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电大新地域文化(专)形考作业(四)_0004(课程号:1405882)、

上传人:奋斗 文档编号:55449140 上传时间:2018-09-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8.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电大新地域文化(专)形考作业(四)_0004(课程号:1405882)、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山西电大新地域文化(专)形考作业(四)_0004(课程号:1405882)、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西电大新地域文化(专)形考作业(四)_0004(课程号:140588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电大新地域文化(专)形考作业(四)_0004(课程号:1405882)、(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地域文化(专)形考作业(四)_0004山西电大省开课 课程代码:1405882、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今临汾城南有( ),为著名景点。A. 平遥古城B. 尧庙C. 舜帝陵D. 关帝庙参考答案:B2. 史称“( )”安邑,在今夏县鸣条岗,旧名夏故城。A. 尧都 B. 舜都C. 禹都D. 帝都参考答案:C3. ( )时出以公心实行禅让制,即尊重民意推举首领的交权礼让制度。A. 尧B. 舜 C. 禹D. 老子参考答案:A4. 大约( )时部落联盟会议已逐渐向国家机构演化。A. 尧 B. 舜 C. 禹 D. 老子参考答案:B5. 传说( )耕种于历山,打鱼于雷泽,制陶

2、于河滨,皆在晋南。A. 尧B. 舜 C. 禹D. 老子参考答案:B6. 尧出陶唐氏。史称尧都平阳,即今( )。A. 晋城市B. 临汾市C. 大同市D. 阳泉市参考答案:B7. ( )是大孝子,父母嫌弃他甚至加害于他,他仍然孝敬父母,友爱不成器的弟弟。A. 尧 B. 舜 C. 禹D. 老子参考答案:B8. ( )经尧的考验为继承人,任用贤臣八恺、八元,管理社会事务,并整顿内部。A. 尧B. 舜 C. 禹D. 老子参考答案:B9. 传说尧派( )射日除害,救民于水火,又诛除了凿齿、九婴、大风、猰貐、修蛇、封豨等六害。A. 后羿B. 舜C. 禹D. 老子参考答案:A10. 今晋南平陆传为有虞氏之虞国

3、所在,永济有舜庙“( )”。A. 尧庙B. 禹庙 C. 舜庙 D. 古庙参考答案:C、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1974 年在山西阳城阳城县许家窑村发现了许家窑文化。A. 错误B. 正确参考答案:A2. 1963 年于朔县(今朔州市朔城区)峙峪村附近发现了属晚更新世晚期的峙峪文化遗址。A. 错误B. 正确参考答案:B3. 学者认为许家窑文化属于华北旧石器之小石器传统,下与峙峪文化衔接,上承丁村人文化。A. 错误B. 正确参考答案:A4. 与北京人的石器相比,丁村人石器的制作有了明显的进步。A. 错误B. 正确参考答案:B5. 1959 年在西侯度遗址出土了大批古脊椎动物

4、化石、32 件石制品,带有切割和刮削痕迹的鹿角,火烧过的骨、角、牙等。A. 错误B. 正确参考答案:B6. 丁村人与北京人、现代黄种人有密切的亲缘关系。A. 错误B. 正确参考答案:B7. 专家认为峙峪人可能已懂得简单的数量概念及原始雕刻艺术。A. 错误B. 正确参考答案:B8. 丁村遗址出土的动物化石极多,有鱼类、软体动物、哺乳动物等,反映了复杂的动物群存在,其生态环境是多雨湿润的草原森林地区,其气候条件与今日长江中游相似。A. 错误B. 正确参考答案:B9. 下川文化发现于沁源县下川附近。A. 错误B. 正确参考答案:A10. 在 180 万早年以前,在今天晋北芮城县西侯度村已有人类生息繁

5、衍。A. 错误B. 正确参考答案:A、简答题(共 2 道试题,共 20 分。 )1. 简述晋文公称霸的过程参考答案:晋文公即位第二年,周王室发生王子带之乱,秦穆王屯兵河上。晋文公知道后,不顾政局甫定需要巩固,立即辞掉秦师,发兵兼程倍道攻破王子带驻地,俘获王子带送交周襄王,平息了周室内乱。此役速战速决,得周王赏赐大片采邑,同时大大提高了晋国在中原的国际声望。公元前 632 年,晋文公为建立霸业与楚国进行了一场著名的城濮大战。战争一开始,晋军看到楚军来势凶猛,便以报答当年文公在楚国流亡时受到的礼遇为理由“退避三舍”,以避开楚军的锋芒,最终诱敌深入,取得了胜利。城濮之战后,晋文公在今天的河南原阳西南

6、大会诸侯,被推举为诸侯之长。周襄王也被迫承认晋文公为霸主。晋国的霸业从晋文公开始,一直延续到公元前 482 年晋吴黄池之会。在整整一个半世纪中,晋国的霸业使山西成为左右天下大局的中心。2. 简述长平之战。参考答案:秦国在兼并六国的战争中,与赵国在长平(今山西高平附近)发生了战国时期规模最大,也是最残酷的一次战争。赵军统帅廉颇多谋善断,在秦军强大的攻势面前,采取坚壁固守、以逸待劳、挫其锐气的策略,双方相持好几年。后来年幼的赵孝成王即位。赵孝成王刚愎自用,认定廉颇是胆小畏战,不敢与秦军决一雌雄。秦国得此消息,便派间谍到赵国挑唆:“秦军不怕廉颇,就怕赵括。 ”赵孝成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启用只会纸上谈

7、兵的赵括代替廉颇统率全军。志傲气盛的赵括一反廉颇的策略,改守为攻,全线出击。秦将白起诱敌深入包围了赵军。被围 46 天的赵军弹尽粮绝,赵括率军突围,中箭身亡。40 万赵军被全部坑杀。这次战役后,赵军主力丧失殆尽,国力衰败,再也无力与秦国抗衡。长平之战已经过去 2200 多年了,至今在当年战场(今山西省高平)还流传着许多凄惨的故事和传说,许多地名、村名的由来都与此次战争有关,如康营、谷口、围城、箭头、企甲院、三甲、赵庄、徘徊等。百里长城(又称秦垒)、营防岭、空仓岭、白起台、骷髅山、将军岭、廉颇屯等许多遗址遗迹尚存。围城村相传为赵军被秦军围困处,赵括就死于此地。赵庄村,相传长平大战后,此地成为一片

8、废墟,赵括死后,当地老百姓将赵括尸体偷回,葬于村北的二仙岭上,为使子孙后代不忘赵国,遂将此地改名为赵庄。谷口村,相传是白起坑杀赵军的地方,因此,谷口村又名杀谷、哭头、省冤谷,位于高平市城西 5 千米处,村子里有白起台、骷髅山、骷髅王庙等古迹。明代诗人于达真写道:“此地由来是战场,平沙漠漠野苍苍。恒多风雨幽魂泣,如在英灵古庙荒。赵将空余千载恨,秦兵何意再传亡?居然祠宇劳瞻拜,不信骷髅亦有王。 ”、论述题(共 1 道试题,共 30 分。 )1. 请分析论述为什么会出现三家分晋?参考答案:从晋平公开始,晋国公室力量越来越弱,一些新的力量逐渐崛起,前期是赵、魏、韩、智、范、中行六卿,后期是韩、赵、魏三

9、家。晋平公即位后,所谓公室旧贵族能列入卿位的仅剩下栾氏一家了。但是栾氏骄横,与范氏结下了怨仇,在内讧中范氏指使士鞅杀掉栾氏全族。栾氏灭亡之后,晋国的卿位全都落到了异姓贵族手中,即范、中行、智、赵、魏、韩六卿。从公元前 557 年晋平公即位,到公元前 453 年百余年间,是从六卿专政到三家分晋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大致分为两段,前五十年为一段,即六卿轮流执政时期,后五十年为一段,是六卿兼并斗争的高潮期。前五十年期间,因为六卿势力大致相当,基本维持着一种均衡的政治局面,而在暗中都加紧增强经济军事实力,建设牢固的根据地,为下一步的兼并做好准备。此时由于铁器的使用,牛耕的推广,私田不断开垦,井田制随之破

10、坏。为适应当时的形势,晋国六卿中赵氏、韩氏、魏氏大幅度改革旧亩制,减轻了农夫负担。范氏、中行氏、智氏改革的步子较小。同时,为维护政治均衡的局面,公元前 513 年,晋国赵简子和荀寅把“范宣子”法铸在铜鼎上公布于众。晋国刑鼎的公布,引起很大的震动,孔子强烈反对,认为这种做法与周礼背道而驰。在行政建置上,春秋前期,随着晋国的扩张,在地方行政组织名称上,出现了一种叫“县”的单位。晋国是靠武力拓展疆土的,其稳定性很差。为了调动功臣的积极性,就把这些边远的疆土赐给他们,使其逐渐稳定化。为了使这些疆土与晋国固有的邑相区别,遂称之为县。由于初建的县处于边地,必须驻兵把守,县便是一种军政合一的组织。春秋晚期,

11、卿大夫大力蚕食公田,县向内地发展,逐渐取代了都邑。到公元前 6世纪,晋国已有 50 余县。原来县的地位高于郡,赵鞅即有“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的誓令,后来县地位下移,隶属于郡,成为一级行政单位。秦始皇时全国推行郡县制,即承此而来。公元前 525 年,晋国赵鞅位列六卿,在韩起等人的协助下,赵鞅逐渐崭露头角。几年后赵鞅在韩、魏、智支持下,消灭了范氏和中行氏。在此期间,赵氏为了团结宋人,共同对敌,曾多次与亲信家臣盟誓。1965 年在山西侯马考古发掘中,在326 个坑内出土了五千余件朱书玉、石片,这就是有名的侯马盟书。经考古研究,盟书内容分宗盟、委质、纳室、诅咒、卜筮五大类,反映了当时晋国内部激烈的

12、争权斗争,盟书在古文字研究和书法艺术史上均有重大价值,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赵鞅死后,其子无卹代立为卿,无卹即赵襄子。当时晋国的执政者是智瑶。公元前 454 年,智瑶与韩虔、魏驹、赵无卹瓜分了范氏、中行氏的全部领地,引起了晋国国君晋出公的强烈不满,想借齐鲁之师驱逐四卿,四卿联合起来围攻晋出公,晋出公匆忙逃往齐国,死在半路上。智瑶另立晋昭公的曾孙骄为国君,是为晋哀公。此时,智瑶专权自大,借机向韩、赵、魏索取领地。赵襄子拒绝了智瑶。于是,智瑶又联合韩、魏围攻赵氏,赵襄子跑到晋阳,从而揭开了三家灭智战争的序幕。晋阳城(今太原市西南)非常坚固、军备充实,智瑶与韩魏军队连续进攻三个月不下

13、,便包围了晋阳城,并引晋水围灌晋阳。城墙没有被淹的部分只剩三版(只有24 尺)。城中“巢居而处,悬釜而炊,财食将尽,士卒病羸”,形势万分危急。赵襄子急派谋士张孟谈半夜出城,以“唇亡齿寒”的道理游说韩、魏两家,二家与赵暗定盟约,按时起事,决堤水反灌智伯营寨,智军大败。赵襄子追杀智瑶于榆次凿台。赵襄子杀智瑶,以其头骨为溺器。智氏家臣豫让因智氏以国士待之,决心报仇。豫让先藏于厕中谋刺,未遂;又漆身吞炭,为哑人,伏于桥下谋刺,事觉被捕,请得赵襄子之衣,拔剑三跃而击之,然后慷慨自杀。豫让成为士为知己者死的楷模。灭智瑶之后,赵、魏、韩三家控制朝政。晋公室又历哀、幽、烈、孝、静五世君主。幽公时,三家以绛与曲沃二城留幽公管辖,其余晋地统统被瓜分,此后三家各自独立为国,是为三家分晋,成为战国时代开端的重大事件。公元前 403 年,周烈王册封三家为侯,赵、魏、韩分别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