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春期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55421159 上传时间:2018-09-29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3.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春期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2016春期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2016春期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2016春期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2016春期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春期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春期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62016春期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春期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第一课第一课 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学习领域:欣赏学习领域:欣赏评述评述 教材分析:本课为“欣赏评述”领域,教材通过对古今中外各类代表性美术作品的介绍和解析,力 求使学生认识到优秀的美术作品需借助特定的艺术语言和形式结构来塑造视觉艺术形象,它们大都以独特 的表达方式传达内在的深层意蕴和理念。美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表现手段创造的视觉形象,不 仅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还会蕴涵某种情感和精神。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美术作品借助特定的艺术

2、语言和形式聊表达内在深层次意蕴。 过程与方法:知道美术创作是某种理念和情感的表达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美术作品借助特定的艺术语言和形式聊表达内在深层次意蕴,学会从美术作品中感受 到这个作品的理念表达。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和欣赏这些美术作品. 教学时数: 1课时23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美术作品的意蕴美术作品的意蕴第二课第二课 弘扬真善美弘扬真善美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教材分析:4艺术的功能主要是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促进社会的发 展与进步。美术具有审美、实用、教育、认识和传播交流等社会功能。美术作品通过艺

3、术形象来体现作者 的思想感情、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来感染和影响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与审美能力。真善美是人类精神 世界追求的永恒主题,为此,美术作品应当坚持倡导和弘扬真善美,揭露和鞭挞假恶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美术作品的艺术功能。 过程与方法:知道美术作品在弘扬真善美、揭露和鞭挞假恶丑方面的作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提高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欣赏能力,增强弘扬真善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 教学难点:理解作品说要表达的意思, 使自己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时数: 1课时56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纹样与生活纹样与生活第一课第一课 了解纹样了解纹样

4、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教材分析: 纹样是取材于生活中的人物、动物、植物、风景、几何形状等题材,经过一定的构图和色彩搭配设计 而形成的具有装饰美感的花纹。它广泛应用在工艺品或日用品上,装点和美化着我们的纹样,掌握纹样的 类别及其色彩、构图等方面的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纹样与生活之间的关系,知道纹样的色彩搭配、构图形式和常见的纹样组织形 式。 。7过程与方法:联系生活中的纹样作品,引导学生通过欣赏感受、比较分析、交流评述等学习形式,学 习纹样的基础知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现身边的美,感受生活中的美,提高学生纹样艺术的学习兴趣和审美修养。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了解什么是适合纹样

5、,从而尝试设计出新颖、美观的适合纹样。 教学难点:学习基本骨架的绘制,掌握适合纹样的制作方法。 教学设计: 重点:纹样的构图形式和组织形式。 难点:区分不同纹样的构图形式和组织形式。 教学时数: 1课时89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纹样与生活纹样与生活第二课第二课 设计纹样设计纹样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了解纹样色彩的搭配形式、纹样的构图及组织形式的基础上,通过对写生方法的了解,引导 学生学习纹样设计的基本方法概括、夸张和想象,并把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完成一幅纹样 设计作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写生与纹样设计的关系,学习纹样设计的基本方法,完成一幅纹样设计作品,并应

6、用于生活。 。 过程与方法: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开展互动式的探究学习与实践。 。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步形成 纹样设计意识,有运用所学知识美化生活是愿望。 教学重点:了解适合纹样的特点,并能自己设计适合 纹样。 教学难点:运用点线面的组合、色彩的合理搭配,表现出丰富多彩的适合纹样。 教学时数: 2课时 (讲课:1 实践:1)10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为生活增添情趣为生活增添情趣导读:导读:带领学生探究美术创作中构图的组织方法和空间表达,学会用美术语言去分析和创作插花作品, 第一课插花学习领域:设计应用教材分析:本课教材借助插花这一简单的生活饰品,带领学生探究美术 创作中构图的组织方法和空间表达,将

7、复杂的学习内容简单化、生活化,使学生了解任何单独的造型要素 只有经过合乎规律的组合,才能构成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插花的基本艺 术形式、构图原则,学习如何运用构图这第一课第一课 插花插花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借助插花这一简单的生活饰品,带领学生探究美术创作中构图的组织方法和空间表达,将复 杂的学习内容简单化、生活化,使学生了解任何单独的造型要素只有经过合乎规律的组合,才能构成有审 美价值的艺术作品。 教学目标:11知识与技能:了解插花的基本艺术形式、构图原则,学习如何运用构图这一造型语言进行艺术实践, 初步掌握插花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

8、分析优秀的插花作品,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通过学习插花的构图形式,学生 在欣赏感受的基础上加强对插花的理解与认识,学会用美术语言去分析和创作插花作品,并根据构图原则 不断实践,掌握插花的基本方法,完成一件作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人生态度,增强美化居室的意识,提高艺术素 养和生活品味。 教学重点:对插花的形式美感感受与理解 教学难点:独立完成插花作品。 教学时数: 2课时(讲课:1 实践:1)1213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为生活增添情趣为生活增添情趣第二课第二课 摆件巧安排摆件巧安排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教材分析: 感知是思维的必然前提,形象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本课

9、教学要求学生作品要巧作品巧安 排,工艺巧制作,材料巧利用。巧妙的来源是灵活的思维,立体全方位的思考才能达到巧学巧用的教学效 果。 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二课,注重培养学生关注室内装饰品与环境的关系,引导学生能够根据居室环境巧 摆巧做小摆件,使其艺术风格、造型尺度、材料运用以及色彩搭配与居室环境巧妙地结合,尝试发现并利 用环保材料美化生活空间,并运用基本的造型语言表达自己的审美情趣,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体验生 活、发现生活、创造生活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够了解摆件与环境的关系,能够根据居室环境巧摆巧做小摆件,使其艺术风格、造型 尺度、材料运用以及色彩搭配与居室协调。提高文化素养和艺术品

10、味,为生活增添情趣。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分析居室中的创意摆件,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通过了解摆件的色彩、造型、 艺术风格与居室环境的关系,领悟摆件的摆放规律,全面感受摆件在居室中画龙点睛的作用。引导学生用 环保材料去创作一件小摆件,培养创新能力,提高环保意识,美化居室环境。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美化居室的意识,提高艺术素养和生活品味。 教学重点:摆件的色彩、造型、艺术风格与居室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小摆件的创意制作,对生 活中常见材质的创意加工。 教学时数: 2课时(讲课:1 实践:1)14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为生活增添情趣为生活增添情趣第三课第三课 漂亮的手工灯饰

11、漂亮的手工灯饰教材分析: 漂亮的手工灯饰是生活中既实用又美观的日用品,是科技与艺术审美的巧妙结合,体现了感性与理性 相辅相成的实践过程。灯饰不仅仅是一件日用品,它还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传达着人们对精神生活 的向往。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环保材料,进行立体组合设计,制作出具有现代感的、造型美观新颖的、色 彩搭配和谐的手工灯饰。通过设计制作,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立体构成的基本方法和构成方式:点线面体 的组合、几何形重复组合、面的交叉组合等,体会在设计过程中如何将二维设计转化为三维立体造型,提 高立体造型的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 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三课,强调的是手工制作的意义和价值。从环保材料的利用到细致

12、的制作工艺,从 整体造型的创意到局部装饰的完成,手工灯饰制作的每一个步骤无不体现了人们回归自然、崇尚原创的精 神追求。教师可引导学生体验手工制作的乐趣,培养他们热爱生活、体验生活、发现生活、创造生活的能 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手工灯饰的制作方法,借助立体构成的造型方法,设计制作一件有创意、富于美感 的手工灯饰,为生活增添情趣。15过程与方法:欣赏漂亮的手工灯饰,使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各种设计,感受实用与审美的完美统一。通 过实践,学生能够激发创造灵感,体验创造的乐趣,增强敢于创造的信心。引导学生用环保材料去创作灯 饰,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环保意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

13、生活、热爱自然的人生态度,感受手工制作的乐趣,提高艺术素 养和生活品味。 教学重点:了解手工灯饰制作方法,借助立体构成的造型方法设计制作手工灯饰 教学难点:引导学 生用废旧材料创作创意手工灯饰 教学时数:2课时(讲课:1 实践:1)1617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为生活增添情趣为生活增添情趣第四课第四课 装饰画装饰画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现代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 的培养,应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 能。 装饰画在现实生活中是一种常见的居室装饰的艺术形式,学

14、生对这一美术领域并不陌生。它有着鲜明 的艺术特色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审美性。装饰画体现了艺术创作中最基本的审美观念 和精神品质,并且操作简单,材料多样。它既可以美化生活,还能通过题材、造型、构图、色彩、材质综 合因素的探究学习,全方位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 间的关联,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本课是本单元的第四课,可以看作是室内装饰品的综合探索课,结合了多方面的综合因素,旨在全面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美术语言表达情感、扮美生活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装饰画的艺术价值,感受装饰画的艺

15、术特色,初步掌握装饰画的题材、造型构图、 色彩、材质等独特的艺术语言。引导学生完成一幅装饰画作品,培养他们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其文 化素养和艺术品味。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分析装饰画与写实画的区别,感受装饰画的艺术特色。通过具体分析装饰画 独特的题材、造型、构图、色彩、材质等艺术语言,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了解装饰画的创作规律,引导 学生用环保材料去创作装饰画,培养创新能力,提高环保意识,美化居室环境。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人生态度,增强美化居室的意识,提高艺术素 养和生活品味。 教学重点:装饰画图形的选择、构图、设计等基本要素的掌握 教学难点:装饰画的设计制作

16、18教学时数:2课时(讲课:1 实践:1)19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美好宜人的居住环境美好宜人的居住环境第一课第一课 和谐温馨的生活空间和谐温馨的生活空间20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教材分析: 本课学习领域为“设计应用” ,教学内容的完成需要两课时。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对比分析 不同室内设计风格的图片实例,了解室内设计的风格特点及基本要素,体会居室应当宜人的基本理念,形 成主动探索、改造、美化居住环境的意识。第二课时应在了解室内设计的风格特点和基本要素的基础上, 学习如何通过室内效果图表达创意与构思。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了解室内设计的不同风格特点及基本要素,初步掌握室内设计效果图的绘制方 法,加深对美化居室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图例,师生共同分析室内设计的风格特点及基本要素;然后运用所学知识,用 透视绘画的方法,表现一张室内设计效果图。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美化生活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主动地改造居住条件, 激发其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热情。 教学重点:室内设计的风格特点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