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第四章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55473681 上传时间:2018-09-30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4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会计第四章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管理会计第四章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管理会计第四章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管理会计第四章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管理会计第四章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会计第四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会计第四章(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本量利分析,第一节 本量利分析概述 第二节 单一品种的保本分析 第三节 盈利条件下的本量利分析 第四节 多品种条件下的本量利分析,一、本量利分析的基本涵义,本量利分析( 简称为CVP分析)是成本业务量利润关系分析的简称,是指在变动成本计算模式的基础上,以数学化的会计模型与图式来揭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销售量、单价、销售额、利润等变量之间的内在规律性联系,为会计预测、决策和规划提供必要的财务信息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二、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定,成本性态分析的假定 相关范围及线性假定 产销平衡的假定 品种结构稳定的假定 变动成本法的假定,1.成本性态分析假设假设企业的全部成本可以合理地,或者

2、说比较准确地分解为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有关的成本性态模型已经建立。2.相关范围假设:假定在一定时期内,业务量总是在保持成本水平和单价水平不变所能允许的范围内变化,于是固定成本总额的不变性和单位变动成本的不变性在相关范围内能够得以保证,成本函数表现为线性方程 y=a+bx,( 3).模型线性假设 1)固定成本不变假设y=a 2)变动成本与业务量呈完全线性关系假设y=bx 3)销售收入与销售数量呈完全线性关系假设y=px3.产销平衡假设4.品种结构不变假设5.变动成本法假设,三、本量利关系的基本公式,营业利润=销售收入总成本=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P=px-bx-a,三、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公式和相

3、关指标(一) 基本公式: 利润=销售收入-总成本=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 变换形式: 1.销售量=(固定成本+利润)(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2.单价=(固定成本+利润)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3.单位变动成本=单价-(固定成本+利润)销售量 4.固定成本=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利润,P=px-(a+bx),a=px-bx-P,边际贡献是指销售收入总额和变动成本总额之间的差额,也称贡献毛益、边际利润,记作Tcm。,四、边际贡献及其相关指标的计算,边际贡献 单位边际贡献边际贡献率 变动成本率,绝对指标,相对指标,边际贡献(Tcm),边际贡献是指产品的销售收入与相应变动成本之

4、间的差额 。,边际贡献总额=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单位贡献边际销售量,单位边际贡献(cm),单位边际贡献是指产品的销售单价减去单位变动成本后的差额。,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边际贡献率(Rcm),边际贡献率是指边际贡献占销售收入总额的百分比。,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总额/销售收入100%=单位边际贡献/单价100%,变动成本率(Rb),变动成本率是指变动成本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销售收入100%=单位变动成本/单价100%,单位边际贡献(cm),边际贡献总额(Tcm),边际贡献率(cmR),变动成本率(bR),单位贡献毛益=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cm=p-b,贡献毛益

5、总额=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 Tcm=px-bx=(p-b)x=cmx,边际贡献率变动成本率=1px-bx bxPx px,+,= 1,cmR=cm/p*100%=Tcm/px*100%,BACK,【例41】相关指标的计算,已知:某企业只生产A产品,单价p为10万元/件,单位变动成本b为6万元/件,固定成本a为40 000万元。204年生产经营能力为12500件。 要求: (1)计算全部边际贡献指标。 (2)计算营业利润。 (3)计算变动成本率。 (4)验证边际贡献率与变动成本率的关系。,第二节 单一品种的保本分析,保本分析的基本概念 保本点的确定 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评价指标 保本状态的判断

6、,一、保本分析的基本概念,保本分析就是研究当企业恰好处于保本状 态时本量利关系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收支相等、损益平衡、不盈不亏、利润为零,单一品种的保本点有两种表现形式:实物量保本点销售量,简称保本量 价值量保本点销售额,简称保本额,一、保本分析 (一) 保本和保本点的含义 保本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收支相等,即边际贡献等于固定成本,利润为零。保本分析主要确定使企业既不亏损又不赢利的保本点,是本量利分析中最基本的内容,也可称作盈亏平衡分析。保本分析的关键是确定保本点。 保本点是指企业达到边际贡献等于固定成本,利润为零,不亏不盈时的业务量。在该业务量水平,企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部成本。超过该业务量

7、水平,企业就有盈利,低于该业务量水平,企业就亏损。保本点也可称作盈亏平衡点、盈亏临界点。,单一品种保本点的确定方法,本量利分析法 边际贡献分析法 图解法,利润=0,求得:,保本量,利润 =(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本量利分析法,盈亏临界点的金额单位(保本额),保本量,利润=单位边际贡献销售量-固定成本,求得:,边际贡献法,利润=0,盈亏临界点的实物量(保本量),(二) 单一品种保本点的确定 1. 公式 保本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a (p-b)=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a cm保本额=单价保本量 =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率=a Rcm=固定成本(1- 变动成本率)=a (1-

8、bR),【例3-2】,【例42】保本点的计算,已知:某企业只生产A产品,单价p为10万元/件,单位变动成本b为6万元/件,固定成本a为40 000万元。204年生产经营能力为12500件。要求:分别按本量利分析法、边际贡献法计算该企业的保本点指标。,y0,图示法,(1)画销售收入线 (2)画总成本线 (3)交叉点为保本点,y (元),BEP,销售收入线y=px,总成本线y=a+bx,x (件),a,x 0,第二节 保本、保利分析,2图解法-(1) 保本图 标准式保本图 边际贡献式保本图(2)利量图, 传统式保本图, 边际贡献式保本图,(3)利润-数量图,三、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评价指标,安全边际

9、指标 保本作业率指标,1.安全边际:指实际(预计)的销售量与保本点销售量或实际(预计)的销售额与保本点销售额之间的差额,表明销售量(额)下降多少企业仍不至于亏损。公式:安全边际量=实际或预计的销售量-保本量安全边际额=实际或预计的销售额-保本额=单价安全边际量,三、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评价,分析: 安全边际越大,表示企业经营的安全程度越高,亏损的可能性就越小;反之,安全边际越小,企业经营的安全程度越低,亏损的可能性就越大。安全边际所提供的边际贡献就是企业的利润,安全边际越大,利润越大。因此,利润可表现为下列形式:利润=安全边际量单位边际贡献=安全边际额边际贡献率,2安全边际率:指安全边际量与实际

10、(预计)销售量的比例,也可以指安全边际额与实际(预计)销售额的比例,它是一个相对量,用来评价不同企业的经营安全程度。 公式: 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量实际或预计的销售量)100% =(安全边际额实际或预计的销售额)100% 分析:安全边际率的数值越大,企业的经营越安全,所以它也是一个正指标。,【例3-8】,3保本点作业率: 保本点作业率是指保本点销售量占实际(预计)销售量或保本点销售额占实际(预计) 销售额的百分比,也可称危险率。 它是一个逆指标,数值越小,企业的经营越安全,反之,则不安全。保本点作业率 =保本点的销售量(销售额) 实际或预计的销售量(销售额) 100% 保本点作业率+安全边际

11、率=1,【例42】保本点的计算,已知:某企业只生产A产品,单价p为10万元/件,单位变动成本b为6万元/件,固定成本a为40 000万元。204年生产经营能力为12500件。 要求: (1)计算该企业的安全边际指标。 (2)计算该企业的保本作业率。 (3)验证安全边际率与保本作业率的关系。 (4)评价该企业的经营安全程度。,解:(1) 安全边际指标的计算如下:安全边际量(MS量)x1 -x0 12 500-10 000 2 500(件)安全边际额(MS额)y1-y0125000-100000 25 000(万元)安全边际率(MSR) 100% 100%20%(2)保本作业率(dR) 100%8

12、0%(3)安全边际率+保本作业率20%+80%1 (4)因为安全边际率为20%,所以可以断定该企业恰好处于值得注意与比较安全的临界点。,四、保本状态的判断,根据利润计算公式判断 根据盈亏临界图来判断,第三节 盈利条件下的本量利分析,保利点及其计算 保净利点及其计算 保利成本及其计算 保利单价及其计算 利润与其他因素的关系,第二节 保本、保利分析,二、保利分析 1保利分析的意义: 保利是企业生产的真正目的,也只有在盈利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充分揭示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之间的关系。通过保利分析,可以确定为了实现目标利润而应该达到的目标销售量和目标销售额,从而以销定产,确定企业经营方向。 2. 保利点的含

13、义 保利点是指在单价和成本水平确定的情况下,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利润(TP),而应达到的业务量。保利点也有保利量X1和保利额Y1两种.,第二节 保本、保利分析,3.保利点的计算(1) 单品种 保利额 = 保利量单价,【例3-6】,【例45】保利点的计算,已知:某企业只生产A产品,单价p为10万元/件,单位变动成本b为6万元/件,固定成本a为40 000万元。204年生产经营能力为12500件。假设204年的目标利润TP为12 000万元,价格和成本水平同上年完全相同。 要求:计算该年的保利点。,二、保净利点及其计算,保净利点又称实现目标净利润的业务 量。包括保净利量和保净利额两种形式 。,【例4

14、6】保净利点的计算,已知: 已知:某企业只生产A产品,单价p为10万元/件,单位变动成本b为6万元/件,固定成本a为40 000万元。204年生产经营能力为12500件。 假定204年的目标净利润TTP为9000万元,所得税率tR为25%,价格和成本水平保持不变。 要求:计算该年的保净利点。,三 多品种条件下的本量利分析,(一)综合贡献毛益率法或加权平均模型,综合贡献毛益率法的基本程序如下:1.计算全部产品的销售总额。销售总额=(各种产品的单价预计销售量)2.计算各种产品销售额在总销售额中的所占比重。销售比重=各种产品的销售额/销售总额3.计算各种产品的加权平均贡献毛益率加权平均贡献毛益率=(

15、各种产品的贡献毛益率 各种产品的销售比重)4.计算整个企业的综合保本销售额综合保本销售额=固定成本总额加权平均贡献毛益率 5.计算各种产品的保本销售额与保本销售量各种产品的保本销售额=综合保本销售额各种产品各自的销售比重各种产品的保本销售量=各种产品的保本销售额各种产品的单位销售价,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综合边际贡献率,确定企业的保利点(保利额)。,例:某企业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经预测确定企业的目标利润为50000元。有关资料如下:,综合贡献毛益率法举例,综合贡献毛益率计算:,保利点计算:,(二)联合单位模型,联合单位模型是指在事先掌握多品种之 间客观存在的相对稳定产销实物量比例的 基础上

16、,确定每一联合单位的单价和单位 变动成本,进行多品种条件下本量利分析 的一种方法 。,联合单位模型计算公式,某产品保本量联合保本量该产品销量比 某产品保利量联合保利量该产品销量比,三、分算法,分算法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将全厂固定 成本按一定标准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然后再对每一个品种分别进行本量利分 析的方法。,采用分算法进行保本预测。以各产品贡献毛益为分配标准,鉴于销售额比重会影响到综合边际贡献率水平,因而销售额比重即品种结构因素必然构成影响多品种本量利关系的另一要素。显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企业应积极采取措施,努力提高边际贡献率水平较高的产品的销售比重,降低贡献边际率水平较低的产品的销售比重,从而提高企业的综合贡献边际率水平,达到降低全厂保本额和保利额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