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小学语文学科素养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429751 上传时间:2018-09-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理解小学语文学科素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怎样理解小学语文学科素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怎样理解小学语文学科素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怎样理解小学语文学科素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怎样理解小学语文学科素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理解小学语文学科素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怎样理解小学语文学科素养怎样理解小学语文学科素养一、 明确教学目标,落实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学目标规定了教学的方向,量化了教学标准。教师要按照语文学科素质教育目标设计教学,提高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在教学设计上,即要注意教学目标的多维性,又要注意落实语文学科关于学习语言,进行语言训练,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要求。对于一篇课文的教学应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目标。(1) 识字和写字教学目标。(2) 语言知识、篇章结构知识等教学目标。(3) 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目标。(4) 观察、思维、想象、记忆能力培养目标。(5) 思想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目标。(6) 在教学中教师要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其中的几项作为

2、教学的重点目标。要注意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使之成为学生个人学习的要求和愿望,而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要注意教学反馈,指导和帮助学生弥补学习的缺陷,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二、正确使用教材,发挥教材在语文学习中的示范作用教师要认真备课,发掘教材中素质教育的因素。教师要注意揭示教材中运用语言的规律,指导学生学习教材中简练、清楚、具体、形象、生动和得体的语言以及叙述、描写、说明、说理、抒情等表达方式和陪衬、烘托等写作方法,扎扎实实地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结合教材内容,在语言文字学习和训练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三、 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要设计好每一节课,上好

3、每一节课,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1、识字教学。识字能力是语文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在识字教学中要注意简化教学过程,教给学生识字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不仅要使学生“学会生字”,而且要使他们“会学生字”。同时,要把识字同记忆、观察、思维和想象能力的培养与训练结合起来,并以培养记忆能力为重点,使学生逐步学会独立地提出记忆任务,选择有效的记忆方法,正确、持久地记忆所学习的内容。2、写字教学。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要教给学生写字的知识,使他们掌握写字方法,提高写字能力。同时注意发展学生的智力,把识字和观察能力训练结合起,指导学生掌握观察字形的方法,学会观察生字的笔画、部件和各

4、组成部分的空间配置及笔画之间、部件之间的联系,并注意学生写字的生理卫生,使他们能够以正确的姿势和执笔方法写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把字写正确、端正、卷面整洁,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3、阅读教学。阅读是学习知识,接受信息的最重要的手段。在教学设计上要依据小学生学生心理设计好理解语言与运用语言的两个教学过程。(1)要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所记叙的事物和表达的感情,能够总结课文的中心思想,使学生完成从形式到内容的认识过程,即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和思想感情。(2)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中心思想的基础上,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习阅读和作文的知识和方法,使学生完成从理解内容到学习表现形式和

5、方法的过程,逐步学会独立地看书和作文,提高语言实践的能力。4、作文教学。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是字、词、句、段、篇和观察、记忆、思维、想象以及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训练。它在进行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丰富精神生活乃至培养正确的人生观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1)作文训练一至五年级是一个整体。要认识到低年级的启蒙训练的必要性,从一年级开始进行作文训练。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步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2)要改变单一命题作文的训练方式,运用各种方法,形成立体化、多角度的训练。在教学中要给学生更多的主动权,调动他们作文的积极性。作文要以记叙文为主,即要有命题作文

6、,也要有自命题作文;即要有书面作文,还要有口头作文;还要引导学生写观察作文,想象作文,写感想文、说明文及其他实用性作文,对于有条件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写创造性作文,创作童话、寓言、儿童小说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3)要注意作文教学与其他方面的联系,加强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的结合,作言语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的结合,课内作文训练与课外作文训练的结合。四、积极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要注意应用教育技术,科学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把传统的教学媒体同先进的教育技术结合起来。同时,注意它的实用意义和审美价值,即解决学习语言、进行语言训练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又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和教育。在注

7、意充分发挥教具的直观作用的同时注意语言的直观,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对于高年级学生不必过多地图解语言文字,使学生充分利用语言文字学习知识,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五、加强教学管理认真落实教学计划,努力上好每一节课,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学科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要加强教学工作的检查和指导,使教师能够按照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执行教学计划,备好课,上好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要建立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指导学生即要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又要遵守纪律刻苦学习,一般不以脱离语言学习的单纯的游戏、唱歌、画画、竞赛等活动代替语文教学过程。六、实施“大语文”教育语文教师应指导学生积极开展语文学科实践活动,在社会的大

8、课堂中学习语文,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小学生的语文能力是在反复历练和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形成的,单纯依靠课堂教学和课本的学习不能很好地形成学生的语文能力。要为学生创设语文学习的整体环境,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社会上学习语文,在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中广收博采。学校和教师要按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要求和语文学习的特点、规律,为学生提供学习语文的多种渠道和良好的条件,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得到更多的实践机会,扩大课堂教学的效果。要开阔学生的视野,发挥学生的特长,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冶学生的情操。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科实践活动,诸如课

9、外读书活动、语文趣味小组、语文竞赛活动以及走出校门在社会大课堂中学习语文的活动等,把丰富学生的语文生活作为学科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对这些活动要给予具体的指导,使学生认识到身边处处有语文,启发他们在实践活动中主动地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七、改革考试方法,对学生的语文素质进行全面评价考试是检查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情况,改进教学的重要手段。要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合格水平考试,逐步变单一的语文知识考试,为德育、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全面评价,特别是要重视学习情感和动作技能方面的评价;变单一的闭卷考试,为开卷和闭卷相结合的考试;变单一的笔试,为笔试、口试和动手能力相结合的考试;变单一的语文成绩通知单,为语文素质报告单,使考试成为促进语文学科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八、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要建立一支思想素质好,具有相当的文化素质、能力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的语文教师队伍。语文教师应当即有语言文字专业素质,又有一定理论素养;即有相当的阅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又有一定的书面表达能力;既有善为人师、循循善诱的品格,又有适应时代需要,为献身教育事业而终身学习的志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