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综合统计评价35页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5453350 上传时间:2018-09-29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3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综合统计评价35页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企业综合统计评价35页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企业综合统计评价35页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企业综合统计评价35页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企业综合统计评价35页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综合统计评价35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综合统计评价35页(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章,企业综合统计评价,第十一章 企业综合统计评价,第一节 企业综合统计评价概述 第二节 企业综合统计评价指标体系 第三节 企业综合统计评价的方法,第一节企业综合统计评价概述,一、企业综合统计评价的概念及其意义 二、企业综合统计评价的基本步骤 三、企业综合统计评价的主要内容,一、企业综合统计评价的概念,企业综合统计评价又称为企业生产经营多指标综合统计评价,是指根据评价的目的,采用适当的统计方法,把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各环节诸方面的指标综合起来,从总体上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进行的全面统计评价。,二、企业综合统计评价的基本步骤,(一)明确评价对象系统和评价目的 (二)选择若干个指标,建立综合指标

2、体系 (三)对不同计量单位的指标数值进行同度量处理 (四)确定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数(五) 计算评价值,进行评价、对比、排序和分析,(二)建立综合指标体系 建立综合统计评价指标体系,是综合统计评价的基础和依据,其科学性是关系综合统计评价结论正确与否的关键。建立综合统计评价指标体系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原则2.全面性原则3.敏感性原则4.简约性原则5.实用性原则,为使建立的综合统计评价指标体系满足以上原则,就必须在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众多指标中进行认真筛选。筛选的主要方法有: 1.经验判断法 2.数学分析法,(三)对不同计量单位的指标数值进行同度量处理 常用的有以下四类标

3、准: 1.计划标准 2.动态标准 3.平均标准或最优标准 4.行业标准、国家或国际标准,(四)确定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数 1.德尔菲法(Delphi) 2.相邻指标比较法 3.方差倒数加权法 4.变异系数加权法 6.复相关系数倒数加权法 7.层次分析法(AHP) 8.主成份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三、企业综合统计评价的主要内容,1.企业经济效益综合统计评价 2.企业员工素质综合评价 3.企业科技活动综合统计评价 4.企业市场竞争力综合统计评价,第二节 企业综合统计评价的指标体系,一、企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二、企业员工素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三、企业科技活动综合统计评价指标体系 四、企业市场竞

4、争力综合统计评价指标体系,一、企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一) 企业经济效益的概念 企业经济效益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经营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 企业经济效益一般计算公式有两种: 1. 企业经济效益正指标2.企业经济效益逆指标,(二) 企业经济效益综合统计评价指标体系 1.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七项综合指标体系 (1)总资产贡献率 (2)资产保值增值率 (3)资产负债率 (4)流动资金周转率 (5)成本费用利润率 (6)全员劳动生产率 (7)产品销售率,2.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十项考核综合指标体系 见表11-4:,表11-4: 企业十项考核综合指标,二、企业员工素质统计评价体系,(一)企业员工

5、素质的构成要素和相应的指标 1.能力素质 2.文化素质 3.品德素质 4.身体素质 企业员工素质的指标体系见表11-5:,表11-5 企业员工素质统计指标体系,三、企业科技水平统计评价指标体系,为了达到对企业科技活动进行统计和分析的目的,本书将企业科技活动过程“投入活动产出”的三个部分作为框架来建立指标体系。建立包括反映企业科技“投入”、企业科技“活动”和企业科技“产出”统计指标体系。 根据企业科技活动的过程,将企业科技进步贡献指标分为四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科技投入、科技产出、促进生产发展、促进社会进步。 相应的指标体系见表11-6:,表11-6 企业科技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四、企业市场竞争力

6、统计评价指标体系,(一)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概念及其内容 市场竞争能力简称为企业竞争力,是一个由多因素所决定的综合概念。企业市场竞争能力是指企业的产品在质量、品种、价格、交货期和服务等方面满足市场需求的程度。 把竞争力分解成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两部分。其中,生存能力包括:产品销售状况;活力能力(资产贡献率效益评价)。发展能力主要指的企业科技开发能力(资产保值增值率效益评价)。而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可以简单概括为:品种、质量、价格、销售手段、服务、科技。(要素),(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可以从产品竞争力、产品寿命周期、市场规模和市场占有率、产品获利能力和企业市场竞争意识与投入强度五个方面反映市场竞争

7、能力并建立指标体系。 1.产品竞争能力强弱指标 (1) 价格:,(2) 成本:(3)质量:产品质量评价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产品质量水平、质量评价指数。(4) 商标:实际操作中商标较多使用“品牌评价指数”来反映,其计算公式为:,(5) 服务水平:(项目、种类、次数等)2.反映产品的经济寿命周期的指标,3.市场规模和市场占有率指标: 企业市场规模竞争力多用市场占有份额来体现,其计算公式为:4、产品获利能力指标:可以用某产品获利能力评价指数和产品销售率两项指标,其计算公式为:,5.企业市场竞争压力与投入强度指标 (1)反映企业竞争压力指标。 (2)企业竞争投入强度固定资产更新系数,产品更新系数 反

8、映企业产品升级换代投入水平和速度,计算公式为 :技术开发投入强度 市场拓展能力和投入强度,根据以上五个方面的所建立的指标构成可如下的指标体系:(见表11-8),表11.8 产品竞争力统计综合指标体系,第三节 企业综合统计评价方法,一、企业综合统计评价之打分综合法 二、企业综合统计评价之综合指数法 三、企业综合统计评价之功效系数法,一、企业综合统计评价之打分综合法,运用打分综合法进行综合统计评价的基本步骤如下: 1. 将每一项指标的实际值与基期值(计划值或其他标准值)进行比较,确定每一项指标的得分。凡是实际值好于标准值的计100分;实际值与标准值持平的计50分;实际值劣与标准值的计0分。 2.计

9、算某一类指标的平均得分。计算公式如下:3.计算企业综合评价总得分。计算公式为:,二、 企业综合统计评价之综合指数法,第一步,确定各个指标动态对比的标准值。例如把各个指标历史上某一年的全国平均水平作为标准值。 第二步,计算各项经济效益指标报告期实际值与相应标准值对比的相对数或指数。 第三步,根据各项指标的重要程度,确定各指标加权平均的权数,这样可避免对各项经济效益指标在综合评价中的重要性同等看待的缺陷。 第四步,对各项经济效益指标的指数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到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计算公式为:,指数值越大,经济效益越好。故在运用该方法时,各项经济效益指标应采用正指标,若所选的指标是逆指标,在综合之前应

10、将其转化为正指标。 可以看出,综合经济效益指数实质就是若干个单项经济效益指标指数的加权算术平均数。每个经济效益指标指数,其对比的基数不是各企业自己的基期值,即是全国的平均值或标准值。这样,经济效益在总体内的各单位之间就具有充分的可比性,可以广泛用于横向对比。,三、企业综合统计评价之功效系数法,功效系数法该方法具体步骤: 1.根据经验和评价目的,确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中各单项指标,并计算出各指标报告期的实际值。对每个指标确定一个上限值(或称满意值)和一个下限值(或称不允许值)。 2. 确定各指标对应的重要程度即权数,计算每项指标的功效系数。其一般公式是:3. 用各项指标的权数进行加权平均,求得各类指标的功效系数综合得分和平均企业功效系数总得分,其计算公式为:,算术平均法: 几何平均法功效系数法的优点是可比性强,适用面较广。可用于企业之间和地区之间的对比。另外,功效系数得分的计算中满意值和不允许值可以根据不同需要加以确定,能够反映综合经济效益的实际水平、动态水平和计划完成水平,从而满足各方面的需要。,本章结束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