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铜陵五松山隧道工程(含爆破工程)施工方案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5421191 上传时间:2018-09-29 格式:DOC 页数:102 大小:6.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铜陵五松山隧道工程(含爆破工程)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安徽铜陵五松山隧道工程(含爆破工程)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安徽铜陵五松山隧道工程(含爆破工程)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安徽铜陵五松山隧道工程(含爆破工程)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安徽铜陵五松山隧道工程(含爆破工程)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铜陵五松山隧道工程(含爆破工程)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铜陵五松山隧道工程(含爆破工程)施工方案(10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铜陵市长江东路东村至竹园段工程 五松山隧道工程(含爆破工程)施工方案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铜陵市长江东路东村至竹园段工程项目部 2011 年 2 月 12 日 铜陵市长江东路东村至竹园段工程五松山隧道工程(含爆破工程)施工方案 I 目目 录录 1、编制依据、编制依据.1 2、编制原则、编制原则.1 3、工程概况、工程概况.1 3.1 地理位置及地貌特征1 3.2 隧道长度2 3.3 各级围岩所占隧道的比例2 3.4 隧道各级围岩复合式衬砌断面支护参数3 3.5 不良地质现象4 3.5.1五松煤矿采空区4 3.5.2五松林茶场地裂缝4 3.6 隧道总体施工方案5 3.7 工程地质8 3.7.1 地质

2、构造8 3.7.2 水文地质条件8 4、施工组织安排、施工组织安排.10 4.1 施工组织及劳动力布置10 4.1.14.1.1 施工组织10 4.1.24.1.2 主要生产作业线安排11 4.1.3劳动力安排11 4.2 工期安排12 4.2.1总体工期暂定计划12 4.2.2循环作业时间12 4.3 机械设备15 4.4 施工场地布置及安排16 4.4.14.4.1 施工便道16 4.4.2 施工用电16 4.4.3 施工供水16 4.4.4 通风16 4.4.5洞内管、路、线总体布置17 4.4.6洞内外施工调度通信17 4.4.7弃碴场17 4.4.8混凝土拌合站18 4.4.9消防设

3、施18 4.4.10污水处理设施18 4.5 事故应急预案19 4.5.1 建立应急处理机制.19 4.5.2.应急处理程序20 5、施工组织机构设置及主要人员的配备、施工组织机构设置及主要人员的配备.21 5.1 项目经理的职责21 5.2 项目副经理的职责22 铜陵市长江东路东村至竹园段工程五松山隧道工程(含爆破工程)施工方案 II 5.3 项目总工程师的职责22 5.4 技术主管的职责22 5.5 安全质量负责人的职责:22 5.6 物资、设备部负责人的职责23 6、施工方案、施工方案.23 6.1 施工准备23 6.2 正常季节施工方案23 6.2.1超前地质预报23 6.2.2开挖及

4、钻爆24 6.2.3喷锚支护及注浆24 6.2.4装碴运输24 6.2.5混凝土衬砌24 6.2.6防水24 6.2.7施工排水、排污方案24 6.3 冬季施工方案25 6.3.1施工特点25 6.3.2施工规定25 6.3.3 施工准备工作.25 6.3.4施工措施26 6.3.5质量保证措施30 6.3.6安全保证措施31 6.4 雨季施工方案32 6.4.1雨季施工的管理目标32 6.4.2雨季施工的准备工作32 6.4.3主要施工措施33 7、本工程重点和难点本工程重点和难点.34 7.1 不良地质处理方案34 7.1.1塌方处理方案34 7.1.2巷道处理方案36 7.1.3采空区处

5、理方案37 7.1.4 地裂缝处理方案.39 7.1.5溶洞处理方案40 7.1.6洞口浅埋段处理方案40 8、主要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主要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42 8.1 测量42 8.2 洞口工程42 8.3 超前大管棚预支护42 8.3.1管棚设计参数43 8.3.2长管棚施工44 8.3.3管棚注浆44 8.3.4施工注意事项44 8.4 开挖45 铜陵市长江东路东村至竹园段工程五松山隧道工程(含爆破工程)施工方案 III 8.4.1双侧壁导坑法开挖45 8.4.2 CD 法开挖.46 8.4.3台阶法施工示意图46 8.4.4光面爆破46 8.4.5爆破参数47 8.4.6主要断面的爆

6、破设计48 8.5 超前小导管预注浆51 8.6 初期支护52 8.6.1喷混凝土52 8.6.2真空注浆锚杆施工工艺流程53 8.6.3砂浆锚杆53 8.6.4钢筋网施工54 8.6.5钢架施工54 8.7 装碴运输56 8.8 衬砌施工56 8.8.1二次衬砌56 8.8.2仰拱施工57 8.9 防排水设施施工57 8.9.1防水施工57 8.9.2防水板的铺设止水带施工59 9、主要工序的施工工艺流程图及主要技术措施、主要工序的施工工艺流程图及主要技术措施.60 9.1 隧道开挖60 9.1.1台阶法施工工艺框图60 9.1.2隧道光面爆破施工工艺框图61 9.2 隧道喷锚支护施工工艺框

7、图62 9.3 超前小导管施工工艺框图63 9.4 钢拱架(工字钢/钢架)施工工艺框图.64 9.5 中空注浆锚杆施工工艺框图65 9.6 隧道防水板铺设的施工工艺框图66 9.7 隧道二次衬砌施工工艺框图67 10、隧道主要技术措施、隧道主要技术措施.67 10.1 超前地质预报67 10.2 信息收集与整理69 10.3 不良地质地段施工预案69 10.4 监控量测和动态施工69 11、主要材料供应计划、主要材料供应计划.74 11.1 主要材料来源75 11.2 材料分期供应计划75 11.3 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75 11.4 隧道材料计划表(见附表一)75 12、保证工期的主要技术

8、措施、保证工期的主要技术措施.75 铜陵市长江东路东村至竹园段工程五松山隧道工程(含爆破工程)施工方案 IV 12.1 工期保证措施75 12.2 特殊情况下保证工期的措施77 13、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77 13.1 质量目标77 13.1.1总体目标77 13.1.2单位工程具体质量目标77 13.2 质量创优规划及创优保证措施77 13.2.1创优规划78 13.2.2创优保证措施78 13.3 质量保证体系78 13.3.1质量保证体系说明78 13.3.2质量管理组织机构79 13.3.3隧道工程质量保证措施80 14、安全施工技术措施、安全施工技术措施.84 1

9、4.1 隧道施工一般安全技术措施.84 14.2 洞口土石方施工安全技术措施85 14.3 爆破器材运输及爆破施工安全措施85 14.4 隧道开挖和钻爆施工安全技术措施86 14.5 装碴与运输安全技术措施86 14.6 隧道喷锚支护安全措施87 14.7 不良地质地段安全技术措施87 14.8 隧道用电及照明安全技术措施88 15、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88 15.1 方针、目标和保证体系88 15.1.1方针和目标88 15.1.2保证体系89 15.2 施工环境保护内容及措施89 15.2.1施工环境保护内容89 15.2.2环境保护措施89 15.3 水土保持

10、内容及措施91 15.3.1水环境保护91 15.3.2生态环境保护92 16、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92 16.1 职业劳动卫生管理机构92 16.2 职业劳动卫生保障措施93 16.2.1劳动保护措施93 16.2.2医疗卫生保障措施94 16.2.3职业疾病防治措施94 16.2.4突发性公共安全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95 17、附件、附件 1:五松山隧道施工场地平面布置图:五松山隧道施工场地平面布置图96 18、附件、附件 2:五松山隧道施工网络计划图:五松山隧道施工网络计划图96 铜陵市长江东路东村至竹园段工程五松山隧道工程(含爆破工程)施工方案 V 19、附件

11、、附件 3:五松山隧道施工横道计划图:五松山隧道施工横道计划图96 20、附件、附件 4:五松山隧道材料供应计划表:五松山隧道材料供应计划表96 铜陵市长江东路东村至竹园段工程五松山隧道工程(含爆破工程)施工方案 1 五松山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五松山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1 1、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1.1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铜陵市长江东路东村至竹园段一阶段施工图设 计文件; 1.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 细则 锚杆喷射混凝土技术规范等国家和相关部门现行施工技术规范、规程及标 准。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 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

12、例 。 1.4 现场调查情况,以及为完成本工程投入的专业技术人员、机械设备等资源。 1.5 本公司类似工程施工经验、技术装备水平及施工组织管理能力。 2 2、编制原则、编制原则 2.1.遵守招标文件各项条款,全面响应招标文件,贯彻业主的要求意图; 2.2.严格遵守招标文件明确的技术规范 、 施工规范和有关市政工程质量检验 评定标准中的有关规定的规则; 2.3.坚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力求技术先进、方案科学可行、经济合理原则; 2.4.坚持自始至终对施工现场全过程、全方位严密监控,以科学的方法实行动态管 理,灵活实施动静结合的管理原则; 2.5.实施项目法管理,通过对劳力、设备、材料、资金、技术

13、、方案、时间与条件 的优化处置,实现成本、工期、质量及社会信誉的预期目标; 2.6.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在确保道路行车安全、过往行人安全及既有建筑物的安 全、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安全的原则下组织施工; 2.7.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以优良的工程质量为基本方针,以标准化管理为基础, 以现代化科技为手段,合理组织,抓住关键,精心施工,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2.8.临时工程本着安全文明、减少干扰、临永结合、节约用地、满足施工、精打细 算的原则安排。充分考虑并做好行车安全、通畅与环境保护工作; 2.9.全面贯彻质量方针、目标,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良及其以上标准。 3、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3.13.1 地理

14、位置及地貌特征 本隧道位于安徽省铜陵市境内,隧址区地貌单元属沿江南岸低山丘陵区,微地貌 铜陵市长江东路东村至竹园段工程五松山隧道工程(含爆破工程)施工方案 2 有低山、山麓斜坡及山前、山间冲沟谷地。其中路基段以山麓斜坡及山前冲沟为主, 隧道横穿五松山,属低山区;线路整体地形起伏大,高差悬殊,地势总体特征是北 西及东南低,中间隧道区高。最高点位于五松茶场,标高为 128m,最低点位于大院 村拟建道路与沿新路交接处,标高为 16m,相对高差 112m。 3.23.2 隧道长度 五松山隧道位于分离式路基段,为分离式隧道,隧道长度、洞口桩号见下表: 隧道一览表隧道一览表 东村端洞口 竹园端洞口 项目名

15、称 隧道长度 桩号高程桩号高程 右线隧道820.00K0+960 56.450 K1+780 38.895 左线隧道837.00ZK0+962 57.303 ZK1+799 38.804 3.33.3 各级围岩所占隧道的比例 五松山隧道围岩级别为、级,各级围岩所占隧道比例如下表: 五松山隧道围岩分级表 围岩类型围岩等级长度围岩主要稳定性特征 炭质、泥质、砂 页岩、硅质页岩 V 左线:410m 右线:417m 较硬岩,岩体破碎,薄层状 碎裂结构。 弱风化闪长岩、 大理岩 IV 左线:427m 右线:349m 坚硬岩,岩体破碎,薄层状 碎裂结构。 微风化闪长岩 左线:0m 右线:54m 坚硬岩,岩

16、体较破碎,碎裂 镶嵌结构。 铜陵市长江东路东村至竹园段工程五松山隧道工程(含爆破工程)施工方案 3 3.43.4 隧道各级围岩复合式衬砌断面支护参数 隧道复合式衬砌支护主要设计参数 衬砌支护系统参数 项目 单 位V 级加强V 级一般 IV 级加 强 IV 级一 般 III 级 V 级采空 区 类型mm50*542*442*442*4 50*5 间距cm40404040 40 超前 支护 长度m4.54.54.54 4.5 喷射 砼 C25 早强 砼 cm282723201528 直径mm252525252525 长度cm350350350350300350 锚杆 锚杆布 置 cm60*9075*10080*10090*100120*12060*90 直径mm888868 钢筋 网 钢筋网 格 cm20*2020*2020*2020*2020*2020*20 截面尺 寸 mm I20b 工 钢 I20a 字 钢 I16 工钢I14 工钢 I22b 工钢 钢架 间距cm60758090 60 拱 墙 cm 45 素40 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