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 贯标试卷总题库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5445919 上传时间:2018-09-29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2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 贯标试卷总题库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环境 贯标试卷总题库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环境 贯标试卷总题库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环境 贯标试卷总题库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环境 贯标试卷总题库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 贯标试卷总题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 贯标试卷总题库(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株洲市环境监测系统大贯标考试题库株洲市环境监测系统大贯标考试题库一、选择题(含多选题)一、选择题(含多选题) 1、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指标体系为 A B C A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B 最高允许排放速率 C 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2、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实施日期为 B A 1996.1.1 B 1997.1.1 C 1996.12.30 D 1997.12.30 3、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是指一定高度的排气筒(D)排放污染物的质量不得超过的限值。 A 单位时间内 B 一个生产周期内 C 一年内 D 任何一小时内 4、排放下列哪些污染物的排气筒,其高度不得低于 25 米。

2、A B C A 光气B 氰化氢 C氯气 D 沥青烟 E苯并a芘 5、过量空气系数是指燃料燃烧时实际空气需要量与理论空气需要量之 D 。 A 差值 B 和 C 平均值 D 比值 6、新建和现有污染源(或生产线)的确认是以 A 为准。 A 污染源(或生产线)环评报告通过时间 B 污染源(或生产线)的竣工时间 C 污染源(或生产线)的投产时间 D 污染源(或生产线)的开始建设时间 7、水泥窑焚烧危险废物时,排气中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氟化物执行水泥工 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表1或表2规定的排放限值;其它污染物执行 C A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B 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C 危险废物焚烧

3、污染控制标准规定的排放限值,但二恶英排放浓度最高不得超过0.1 ng TEQm3 8、水泥行业作业场所颗粒物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浓度是指 A A 监控点处的总悬浮颗粒物(TSP)一小时浓度值 B 监控点处的可吸入颗粒物(pm10)一小时浓度值 C 监控点处的可入肺颗粒物(pm2.5)一小时浓度值 D 监控点处的颗粒物一小时浓度值 9、新、改、扩建水泥生产线,水泥窑及窑磨一体机排气筒(窑尾)应当安装 A B C 连 续监测装置 A 烟气颗粒物 B 二氧化硫 C 氮氧化物 D 氟化物 10、连续监测装置需满足HJT 76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 法的要求。以 A 作为连续监测达标

4、考核的依据。 A 小时平均值 B 日平均值 C 十分钟平均值 D 年平均值 11、大气监测时,设置参照点的原则是: A B C A 参照点应不受或尽可能少受被测无组织排放源的影响 B 参照点要力求避开其近处的其他无组织排放源和有组织排放源的影响,尤其要注意避开 那些可能对参照点造成明显影响而同时对监控点五明显影响的排放源 C 参照点的设置要以能够代表监控点的污染物本地浓度为原则12、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给出的大气污染物项目不包括 F A 烟尘 B 二氧化硫 C 氮氧化物 D 烟气黑度 E 汞及其化合物 F 铅及其化合物 13、不同时段建设的锅炉,若采用混合方式排放烟气,且选择的监控位置只

5、能监测混合烟 气中的大气污染物浓度,则应执行各时段限值中 C 的排放限值。 A 最高 B 最早时段 C 最严格 D 最晚时段 14、对火电厂大气污染物进行监测按照 A B D 的规定执行 A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和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B 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 C 锅炉烟尘测试方法 D 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 15、饮食业单位的油烟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限值按规模分为 A 三级 A 大 中 小 B 1 2 3 C一类 二类 三类 16、室内环境空气监测应在对外门窗关闭 B 小时后进行。A 8 B 12 C 24 D 48 17、不适于做重量法分析的滤膜是 C 。 A 玻璃纤维滤膜 B 聚氯

6、乙烯纤维滤膜 C 微孔滤膜 18、室内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物的采样使用 D A 空气采样袋 B 滤膜 C 多孔波板吸收管 D 不锈钢采样罐 19、湿度有两种表示方法: A B A 绝对湿度 B 相对湿度 C 含湿量 D 干湿度 20、监测报告应加盖 ABC A 监测机构监(检)测专用章 B 计量认证章 C骑缝章 D CNAS章 21、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是指一定高度的排气筒(D)排放污染物的质量不得超过的限值。 A 单位时间内 B 一个生产周期内 C 一年内 D 任何一小时内 22、过量空气系数是指燃料燃烧时实际空气需要量与理论空气需要量之 D 。 A 差值 B 和 C 平均值 D 比值 23、GB

7、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所指“排水量” ,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直接用于工 艺生产的水的排放量,不包括 A、B A间接冷却水 B厂区锅炉、电站排水C 采矿行业的尾矿坝出水D测试分析用水 24、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规定该标准中“医院”指的是 A 个床位以 上的医院。 A 50 B 100 C 200 D 400 25、以下哪个关于污水监测的说法是正确的 D A工业污水按生产周期确定监测频率。生产周期在8h以内的,每2h采样一次;生产周期大 于8h的,每4h采样一次;其他污水采样:24h不少于3次。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按单次值计算。B、工业污水按企业工作时间确定监测频率。工作

8、时间在8h以内的,每2h采样一次;工作 时间大于8h的,每4h采样一次;其他污水采样:24h不少于2次。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按单次 值计算。 C、工业污水按生产周期确定监测频率。生产周期在8h以内的,每2h采样一次;生产周期 大于8h的,每4h采样一次;其他污水采样:24h不少于3次。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按日均值计 算。 D工业污水按生产周期确定监测频率。生产周期在8h以内的,每2h采样一次;生产周期大 于8h的,每4h采样一次;其他污水采样:24h不少于2次。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按日均值计算。26、下列污染物哪些不是第一类污染物 A B C A 总氰化合物 B 挥发酚 C 苯胺类 D 六价铬 27、以下

9、哪个关于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的说法是正确的: B C D A 与原标准对比,本标准保持了原有的标准适用区域。 B与原标准对比,本标准将环境质量标准与测量方法标准合并为一项标准 C与原标准对比,本标准明确了交通干线的定义,对交通干线两侧4类区环境噪声限值做了 调整。 D本标准提出了声环境功能区监测和噪声敏感建筑物监测的要求。 28、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规定,各类声环境功能区夜间突发噪声,其最大声 级超过环境噪声限值的幅度不得高于 B dB(A)。 A 10 B 15 C 20 D5 29、以下关于环境噪声测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 一般户外测量,距离任何反射物

10、(地面除外)至少 1m 以外测量,距离地面高度 1.2m 以 上。使用监测车辆测量环境噪声,传声器应固定在车顶部 1.5m 高度处。 B 在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外测量时,距墙壁或窗户 1m 处,距地面高度 1.2m 以上;在噪声敏 感建筑物室内测量时,距离墙面和其他反射面至少 1m,距窗 1.5m 处,距地面 1.2-1.5m 高。C 环境噪声测量应该无雨雪、无雷电天气,风速 4m/s 以下时进行。 30、以下关于土壤监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C D 。 A 采样点选在被采土壤类型特征明显的地方,地形相对平坦、稳定、植被良好的地点,采 样点离铁路、公路至少 300m 以上; B 坡脚、洼地等具有从属

11、景观特征的地点应设采样点; C 城镇、住宅、道路、沟渠、粪坑、坟墓附近等处人为干扰大,失去土壤的代表性,不宜 设采样点;不在水土流失严重或表土被破坏处设采样点;不在多种土类、多种母质母岩交 错分布、面积较小的边缘地区布设采样点。 D 采样点以剖面发育完整,层次较清楚、无侵入体为准,选择不施或少施化肥、农药的地 点作为采样点,以使样品点尽可能少受人为活动的影响; 31、土壤监测项目分为一下哪几类? A B C 。 A 常规项目 B 特定项目 C 选测项目 D 有机项目 32、对于土壤样品,分析取用后的剩余样品一般保留半年,预留样品一般保留(B) 。特殊、 珍惜仲裁。有争议的样品一般保留 E 。

12、A 1 年 B 2 年 C5 年 D 10 年 E 永久 33、测试项目需要新鲜样品的土样,采集后可用密封的聚乙烯或玻璃容器在(B)以下避 光保存,样品要占容器 F 。 A 0 B 4 C 常温 D 50% E 75% F 100% 34、在环境监测中空白样品测定结果一般应 A 方法检出限,校准曲线 E 长期 使用, E 相互借用。 A 低于 B 高于 C 等于 D 能 E 不能 35、在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时,对江河的监测应在事故发生地及 B 布点,同时在 事故发生地 A 一定距离布设对照断点。 A 上游 B 下游 C 周边 D 可能受影响的区域 36、环境监测质量体系基本要求除了组织机构

13、、文件控制、记录控制、质量管理计划、内 部审核、管理评审、人员、设施和环境、还包括 ABCDE 等。 A 质量体系 B 日常质量监督 C 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及改进 D 仪器 E 监测方法 37、土壤监测采样时,水稻土按照 ABC 分层采样。 A 耕作层 B 犁底层 C 母质层 D 角质层 38、环境监测中常用的质量控制图有 A B 等,在应用上分为 C D E 等。 A 均值标准差控制图 B 均值极差控制图 C空白值控制图 D 平行样品控制图 E加标回收率控制图39、具体判断某一区域水环境污染程度时,位于该区域所有污染源上游、能够提供这一区 域水环境本底值的断面称为 B 。 A. 控制断面 B

14、. 对照断面 C. 消减断面 40. 受污染物影响较大的重要湖泊和水库,应在污染物主要输送路线上设置:A A. 控制断面 B. 对照断面 C. 削减断面 41. 当水面宽大于 100 米时,在一个监测断面上设置的采样垂线数是 C 条。A. 5 B. 2 C. 3 42. 饮用水水源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交界断面中需要重点控制的监测断面采样频次 为C A. 每年至少一次 B. 逢单月一次 C. 每月至少一次 43. 测定油类的水样,应在水面至水面下 C 毫米采集柱状水样。采样瓶(容器)不 能用采集水样冲洗。 ( )A. 100 B. 200 C. 300 44. 需要单独采样并将采集的样品全部用于测定的项目是 C A. 余氯 B. 硫化物 C. 油类 45. 平原(含盆地)地区,国控地下水监测点网密度一般不少于 B 个/100km2A. 0.1 B. 0.2 C. 0.5 46. 渗坑、渗井和固体废物堆放区的污染物在含水层渗透性较大的地区以 A 污染扩散, 监测井应沿地下水流向布设,以平行及垂直的监测线进行控制。 A.条带状 B.点状 C. 块状 47. 新凿地下水监测井的终孔直径不宜不于 A 米A. 0.25 B. 05 C. 1 48. 从监测井中采集水样,采样深度应在地下水水面 B 米以下,以保证水样能代表地 下水水质。A. 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矿业工程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