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4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424834 上传时间:2018-09-29 格式:PPT 页数:122 大小:20.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4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22页
2018-2019学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4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22页
2018-2019学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4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22页
2018-2019学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4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22页
2018-2019学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4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4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4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件(1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4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2.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传递()。 3.人脑的高级功能()。,考纲要求,考点一 反射和反射弧,考点三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考点二 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传递,矫正易错 强记长句,重温高考 演练模拟,内容索引,课时作业,反射和反射弧,考点一,1.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 (1)填出下图中所示结构名称,知识梳理,树突,细胞体,轴突,(2)比较树突和轴突,少,多,短,少,长,传导,2.反射与反射弧,中枢神经系统,规律性,非条件,传入神经,效应器,3.反射弧中相关结构对反射弧功能的影响,既无

2、感觉 又无效应,既无感觉又无效应,只有感觉 无效应,只有感觉 无效应,既无感觉 又无效应,(1)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反射弧,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 (2)反射是在大脑皮层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 (3)刺激传出神经也会引起效应器做出反应,这种反应也属于反射( ) (4)寒冷刺激皮肤引起皮肤血管收缩是条件反射( ) (5)如果破坏了反射弧的某一结构(如传出神经),则反射不能发生( ) (6)感受器是指感觉神经末梢,效应器是指运动神经末梢( ) (7)没有感觉产生,一定是传入神经受损伤;没有运动产生,一定是传出神经受损伤( ),如图是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a、

3、b分别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肌;c是放置在传出神经上的电位计,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d为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一种突触。 (1)用a刺激神经,产生的兴奋传到骨骼肌引起的收缩 (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不属于,如果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不收缩,表明 受损。 如果用a刺激神经,在c处记录到电位,骨骼肌不收缩;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收缩,表明 受损。,(2)用b刺激骨骼肌, (填“能”或“不能”)在c处记录到电位。 (3)正常时,用a刺激神经会引起骨骼肌收缩;传出部分的某一处(骨骼肌或传出神经或d)受损时,用a刺激神经,骨骼肌不再收缩。根据本题条件,完成下列判

4、断实验: 如果用a刺激神经,在c处不能记录电位,表明 受损。,不能,传出神经,骨骼肌,d,命题点一 反射与反射弧的分析 1.下列现象属于反射的是 A.含羞草的叶受到外力碰撞而下垂 B.草履虫游向食物丰富的地方 C.白粉虱聚焦到黄色灯光下 D.正在吃草的羊听到异常的声响立即逃走,命题探究,答案,解析,解析 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含羞草的叶受到外力碰撞而下垂属于应激性,A项错误; 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体内没有神经系统,所以草履虫游向食物丰富的地方不属于反射,为应激性,B项错误; 白粉虱聚焦到黄色灯光下,属于趋光性,C项错误; 正在吃草的羊听到异

5、常的声响立即逃走属于反射,D项正确。,2.如图是某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虚线内为 神经中枢),据图分析,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图中兴奋传导的方向是 B.图中箭头表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A、B、C、D四个箭头表示的方向都正确 C.图中表示神经元之间的突触有5个 D.图中表示当受到刺激而损伤时,人体能产生感觉,答案,解析,解析 图示反射弧的结构中,分别为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分别为感受器和效应器,兴奋传导的方向是;受到刺激时,兴奋能通过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使人体产生感觉,A、D项正确; 由图可知,神经元之间的突触有5个,C项正确; 图中A、D都与反射弧中的神经元的轴突相连,可以接收到从神经元传出的信

6、号;而C与反射弧中的神经元的细胞体相连,不能接收到从该神经元传出的信号,因为信号只能从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B项错误。,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方法 (1)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有神 经节的是传入神经。 (2)根据突触结构判断:图示中 与“ ”相连的为传入神经,与“ ”相连的为传出神经。 (3)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前角(膨大部分)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后角(狭窄部分)相连的为传入神经。 (4)切断实验法: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向中段(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方法链接,A

7、.用橡皮锤轻轻敲击处,小腿突然抬起,不属于反射 B.刺激处,可在处检测到电位变化 C.剪断处,敲击处,小腿不能抬起 D.处的神经元不受大脑皮层的控制,答案,解析,命题点二 与反射弧有关的实验分析 3.(2017湖南师大附中期末)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解析 用橡皮锤轻轻敲击处,小腿突然抬起,属于膝跳反射,A项错误; 处为传出神经,处为传入神经,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刺激处,不能在处检测到电位变化,B项错误; 剪断处,反射弧被破坏,敲击处,小腿不能抬起,C项正确; 处为脊髓,脊髓(低级中枢)受大脑皮层(高级中枢)的调控,D项错误。,4.为探讨反射弧的完整性与反射活

8、动的关系,以损毁脑的蛙为实验材料,依次进行了如下实验:,答案,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过程中,控制后肢运动的神经中枢位于_;实验时,损毁蛙脑的目的是_。,脊髓,排除脑对脊髓反射活动的影响,解析 蛙脑已经损毁,故该实验过程中,控制后肢运动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实验时,损毁蛙脑的目的是:排除脑对脊髓反射活动的影响。,解析,(2)实验一与实验二的结果不同,表明蛙趾部硫酸刺激的感受器位于_。,皮肤内,解析 实验一与实验二的自变量为是否环切掉蛙左后肢脚趾上的皮肤,由此导致实验结果不同,这表明蛙趾部硫酸刺激的感受器位于皮肤内。,答案,(3)坐骨神经中既有传入神经又有传出神经,因二者分布的位置存在差异,被

9、麻醉的先后顺序不同。综合分析实验三和实验四,结果表明坐骨神经中的_(填“传入神经”或“传出神经”)先被麻醉剂彻底麻醉。,传入神经,解析 在实验三、四中与右后肢肌肉相连的坐骨神经滴加麻醉剂(一次)。实验三用硫酸刺激右后肢中趾即刺激的是感受器,右后肢在3 min后不能运动,说明从滴加麻醉剂开始到传入神经被彻底麻醉所需时间约为3 min;实验四用硫酸刺激右侧背部即刺激的是传出神经,右后肢在5 min后不能运动,说明从滴加麻醉剂开始到传出神经被彻底麻醉所需时间大于5 min。综上分析,坐骨神经中的传入神经先被麻醉剂彻底麻醉。,解析,判断反射弧中受损部位的方法 (1)判断传出神经是否受损:电位计位于神经

10、纤维上,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若电位计不发生偏转说明受损部位是神经纤维;若电位计发生偏转说明受损的部位可能是骨骼肌或突触。 (2)判断骨骼肌是否受损:刺激骨骼肌,若骨骼肌不收缩,说明受损的部位是骨骼肌。 (3)判断突触是否受损:刺激骨骼肌,若骨骼肌收缩,说明骨骼肌正常;然后刺激神经,若电位计偏转,但骨骼肌不收缩,则说明受损的部位是突触。,方法链接,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传递,考点二,1.兴奋的产生与传导 (1)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_后,由 状态变为 状态的过程。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传导形式: ,也称神经冲动。,相对静止,感受外界刺激,知识梳理,显著活跃

11、,电信号(或局部电流),传导过程,K+外流,内负外正,内正外负,Na+内流,内负外正,内正外负,传导特点: ,即图中abc。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的关系(如图):a.在膜外,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 。 b.在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相反,相同,膜电位的测量方法,深化拓展,2.兴奋的传递 (1)突触结构及其兴奋传递过程,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神经递质,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准确区分突触与突触小体 结构上不同:突触小体是神经元轴突末端的膨大部分,其上的膜构成突触前膜,是突触的一部分;突触涉及两个神经元,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

12、,其中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分别属于两个神经元。 信号转变不同:在突触小体上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在突触中完成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提醒,(2)突触类型 神经元间形成突触的主要类型(连线):神经元与效应器形成的突触类型:轴突肌肉型、轴突腺体型。,(3)传递特点 单向传递: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 或_。其原因是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 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 上。 突触延搁:神经冲动在突触处的传递要经过电信号 电信号的转变,因此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要慢。 (4)作用效果:使后一个神经元(或效应器) 。,细胞体,树突,突触小泡,突触后膜,化学信号,兴奋或

13、抑制,神经递质“一二二”,巧记,1.有关兴奋传导的判断 (1)神经细胞静息电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K外流( ) (2)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Na内流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 (3)神经纤维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 ) (4)刺激神经纤维中部,产生的兴奋沿神经纤维向两侧传导( ) (5)膜内的K通过NaK泵主动运输排出,导致动作电位的形成( ) (6)神经纤维膜内K/Na的比值,动作电位时比静息电位时高( ),2.有关兴奋传递的判断 (1)兴奋可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 (2)神经肌肉接点的突触间隙中有组织液( ) (3)兴奋传递过程中,突触后膜上的信号转换是电

14、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 (4)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就会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 ) (5)在完成反射活动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双向的,而在突触处的传递方向是单向的( ) (6)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释放至突触间隙,该过程共穿过了0层生物膜,该过程的发生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图1是神经元之间形成的一种环状连接方式,在图示位置给予一定强度的刺激后,测得膜内外电位变化如图2所示;图3中A、B代表两个神经元的局部放大。据图分析:(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 形式传导,若将离体神经纤维放于高浓度海水中,图2中B点值将会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电信号,变大,(2)

15、图1中共有 个完整突触,若图1中环状结构内各突触生理性质大体一致,则兴奋经该结构传递后持续时间将 (填“延长”“缩短”或“不变”)。 (3)在图3中,当神经元上Y点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细胞膜内外电位表现为 ,兴奋在两个神经元间的传递方向是 (用字母、箭头表示)。,3,延长,内正外负,AB,命题点一 兴奋的传导与传递的基本过程分析 1.兴奋可以在神经纤维上传导,也可以在神经元之间进行传递,下列哪项不是兴奋传导和传递的区别 A.兴奋传导的方式是局部电流,但兴奋传递的方式是神经递质 B.兴奋可以双向传导,但只能单向传递 C.兴奋的传导不需要突触,但兴奋的传递需要突触 D.兴奋的传导需要ATP,但兴奋的传递不需要ATP,命题探究,答案,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