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481532 上传时间:2018-09-30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8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小学三年级《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小学三年级《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小学三年级《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小学三年级《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缅怀先烈 立志报国,三一班主题班会,清明时节雨纷纷 ,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 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节是传统的纪念祖先的节日,其主要形式是祭祖扫墓。这一习俗相沿已久,据史书记载,秦汉时,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古人有描写清明扫墓的诗,唐代杜牧的名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些诗句都十分真切地反映了当时清明扫墓时的情景和氛围。 为什么要在清明扫墓呢?这大概是因为冬去春来,草木萌生。人们想到了先人的坟茔,在祭扫时,给坟墓铲除杂草,添加新土,供上祭品,燃香奠酒,烧些纸钱,或在树枝上挂些纸条,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清明节由来,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

2、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节重要,因为清明及寒食节的日期接近,民间渐渐将两者的习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间(581至907年),清明节和寒食节便渐渐融合为同一个节日,成为扫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节。因此,清明节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寒食节-寒食即禁火,只能吃冷或预先煮好的食物。相传这个习俗起源于春秋时代,当时晋国有人欲害死大公子重耳,忠臣介之推(又名介子推)便护送重耳逃亡,甚至在饥寒交迫之际,割下自己的肉给重耳吃,希望日后他安然回国,当上国君,并勤政爱民。 十多年后,重耳终于回国当上了国君,即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并逐一犒赏流亡期间曾协助他的人,却忘了

3、介之推,他经旁人提醒,才赶忙差人请介之推前来领赏。可是,介之推和母亲到深山隐居。晋文公与臣子在山中遍寻不获,有人提议放火烧山,介之推是孝子,一定会救母亲出来。可是,大火烧了三日三夜,仍不见介之推。火熄灭后,人们在一棵柳树下发现介之推背着母亲的尸体。晋文公非常伤心和懊悔,将二人安葬在柳树下。晋文公将放火烧山的一天,定为寒食节,规定人民禁止用火,寒食一天,以纪念介之推的忠诚。,清明节,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纪 念 自 己 的 祖 先,我 们 还 应 该,缅 怀 先 烈,立 志 报 国,同学们肯定知道很多 革命先烈的事迹, 请大家谈谈自己的认识!,董存瑞(19291948),男。1929年10月15

4、日出生于察哈尔省南山堡(今河北省怀来县)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的家乡成了抗日游击区,他13岁时就当上了儿童团团长。 他毅然用左手托起炸药包,以自己的身体充当火药支撑架。随着一声天崩地裂的巨响,敌军的暗堡被炸毁,董存瑞用自己宝贵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牺牲时,年仅19岁。,刘胡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现已更名为刘胡兰村)。出生于1932年10月8日 。1947年1月12日因为拒绝投降,被铡死在铡刀之下,时年15岁。随后,刘胡兰被中共晋绥分局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杨靖宇(19051940)河南确山人,伟大的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 1939

5、年在东南满地区秋冬季反“讨伐”作战中,他与魏拯民等指挥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游击。自己率警卫旅转战于蒙江一带,最后只身与敌周旋5昼夜。杨靖宇不愧是真正的钢铁战士,是用特殊材料铸成的共产党员。渴了,抓一把雪吃,饿了,吞一口树皮或棉絮。他以难以想象的毅力,坚持和敌人进行顽强斗争,直至弹尽,于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蒙22江三道崴子壮烈牺牲。当残忍的日军将其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死时年仅35岁。为纪念他,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通化支队改名为杨靖宇支队,蒙江县改名为靖宇县。,1895年10月18日出生于河南省扶沟县吕潭镇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受父亲影响,吉鸿昌幼年即具有爱

6、国思想。1913年秋天,不满18岁的吉鸿昌弃学从戎,投入冯玉祥部当兵。他因吃苦耐劳、智勇正直被冯赏识,提升为手枪连连长,不久又提升为营长。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鸿昌将军被蒋介石逼迫下野,到国外“考察实业”。船到美国,吉鸿昌就接二连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里的头等旅馆不接待中国人,却对日本人却奉若神明。有一次,吉鸿昌要往国内邮寄衣物,邮局职员竟说世界上已经不存在中国了,吉鸿昌异常愤怒,刚要发作,陪同的使馆参赞劝道:“你为什么不说自己是日本人呢?只要说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礼遇。”吉鸿昌当即怒斥:“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吗,可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为抗议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的歧视,维护民族

7、尊严,他找来一块木牌,用英文仔细地在上面写上:“我是中国人!” 1934年11月24日是吉鸿昌殉难的日子。面对“立时枪决”的命令,吉鸿昌镇定安详地向敌人要来纸和笔,挥笔疾书,写了自己坎坷曲折而终于走向革命道路的一生,历述蒋介石祸国殃民的种种丑行。在给夫人胡红霞的遗嘱中写道:“夫今死矣,是为时代而牺牲”吉鸿昌披上斗篷,从容不迫地走向刑场。他用树枝作笔,以大地为纸,写下了浩然正气的就义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吉 鸿 昌(18951934),黄冈寺烈士陵园 介绍,郑州烈士陵园郑州烈士陵园始建于一九五五年,位于郑州西南方向南三环与嵩山南路交汇处,占地面积194、824

8、平方米(约合293亩),建筑面积9391平方米。陵园内安葬烈士134名,其中有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烈士,日本籍松井实烈士和苏联专家巴、阿、切明尼诺夫以及解放郑州而牺牲的烈士等,存放132位烈士骨灰。在省市委、政府和领导以及有关部门的关怀下,先后修建了革命烈士纪念碑,烈士事迹陈列馆,烈士骨灰堂,吉鸿昌、杨靖宇、彭雪枫、吴焕先四将军的纪念碑亭,解放郑州烈士纪念碑亭和墓区等。种植了花草树木,铺设了道路。瞰视陵园,纪念建筑物雄伟壮观,松柏满园,苍翠一色,四季生机勃勃,气象万千,满目生辉。 郑州烈士陵园以“褒扬先烈,教育后人”为宗旨自1980年正式对外开放后,前来缅怀和参观的人常年络绎不绝。每年清明

9、节前后,更是万人云集,省、市领导及社会各界群众都到陵园参加悼念活动。 开展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郑州烈士陵园重视国防教育基地建设,在搞好烈士纪念建筑物兴建、管理、烈士事迹陈展的基础上,又兴建了郑州国防园,充分发挥国防教育基地的作用。,烈士的忘我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作为新时期祖国的花朵。,我们应该怎样报效祖国呢?,努力学习 天天向上,热爱劳动 投身环保,用心工作 建筑辉煌,奋勇争先 为国争光,行善、 团聚、 尽孝、 感恩献爱心与扫墓同行 清明成合家团圆日厚养老人彰显孝心 扫墓也是感恩教育“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这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让孩子们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让他们学会懂得尊重他人。清明扫墓,并学习的先人创业、生活的不易,懂得要孝顺父母,要感谢先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