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板块一 第2讲 先秦时期的经济课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448744 上传时间:2018-09-29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4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板块一 第2讲 先秦时期的经济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板块一 第2讲 先秦时期的经济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板块一 第2讲 先秦时期的经济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板块一 第2讲 先秦时期的经济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板块一 第2讲 先秦时期的经济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板块一 第2讲 先秦时期的经济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板块一 第2讲 先秦时期的经济课件(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讲 先秦时期的经济,考情备考分析,主干知识整合,要点史料探究,高考教材连线,考情备考分析 考题角度备考分析,主干知识整合 整合知识夯实基础,抓主干 一、发达的古代农业 1.农耕方式的发展 (1)刀耕火种:原始社会的人们用石刀、石斧砍树焚烧,用石犁翻土播种,依土地肥力变化而迁徙。 (2)石器锄耕: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但很少使用,主要工具仍是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 (3)铁犁牛耕:春秋战国,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推广。 2.农业技术的进步 (1)商周时期:掌握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等技术。 (2)春秋战国:使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垄作法。,(3)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郑

2、国主持修建郑国渠。 3.农业经营模式的演变 (1)集体劳作:商周时期,生产力水平落后,土地归国家所有,劳动者在田间集体耕作。 (2)个体农耕(小农经济) 原因:铁农具出现和牛耕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评价:小农经济下,农民具有一定的生产积极性,为农业的精耕细作作出贡献;农民负担沉重,而且十分脆弱。,4.土地制度的变革 (1)商周时期:实行井田制,实质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井田制下,土地不能随便买卖、转让。西周后期,贵族间的土地买卖、转让现象出现,地权逐渐开始由王下移到贵族、平民。 (2)战国时

3、期:商鞅变法时,废井田,开阡陌,从法律上肯定了土地的私人占有,土地私有成为土地兼并的根源。 5.赋税制度改革:春秋战国时期,劳役地租逐渐为实物地租所取代。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无论公田、私田一律征税,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6.租佃关系:战国时期,租佃关系产生。,二、手工业的兴起与发展 1.经营形态及特点 (1)官营手工业 特点: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代表当时手工业的最高技术水平;产品不投放市场,主要满足皇帝、贵族和军队使用;冶金、制瓷、纺织等行业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 局限:生产不计成本;技术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行业之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具有封闭性,往

4、往导致失传;匠户没有人身自由,其劳动创造性受到束缚。 (2)民营手工业:民间私人经营,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 (3)家庭手工业:农户的副业,产品用于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剩余部分作为商品出卖。,2.主要成就 (1)冶金业:商周时期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西周晚期已有铁器。 (2)陶瓷业:原始社会的彩陶已表现出相当高的工艺水平;商朝时烧出原始瓷器。 (3)纺织业:距今四五千年,我国已养蚕并有了丝织品;商周时期,纺织业在经济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三、商业的发展 1.商业活动 (1)商代:职业商人和货币已经产生,商业初步发展。 (2)西周:实行“工商食官”,货币需求数量增加,骨贝和铜贝流通。 (3)

5、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繁荣;私营商业兴起,官营局面被打破;出现了许多强大经济实力的大商人和商业中心。 2.商业政策 (1)商周:国家采取鼓励政策,支持商业发展。 (2)战国:秦国商鞅变法时首倡“重农抑商”。,重理解 1.图解传统农业耕作方式和经营方式的演变关系,2. 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的区别 小农经济是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自然经济是相对于商品经济而言的,是指物质生产以满足自身生活需要为目的,而非以商品交换为目的,其生产分散、规模小、技术落后。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具有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三种社会属性;自然经济产生于原始社会,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6、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开始瓦解。 关系:自然经济和小农经济都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小农经济从属于自然经济。,3.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耕作方式:铁犁牛耕是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土地制度: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主要形式。 (3)经营方式: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生产模式。 (4)生产模式:精耕细作是我国封建农业的主要特色。 (5)经济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6)历史地位:农业在封建经济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 (7)经济重心:经历了由北向南转移的发展过程。 (8)与政府关系:一方面国家为农

7、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农业也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要点史料探究 研习史料探究重点,【解答】 (1)明问题,找方向:注意限制条件是依据材料和所学,从经济的角度分析。 (2)定时空,找关联:春秋战国以后,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式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成为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经营方式。 (3)提信息,找关键:说明家庭是社会生产的基本单位,具有自给自足性。 说明家庭生产具有封闭性,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答案】 原因:古代经济生产以家庭为单位。 影响:有利于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的发展,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深化拓展】 小农经济的特点及影响 1.特点 (1)分散性:是一家一户的

8、个体小生产。 (2)稳定性: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自给自足。 (3)封闭性:个体之间很少有交往和合作。 (4)脆弱性: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特别是王朝政策的影响。 (5)落后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 2.影响 (1)政治上: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基础。 (2)经济上: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封建政权的安危。 (3)文化上:有利于中华文明的稳定和延续。,【解答】 (1)明问题,找方向:关键是读懂材料并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依据材料信息概括出孟子和商鞅的态度,“认识”从农业和商业的地位分析,“具体

9、背景”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2)定时空,找关联:战国时期社会上出现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政权统治等问题。商鞅首倡“重农抑商”政策。 (3)提信息,找关键:反映出孟子主张农商平等。 反映出商鞅主张重农抑商。 反映出商鞅农本商末的认识。 【答案】 孟子:农商平等;商鞅:重农抑商。农业是本业,商业是末业。当时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深化拓展】 “重农抑商”政策能得到长久实行的原因 1.适应了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需要(根本原因)。 2.中国一向重视农业的传统思想(士农工商的排列顺序)。 3.有利于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高考教材连线 透析高考教材补缺,【析考题】

10、 角度一 春秋战国时期小农经济的形成 【典例1】 (2015全国卷,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试题分析】 在题干的设计上以吕氏春秋上农对农耕之利的解释为新情景,脱离了学生所熟悉的考查小农经济形成条件的一般思路,考查农业收益的增加与小农经济的关系。战国时期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收益增加,使得以家庭为单位,自给自足的生产成为可能,从而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11、,A项正确;农业的发展是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基础,B项错误。农业收益的增加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不是原因,C项错误。农业收益增加是推动土地兼并的主要动力,因此,农业收益的增加促进了土地兼并的发展,有利于形成大土地所有制,D项错误。 答案:A,角度二 商业发展与区位条件 【典例2】 (2017全国卷,24)如图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 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 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 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试题分析】 材料中“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强调了经商的地域性。曹国、鲁国都

12、是诸侯国,均位于黄河下游地区,经济发达,交通尤其是水运便利,促进了商业贸易的繁荣。故A项正确。争霸战争不仅仅是曹鲁地区的事,不能说明范蠡、子贡二人在此地区经商成功的原因,故B项不正确;交通条件影响地方经济和商业发展,但不是决定因素,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强调城市规模扩大与商业繁荣的关系,且当时城市的功能以政治、军事为主,故D项不正确。 答案:A,【练考题】 1.(2013海南卷,8)如图反映的是( ) A.“小国寡民”的生活图景 B.小农经济的生产形式 C.儒教“夫为妻纲”的伦理观念 D.“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关系 解析:B 仔细观察图片:图上方为一位古代男子正驭使一头牛在耕田,图下方为一

13、位古代女子在织布机前织布,所以图片反映的是典型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生产形式。A、C、D三项在题干中无从体现。,2.(2013江苏卷,1)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 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 B.成套铁农具有利于农业精耕细作 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解析:B 题干材料叙述了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因此A项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的表述错误;也不能由此断定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14、,C项表述错误。河南辉县出土了一些农具,但不能因此断定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排除D项。铁农具的出现,有利于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故答案为B项。,3.(2012江苏卷,2)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 ) 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 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 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 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 解析:C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材料信息的指向。从材料可以看出,官营手工业分工细密,制造每一个器具都有明确的分工,使得生产具有专业化的特点。A、B、D三项在材料中缺乏信息依托,故排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