3-2020 年 ;安徽省 327 地质队 2008 完成的安徽省合肥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等,对本区地质灾害类型、发育程度进行了划分和论述。 为本次工作在阐述环境地质背景条件、研究分析地质灾害的成因、地质灾害的预3测与防治提供了系

10、统的基础地质资料。 四、地下水动态监测 四、地下水动态监测 安徽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就对合肥市地下水动态进行监测,主要监测不同含水层位地下水位和水质, 每年对地下水动态监测并开展城市地下水开采量调查。这些监测结果,为分析合肥市地下水动态长期变化及可能产生的地质环境问题提供了基础依据。 以上各类地质工作成果对本区地层、构造、地质环境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和总结, 在一定程度上为本次调查工作的进行及查明境内的地质环境条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研究分析地质灾害的成因、地质灾害的预测与防治提供了系统的基础地质数据。 第三节 本次工作概况 一、调查工作部署、方法 第三节 本次工作概

11、况 一、调查工作部署、方法 (一)工作部署、方法 根据设计,安徽省合肥市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工作分为三个阶段: 12008 年 3 月-6 月,开展第一阶段的工作 收集气象、水文、社会经济和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遥感、地下空间现状等数据后,对所掌握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城市自身特点及存在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提出要补充收集的资料和重点开展地面调查的具体工作方案。重点调查内容如下: 滑坡、崩塌、河岸崩塌等地质灾害及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调查; 水土污染及垃圾填埋场调查; 地下水动态及开采量调查; 其中水样和土壤样采样点布设按以下原则: 在污染源附近取水样进行分析; 地表水采样布置于垃

12、圾场渗滤液; 土壤污染样品布置于垃圾场及周边、可能产生污染的大型企业附近;目的是初步查明浅层地下水的污染现状及土壤污染现状。 22008 年 7 月,开展第二阶段的工作 4开展 1:5 万城市环境地质调查(简测)和环境地质遥感解译工作。工作的重点区域为城市主城区,主要工作内容是根据第一阶段工作提出的重点调查内容,查明地下水、各类地质景观等地质资源开发利用状况,评估其对城市发展的作用,提出合理开发利用建议;查明地下水污染等环境地质问题现状,分析变化趋势;查明崩塌、滑坡、河岸崩塌等地质灾害特征;查明城市垃圾处置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城市垃圾填埋场选址建议。 主要工作量 1:5 万环境地质调查:600

13、km2; 1:5 万环境地质遥感解译:600km2; 水化学样:20 组。 土样:20 组。 收集水工环地质相关资料。 32008 年 8 月-2009 年 1 月,开展第三阶段的工作 综合整理、编制城市环境地质系列图初稿;编写项目成果报告,评价地质环境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和作用;评估环境地质问题造成的危害、社会经济影响和损失,提出防治对策建议,建设空间数据库。 二、完成的工作量及质量评述 二、完成的工作量及质量评述 (一)完成的工作量 项目完成主要实物工作量见表 1-2。 (二)质量评述 项目始于 2008 年 4 月,至提交报告(供审稿) ,基本上按照设计计划顺利完成了各阶段任务。主要工作

14、阶段的质量控制措施和质量评述如下: 2008 年 2 月,完成队伍组建,人员培训,资料收集、整理与设计编写。于 2008年 3 月 5-6 日由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组织的专家进行了审定。 认定结论:92 分,设计符合要求,项目可以执行。 2008 年 4-6 月,系统全面地进行了数据收集、整理和研究,开展基础图件编制工作,同时开展遥感解译工作,在此基础上制定了野外调查工作的计划,调查工作目的性强,依据较充分。 2008 年 7 月,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开展水土污染调查取样、地下水资5源开发利用调查,并对地质灾害进行了核查,完成的实物工作量达到设计书要求。 表 1-2 完

15、成主要实物工作量表 项目 工作内容 计量单位设计 工作量完成 工作量备注 地质测绘 1:5 万环境地质调查(草测)km2 600 600 遥感解译 1:5 万环境地质遥感解译 km2 600 600 实际面积较小 土壤分析 组 20 20 水质污染分析 组 20 20 测试 水位统测 点次50 50 项目工作设计 份 1 1 合肥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报告份 1 1 合肥市环境地质图系 套 1 1 共 8 张 成果 合肥市环境地质数据库 份 1 1 本项目工作的质量严格遵循我站质量管理规程,实施三级管理模式、质量责任到人的方针。 项目组实行例会制汇报项目进展情况, 公开研讨、 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16、,野外记录达到 100%自检和互检; 地调所对项目进度和质量全程监管, 并对野外记录实施抽样检查,抽样率达 20%;总工办对项目的野外工作和室内工作分别进行了全程监督检查,对野外工作组织进行验收,确保了项目各项调查成果的质量。 2008 年 8 月-2009 年 1 月,首先对野外调查结果进行了室内整理,并按“城市环境地质调查信息系统”要求录入数据库,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报告和图件系列的编制,室内研究工作次序完整,基础较扎实。报告和图件编制本着突出问题的原则,具有较高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初稿完成后,总站组织部分技术人员对项目进行了初审,项目组根据修改意见对报告相关内容进行了调整和修改,保证了项目成果质量。 2010 年 6-9 月,根据报告预审意见,项目组对报告空间数据库进行了补充完整,空间数据库建设由本单位长期从事数据信息系统建设的专业技术人员承担, 各项目组成员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测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