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2014秋)美术六年级上册 4-画家林风眠 (二)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465796 上传时间:2018-09-30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0.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美版(2014秋)美术六年级上册 4-画家林风眠 (二)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浙美版(2014秋)美术六年级上册 4-画家林风眠 (二)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浙美版(2014秋)美术六年级上册 4-画家林风眠 (二)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浙美版(2014秋)美术六年级上册 4-画家林风眠 (二)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浙美版(2014秋)美术六年级上册 4-画家林风眠 (二)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美版(2014秋)美术六年级上册 4-画家林风眠 (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美版(2014秋)美术六年级上册 4-画家林风眠 (二)(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课 画家林风眠,课件设计、制作:傅水平,课件设计制作:傅水平,画家林风眠 The painter Lin Fengmian,中国现代美术,国立艺术院首任院长 最早进行国画改革者 融合中西绘画的开拓者 20世纪中国现代艺术的先驱, 被称为中国现代画坛杰出的艺术大师 当代艺术教育的奠基人 是一位中国现代绘画的启蒙者 开创了彩墨画的新纪元 至今仍极深远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后辈画家, 我出生于广东梅江边上的一个山村里,当我六岁开始学画后,就有强烈的愿望,想将我看到的,感受到的东西表达出来。 后来到欧洲留学的年代里,在四处奔波的战乱中,仍不时回忆起家乡片片的浮云、清清的小溪、远远的松林和屋傍的翠竹

2、。我感到万物在生长 记得很久以前,傅雷先生说我对艺术的追求有如当年我祖父雕刻石头的精神。现在,我已活到祖父的年岁了,虽不敢说是像他一样的勤劳,但也从未无故放下画笔,永远描写出我的感受。,人生充满起伏 一生勤奋笔耕,【林风眠爷爷的故事】,梦开始的地方1920年游学欧洲 1925年回国后出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兼教授 国立艺术院旧址 现在的中国美术学院,1画家林风眠的作品表现了哪些内容? 2你能感受到作品中彩墨交融的独特效果吗?,【说一说】,三月梨琵琶仕女,【比一比】,林风眠作品和其他画家相比,构图有何不同?,徐悲鸿 林风眠 齐白石,构图:以正方形为主,落款简单。,【比一比】造型有何不同?,造

3、型:不是纯写生,有装饰意味。,徐悲鸿 林风眠 齐白石,【比一比】用笔有何不同?,用笔:概括、简练、干脆,线条极具笔意。,徐悲鸿 林风眠 齐白石,【比一比】用色有何不同?,用色:色彩浓重,彩墨交融,徐悲鸿 齐白石 林风眠, 构图:以正方形为主; 造型:不是纯写生,有装饰意味; 用笔:概括、干脆、简练、迅疾; 用色:色彩浓重,彩墨交融; 落款:落款简单,基本只有姓名与印章。,我们把这种彩墨交融的具有独特效果的作品称为彩墨画。,【林风眠作品的特点】,与传统国画相比有不同之处:, 在中国画里,以“水墨画”为基底,在其上敷色、点彩,使画面较之水墨画在色彩上较为丰富、明快、鲜亮。以墨色为主,以墨显色,以色

4、助墨。 涉及工具材料 毛笔(水彩笔)、墨、砚、宣纸、 国画颜料 (水彩、水粉)等。,【彩墨画】,【试一试】 局部临摹,彩墨画的用笔用墨用色体验,【作画步骤】,第三步,添加重彩;,3.,第四步,深入调整。,4.,2,3,4,【同龄人作品欣赏】,同学们,临摹林风眠的作品是不是充满趣味?,【林风眠静物作品欣赏】 同学们,你们感受到了什么?,静物之一 静物之二,【林风眠人物作品欣赏】 人物画给你什么样的感觉?,白蛇传 伎乐,以彩墨画的方法创作一幅作品,看谁最能表现出彩墨的趣味和新意,给人以独特的美感。,【作业】,1挑选一幅林风眠静物作品,临摹完成。 2以写生的方式完成一幅静物彩墨画。,【拓展】, 艺术观念的变革是艺术创造的前提。林风眠作品为何有如此强大的影响力,在于他一生勤奋笔耕,和“融汇中西”的创新思想。 同学们,欣赏林风眠的作品,带给你什么样的美感?他对后世的中国画家和艺术有着怎么样的影响?,课件制作:傅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