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浙江温、台州地区民营经济透析(doc13页)

上传人:八婆 文档编号:554825 上传时间:2017-03-2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浙江温、台州地区民营经济透析(doc13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论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浙江温、台州地区民营经济透析(doc13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论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浙江温、台州地区民营经济透析(doc13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论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浙江温、台州地区民营经济透析(doc13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论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浙江温、台州地区民营经济透析(doc13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浙江温、台州地区民营经济透析(doc13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浙江温、台州地区民营经济透析(doc13页)(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国最庞大的下载资料库 (整理.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您不是在 站下载此资料的,722, 加入)要时可将此文件解密成可编辑的 式论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浙江温、台州地区民营经济透析徐充(吉林大学 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吉林 长春 130023)摘 要 民营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民营企业,是振兴我国地区经济的有效手段。 但是,某些中小型民 营企业现 行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障碍。本文 结合温、台州地区中小型民 营 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 资源管理模式的创新对策。 关键词 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反思

2、;探索浙江作为我国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其民营企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民营经济的中坚力量,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迅猛发展在浙江民营经济的快速成长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温台模式”的成功,主要得益于灵活的企业制度和良好的经营环境,这使得民间企业家的才能和创业积极性迸发出来,弥补了浙江“七山二水一分田”的能源、资源劣势,创造了温、台州地区民营企业欣欣向荣的局面。到目前为止,浙江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个体、私营经济产值占到全国个体、私营经济总产值的 30%强。在温、台州地区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创业初期,其灵活的选人、用人制度以及凝聚力、向心力较强、监督成本较低的家族式管理,为企业的发展节约了

3、成本、赢得了时间,造就了企业的快速发展,但在企业初具规模后,其不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家族式经营成为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径。一、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现状评述 国最庞大的下载资料库 (整理.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您不是在 站下载此资料的,722, 加入)要时可将此文件解密成可编辑的 式(一)在人力资源理念上,多数企业固守家族化管理模式,从而导致企业的发展缺乏人力资源支持。“温台模式”下的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资本和股份主要控制在一个家族手中,企业领导层的核心位置由同一家族成员出任。企业运营主要通过血缘或友情纽带维系,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人际交往具有强烈而全面的信任关系,这种人际关系可以基金项目

4、 : 教育部重大研究课题:加入 中国国有企业新一轮改革对策研究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 :02强成员间的协作意识,降低管理上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付出的监督成本,以相对低的监督成本获得了相对高的代理能力,这种带有浓厚的家族或泛家族色彩的经营模式具有较强的凝聚力与较高的灵活性。另外,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家族利益常被人们放在首要的位置,受家族伦理道德的约束,成员一般会放弃个人利益最大化而选择家族利益最大化,因此,家族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便成为效用最大化的组织,这种约束作用又使“温台模式”下实行家族经营的中小企业组织构架稳定,抵御风险能力增强。“温台模式”下实行家族经营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在创业阶段具有无可比

5、拟的成本优势和竞争优势,但是,随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企业人员的增加、销售量的增长,使企业的规模迅速扩大,原有的家族式经营逐渐暴露出质量波 国最庞大的下载资料库 (整理.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您不是在 站下载此资料的,722, 加入)要时可将此文件解密成可编辑的 式动大、生产研发能力落后于市场要求、企业组织结构脆弱、人才短缺、管理混乱等问题,其最主要的表现是,企业的收入在缺乏人力资源支持下增长。这种发展模式是危险的,但这种发展在公司快速成长的惯性作用下会持续一段时间,然后会逐渐减速,最终会停滞,甚至破产,这也是我国许多民营企业不能实现永续经营的主要原因。(二)人力是成本而不是资源的观念根深蒂固

6、,导致员工得不到人文关怀,员工流失率居高不下。在“温台模式”下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多数实行家族化经营,外来人才、公司员工往往处于中低职务,无权参与企业的管理,并且在家族企业中,薪酬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不合理以及工作任务、岗位分工不明确,都导致企业人才的外流。其中,导致员工流失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些企业一直认为人力是成本而不是资源,企业主总是支付尽量少的员工薪酬,以获得尽量多的劳动力,并设法使劳动力资源效用最大化,工作上表现出对员工进行纯粹的利用,于是,多数中小型民营企业存在工作时间超长或劳动强度超大的问题。长期的超负荷工作,一方面,员工身体难以承受,容易出现工伤、质量波动、设备损坏等生产事故;另一方面

7、,员工没时间学习、娱乐,企业几乎占用了员工的全部时间,而忽视员工的个人需求,员工得不到尊重与关怀,对企业的归属感、认同感不高,致使员工一有机会便选择离开。员工流失率的居高不下,企业一方面要组织人力资源管理者招聘、录用新员工;一方面要组织培训师,对新入职的员工进行质量管理体系、安全教育、岗位技能、企业经营理念与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岗前培训,而大量新员工的存在,必然会使质量波动、消耗增加,也会增加生 国最庞大的下载资料库 (整理.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您不是在 站下载此资料的,722, 加入)要时可将此文件解密成可编辑的 式产事故的机遇率,表面的人力资源低成本掩盖了人力资源的高成本。(三)在人力资源

8、管理上,决策的随意性较大,制度缺少企业文化与经营理念支持,且规范性与可操作性不强。中小型民营企业由于实行家族化或泛家族化经营,其经营管理机制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一方面,有对市场信号反映灵敏、决策快、易于控制等优点,但表现在人力资源配置方面,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健全,对员工的招聘、录用、培训、考核、职业生涯规划、晋升和辞职/辞退等没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制度规范,往往凭管理者的以往经验和主观判断,随意性很大,感情多于理智,内外有别。对家族成员因人设岗,不管能力高低都被安排在重要的岗位;家族以外的员工岗位设计不合理,职责过大,要求苛刻,一旦违规,处罚过重,这样不仅挫伤了非家族成员的工作积极性

9、,也很难把高素质人员招至麾下。也有一部分中小民营企业,认识到决策的随意性与主观性风险较大,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便通过企业内的职业经理人或聘请管理咨询公司建立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这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规范,多数是参照一些跨国公司或股份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根据企业自身情况,略作一些修改的“拿来主义” 。在这种规范化过程中, “温台模式”下的多数中小民营企业没有考虑到自身与被效仿公司之间在企业规模、管理水平、员工素质、社会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深层缺乏理念支持,操作层缺少可供执行的标准化操作规程(和专业的人力资源工作者。在这种情况下,其人 国最庞大的下载资料库 (整理

10、.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您不是在 站下载此资料的,722, 加入)要时可将此文件解密成可编辑的 式力资源管理工作,可能由于企业主的一言一行而有大的改变,也可能因为具体负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领导者的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其结果人力资源制度只是摆摆样子,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没有真正起到服务于企业发展战略与员工个人发展的作用。(四)在人力资源部门角色上,企业主与人力资源管理者存在较大分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企业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这个名词越来越被人们熟悉,但是,许多中小型民营企业主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许多误解,把人力资源管理和传统意义的人事管理混为一谈,把人力资源管理看作是较为传统、保守、被动的人事

11、工作,仅限于对业务部门的服务,忽视人力资源管理的主动性、策略性和前瞻性,导致人力资源管理者工作中缺乏主动性;也有一部分中小型民营企业主对人力资源工作期望过高,认为人力资源部门除承担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规划的工作之外,还应该能塑造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凝聚力,打造优秀团队,使人力资源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最终导致企业的人力资源工作者因达不到企业预期目标而受挫。 “温台模式”下的中小型民营企业主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认识,其根本原因,一是企业的高层管理者经营管理理念滞后,跟不上企业与时代发展的要求,二是企业高层管理者缺乏大人力资源观念,没有认识到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与一线经理都是人力资源工作者,都对下属的成长、发

12、展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五)在人才认知上,重视技术型人才轻视管理型人才,重视人才引进,轻视人才培养。“温台模式”下的中小民营企业,多数是白手起家发展起来的,企业主文化 国最庞大的下载资料库 (整理.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您不是在 站下载此资料的,722, 加入)要时可将此文件解密成可编辑的 式层次较低,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加之市场对企业发展在技术与管理上的牵引,这些企业主会逐渐认识到知识与技术的重要性,纷纷招聘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到自己的企业,但由于市场对企业的要求首先反映在技术创新与技术领先上,没有先进的技术支撑,产品在市场上必然缺乏竞争力,进而影响企业主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民

13、营企业的创业者多是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在技术创新、产品开发方面有着自己的优势,这样,企业主就容易陷入经验主义,片面认为有了先进技术就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就能占领市场,从而获得利润。所以,在人才结构上,中小型民营企业主常是过分注重技术领域,而忽视管理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导致企业人才结构单一,管理学上的木桶理论得到体现,技术上的领先并不能弥补企业管理、营销、生产的缺陷,最终使企业陷入困境。另外, “温台模式”下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多有严重的急功近利思想,短期行为较为普遍。表现在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上,不愿意自己投资培养人才,不愿意承担人才投资成本与人力资源投资风险,总想坐享其成,挖其他企业人才的墙角,由于

14、外来人员的价值观念、背景与经历的差异,在企业中很难对企业的经营理念与价值文化产生共鸣,员工队伍稳定性不够,这一方面促进了员工的外流,另一方面也形成了阻碍企业发展的瓶径。 二、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转换条件1、改革企业产权制度 国最庞大的下载资料库 (整理.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您不是在 站下载此资料的,722, 加入)要时可将此文件解密成可编辑的 式中国有许多民营企业,个人资产与企业资产混为一团,许多民营企业家的个人财产就是企业财产,同时企业财产也就是个人财产。就像禹作敏说的一样:“我们白手起家。现在集团有十几个亿的资产,这究竟是谁的?是个人的?还是集体的?都难说,当初向银行贷的几万元款都还了,国家也没给投资。 ”他由此得出结论:这几十亿资产是我的。这就是中国现代民营企业家的典型写照,民营企业家的这种思想,导致了绝对权力的产生,从而引起其他创业人的不满,使民营企业在稍具规模后就“分家”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绩效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