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安煤矿矿井通风能力核定报告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5477766 上传时间:2018-09-30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733.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盛安煤矿矿井通风能力核定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盛安煤矿矿井通风能力核定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盛安煤矿矿井通风能力核定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盛安煤矿矿井通风能力核定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盛安煤矿矿井通风能力核定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盛安煤矿矿井通风能力核定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盛安煤矿矿井通风能力核定报告(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金沙县盛安煤矿金沙县盛安煤矿 矿井通风能力核定矿井通风能力核定 报报 告告项目名称:金沙县盛安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报告项目类别:矿井通风能力核定核定机构:金沙县盛安煤矿核定日期:二 O 一三年六月十日目目 录录前言1第一章 矿井概况3第二章 矿井通风核定6第三章 核定的目的,今后的建议17前 言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第 81 次常务会议提出的“以风定产”等煤矿瓦斯治理措施,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下发的安监总煤字20042544 号关于印发(煤矿生产能力的若干规定)的通知,各煤矿每年要进行一次通风能力核定工作,并根据核定的通风能力科学合理地组织生产

2、,严禁超通风能力生产。预防瓦斯事故的发生,依据安监总煤矿字(2005)42 号文件有关规定,我矿于2013 年 6 月 1 日对矿井通风能力进行了核定。一、一、 核定的目的及指导思想核定的目的及指导思想(一)坚持以风定产,根据安全生产法 、 煤矿安全规程的相关规定,并结合设计方案及安全专篇等确定矿井原煤生产规模。(二)杜绝超通风能力生产现象和超负荷运转。(三)优化通风系统和通风设施,减少漏风,提高有效风量,改善井下空气及气候条件,预防事故发生。二、二、 核定依据核定依据(一) 安监总煤字(2005)42 号文件关于煤矿通风能力核定(试行) (二)贵州省煤炭管理局黔煤规定(2005)129 号文

3、件“关于开展煤矿通风能力核定工作” 。(三)盛安煤矿实测通风系统图及测风记录等相关资料。(四)煤矿安全规程(2016 年) 。(五)省煤炭管理局批复的盛安煤矿近三年瓦斯及二氧化碳等级鉴定报告。本矿属整合(30 万吨)矿井,各大系统已经形成,安全设施安装即将结束,正申请进行联合试运转,此次对技改生产系统进行矿井通风能力核定。第一章第一章 矿井概况矿井概况金沙县盛安煤矿位于金沙县沙土镇红旗村,企业性质为私营企业,属于整合矿井,设计生产规模为 30 万吨/年,井田面积 2.6707km2,开采标高为+800m+450m。采矿许可证号:C5200002012011120122757。可采煤层为C6、C

4、9 两层煤,C6 煤层厚度 1.4m,C6 煤层厚度 1.6m,倾角 8-10 度,煤层稳定,全区可采。我矿首采工作面布置在 C6 煤层中。依据历年瓦斯等级鉴定结果我矿为高瓦斯矿井,依据 2008 年重庆煤科院对本矿 C6 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结论,我矿 C6 煤层标高+702 以上不具突出危险性,依据 2011 年贵州煤田地质局实验室对我矿 C6、C9 煤层的煤尘爆炸性及自燃发火期的鉴定结果,C6、C9 煤层煤尘均无爆炸性,煤层自燃发火期为三类,不易自燃。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矿实际最大涌水最大涌水量为30m3/h,最小涌水量为 20m3/h,水源主要以井壁淋水、顶板裂隙水为主。目前

5、本矿开拓系统、采掘系统、通风系统、双回路供电系统、排水系统、提升运输系统、防尘防灭火系统、安全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压风自救系统、通讯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紧急避险系统等各大系统均已按设计完成。今年计划 7 月份建设完成,投入联合试运转,下半年完成安全设施竣工验收及煤炭生产许可证验收工作。1.11.1 地理位置、交通地理位置、交通一、矿井所在地理位置及交通情况一、矿井所在地理位置及交通情况金沙县盛安煤矿(整合)隶属贵州省金沙县沙土镇管辖,地理坐标:东经 10633451063515,北纬 272355272501,矿区以东约 29 公里处有贵遵高等级公路通过,矿区至沙土镇约 4 公里,直距金沙

6、县城 47 公里,距遵义市约 70 公里,交通较为方便。1.2 矿井地质矿井地质地质构造及特征一、地层一、地层区内出露地层由新至老有第四系,三叠系下统茅草铺组、夜郎组,二叠系上统长兴组、龙潭组,二叠系中统茅口组。现分述如下:1 1)第四系()第四系(Q Q)主要由坡积、残积的褐黄色、灰黄色粘土、亚粘土组成,厚 029.89米,零星分布于山坡及地势低洼的沟谷、溪岸,仅白岩脚杨寨八角庙方井堰塘湾一带为成遍分布,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2 2)下三叠统()下三叠统(T T1 1)(1)(1) 夜郎组(夜郎组(T T1 1y y) 九级滩段(T1y3):绿灰、紫灰色薄层状粉砂质泥岩,具微波状及水平层理

7、,夹数层厚 0.50 米至 5.00 米左右的石灰岩,局部夹粉、细砂岩薄层,厚一般 200 米左右。 玉龙山段(T1y2):浅灰色中厚至厚层状石灰岩,晶粒或泥晶结构,显水平及缓波状层理,顶部含鲕粒,向下泥质含量增加,下部常为泥质灰岩。夹钙质泥岩及细粒砂岩,厚度大于 98.96 米。 沙堡湾段(T1y1):深灰色(风化后黄灰色)薄层状粉砂质泥岩,具水平纹理,夹薄层状泥质灰岩,近顶部及下部夹 23 层较薄的黄绿色蒙脱石泥岩。厚 7.33-9.73 米,一般厚 8.19 米。3 3)二叠系上统()二叠系上统(P P3 3) 长长兴兴组组(P P3 3c c)浅灰深灰色,中厚至厚层状石灰岩,晶粒结构,

8、含黑色燧石团块,上部具鲕粒构造,向下渐变为泥质灰岩,夹钙质粉、细砂岩,中上部偶见极薄的炭质泥岩。盛产蜓科、蕉叶贝等腕足类及瓣鳃类动物化石。厚45.36-48.45 米,一般厚 46.66 米。 龙潭组(P3l) (见含煤地层) 。4 4)二叠系中统()二叠系中统(P P2 2)茅口组(茅口组(P P2 2m m):):浅灰色,中厚-巨厚层状,隐晶微晶结构,上部含少量燧石结核及硅质,岩溶裂隙发育,产蜓科、珊瑚、腕足类等动物化石,厚大于 200 米,与上覆龙潭组呈假整合接触。3 3、构造、构造本区位于娄山背斜南东翼的西南段,总体呈单斜构造,沿走向有宽缓的波状起伏,地层产状平缓,倾角 418 度,大

9、部分倾角在 10 度左右,走向北西-南东,向南东倾斜。区内次一级褶皱不发育,断层未见。综上所述,区内构造复杂程度可定为中等偏简单类型。1 1. .4 4 水水文文地地质质一、一、地表水地表水本区地表水、地下水受大气降水影响,其流量、水质变化均与降水的季节和强度相对应,雨季流量增大,枯季则相反。二、地下水二、地下水地下水以泉或分散流形式补给花滩河,总体流向为北西-南东,各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不大,地下水动态变化显著,周期性较明显,并具滞后现象。三、矿井充水因素分析三、矿井充水因素分析由于矿区小煤矿开采历史悠久。据杉林堡煤矿调查资料来看:煤矿为巷道穿过长兴灰岩时的岩溶裂隙水及回采时顶板淋水、滴水为主

10、,由于距地表较近,涌水量随季节变化明显。据玖园堡煤矿调查资料来看:煤矿为巷道穿过长兴灰岩时的岩溶裂隙水及回采时顶板淋水、滴水,由于本矿为新建矿井,形成的采空区范围不大,涌水量不大,并随季节变化明显。据本次补勘资料:长兴组漏水几率为 60%,长兴组距主采煤层较近,为开采煤层的直接充水含水层。玉龙山灰岩底板有 80m 左右的泥灰岩,岩溶不发育加之其下有 10m 左右的沙堡湾段粉砂质泥岩相隔,为开采煤层的间接充水含水层。充水水源 大气降水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水源。含煤地层之上的玉龙山灰岩出露好,直接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并在井田范围内形成数个规模大小不等的岩溶漏斗;其充水强度和降水的强度及持续时间有着密切

11、联系。 地表水区内西部有一常年有水小河发育,切割较深。枯季流量较小约20l/s,雨季暴涨,达 500 l/s 以上。因此,在此地段下采煤应注意地表水溃入。东南部外围的花滩河,流量大,雨季大于 2000 l/s,并与玉龙山灰岩较近,在开采深部煤层时,必须考虑其对开采煤层的影响。 老窑及生产煤矿水:矿区的西、北部外围的老窑和小煤矿广泛分布,且开采历史悠久。老窑采空冒落造成地表开裂、塌陷,致使地表水及降雨由裂隙渗入老窑蓄积。由于这些老窑及生产煤矿均分布于本井田地下水的流入方向,因此在开采至靠近老窑及相邻的小煤矿时,应预防老窑及周边的生产煤矿矿井水溃入。 第四系空隙水:岩性疏松,透水性较强,特别在雨季

12、水量猛增。但在本井田内分布面积小,厚度也不大。 矿井直接充水含水层:长兴组地层较厚 46.66m,岩溶、裂隙发育,含丰富的地下水,属开采煤层的直接充水含水层。 茅口灰岩岩溶、裂隙水:距目前的开采煤层 6、9 号煤层较远(约 60-65m) ,一般影响不大,但当遇到大断层、构造破碎带、导水钻孔等时将成为直接充水含水层。四、矿井涌水量四、矿井涌水量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一七四队提供的贵州省金沙县盛安煤矿(整合)煤炭补充勘探与储量核实报告 ,采用比拟法预测本矿井正常涌水量为1834 m3/d,最大涌水量为 3648 m3/d。目前最大涌水量 30 m3/h。五、水文地质类型五、水文地质类型矿区水文地质

13、条件中等。1.51.5 煤层及煤质煤层及煤质1)含煤岩系的含煤性)含煤岩系的含煤性据区域及本次钻探资料,含煤地层为龙潭组。厚 106.46-112.85m,平均 107.79 米。含煤 8-11 层,一般 9 层,煤层全厚度 5.949.52 米,平均7.81m,含煤系数为 7.2%,含可采煤层 2 层,煤层采用厚度 2.963.07m,平均 3.02m,可采含煤系数为 2.8%。可采煤层(6、9 号)集中分布在龙潭组中上部,上距煤系顶界 30m,下距系底界 63m。2)煤层)煤层矿区内主要可采煤层为 6、9 号煤层,由上到下叙述如下:6号煤层:位于龙潭组中上部,无夹矸,厚度稳定,对比可靠。上

14、距标一28.59-37.12m,平均31.15m,层位稳定,全区发育。下距9号煤5.68-6.80m,平均6.40m。9号煤层:位于龙潭组中上部,无夹矸,厚度稳定,对比可靠。下距标二4.95-12.55m,平均9.06m。主采煤层特征见表可采煤层特征表可采煤层特征表煤层厚度(m)顶底板岩性 煤层 名称 最小最大平均煤层 间距(m)煤层 夹矸 数稳定性煤层 倾角 (度)容重 (t/m3)顶板底板距顶界 30m 61.241.291.28无较稳定 8121.48泥岩泥岩、 泥质粉砂岩5.68- 6.80m,平均6.4m91.721.781.75下距茅口 组 6065m无较稳定 8121.49泥岩泥

15、岩、 泥质粉砂岩3)煤质)煤质(1)煤的物理性质)煤的物理性质全区可采煤层颜色均为黑色灰黑色,块状,少量碎块状;一般以亮煤为主,各煤层均含有少量暗煤中细条带;线理状镜煤、透镜状丝炭,部分裂隙充填少量方解石薄膜及黄铁矿。以玻璃-似金属光泽为主;断口以参差状断口、贝壳状断口为主,次为阶梯状、棱角状次之。黄铁矿赋存状态:6、9 号煤均为中高硫煤,一般在煤层的顶部 0.20m 及底板 0.20m 煤层含黄铁矿较重,一般以线理状、瘤状为主,在煤层中部一般以浸染状为主。黑色,玻璃似金属光泽,粉粒状、碎块状及块状。见方解石,棱角状、阶梯状、参差状断口。总之为优质无烟煤。1 1. .6 6 煤煤层层开开采采技技术术条条件件1、瓦斯:根据贵州省能源文件(黔能源发2010699 号) 关于毕节地区工业和能源委员会关于请求审批 2010 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报告的批复 ,盛安煤矿鉴定结果为高瓦斯矿井。 6 煤层在标高+702m 以上段(详见 A-B-4-5-6-7-0-1 圈定范围)评价为不具有突出危险性。但 6 煤层的破坏类型、瓦斯放散初速度、煤的坚固性系数均达到和超过临界值,同时测点相对集中,范围较小,未能全面反映煤层的瓦斯突出参数,仍然具有突出可能性。9 煤层未作突出鉴定,按具有突出危险性煤层进行设计和管理。根椐贵州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贵州省煤矿安全监察局和贵州省煤炭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矿业工程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