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课件: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5452627 上传时间:2018-09-29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课件: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18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课件: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18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课件: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2018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课件: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2018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课件: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课件: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课件: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史料探究,课前预习,随堂训练,素养落实,素养落实 价值立意素养提升,【主题立意】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重大曲折,改革开放后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取得了重大成就。 【学习目标】 (1)通过相关史料的探究,分析“文化大革命”对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破坏,认识新时期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成就和意义。 (2)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加深对民主法制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课前预习 课前自学释疑解惑,知识梳理,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1.“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 (1)党内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泛滥。 (2)毛泽东错误估

2、计形势,认为中央出了修正主义。 (3)林彪、江青一伙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 2.“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1)制造大量冤假错案,如刘少奇案成为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2)宪法不能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 (3)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无法正常运行。 3.影响: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被迫中断。 二、法律制度走向健全 1.背景:“文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使党和人民认识到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 2.表现 (1)提出法制建设方针: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 .,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法

3、必依,有,(2)平反冤假错案:中共中央为刘少奇平反昭雪,并在全国范围平反各种冤假错案。 (3)修订宪法: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结果 (1)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三、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 1.恢复人大与政协制度:重新召开各级 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完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82年,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与各民主党派“ ,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3.健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84年,政府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

4、自治法。 4.加强基层民主建设 (1)依据: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 (2)表现:各地在普遍推行村民自治、民主选举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发展了各种村民选举制度,如“海选”制度。,人民代表大会,长期共存,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概念解读】 “文化大革命”中党的“左”倾思想:主要表现为“以阶级斗争为纲”,认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阶级矛盾,存在资产阶级篡权的危险。党的中心任务就是清除党政军中的“走资派”(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修正主义:是在共产主义运动之中歪曲、篡改、否定马克思主义的一类资产阶级思潮和政治势力,是国际工人运动中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号反对马克思主义的

5、机会主义思潮。 1982年宪法:1982年12月4日全国人大第五届五次会议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新宪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加强了对公民人身权利的保障。同时宪法还对国家机构的设置、职责、管理体制做出重大调整。1982年宪法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 章程。 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由居民(村民)选举的成员组成居民(村民)委员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制度。是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之一。,【走出误区】 “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的科学技术、外交领域都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这些成就不是“文化

6、大革命”的成就,而是广大党员群众抵制“文化大革命”错误的产物。,探究主题1 “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 材料一 1966年8月8日,中共中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规定:这场运动的目的“是斗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批判资产阶级的反动学术权威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材料二,史料探究 主题探究史料教学,【问题】(1)根据材料一,分析“文化大革命”发动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现象反映了我国当时民主法制建设方面存在什么问题?,【解读】 材料一中“斗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体现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左”倾错误扩大化,材料二体现了“文化大革命”对

7、人权、法制的践踏。 【结论】 (1)阶级斗争不断扩大化;“左”倾错误不断发展。 (2)国家的法律制度、民主制度很不健全;人民法律意识淡薄;动乱中国家法律形同虚设,人权被严重践踏。,【深化拓展】 “文化大革命”的教训 (1)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最深刻教训) (2)必须坚持依法治国,这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3)必须坚持集体领导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和专断。 (4)决不能把社会主义社会中的阶级斗争问题扩大化和绝对化。,探究主题2 新时期的民主法治建设 材料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正在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

8、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正在与时俱进,不断呈现出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材料二 2008年2月7日德国新德意志报中的文章说:“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这种亚洲社会主义民主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不是抽象的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问题】 据材料归纳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解读】 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

9、体制改革”“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不是抽象的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反映了我国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据此概括。 【结论】 民主政治不断完善和发展;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体制改革并举,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既借鉴吸取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又坚持独立自主道路。,随堂训练 即学即练学以致用,编者选题表,一、选择题 1.如图是“收藏迷”李华在旧货市场上买到的“宣传画”。图示情景发生在( ) A.新中国成立初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解析:C 注意图片中的关键信息“革命委员会”,这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成立的机构

10、,故选C。,2.(2017福建厦门期末)下表是人民日报中“打倒”一词词频统计(19471987年),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单位:次/百万字,A.1947年,国内阶级矛盾缓和 B.1957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1967年,“左”倾错误严重 D.1987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解析:C 19661976年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出现“打倒”一词的频率最高,其爆发的主要原因是“左”倾错误严重,故C项正确。1947年处于解放战争时期,故A项错误;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故B项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于新中国成立初期,D项错误。,3.如图是

11、某同学在历史学习中用图示法标注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历史。其中“伟大转折”对应的历史事件应是(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B.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C.中共八大的召开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解析:D 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可知,伟大转折对应的事件应该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所以答案选D。,4.(2017浙江湖州期末)“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在一次重要讲话中强调:“必须改变权力过分集中、家长制等政治体制的弊端。”该讲话( ) A.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B.体现了党对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构想 C.是中国

12、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D.首次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历史任务,解析:B 材料强调对政治体制中曾出现的问题必须进行纠正,体现了党对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构想,故B项正确。,5.1986年,吉林省梨树县北老壕村进行村委会换届,乡政府一改以往的做法,“不定框子,不定调子,不提候选人”,由村民直接提名确定候选人,这种选举方式被当地群众称之为“海选”。这种选举办法完善了(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解析:C 材料反映了1986年吉林省梨树县北老壕村村委会的换届选举。“海选”的做法充分体现了直接选举的本质特点,受到农民

13、的广泛拥护,完善了基层民主选举制度,故C项正确。,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各地造反派到处揪斗走资派反动学术权威和牛鬼蛇神。大批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人,各界知名人士和学者,惨遭批斗、抄家和残酷的人身迫害在动乱中,国家的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一纸空文,各项法律名存实亡” 材料二,解析:第(1)问,从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状况和“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消极影响的角度分析。第(2)问,注意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民主选举”“直接选举”,由此判断回答基层民主制度的相关内容。第(3)问,第一小问从民主法制建设的进步回答;第二小问从民主法制建设两者的关系思考。 答案:(1)我

14、国的民主法制尚不健全;“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2)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影响:改变了过去由上级政府任命村委会干部的做法,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 (3)变化: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健全完善。认识: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同步进行,在“依法治国”方略下,民主制度更加真实、广泛。,(1)材料一反映出一些什么重要问题?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新时期哪部法律文献制定后的变化?这部法律对我国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有哪些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到材料二所反映的民主法制建设变化是什么。你能得出什么认识?,点击进入 课时作业,谢谢观赏!,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