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一章(小学)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461356 上传时间:2018-09-30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653.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一章(小学)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一章(小学)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一章(小学)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一章(小学)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一章(小学)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一章(小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一章(小学)(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第一章 基础教育 (小学),目,录,1,2,3,4,5,6,小学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小学的组织与运行,教育学基础知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发展,教育科学研究,第一节 小学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第一节 小学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第一节 小学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第一节 小学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第一节 小学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管理者,管理手段,管理对象,学校管理的基本要素,第二节 小学的组织与运行,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学校管理体制和学校规章制度学校管理体制是领导管理学校的根本制度,支配学校管理工作是学校内部机制的核心和灵魂。,校长负责制-我国现阶段中小学的管理体制 校

2、长全面负责+党支部保证监督+教职工民主管理,学校的运行机制,第二节 小学的组织与运行,第二节 小学的组织与运行,最早将教和育结合的是孟子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三乐也,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教育的概念,广义: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可以称作教育。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以直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3、第三节 教育学基础知识,教育一词的由来,教育的概念,受教 育者,教育者,教育 影响,教育要素,教育者:是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的人。 包括学校教师、教育计划、教科书的设计者和编写者,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与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 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第三节 教育学基础知识,第三节 教育学基础知识,教育的功能,教育功能作用 个体发展功能 社会发展功能,教育作用性质 正向功能 负向功能,功能呈现形式 显性功能 隐性功能,第三节 教育学基础知识,生物,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动物界也有教育活动,法国利托

4、尔诺、美国桑代克、英国沛西能。,神话,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创造的。,劳动,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代表人物:前苏联的米丁斯基、凯洛夫,心理,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美心理学家孟禄,教育的起源,第三节 教育学基础知识,第三节 教育学基础知识,第三节 教育学基础知识,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宗教性,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第三节 教育学基础知识,第三节 教育学基础知识,第三节 教育学基础知识,第三节 教育学基础知识,第三节 教育学基础知识,第三节 教育学基础知识,第三节 教育学基础知识,第三节 教育学基础知识

5、,第三节 教育学基础知识,第三节 教育学基础知识,第三节 教育学基础知识,我国当前的学制改革是由单轨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 “两基本、一进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规定了我国今后一个 时期的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优先发展(战略地位) 育人为本(根本要求)改革创新(动力) 促进公平(基本教育政策)提高质量(核心任务),第四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科中心课程论,活动中心课程论,社会中心课程论,课程理论流派,最早出现、影响最广的课程理论。 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和布鲁纳, 代表理论:要素主义、

6、结构主义,杜威 克伯屈,社会改造主义:布拉梅尔德批判理论:金蒂斯、布迪厄,第四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第四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第四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第四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第四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第四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第四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关注每一位学生,01,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教育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用“心”施教,02,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03,核心理念,第四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第四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第四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观,教学行为,第四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第五节 教师专业发展,第五节 教师专业发

7、展,1,关注生存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是新教师,他们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担心:“学生是否喜欢”“同事如何看我”“领导觉得我干得咋样”等等,2,关注情境阶段,关注如何上好每一堂课的内容,关心班级的大小、时间的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3,关注学生阶段,考虑学生个别差异性,进行因材施教。 能否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第五节 教师专业发展,第五节 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路径A: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B:开展微格教学:是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这是训练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C:进行专门的训练D:反思教学经验:波斯纳的教师成长公示:经验+反思=成长,注重对教师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理论修养,鼓励教师身体力行,知行统一,促进科研,发展教师的批判思维,加强自我教育,形成反思意识,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策略,第五节 教师专业发展,教育科学研究的分类,发展性研究评价性研究预测性研究,研究功能,基础性研究应用性研究。,研究目的,第六节 教育科学研究,第六节 教育科学研究,第六节 教育科学研究,第六节 教育科学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