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 中国地理(讲)(含解析)-课件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5423782 上传时间:2018-09-29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3.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 中国地理(讲)(含解析)-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 中国地理(讲)(含解析)-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 中国地理(讲)(含解析)-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 中国地理(讲)(含解析)-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 中国地理(讲)(含解析)-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 中国地理(讲)(含解析)-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 中国地理(讲)(含解析)-课件(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专题专题 1515 中国地理中国地理考向一 中国自然地理 【一讲高考】1.考纲要求中国的地形和气候,中国的河流和自然资源,中国不同区域的气候特征与成因及其相应植被景观差异。2.命题规律以经纬度位置为切入点考查其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对局部区域气温、降水的分布特点、影响因素分析,尤其加强对生产、生活影响。【例 1】 (2015上海卷) (十四)黄土地貌一种独特的地貌形态,它对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有着巨大的影响。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8 分)材料一、黄土峁、黄土梁和黄土塬是黄土高原的基本地貌形态。 、材料二、随着时间的推移、黄土高原的地表越来越破碎,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越来越严重

2、,为减少这种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31、分别写出甲、乙、丙图所示黄土地貌的名称。从自然地理的角度阐述黄土高原基本地貌形态的演变过程。 (8 分)32、阐述黄土地貌的演变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4 分)33、为减缓黄土地貌演变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人们动用了推土机等大型机械,实施土地平整工程。简要分析这一措施的有利作用及产生的不利影响。 (6 分)【答案】31、名称:甲为黄土塬、乙为黄土梁、丙为黄土峁。 (2 分)演变过程:由于黄土结构疏松,加之黄土高原地处东部季风区,降雨主要集中在 7、8、9 月,多暴雨,易于形成冲沟,原始地表被破坏,形成黄土塬(2 分) ;黄土塬在持久的流水作

3、用下,原有的及新形成的冲沟进一步发展、深切、变宽,顶部面积减小,变为长条形的黄土梁(2分) ;黄土梁被后来形成的沟壑横向切割,逐渐破碎,演变为黄土峁。 (2 分)32、不利影响:黄土地貌塬、梁、峁的演变过程,实际上是黄土地貌的碎片化过程,即先前的地貌顶部面积逐渐减小的过程。这一过程导致可耕地面积不断缩减(2 分) ;耕种条件越来越差;土壤逐渐贫瘠化;水土流失加剧。 (后三点任答一点即可,2 分)33、有利作用:平整土地可以使黄土高原地表不易形成径流,或减少地表径流的形成,从而- 2 -减少冲沟和沟壑的形成,有利于减少和阻止地表形态破碎。 (2 分)有利于耕地面积扩大;有利于机械化耕作;有利农田

4、灌溉。 (任答一点即可,2 分)不利影响:可能导致平整后的土地更加疏松,加剧了水土流失,破坏了原有的耕作层。 (任答一点即可,2 分)考点:黄土地貌及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例 2】 (2015新课标 I 卷)37. (24 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我国的多年冻土分布主要分布于东北高纬度地区和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东北高纬地区多年冻土南界的年平均气温在-11,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下界的年平均气温约为3.52。由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成功穿越了约 550 千米的连续多年冻土区,是全球目前穿越高原、

5、高寒及多年冻土地区的最长铁路。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会危及铁路路基。青藏铁路建设者创造性地提出了“主动降温、冷却路基、保护冻土”的新思路,采用了热棒新技术等措施。图 8a 示意青藏铁路格拉段及沿线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其中西大滩至安多为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图 8b 为青藏铁路路基两侧的热棒照片及其散热工作原理示意图。热棒地上部分为冷凝段,地下部分为蒸发段,当冷凝段温度低于蒸发段温度时,蒸发段液态物质汽化上升,在冷凝段冷却成液态,回到蒸发段,循环反复。- 3 -0 -2 -4 -4 -2 0 格尔木 西大滩 五道梁 安多 拉萨 -5.6 甲 -5.6 省级行政中心 县级行政中心

6、乡镇、村庄 年平均气温/ 年平均气温等值线/ 铁 路 a 热棒 b (1)分析青藏高原形成多年冻土的年平均气温比东北高纬度地区低的原因。 (8分)(2)图8a 所示甲地比五道梁路基更不稳定,请说明原因。 (8分)(3)根据热棒的工作原理,判断热棒散热的工作季节(冬季或夏季)简述判断依据,分析热棒倾斜设置(图8b)的原因。 (8分)【答案】(1)青藏高原纬度低,海拔高,太阳辐射强;(3 分) (东北高纬地区年平均气温低于11,可以形成多年冻土。 )青藏高原气温年较差小,当年平均气温同为11时,冬季气温高,冻结厚度薄,夏季全部融化,不能形成多年冻土。 (5 分)(2)甲地年平均气温更接近 0,受气

7、温变化的影响,活动层更频繁地冻融, (冻结时体积膨胀,融化时体积收缩, )危害路基;(4 分)甲地年平均气温高于五道梁,夏季活动层厚度较大,冬季有时不能完全冻结,影响路基稳定性。 (4 分)(3)冬季。 (2 分)依据:冬季气温低于地温,热棒蒸发段吸收冻土热量, (将液态物质汽化上升,与较冷的地上部分管壁接触,凝结,释放出潜热, )将冻土层中的热量传送至地上(大气) 。 (3 分)热棒倾斜设置的原因:使热棒能深入铁轨正下方,保护铁轨下的路基(多年冻土) 。 (3 分)- 4 -考点:青藏高原自然环境、板块构造。【名师点睛】该题以“青藏铁路建设中多年冻土障碍的克服”为背景材料,层层设问,包括青藏

8、高原的独特气候成因、青藏地区的地质条件和热棒工作原理引导学生探究地理问题,并解决地理问题。该题难度大,是本套试题中难度最大的题,要求学生具备综合分析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例 3】 (2014北京卷)读图 15,回答下列问题。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针对海河流域频发的旱涝灾害,在流域西部、北部修建了大量水库,在东部新开了多条入海河道。(1)结合流域气候和地形特点,分析修建水库和新开入海河道的自然原因。 (12 分)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的 17.(2)针对流域水资源匮乏的现状,简述农业生产应采取的对策。 (8 分)(3)指出河源地区旅游开发和景区建设给河流带来的环境问题

9、,列举一项应对措施。 (8 分)依据 2014 年政府工作报告精神,京津冀地区逐步淘汰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4)简述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以及对改善大气质量的作用。 (8 分)- 5 -【答案】(1)流域内降水量偏少且集中夏季,季节和年际变化大。中上游地区以山地、高原为主,平时地表径流量少,暴雨时洪峰流量大,修建水库蓄水调节,可缓解旱涝灾害。下游地区以平原为主,排水不畅,支流集中汇集于海河,易发生洪涝,开挖人工河道,主要用于排水泄洪。(2)推广耐旱作物(调整作物类型,进行品种改良):应用喷灌、滴灌、微灌等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旱灾

10、的能力。(3)问题:河水污染(水质下降) ;径流量减少(变化大) ;河流含沙量增加。应对措施:例如,合理规划;加强监测,立法管理;控制旅游人数;保护植被,植树种草等。(4)发展生产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减少污染源,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 。(4)应结合京津冀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分析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环境质量。因京津冀地区高等院校多、科研机构多,应发展生产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减少传统工业比重,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这样能减少污染源,降低污染物排放。考点:气候、地形、水资源、区域经济发展

11、。【二讲基础】1.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是相对独立的地形单元,在不同的自然地理特征影响下,往往形成不同的人文地理特征。对比分析如下列各表所示:1四大高原- 6 -地形区 位置与范围自然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 青藏高原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 4000 米以上;边缘和内部分布着高大山脉;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内部山脉相对高度不大 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分布于雅鲁藏布江和湟水谷地;人口稀少 内蒙古高原 海拔 l 000 米左右;地面坦荡;自东向西由草原、荒漠草原到荒漠 草原畜牧业;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的灌溉农业 黄土高原 世界最广的黄土分布区;水土流失严重

12、、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以谷子为主的旱作农业;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开发 云贵高原 地势西高东低,从 2 000 米降到 l 000 米;地表崎岖,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发育 “坝子”为农业区,交通落后制约经济发展;旅游资源丰富;少数民族分布广 2.四大盆地地形区 位置与范围 自然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 塔里木盆地 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内有世界最大的流动沙漠。内部平坦,多沙漠和戈壁 绿洲农业,种植棉花和葡萄等,人口和城市沿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油气资源开发 - 7 -准噶尔盆地 内部平坦,多沙漠和戈壁 绿洲农业,种植春小麦、甜菜;人口和城市沿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油气资源开发 柴达木盆地 海拔 3 000

13、 米左右,内陆高原盆地;多戈壁、沙漠;东部多沼泽、盐湖 矿产资源开发,青藏铁路沿线将要崛起的经济区 四川盆地 低山丘陵起伏,海拔 500 米左右;成都平原较为平坦。紫色土广布 农业较发达,成都平原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人口、城市密集 3.三大平原地形区 位置与范围 自然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 东北平原 面积最大,海拔多在 200 米以下,地势坦荡;肥沃的黑土;多沼泽地 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是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油气、煤炭等矿产资源丰富 华北平原 海拔多在 50米以下,地势平坦,又称黄淮海平原 全国重要的商品棉、油生产基地,人口众多,经济发达;中低产田的改良 - 8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东西狭长;海拔

14、更低;河湖密布 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棉基地, “鱼米之乡” ,长江沿岸经济地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4我国的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特征 表现 成因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冬温偏低,夏温偏高,气温年较差大;降水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都较大 雨热同期 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配合好 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季风盛行 夏季全国普遍高温使需热较多的作物水稻、玉米种植地区大大向北扩展;雨、热季节配合好,有利于树木、牧草,农作物生长 降水过分集中在夏季,造成夏涝、春旱现象严重;降水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多

15、;寒潮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台风造成水灾、风灾 气候复杂多样 有多种多样的温度带(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和干湿地区(四类) 跨纬度多;东西距海洋远近不同;地形复杂多样 世界上绝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使我国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高原、干旱气候区不利于农业发展 【三讲典例】【例 1】 (2015 届甘肃台县一中高三 8 月质检地理试卷)中国某地居民就地取材,用竹木扎制屋架,茅草覆顶,建造的传统民居远看像船底,因而被称为船形屋(见下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9 -(1)该传统民居最可能位于( ) A青藏高原 B黄海沿岸 C海南岛山区 D东北平原

16、(2)该传统民居能够反映当地的环境特点是 ( ) A高寒缺氧 B潮湿、多虫鼠 C多火山、地震 D干旱缺水【答案】(1)C (2)B考点:区域地理环境的特点。【趁热打铁】 (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 2015 届高三大练习(一) ) (26 分)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根据 2002 年公布的全国遥感普查资料,淮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约 308 万km2,主要分布在淮河上游的桐柏山区、大别山区等地区。材料二 据调查测定,淮河流域流失的土壤大部分粒径小于 05mm,一场暴雨过后,土壤中粒径 12 mm 的沙砾增加 10%36%,土壤有机质损失 195%364%。20 世纪 80年代山丘区农耕地每公顷施用的化肥仅十几公斤,现在为了维持产量每公顷施用化肥五百公斤左右。材料三 下图为淮河流域水系图。(1)据图说明淮河流域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分析 M 地形成降水峰值中心的原因。 (8 分)(2)根据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