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采面下巷、工作面作业规程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5477843 上传时间:2018-09-30 格式:DOC 页数:55 大小:327.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首采面下巷、工作面作业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首采面下巷、工作面作业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首采面下巷、工作面作业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首采面下巷、工作面作业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首采面下巷、工作面作业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首采面下巷、工作面作业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首采面下巷、工作面作业规程(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渑池县中普煤业有限公司1101011010 工作面运输顺槽、工作面修巷工作面运输顺槽、工作面修巷作作 业业 规规 程程编号:渑池中普煤业修巷201504规程批准时间:2015 年 04 月 05 日11010 首采面运输顺槽、工作面掘进(修巷)作业规程2规程执行时间:2015 年 04 月 10 日会审意见及签名会审单位签名会审时间编 制 人生产技术科安 检 科调 度 室技术副总师生产副总师机电副总生产副总安全副总会 审 意 见11010 首采面运输顺槽、工作面掘进(修巷)作业规程3总工程师11010 首采面运输顺槽、工作面掘进(修巷)作业规程0目 录第一章 概 况.3第二章 地面位置及地质情

2、况 .4第一节 地面位置及相邻采区开采情况4第二节 煤(岩)层赋存特征.5第三节 地质构造7第四节 水文地质7第五节 影响掘进的其它因素11第三章 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12第一节 巷道布置12第二节 支护设计及工艺.14第四章 施工工艺 .17第一节 施工方法17第二节 施工措施20第三节 巷道运输29第四节 管线布置29第五节 设备及工具配备.30第五章生产系统.3111010 首采面运输顺槽、工作面掘进(修巷)作业规程1第一节 通风系统31第二节 综合防尘34第三节 安全监控34第四节 供电.35第五节 排水.37第六节 运输系统37第七节 照明通讯和信号.37第六章 劳动组织与主要.38

3、经济技术指标.38第一节 劳动组织38第二节 作业循环方式.39第三节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40第八章 安全技术措施40第一节 施工准备40第二节 一通三防42第三节 顶板管理45第四节 绞车管理47第五节 防治水 .47第六节 机 电 .4711010 首采面运输顺槽、工作面掘进(修巷)作业规程2第七节 运 输 .48第八节 其 他 .49第八章 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50第一章第一章 概概 况况一、巷道名称由于停掘时间较长,原 11010 首采面运输顺槽、工作面变形严重,需要重新按照原断面进行扩修、整修,特编制中普煤业有限公司11010 首采面运输顺槽、工作面修11010 首采面运输顺槽、

4、工作面掘进(修巷)作业规程3巷作业规程 。二、掘进目的及巷道用途此巷道掘进目的是满足回采工作面原煤运输、进风、行人、管线铺设等需要。三、巷道设计工 程 量:运输顺槽 160m,切眼 105m。坡 度:沿煤层顶板掘进。规 格: 11工字钢梯形棚, 净高 2.1m,净断面5.7m2。服务年限:1 年。四、预计开竣工时间本掘进巷道自复工批准后开始施工,预计 2015 年 04月 10 日开工, 2015 年 06 月 10 日竣工。五、编制依据1、渑池中普煤业有限公司修改初步设计说明书2、 煤矿安全规程2011 版、 操作规程3、 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11010 首采面运输顺槽、工作

5、面掘进(修巷)作业规程44、其它各种煤矿操作规程以及公司、矿有关文件规定。5、渑池中普煤业有限公司地测科提供的水文、地质技术资料。6、渑池中普煤业有限公司机电科及通风科分别提供技术资料。第二章第二章 地面位置及地质情况地面位置及地质情况第一节、第一节、地面位置及相邻采区开采情况地面位置及相邻采区开采情况一、工作面位置11010 回采工作面运输顺槽、工作面,位于中普煤业有限公司 11 采区东部,主井运输上(下)山东边。开采标高+134+163m,回采工作面运输顺槽掘进按照煤层走向布置,运输顺槽掘进长度为 160m,工作面掘进长度11010 首采面运输顺槽、工作面掘进(修巷)作业规程5105m。二

6、、地面相对位置该采区地面相对位置在+290+360m 之间,地面没有建筑物,多为丘陵地貌。三、相邻采区开采情况该采面四周没有采动影响,北边为 F4-1断层边沿,西边为运输皮带上(下)山巷,东边为矿井边界,南边为不可采保护煤柱。第二节第二节 煤煤( (岩岩) )层赋存特征层赋存特征一、地层本区为中低山丘陵地形,大面积为第四系覆盖,钻孔及矿井揭露的地层由老至新依次为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O2) ,石炭系上统本溪组(C2b)和太原组(C2t) ,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h) 、下石盒子组(P1x)和第四系(Q) ,现由老至新分述如下: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h)本区的主要含煤地层。由灰白色砂岩、灰黑色

7、泥岩及砂质泥岩11010 首采面运输顺槽、工作面掘进(修巷)作业规程6组成,下部为巨厚中细粒砂岩(大占砂岩)和灰黑色泥岩,内含煤两层(二0煤、二1煤) 。二0煤不可采,一般厚度 0.4 米左右。二1煤普遍发育,全区稳定,一般厚 2.20 米,为一主要可采煤层。其底板为黑色、黑灰色炭质泥岩及泥岩。其顶板为厚层中细粒砂岩,一般厚 7.113.56 米,全区发育,碎屑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分选较好,硅质胶结,具缓波状和交错层理,层面分布大量绢云母片,含泥质包体,特征明显,分布稳定,为山西组重要标志层。上部主要为灰色泥岩,粉砂岩及浅灰色砂岩,含不稳定薄煤13 层(二3煤、二4煤、二5煤) ,砂岩多为中

8、细粒,碎屑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并含云母片,交错层理和缓波状层理发育,单层厚度不大,一般仅 2 米。 砂质泥岩和粉砂岩中含植物根化石、叶化石,保存不好,多呈碎片状,含较多的黄铁矿或菱铁矿结核。本组平均厚 70 米,与下伏地层太原组呈整合接触。二、煤层及煤质本区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含煤地层总厚 361.35 米,共计含煤 16层,煤层总厚 7.15 米,含煤系数为 1.98%。其中赋存于山西组下部的二1煤层为主要可采煤层,可采煤层厚 2.20 米。11010 首采面运输顺槽、工作面掘进(修巷)作业规程7二1煤层赋存于山西组下部。煤层稳定,结构简单,不含夹矸,底

9、板标高为+50+275 米,埋深为+120+215 米。厚 0.314.25 米,平均 2.20 米,属较稳定煤层。煤层直接顶板为中细粒砂岩,厚 6.9313.23 米,其主要成份为浅灰色长石石英砂岩,富含绢云母片、黄铁矿结核,局部含泥岩包体,硅质胶结,交错层理发育,是井田的重要标志层。煤层底板为黑色泥岩或砂质泥岩。区内二1煤层具体质量指标:水分(Wad)0.8%、灰分(Ad)19.84%、硫分(St,d)2.81%、发热量(Qnet,d)23.8MJ/KG、挥发分(Vr)21.43%、粘结指数(G)95。二1煤煤质属低中灰、低水、中高硫之焦煤,由于硫份含量较高可作为一般工业和民用煤。容重 1

10、.40t/m3。三、煤层顶底板本矿开采的二1煤层顶板为厚层状灰色、灰白色中一细粒石英砂岩。底板为黑色炭质泥岩、泥岩及粉砂岩。顶板岩石坚硬,具有较高的抗压、抗剪强度,但其伪顶为灰黑11010 首采面运输顺槽、工作面掘进(修巷)作业规程8色泥岩或炭质泥岩,力学性质差,易垮落,顶板必须支护。二1煤层局部具泥岩或炭质泥岩伪顶,厚度一般小于0.50m,二1煤层直接顶为厚层状灰色、灰白色中细石英粒砂岩。区内以往未进行过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工作,据区域资料,灰岩、中一细粒砂岩力学强度较高,二1煤层顶板应属工程地质条件较好。煤层底板为泥岩和砂质泥岩,抗压强度较弱,应属工程地质条件较差。第三节第三节 地质构造地

11、质构造本采区内有一条 F4-1断层,靠近采区回风顺槽,位于矿区扩界区的 SE 端,断层走向 57,倾向 327,倾角 65,从 5-3 与 5-4 钻孔所见二1煤层情况来看,两孔煤层在倾向上不连续,显示南升北降的趋势,显示落差 70 米。根据本区整体构造形态,分析该断层应为疙疸山断层(F4)之向东延伸的分支断层。11010 首采面运输顺槽、工作面掘进(修巷)作业规程9第四节第四节 水文地质水文地质1、主要含水层本区地层中共有 5 层含水层,分别为奥陶系灰岩含水层。石炭系太原组灰岩及砂岩含水层。山西组砂岩含水层。石盒子组砂岩含水层。第四系含水层。(1)奥陶系灰岩含水层为浅灰色石灰岩或白云质灰岩,

12、邻区揭露厚度为67.78m ,据区域资料,其厚度约 120m。该含水层岩溶裂隙发育,尤其在上部 50m 或在断裂破碎带附近,岩溶裂隙更是异常发育,加之厚度大,埋藏相对较深,水源补给条件好,贮水空间大,水压高,含水层导富水性强,为区内主要含水层。该含水层为二1煤层间接充水含水层。(2)太原组灰岩、砂岩含水层由太原组一1煤层以上的石灰岩、中粒砂岩组成,厚度一般 10 米左右,上距二1煤层 1520 米。该含水层岩溶裂隙发育较差,含水性弱透水性差,且不均一,属岩溶裂11010 首采面运输顺槽、工作面掘进(修巷)作业规程10隙承压水。该含水层为二1煤层底板直接充水含水层。(3)山西组砂岩含水层主要由二

13、1煤层顶板 60 米范围内的大占砂岩,香炭砂岩组成,累计厚度 20 米。该含水层为孔隙、裂隙承压水,含水性弱,透水性差,且不均匀,单位涌水量q=0.06L/(s.m) 。此层属于二1煤层顶板直接充水含水层。(4)石盒子组砂岩含水层主要由山西组以上的上、下石盒子组地层中的中、粗粒砂岩组成,平均总厚约 40 米,含孔隙、裂隙承压水,为二1煤层顶板间接充水含水层组。(5)第四系含水层主要为表土层中的砾石层、流砂层组成,动态随季节变化,以孔隙潜水为主。2、主要隔水层本区共有三层隔水层隔断这几层含水层之间的联系。(1)本溪组隔水层:由铝土岩、铁质泥岩组成,厚7.0013.43 米,平均 9.65 米,全

14、区分布,一般情况下可11010 首采面运输顺槽、工作面掘进(修巷)作业规程11阻隔奥陶系灰岩与太原组含水层之间的联系。(2)二1煤层底板隔水层:由泥岩、粉砂岩及砂质泥岩、薄煤层组成,厚 10.0020.00 米,平均 15 米,是太原组灰岩含水层与二1 煤层之间较好的隔水层。(3)二1煤层顶板隔水层:由二1煤层以上的泥岩、粉砂岩及粘土岩组成,全区分布稳定,厚度较大,厚28.7053 米,平均约 40.00 米,正常情况下可阻隔二1煤顶部砂岩与上覆含水层的水力联系。3、充水因素分析(1)生产矿井水文地质特征核查区内主要含水层为奥陶系灰岩,受本溪组隔水层的阻隔,与二1煤层没有直接水力联系,煤层位于

15、地下水位以上,开采二1煤层矿井直接充水含水层为山西组砂岩,本核查区属于以裂隙含水层为主的矿床。充水水源主要受大气降水因素影响,在生产过程中,实测矿坑充水量在 l0m3 /h 左右,单位涌水量为 q=0.06L/(s.m)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按照规范把本核查区煤矿床水文地质勘查类型划分为11010 首采面运输顺槽、工作面掘进(修巷)作业规程12第二类第一型。(2)充水水源大气降水是影响矿井充水的主要因素。在此因素影响下,矿井涌水量有显著的变化。一般雨季涌水量比旱季大1.54 倍;地下水对二1煤层的直接充水含水层应为其顶部的山西组砂岩和底部太原组灰岩含水层。正常情况下,二1煤层顶、底板含水层涌水

16、量水不大,但在隔水层薄或受构造破坏的地段,地下水亦有可能进入矿井,因此,开采中对底板水要引起重视;老窑水的影响,新扩矿区二1煤层主要受原矿井积水的影响,邻近原矿井空区采煤时,一定要留足防水煤柱;断裂构造对矿床充水的影响矿区地层为一走向 NEE 的单斜构造,断裂构造主要为发育在中部的F11、F23断层。由于断裂破坏了地层的连续性,使煤层上下各含水层间产生了一定的水力联系,故断裂构造是地下水的赋集空间和矿床充水的主要通道,生产中当井巷工程接近或通过断层时,应打超前探放水钻,并留设足够的防水保安煤柱,以防遇断层水淹井。11010 首采面运输顺槽、工作面掘进(修巷)作业规程13综上所述,本矿充水以山西组砂岩含水层岩裂隙水充水为主,矿坑充水量在 l0m3/h 左右,水量较小,生产中易于疏排,本矿井水文地质勘查类型为第二类第一型。根据矿方提供的渑池县中普煤业有限公司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矿井正常涌水量 60m3/h,最大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矿业工程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